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64)
- 2023(16529)
- 2022(14152)
- 2021(13408)
- 2020(11148)
- 2019(25590)
- 2018(25618)
- 2017(48862)
- 2016(26813)
- 2015(30258)
- 2014(30036)
- 2013(29017)
- 2012(26055)
- 2011(23533)
- 2010(23788)
- 2009(22062)
- 2008(21193)
- 2007(18637)
- 2006(16243)
- 2005(14352)
- 学科
- 济(99013)
- 经济(98877)
- 管理(79677)
- 业(72382)
- 企(62093)
- 企业(62093)
- 方法(46015)
- 数学(39507)
- 数学方法(38751)
- 农(27178)
- 中国(26691)
- 财(26635)
- 业经(23984)
- 学(22429)
- 制(22217)
- 理论(20354)
- 地方(18420)
- 农业(17728)
- 贸(17408)
- 贸易(17399)
- 技术(16953)
- 和(16948)
- 易(16916)
- 务(16811)
- 财务(16721)
- 财务管理(16684)
- 企业财务(15739)
- 银(15674)
- 银行(15621)
- 环境(15577)
- 机构
- 学院(370762)
- 大学(370173)
- 管理(144781)
- 济(139173)
- 经济(135845)
- 理学(125398)
- 理学院(124004)
- 管理学(121461)
- 管理学院(120788)
- 研究(119051)
- 中国(87538)
- 京(78456)
- 科学(75066)
- 财(66476)
- 所(59207)
- 农(57147)
- 江(54890)
- 业大(54861)
- 中心(53993)
- 研究所(53838)
- 财经(52730)
- 范(50450)
- 师范(49977)
- 北京(49268)
- 经(47698)
- 农业(44641)
- 州(44559)
- 院(43548)
- 技术(42017)
- 经济学(41313)
- 基金
- 项目(253739)
- 科学(199129)
- 研究(188423)
- 基金(181551)
- 家(157266)
- 国家(155920)
- 科学基金(134270)
- 社会(116103)
- 社会科(109842)
- 社会科学(109813)
- 省(101171)
- 基金项目(95611)
- 教育(89051)
- 自然(87112)
- 自然科(85077)
- 自然科学(85061)
- 划(84650)
- 自然科学基金(83467)
- 编号(79112)
- 资助(74778)
- 成果(65208)
- 重点(56966)
- 课题(55070)
- 部(55006)
- 创(53517)
- 发(53297)
- 创新(49728)
- 项目编号(49146)
- 科研(48083)
- 制(47975)
- 期刊
- 济(154248)
- 经济(154248)
- 研究(107534)
- 中国(74154)
- 学报(58429)
- 管理(54433)
- 农(53061)
- 科学(52923)
- 教育(51563)
- 财(51303)
- 大学(44520)
- 学学(41535)
- 农业(36507)
- 技术(34689)
- 融(29279)
- 金融(29279)
- 业经(26577)
- 财经(25213)
- 经济研究(24568)
- 经(21505)
- 图书(20692)
- 问题(19237)
- 业(18543)
- 科技(18291)
- 版(17593)
- 理论(17517)
- 技术经济(17165)
- 现代(16265)
- 实践(16093)
- 践(16093)
共检索到540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奕延 李存金 李晔
"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易滋生知识共享敌意行为,进而阻碍组织的知识学习并影响创新活动的开展。文章通过回顾已往文献,分析了"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知识共享敌意产生的原因,从社会决策视角入手,基于公平准则机制,提出将均等模型、互惠模型以及情绪模型作为克服知识共享敌意的有效路径,并通过模型做出了降低知识共享敌意的详尽分析,最后对此进行展望。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瑞花 吕永波
师徒制知识共享作为组织内知识转移,尤其是隐性知识转移的重要方式,却在组织内更多以知识囤积或知识排斥的知识共享敌意形式存在。基于师徒制知识共享敌意的效用分析,采用复制动态的非对称演化博弈刻画了组织内师徒制知识共享敌意的演化趋势。研究发现,当师傅群成员知识囤积的负效用超过其正效用、且徒弟群成员知识排斥的负效用大于其所付出的成本时,才能通过有效降低师徒制知识共享敌意来提高师徒制知识共享对组织的贡献程度;组织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对于降低师徒制知识共享敌意的发生效果显著。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凌守兴
本文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以深度校企合作为基础,创新专业办学体制机制,实施基于"师徒结对"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让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并重点对"师徒结对"的内涵、实施关键因素、实施注意事项作了分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丽 傅飞强
从我国古时起,"师徒制"就是延续了几千年的技能传承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培养模式、培养手段式层出不穷,但是传统的"师徒制"并没有过时,对于很多企业来讲,仍然是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本文以某大型国有地产公司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对其"师徒制"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跟踪机制及评估机制做详细介绍和剖析,解决了其后备人才培养、人才流失及内部人才流动等人力资源问题。该地产公司的经验和做法,对于"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企业中的进一步推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瑞花 吕永波
个体间持续的知识共享是提升组织竞争力、运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但组织内包括知识囤积和知识排斥在内的知识共享敌意行为普遍存在,倾向于组织激励和引导的知识治理可有效减少员工知识共享敌意,并进一步促进组织知识共享。基于255名企业员工调研数据,从个体感知视角,实证研究了知识治理对知识共享敌意产生原因的影响,进而对个体知识共享行为作用机理,以及人际关系在知识治理与知识共享敌意产生原因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包括知识囤积和知识排斥在内的知识共享敌意产生原因显著阻碍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正式知识治理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连明
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着企业岗位与学校人才不对接的问题。政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究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艳青 邱岚 朱玉静
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实岗育人"的核心价值赋予高职"跨界教育"新内涵。文章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勾画的基础上,提出应由政府、企业、学校三方搭建现代学徒制的"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育人平台,以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质量评估四大模块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建立一系列运营保障体系,保障高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顺利实施和推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魏庄品
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具有诸多优点,从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招生招工方式、教学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体系、多元评价体系、管理标准与制度建设、毕业与就业等方面阐述分析现代学徒制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冷链物流 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业梅
现代学徒制既有助于实现应用型高等教育与工作岗位的衔接,也有助于破除应用型院校课堂教学与实践的壁垒,还能够调动应用型院校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动力,因此其对于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应用型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教学管理问题、考核机制问题以及外部保障问题,应用型院校还需完善教学管理体系、考核评价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院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哲
现代学徒制是当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本文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为切入点,在分析国内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找出了当前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彦华 杜建根
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探索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具有真实企业环境的"职业梯"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主体育人、双导师制、岗位递进培养、中高本衔接,创新校企融合的"五化"管理模式,即"学校企业化、教室车间化、教师师傅化、学生工人化、作业产品化",实现教学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将职业素质养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职业梯 人才培养模式 五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雷路娟
在实现产教融合的过程中,现代学徒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促使人才培养更具实用性及针对性,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养过硬的人才,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推动地区产业及经济升级、发展。而随着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推广应用及产业的转型升级,校企双方的合作遇到诸多问题。据此,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实行此模式面临的困境,针对性地提出缓解现阶段困境的对策,有利于尽可能最大化发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以期培养综合实力过硬的现代化人才。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皎洁
文章基于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企业管理发展的角度展开论述,结合这两点来看,高职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推动高职院校形成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首先指出了高职现代学徒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意义,其次分析了企业参与高职现代学徒制度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最后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企业管理背景下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以期为推动企业人才引进和高职技能人才的输出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管理 现代学徒制 高职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维思 徐涵
以数字技术解决专业(Digital Technology Sulotion)为例研究英国高等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其培养目标是技术知识学习和技术能力培养并重,培养标准的设计获得法律保证,课程体系由在学校进行的知识要素课程和在企业进行的能力要素课程所构成,人才培养组织方式灵活多样。我国借鉴英国高等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应确立学徒制的法律地位、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法律约束、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开发职业能力标准以及确立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
英国 高等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彦龙
校企联合培养、优势互补是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为企业培养和提供特定规格人才、满足企业需要的最好方式。近年来,辽宁省渤海大学管理学院通过与锦州银行的合作,总结提出校企合作的"融合式"人才培养机制。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校企一体化定位机制。要改变传统模式下学校单方面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做法,探索学校在校企合作框架下应该考虑的因素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同时,了解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利益需求和用人质量要求,探讨校企双方认可的人才质量标准,在人才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