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22)
2023(4076)
2022(3450)
2021(3413)
2020(2999)
2019(6656)
2018(6882)
2017(12339)
2016(7307)
2015(8400)
2014(8543)
2013(8390)
2012(8337)
2011(7784)
2010(8349)
2009(8023)
2008(8691)
2007(8205)
2006(7568)
2005(6915)
作者
(24919)
(20996)
(20673)
(19752)
(13575)
(10265)
(9450)
(8052)
(7959)
(7861)
(7451)
(7366)
(6992)
(6982)
(6804)
(6319)
(6247)
(6194)
(6146)
(6107)
(5562)
(5237)
(5223)
(4898)
(4798)
(4733)
(4682)
(4652)
(4372)
(4259)
学科
(29040)
经济(28996)
管理(23954)
(18920)
(16670)
企业(16670)
方法(11438)
(10911)
数学(8490)
数学方法(8205)
中国(8048)
理论(8023)
(7393)
(7055)
(6834)
(6753)
业经(6518)
资源(5850)
教育(5408)
技术(4990)
地方(4929)
(4913)
农业(4886)
(4842)
银行(4821)
环境(4787)
(4702)
(4676)
金融(4674)
(4595)
机构
大学(123413)
学院(119565)
研究(44000)
(40411)
管理(39653)
经济(39252)
中国(33225)
理学(32816)
理学院(32310)
管理学(31304)
管理学院(31079)
科学(30653)
(28542)
(24899)
(22705)
研究所(22603)
(21237)
(20529)
(19855)
师范(19666)
中心(19293)
北京(18252)
业大(18095)
农业(17985)
(16595)
财经(16547)
师范大学(15875)
(14912)
(14736)
(14590)
基金
项目(71564)
科学(54471)
研究(50617)
基金(50185)
(45295)
国家(44890)
科学基金(36505)
社会(29653)
社会科(27876)
社会科学(27861)
(27566)
基金项目(25778)
自然(24334)
(23966)
教育(23837)
自然科(23632)
自然科学(23619)
自然科学基金(23172)
资助(21437)
编号(21033)
成果(19854)
重点(16726)
(15689)
课题(15038)
(14880)
(13681)
计划(13640)
科研(13401)
大学(12929)
创新(12875)
期刊
(52786)
经济(52786)
研究(36245)
中国(28261)
学报(25822)
科学(21815)
(20847)
教育(18258)
大学(18243)
(17727)
学学(16612)
管理(15605)
农业(14034)
图书(10937)
技术(10093)
财经(9702)
(9144)
金融(9144)
(8440)
书馆(8268)
图书馆(8268)
资源(8070)
(7747)
(7576)
问题(7066)
业经(6991)
经济研究(6675)
业大(6264)
(6011)
论坛(6011)
共检索到193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常修泽  
研究当今我国和世界现实,人类正面临着环境问题("天")和资源问题("地")的严峻挑战。天即环境污染;地即资源高耗。国内外爆发的各种冲突事件将环境问题("天")和资源问题("地")尖锐地摆在了人类面前。应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问题,笔者认为有四条解决路线:技术路线,通过技术的创新和改造,来推进资源的节约集约和环境保护;结构路线,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发展服务业,来推进资源的节约集约;政策路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燕新程  
政府主导统一储备开发模式,有利于调控土地市场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新认识:节约集约用地是一项系统工程47号文件是继《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文)后,对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落实和细化,也是对全国国土资源部门加强节约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璞  侯华丽  谭文兵  
核心提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本文从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出发,开展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内涵解析,分析不同类型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管理制度的共同点与差异性,提出了政府、市场和公众协同综合治理的制度完善建议。
关键词: 集约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江西省全南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逐步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本刊评论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部署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利用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推动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取得积极成效。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涉及种类很多,包括土地、水、森林、草原、矿产、光热、能源、海域海岛等有形或无形的资源。其既可提供如食物、木材、淡水等产品,也可提供如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空气净化等服务,还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物质空间等,具有经济、生态、社会等多重价值。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坚  张沛  刘诗毅  
研究目的:总结分析中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和关键问题。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论:(1)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指通过降低建设用地消耗、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主要属于经济领域讨论的问题;(2)中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技术体系包括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和潜力测算三大部分;(3)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和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都涉及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的工作,定量评价方法是以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为主,指标体系设置将因评价目的、对象不同而存在差异,其间用地的承载功能不可忽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道河  
作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试点县(市),高密市在工作中坚持"用地集约、布局集中、项目集聚、产业集群"的用地原则和"一般项目靠挖潜、重点项目靠争取、公益项目靠‘单选’、有限指标保民生"的供地原则,按照"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柏明华  赵锦联  
为节约土地资源、破解项目用地难题、拓展工业项目用地空间,保证有限土地的高效利用,江苏省阜宁县结合实际情况,对工业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深化工业项目评审机制成立"工业投资项目评审领导小组"。阜宁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规定县发改委、经信委、重点项目管理办公室、国土局、环保局、安监局、人社局为项目评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中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一座具有近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全市现辖3县(市)、3区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总面积65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95.7万亩,人均土地2.15亩,人均耕地1.08亩。除西南部仪征市有小片丘陵以外,全市绝大部分县(市、区)地势平坦,水域辽阔,拥有大片优质良田,土地品质好、土壤肥力高、资源负载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潘文灿  
2008年,国土资源部党组、部领导强调要研究"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建立集约利用土地的长效机制,也就是说要让用地单位,设计、使用单位和个人能够真正自觉地或不得不考虑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问题,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刃心  
在经济发展仍需要大量土地作支撑的现阶段,如何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理力度,盘活存量土地,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降低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成本消耗,寻找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关系的最佳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坚  
近年来,节约集约用地理念已经逐渐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大家已普遍认识到"两个最严格"(即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对推进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认识到大力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对造福子孙万代是出于战略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今年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这个土地日再次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设立宣传主题,这是国家自设立土地日以来第8次就这一相关主题展开宣传。不过,节约集约用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课题。十多年前,当"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被明确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时,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概念就已被提上制度设计的议程,其历史背景是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十分紧缺、但粗放利用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十多年来,国家从法律、政策与制度各方面对合理用地与保护耕地作了一系列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党新朋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洛阳市属于中原经济区的副中心城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洛阳市市委、市政府提出,洛阳要成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示范板块。为此,洛阳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组合拳"。"组合拳"之一:调小水龙头,严控建设用地增量严格新增建设用地规划、计划管理。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於海滨  
最近,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推出"规划管控、计划调节、标准控制、市场配置、政策鼓励、监测监管、评价考核、共同责任"八项制度,意义深远。笔者认为,开展八项制度建设,要针对当前在土地利用上比较普遍的急功近利现象,从体制、机制上着手,解决实际工作中动力不足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