- 年份
- 2024(7695)
- 2023(10774)
- 2022(9050)
- 2021(8066)
- 2020(6405)
- 2019(14330)
- 2018(14134)
- 2017(26554)
- 2016(14401)
- 2015(16057)
- 2014(16334)
- 2013(16154)
- 2012(15277)
- 2011(14040)
- 2010(14426)
- 2009(13508)
- 2008(13541)
- 2007(12348)
- 2006(11258)
- 2005(10968)
- 学科
- 济(67242)
- 经济(67147)
- 管理(45460)
- 业(40829)
- 企(32445)
- 企业(32445)
- 地方(22723)
- 中国(22361)
- 农(18831)
- 方法(18708)
- 制(17579)
- 业经(16940)
- 财(16260)
- 数学(15608)
- 数学方法(15455)
- 银(13682)
- 银行(13666)
- 融(13630)
- 金融(13627)
- 行(13296)
- 地方经济(13098)
- 农业(12711)
- 环境(12378)
- 体(11913)
- 发(11791)
- 学(11738)
- 贸(11206)
- 贸易(11194)
- 易(10745)
- 技术(10548)
- 机构
- 学院(211337)
- 大学(209289)
- 济(89500)
- 经济(87471)
- 研究(78673)
- 管理(76507)
- 理学(63612)
- 理学院(62802)
- 管理学(61906)
- 中国(61564)
- 管理学院(61486)
- 京(45990)
- 科学(45862)
- 财(45076)
- 所(40272)
- 江(35733)
- 研究所(35652)
- 中心(35422)
- 农(33708)
- 财经(33595)
- 经(30137)
- 范(29980)
- 师范(29711)
- 北京(29571)
- 院(28801)
- 州(28240)
- 业大(27629)
- 经济学(27459)
- 省(26469)
- 农业(25740)
- 基金
- 项目(132841)
- 科学(105707)
- 研究(101416)
- 基金(94663)
- 家(81612)
- 国家(80895)
- 科学基金(69384)
- 社会(65786)
- 社会科(62429)
- 社会科学(62417)
- 省(53691)
- 基金项目(49312)
- 教育(45708)
- 划(44553)
- 自然(41511)
- 编号(41254)
- 自然科(40485)
- 自然科学(40477)
- 自然科学基金(39718)
- 资助(37601)
- 发(35016)
- 成果(34607)
- 重点(30864)
- 课题(30468)
- 制(29885)
- 部(29046)
- 发展(28634)
- 创(28276)
- 展(28163)
- 国家社会(27333)
共检索到352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久文 张可云 安虎森 贺灿飞 潘文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谋划布局并推动实施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国的区域格局和城市发展正在迈向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为了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我们在《中国工业经济》高端前沿论坛(2017·夏季)暨"区域发展与城市化"研讨会嘉宾演讲的基础上,策划了本组笔谈。我们邀请5位知名学者探讨区域协调发展趋势、雄安新区、东北振兴和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发展问题,为区域协调与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荣涛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平衡性,关键在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仍存在市场机制及互助机制不健全、合作机制不完善、扶持不到位、生态补偿机制和跨行政区协调议事机制差等问题,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形势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不断提出新要求。新时代背景下,应以协调发展理念构建协同联动机制,以开放发展理念构建合作共赢机制,以共享发展理念构建互助共建机制和扶持共享机制,以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以创新发展理念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平台创新示范机制,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议事协调机制和法治保障机制,使八大机制形成多目标、多主体、多手段、多程序的系统合力,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新机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霜 李敬
在2019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区域协调发展新征程、新战略、新机制"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政策、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城乡统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对策研究等区域协调发展系列问题开展研讨,以期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学,特别是构建新时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体系提供重要推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覃成林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和治理机制构成。它们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关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机制既独立地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同时又通过相互联系而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力。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海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协调成为区域发展中最为决定性的因素,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终目标,而其发展机制正是区域实现此目标的重要途径,区域协调发展及机制研究在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区域协调发展相关概念界定入手,将其定义为区域内部的和谐及与区域外部的共生。针对区域协调发展阶段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耦合性,将区域协调发展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将发展机制定义为一套从目标内容到实际操作的完善体系,具体包括根本目标、协调内容、协调主体、协调手段、协调程序等,探讨了三个阶段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机制 构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立华
中国区域之间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一直受到人们关注,但是对于造成区域之间经济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区域间的乘数效应却往往被忽略。以国内外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或者具体政策研究为理论背景,对中国现行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进行客观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目前主要的几种区域协调机制还是不尽完善,要么在实施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要么实施的效果差强人意。因此,不妨将区域间的乘数效应作为理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来构建区域协调机制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换句话说,在考虑到区域之间的关联乘数效应后,一项好的具有可实施性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至少要对所有区域造成的总效应呈现为正的状态。
关键词:
乘数效应 协调发展 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栋生
区域协调发展对中国这样多民族的大国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论文科学地诠释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的演变与现状,探讨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系统准确地阐释了党中央有关宏观区域经济的政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区域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庆杰 申兵 汪阳红 袁朱 贾若祥 欧阳慧
在对研究的基本范畴进行界定、回顾与评述我国体制机制演变发展历程以及对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了完善我国区域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基本原则,并对我国区域管理体制机制调控对象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此提出了在国家层面促进分散管理向统一管理转变,在跨行政区层面促进行政管理向区域治理机制转变,在行政区层面上促进区域合作和互助机制健全发展等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思路和重点;提出了健全区域管理的法律基础,不断强化经济区规划的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区域开发的政策体系,加强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支持和促进扶持机制健全发展等配套措施。
关键词:
区域协调 管理体制 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庆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已经清晰,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战略区任务明确,主体功能区为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提供了新的平台,基于市场力量推动的经济区内部和经济区之间
[期刊] 改革
[作者]
彭劲松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乃至世界最为重要的流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开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区域互惠互利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可有效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部可持续发展贯通,形成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格局。一、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存在的障碍长江经济带作为典型的流域经济形态,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怡男 刘鸿渊
中国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决定于区域之间合作行为,然而立足于区域经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区域之间竞争存在的客观现实,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面临着异质性主体及其一致性行为生成的挑战。如果将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转换成本与收益在异质性行为主体之间的非对称性分布纳入到国家层面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去思考,跨区域的异质性主体的合作行为博弈就构成了中国低碳经济的一个本质性特征,其协调发展是以一定的制度安排为基础条件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丽娜 宋慧勇
文章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背景,对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再到协同发展的政策取向变迁。区域协调是发展目标,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则是手段与路径。在比较优势发生动态变化、区域发展经济联系与空间依赖客观存在的基础上,通过互联互通完善区域协同发展通道网络,完善要素共享市场体系奠定区域协同发展基础,以创新协同促成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主线,实现生态治理联动形成的外部协同动力,并以此构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创新的基本框架,有效推动不同类型区域共赢式发展的实现。
关键词:
区域协调 要素共享 创新协同 生态治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丽娜 宋慧勇
文章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背景,对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再到协同发展的政策取向变迁。区域协调是发展目标,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则是手段与路径。在比较优势发生动态变化、区域发展经济联系与空间依赖客观存在的基础上,通过互联互通完善区域协同发展通道网络,完善要素共享市场体系奠定区域协同发展基础,以创新协同促成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主线,实现生态治理联动形成的外部协同动力,并以此构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创新的基本框架,有效推动不同类型区域共赢式发展的实现。
关键词:
区域协调 要素共享 创新协同 生态治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皮建才
本文基于囚徒困境的视角考察了中国式分权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在考察的过程中,我们考虑了两种离散策略,一种策略是区域间完全没有协调,另一种策略是区域间完全协调。基本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适应问题、协调问题和政治晋升问题会使得地区之间的博弈变成了囚徒困境博弈,区域间完全没有协调的策略会成为占优策略。探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必须从如何打破囚徒困境入手,让每个地区都选择完全协调策略成为一个纳什均衡。在打破囚徒困境的大思路下,我们对比分析了四种协调机制,并指出了这些协调机制的具体内涵和作用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应博
区域协调发展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其中,协调发展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立足长三角区域发展实际,阐述了长三角区域协调机制的现状,剖析了机制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机制重构的对策。文章认为,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动态稳健的区域协调机制,是长三角未来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设方面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区域 协调发展 政府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