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2)
- 2023(13655)
- 2022(10821)
- 2021(10034)
- 2020(8255)
- 2019(18560)
- 2018(18668)
- 2017(36839)
- 2016(19585)
- 2015(21900)
- 2014(21527)
- 2013(21037)
- 2012(18921)
- 2011(16756)
- 2010(17386)
- 2009(16569)
- 2008(16566)
- 2007(15306)
- 2006(14013)
- 2005(12901)
- 学科
- 业(89628)
- 济(82702)
- 经济(82586)
- 企(71798)
- 企业(71798)
- 管理(66721)
- 农(47173)
- 农业(31475)
- 业经(31314)
- 方法(28755)
- 财(26299)
- 中国(24527)
- 数学(20655)
- 数学方法(20411)
- 策(19442)
- 制(19430)
- 务(18144)
- 财务(18106)
- 财务管理(18088)
- 技术(17711)
- 企业财务(17061)
- 地方(16620)
- 贸(15628)
- 贸易(15618)
- 理论(15416)
- 易(15221)
- 体(14832)
- 划(14544)
- 和(14276)
- 发(13150)
- 机构
- 学院(280646)
- 大学(269305)
- 济(121417)
- 经济(119039)
- 管理(113812)
- 理学(96992)
- 理学院(96116)
- 管理学(94874)
- 管理学院(94369)
- 研究(90392)
- 中国(73919)
- 农(56698)
- 财(56597)
- 京(55778)
- 科学(50954)
- 江(45933)
- 所(44778)
- 财经(43605)
- 农业(42920)
- 中心(42736)
- 业大(41994)
- 研究所(39796)
- 经(39449)
- 州(35535)
- 经济学(35170)
- 北京(34753)
- 范(34097)
- 师范(33840)
- 经济管理(32373)
- 院(31870)
- 基金
- 项目(177852)
- 科学(142273)
- 研究(137755)
- 基金(128727)
- 家(109594)
- 国家(108439)
- 科学基金(95219)
- 社会(89462)
- 社会科(84455)
- 社会科学(84434)
- 省(71769)
- 基金项目(67909)
- 教育(61339)
- 编号(58457)
- 自然(58431)
- 划(57455)
- 自然科(57112)
- 自然科学(57102)
- 自然科学基金(56134)
- 资助(50682)
- 成果(46596)
- 发(40772)
- 创(39787)
- 部(39193)
- 课题(39161)
- 重点(39066)
- 业(38963)
- 国家社会(36606)
- 创新(36363)
- 制(36312)
- 期刊
- 济(149139)
- 经济(149139)
- 研究(83749)
- 中国(60680)
- 农(59629)
- 管理(45318)
- 财(45147)
- 农业(40045)
- 科学(37722)
- 学报(34807)
- 融(31867)
- 金融(31867)
- 业经(31422)
- 教育(28680)
- 大学(28644)
- 学学(27315)
- 技术(26633)
- 经济研究(21732)
- 业(21411)
- 财经(21336)
- 问题(19853)
- 经(18503)
- 技术经济(15600)
- 世界(15359)
- 农村(15326)
- 村(15326)
- 农业经济(14768)
- 现代(14687)
- 商业(14230)
- 贸(13870)
共检索到435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无喧 黄耀志
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对市民化途径的分析研究,认为渐进式市民化是当前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效途径。同时,梳理实施市民化过程中的受阻原因,结合新型城镇化关于"人的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提出"带地进城"的过渡性发展对策,并分析该对策所具有的优势,着力解决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问题,以期实现农业转移人口既好又快的渐进式市民化转型。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带地进城” 市民化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明生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收入提高在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中应居于核心的地位。由于我国农村过于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及其过低的收入,使得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后仍然只能获得很低的收入,而农业转移人口收入提高及市民化的实现又受到城市政府的财政及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约束,这决定了我国只能走渐进式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路径:分步骤提供平等的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与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行业的渐进式产业升级。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收入提高 产业升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文恒 李同昇 朱虹颖 孙锦锦
人口市民化伴随城市化,有特定的阶段性和时代烙印。文章以能否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为着力点,以重要时点与政策嬗变为判断依据,考查新中国以来所经历的改革开放前严格限制、改革开放以来指标控制、2000年以来政策引导以及2010年以来政府主导推动的渐进式市民化历程。国家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的全面实施为加快市民化提供了保证,地方或群众的实践情况仍是决定人口市民化成效的关键所在。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因素来自城市、农村、农民(工)和管理体制四大类,主要受生活成本、工作机会、居住成本、生活习惯、教育素养等方面综合作用。需要构建城市一乡村统一体系,建立有效的城乡推拉机制,发挥城市环境的同化作用,循序渐进促进人口市民化。
关键词:
人口市民化 农民 农民工 居住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海军 谢飞燕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由此,推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仍然面临诸多困境,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有效解决。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志勇
[目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是西部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主要是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发展经济学中的刘易斯模型与托达罗模型是西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借鉴的主要方法。这些方法始终坚持把理论与实践、宏观分析与微观调研、批判与建构相结合,既注重共性与普遍性,又突出西部区域个性与特殊性。[结果]农业人口转移主要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2个部分,二者都是人口城市化过程。农业人口转移的方式主要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和农业人口从种植业向非种植业转移两种。西部地区农业人口转移应坚持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三农"现代化"四化"并重发展,一方面,要推动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战略转移农业剩余人口;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业、农民和农村的现代化,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重视农业和农村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改变单向度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思维。[结论]西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安排与创新,主要解决"转的进、稳得住、有保障、可持续"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志勇
[目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是西部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主要是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发展经济学中的刘易斯模型与托达罗模型是西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借鉴的主要方法。这些方法始终坚持把理论与实践、宏观分析与微观调研、批判与建构相结合,既注重共性与普遍性,又突出西部区域个性与特殊性。[结果]农业人口转移主要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2个部分,二者都是人口城市化过程。农业人口转移的方式主要是农业人口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洪银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该文认为,农业积累缓慢、学习机制不完善、制度惯性和社会歧视等因素约束,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必须走渐进式发展道路。农民工市民化在政策导向、城镇承载力和财政能力等方面具有可行性。城市政府应该建立科技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并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城市企业应畅通农民工职业生涯通道,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城镇发展的动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波
今后一个时期西部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应体现渐进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指导原则;在转移支付规模保持既有水平下,对现行的无条件拨款和有条件拨款均进行大幅度的结构转换,逐步扩大无条件拨款有条件拨款的规模,消解非规范化的税收返还等补助形式。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章韬 齐慧瑜
中国渐进式开放政策是政府和市场主导角色的交互演进过程,其长短期效果评价在实证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多次调整作为准自然实验,评估该政策对企业创新的长短期影响。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渐进式外资指导政策促进了企业创新增长。但是,不同时期《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调整政策对内、外资企业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此外,如果某一行业多次受到冲击,其作用效果会逐渐下降。一系列机制分析和稳健性检验验证了本文的结论。
关键词:
渐进式外资指导政策 创新 长短期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北平
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城市的二元结构以及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较为突出。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市二元结构一元化,首先需要测算农民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明确政府、个人、企业各自承担的成本,建立合理的分担机制,促进政府对市政设施与社会服务的投入。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成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晓红 王吉恒
为提高城镇化质量,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我国大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然而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成本困境,导致市民化进展缓慢,因此,如何消除这些困境就成为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分析,阐明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机会成本的丧失,过高的住房成本,社保费用成本承担不足,就业培训和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成本在流入地和流出地之间引发分担矛盾以及地方政府缺乏承担市民化成本的财力和动力等诸多成本困境。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够顺利实现,筹集市民化所需资金,化解各成本分摊主体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以流入地为主承担培训和教育成本,增加中央财政对流入地的转移支付,鼓励地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司翼 高飞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除了需要进行相关制度创新,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二元体制障碍外,还需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共成本和社会成本问题,需要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政府要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基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谯薇 云霞 宋金兰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融入城市,在职业、身份、价值观等方面向城市居民靠拢、成为城市居民的过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界定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论述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必要性,总结了美国和日本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完善就业培训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健全相关法规和搭建融合平台等。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国际经验 政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徐爱东 吴国锋
借鉴成本收益理论,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和经济理性的微观视角,构建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微观决策机制理论模型,并根据在重庆进行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创业收入及其社会网络、文化程度以及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村建房成本与转户迁移人数正相关,而城市劳动力素质、城市住房价格、城市日常生活开支与转户迁移人数负相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稳定就业后,根据转户迁移的收益与成本评估进行市民化决策,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才进行转户迁移;否则会继续"流而不迁"或返回农村。因此,仅仅拆除城乡户籍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晓河 胡拥军
(一)完善一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担机制。1.抓好公共服务的优先项。参照公办学校补贴标准并适度上浮,加强对民办中小学校的财政支持,加快对公办中小学校的扩建、改建、新建。引入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支持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随迁家属参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鼓励有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参保城镇职工保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