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86)
- 2023(15864)
- 2022(13849)
- 2021(13107)
- 2020(11231)
- 2019(26443)
- 2018(26583)
- 2017(52069)
- 2016(28393)
- 2015(32485)
- 2014(32969)
- 2013(32897)
- 2012(30330)
- 2011(27393)
- 2010(27931)
- 2009(25846)
- 2008(25750)
- 2007(23316)
- 2006(20656)
- 2005(18376)
- 学科
- 济(117912)
- 经济(117785)
- 业(81647)
- 管理(76802)
- 企(59892)
- 企业(59892)
- 方法(52300)
- 农(50335)
- 数学(45465)
- 数学方法(44888)
- 农业(33201)
- 中国(30265)
- 财(28464)
- 业经(27930)
- 学(25871)
- 地方(24740)
- 制(23141)
- 贸(21631)
- 贸易(21622)
- 易(20979)
- 理论(19207)
- 银(17703)
- 银行(17643)
- 和(17521)
- 务(17167)
- 技术(17099)
- 财务(17084)
- 财务管理(17035)
- 行(16740)
- 环境(16618)
- 机构
- 学院(410190)
- 大学(409160)
- 济(161905)
- 管理(159920)
- 经济(158151)
- 研究(138617)
- 理学(137657)
- 理学院(136138)
- 管理学(133642)
- 管理学院(132919)
- 中国(105052)
- 科学(88283)
- 京(88029)
- 农(84722)
- 财(73304)
- 所(72402)
- 业大(67756)
- 农业(65590)
- 研究所(65535)
- 中心(64265)
- 江(62999)
- 财经(57877)
- 北京(55911)
- 范(54835)
- 师范(54360)
- 经(52400)
- 州(50644)
- 院(49115)
- 经济学(46931)
- 省(44364)
- 基金
- 项目(272390)
- 科学(211218)
- 研究(199766)
- 基金(193741)
- 家(168972)
- 国家(167498)
- 科学基金(141846)
- 社会(121948)
- 社会科(115058)
- 社会科学(115021)
- 省(108420)
- 基金项目(103608)
- 自然(92586)
- 教育(91640)
- 划(90331)
- 自然科(90316)
- 自然科学(90289)
- 自然科学基金(88629)
- 编号(84388)
- 资助(80196)
- 成果(69291)
- 重点(60982)
- 部(59769)
- 发(58728)
- 课题(57745)
- 创(55838)
- 科研(52136)
- 创新(52038)
- 大学(50485)
- 教育部(50334)
- 期刊
- 济(184506)
- 经济(184506)
- 研究(120252)
- 农(82644)
- 中国(81554)
- 学报(68594)
- 科学(62178)
- 农业(55829)
- 财(55821)
- 管理(55111)
- 大学(51581)
- 学学(48409)
- 教育(47733)
- 融(37914)
- 金融(37914)
- 技术(36392)
- 业经(34251)
- 业(28074)
- 财经(27458)
- 经济研究(27195)
- 问题(25495)
- 经(23319)
- 图书(22181)
- 版(21678)
- 技术经济(20664)
- 理论(20211)
- 科技(19585)
- 实践(18475)
- 践(18475)
- 现代(18361)
共检索到612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玉照
"应"式思维是失地农民问题研究中带有共性的思维倾向,强调失地农民问题的城市化背景和政府的过失性责任,推崇社会保障,期待政府自我纠错。然而,城市化背景和过失性责任存在着对政府应担责任的开脱嫌疑,社会保障不能成为破解失地农民问题的良方。由于中央对地方治理的依赖和行政监督体系的缺陷,具有自身利益的政府利益集团很难自我纠错。破解当前困局的治本之路是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关键词:
失地农民问题 “应”式思维 政治体制改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建伟
本文梳理了失地农民的概念,构造了失地农民的类型,界定了失地农民的概念。认为目前学术界主要从一般意义上、社会学意义上和法学意义上来界定失地农民的概念,但学术界对失地农民这一概念并没有形成统一明晰的认识;失地农民的类型大体上可以根据失地的意愿和程度进行构造;学术界应当承认在界定失地农民概念时存在分歧的合理性并且可根据各自研究的需要从广义或中义或狭义的角度灵活地对其进行界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概念梳理 类型构造 概念界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丽君 高永生 杨昌宇
在我国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加速农地流转工作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和离开土地,如何保障失地农民在未来生活中的收入,是三农问题的重点。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人口比例不断上涨,并且在此基础上鼓励农地流转,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与此相对应的是,由于城镇化的影响,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转化为了建设用地或者通过流转手段成为了集中连片的大规模农田,大量农民从土地中被剥离。然而,由于失地农民增长速度较快,而其安置和就业培育工作显得并不充分,许多农民面临着无地、无业及无保障的艰难困境。失地农民的安置、培训就业及收入保障问题,与失地农民群体的利益密切相关,而且还直接影响社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民培 刘静静
本文通过分析发达国家产生失地农民的背景以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办法,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提出了规范征地审批程序、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和建立多样化的失地农民就业渠道政策建议,以期为解决中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失地农民 经验 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添福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失地农民数目越来越多,给社会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失去土地的农民,没有保障,没有依靠,徘徊在城市的边缘,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他们游走于城市和乡村的边界,依靠着少得可怜的征地补偿,艰难的生活着——境遇十分悲惨,他们是中国最弱势、最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和胜 涂文明
城市化必然带来失地农民 ,但不是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根本。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源是政府决策层和操作层漠视失地农民利益、不切实际的发展观。本文提出解决的思路必然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并指出该观念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中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
城市化 失地农民问题 科学发展观 表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白呈明
“农民失地”与“失地农民”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思辨,而是一个蕴涵着极其丰富内容的话题。不同的话题蕴涵着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题就应有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层面上去思考去解决,包括立法者、执法者和学者,政府、企业和农民。他们有着不同的诉求与责任,不能错位。
关键词:
农民失地 失地农民 问题意识 社会责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明珠 江竞
通过对我国失地农民问题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对目前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做法进行概括,提出解决处理好失地农民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措施建议,为各地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失地 农民 安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糜婷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在此进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土地之于农民的就业功能也随之失去,从而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再就业和生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研究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探索能够长期有效实现失地农民的非农就业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再就业 培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宏伟,唐莉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失地农民群体规模迅速膨胀,据估计,当前我国存在失地农民达4000万。在全面、正式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难以建立的情况下,土地实际担负着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功能,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意义重大。
关键词:
失地农民 保障 土地 收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晓霞
目前,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形成失地农民问题的历史根源,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健全是形成失地农民问题的直接推手,而政府寻租严重和监管的缺失已经成为失地农民问题突出的关键。必须从历史根源出发,结合现实条件,抓住关键环节,才能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关键词:
城市化 失地农民 土地征用 城乡二元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隽
失地农民寻求就业时面对着社会关系网排斥、制度排斥、经济排斥等,社会排斥既影响和限制农民权益,也有损社会公正,进而危及社会的整体利益。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反对社会排斥是消除歧视、消除贫困、消除偏见和各种障碍,进而维护社会公正、公平、安全的重要方式。现阶段,我国正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失地农民的数量会不断提高,他们面对的社会排斥问题会更加突出和严峻。降低社会排斥、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失地农民 就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段进军 陆田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逐步向城市聚集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实现农民非农化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耕地被征用,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增加,一方面,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隐患。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夏季 杨雪峰
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改造为城市用地,与此同时,我国涌现大规模的失地农民群体。该群体,一方面,由于丧失了土地而失去了可持续的生计资本;另一方面,由于不适应城市的用工需求和文化环境,而难以找到新的工作,失去了可持续的生计活动。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简要描述了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群体的就业现状和生计现状,并分析了影响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的几个关键因素。根据可持续生计框架的理论核心并加以应用,结合当下我国失地农民群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和保障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性的几点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晓霞 汪继福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而城镇化所引发的失地农民问题直接面对的就是可持续生计问题。由于社会结构在变迁过程中还存在不平衡性,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还落后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变迁,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可持续生计问题。只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变失地农民安置观,实行多元化的补偿方式,增强失地农民的职业选择竞争力,才能真正解决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可持续生计 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