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5)
2023(2045)
2022(1771)
2021(1587)
2020(1224)
2019(2875)
2018(2817)
2017(5788)
2016(3041)
2015(3519)
2014(3351)
2013(3486)
2012(3171)
2011(2867)
2010(2786)
2009(2625)
2008(2511)
2007(2336)
2006(2171)
2005(1990)
作者
(8656)
(7393)
(7207)
(7104)
(4684)
(3492)
(3269)
(2867)
(2795)
(2567)
(2538)
(2397)
(2387)
(2368)
(2356)
(2327)
(2163)
(2118)
(2059)
(1942)
(1909)
(1846)
(1745)
(1702)
(1688)
(1679)
(1641)
(1475)
(1474)
(1457)
学科
(15683)
经济(15670)
方法(8405)
(8247)
管理(8205)
数学(7795)
数学方法(7720)
(6489)
企业(6489)
中国(4180)
(3891)
(3038)
(2733)
劳动(2730)
(2698)
(2618)
业经(2616)
(2453)
贸易(2452)
(2413)
农业(2372)
(2229)
银行(2222)
(2164)
(2149)
金融(2149)
(2114)
地方(2024)
理论(1952)
(1799)
机构
大学(46125)
学院(45246)
(22057)
经济(21760)
管理(17119)
研究(15254)
理学(14977)
理学院(14859)
管理学(14539)
管理学院(14465)
中国(12070)
(10192)
(9289)
科学(8490)
财经(8391)
经济学(7892)
(7767)
(7589)
经济学院(7192)
中心(7051)
研究所(6853)
(6833)
(6623)
财经大学(6514)
业大(6250)
北京(5816)
(5451)
农业(5321)
(5070)
师范(4994)
基金
项目(30387)
科学(24350)
基金(23270)
研究(21697)
(20304)
国家(20165)
科学基金(17393)
社会(14997)
社会科(14311)
社会科学(14308)
基金项目(11546)
自然(10984)
(10911)
自然科(10769)
自然科学(10768)
自然科学基金(10575)
资助(10573)
教育(10289)
(9269)
编号(8051)
(7354)
重点(6775)
成果(6759)
国家社会(6705)
教育部(6542)
人文(6145)
(6068)
(6039)
大学(6015)
科研(5811)
期刊
(21382)
经济(21382)
研究(13847)
中国(9369)
(7116)
学报(6931)
管理(6636)
科学(6215)
(5973)
大学(5637)
学学(5395)
(4808)
金融(4808)
财经(4319)
技术(4161)
经济研究(4071)
农业(3904)
(3773)
统计(3572)
教育(3543)
业经(3081)
问题(3019)
(2841)
决策(2706)
技术经济(2598)
理论(2474)
(2426)
实践(2143)
(2143)
世界(2111)
共检索到67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闵素芹  柳会珍  
"已实现"波动率是近年来金融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而抽样频率的选择对"已实现"波动率的准确度量至关重要。最优抽样频率应能够较好地平衡估计误差和微观结构误差。针对这个问题,文章给出了目前国外采用较多的三类选择最优抽样频率的方法,即波动率特征图法、利用序列相关性确定最优抽样频率的方法和基于最小均方误准则确定最优抽样频率的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建辉  鲁旭芬  
合理准确地测度我国创业板收益波动对广大投资者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文章对不同抽样频率下创业板指数已实现波动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的抽样间隔对已实现波动的分布有显著影响;在综合考虑微观市场结构误差和测量误差的基础上认为,30分钟为创业板指数经典已实现波动的最优抽样间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桂芳  
在使用样本轮换的连续性抽样中,依据相邻两期的相关性可以对拼配样本构造组合估计量,还可以利用辅助变量进一步提高现期估计量的精度。文章在此基础上使用连续两期的辅助信息构造指数形式的比率估计量,运用最优化方法计算出最优样本轮换率和最优权重系数,使得总体均值的回归组合估计量的均方误差最小,最后运用模拟数据验证其可以更大程度上提高连续性抽样的估计精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靳庭良  
研究目标:分析数据抽样频率对Granger因果关系的影响。研究方法:依据基础变量之间是否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本文分三种情形研究系统抽样和时期归并对变量之间Granger因果关系的影响。进而,依据季度数据,利用靳庭良(2013)提出的ECM-DM检验程序,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产出之间的Granger因果性重新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数据抽样频率是否影响变量之间的Granger因果性与基础变量之间的Granger因果性、模型的滞后阶数及其预测误差之间的同期相关性有关。研究创新:本文给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靳庭良  
研究目标:分析数据抽样频率对Granger因果关系的影响。研究方法:依据基础变量之间是否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本文分三种情形研究系统抽样和时期归并对变量之间Granger因果关系的影响。进而,依据季度数据,利用靳庭良(2013)提出的ECM-DM检验程序,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产出之间的Granger因果性重新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数据抽样频率是否影响变量之间的Granger因果性与基础变量之间的Granger因果性、模型的滞后阶数及其预测误差之间的同期相关性有关。研究创新:本文给出了Granger因果关系是否随着数据抽样频率变化的一般判定条件。研究价值:为解释依据不同抽样频率数据所得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存在的差异,提供了基本理论支撑。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宝才  项琳  
为探究资产价格的跳跃行为和收益波动的非对称效应对波动率预测的影响,以高频数据建模为视角,基于跳跃、好坏波动率将Realized EGARCH-MIDAS模型进行拓展,以提升模型的波动率预测能力与风险度量效果。运用拓展后的模型,以沪深300指数价格高频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规律,并采用似然函数、信息准则和基于损失函数的DM与MCS等检验方法,综合比较了改进前后的模型对波动率及风险值的预测效果。实证结果显示:(1)沪深300指数收益的长期波动主要来源于连续波动而非跳跃波动,且受正连续波动影响更大,而负跳跃对波动具有明显的负向冲击;(2)文章提出的拓展模型均能更好地捕捉波动率的长记忆性,在样本内估计和样本外预测上也都有更好的表现,其中同时考虑跳跃与非对称影响的Realized EGARCH-MIDAS-RSJ拓展模型拥有最优的估计及预测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洪  王江涛  
文章总结了相关性市场噪音对证券价格波动性度量的影响,介绍了现存的波动率各种非参数估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窗宽选择对各种估计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各种非参数估计的最终结果严格的依赖于窗宽的选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敏  戴伟民  强胜  宋小玲  
[目的]本文旨在为转基因水稻抗性基因漂移频率的检测提供科学的抽样技术,包括抽样方法和最佳抽样量,以达到既能真实反映田间实际发生的基因漂移频率,又能节省检测时间和经济成本。[方法]把同种常规水稻的红墨水染色种子与非红墨水染色种子按照混杂比为2.5%、1.25%、0.8%、0.625%、0.5%、0.4%、0.3%、0.2%、0.1%、0.05%、0.025%共11个比例充分混合,通过模拟转基因水稻向花粉受体(非转基因栽培水稻、普通野生稻和杂草稻)抗性基因漂移后形成的杂交种混杂在收获的花粉受体种子中的空间分布型,确定抽样方法;以抽样得到的混杂比与实际混杂比的偏离系数小于0.05为标准,研究抗性基因漂移频率为0.025%~0.5%时的最佳抽样量。[结果]抗性基因漂移后形成的杂交种混杂在收获的花粉受体种子中的空间分布型均符合随机分布;在混杂比为0.025%时,最佳检测量为40 000粒种子;在混杂比为0.05%和0.1%时,最佳检测量为30 000粒种子;在混杂比为0.2%、0.3%和0.5%时,最佳检测量为20 000粒种子。[结论]在检测转基因水稻抗性基因漂移频率时,应采取随机抽样法抽样。根据本研究获得的不同混杂比下的最佳抽样量,建议在检测抗性基因漂移频率时,可先检测20 000粒花粉受体种子,若得到的漂移频率大于0.2%,则不需要增加花粉受体种子的检测量;若得到的抗性基因漂移频率小于0.2%,则需再检测10 000粒花粉受体种子,这时若得到的抗性基因漂移频率大于0.05%,则不需要增加检测量;若抗性基因漂移频率小于0.05%,还需再检测10 000粒花粉受体种子。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梁丽珍  王茂斌  孔东民  
采用日内"已实现波动率"测度,本文从交易冲击的角度对中国A、B股的日内波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已实现波动率可以很好捕捉我国股市波动的非对称效应,而且这种非对称波动存在显著的时变特征;交易行为能够解释A股的非对称效应,但B股的非对称波动还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知情交易降低了波动性,不知情交易则增强了波动性;结合"处置效应"对波动非对称性的更深入考察以及稳健性检验的都支持了我们的经验发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琳琳  屠新曙  
作为金融计量学研究的一种新工具,已实现波动率以它独特的优势赢得了学者们的青睐,溶入了金融计量学各个分支领域的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这些领域的发展。然而,这种新兴的方法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未来研究工作的改进和拓展。在我国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中,已实现波动率将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斐  田金方  
本文根据金融高频数据的典型特征和"异质市场假说",首次提出了异质市场驱动因素的分层结构,并借此构建了已实现波动率的HAR-L-M计量模型。模拟分析显示出该模型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样本内、外预测都说明HAR-L-M模型优于现有已实现波动率HAR模型和ARFIMA模型。最后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市场的异质程度要强于美国证券市场,同时个股更容易受多种异质驱动因素的影响,个股稳定性要比股指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瞿慧  何佳诺  
2015年2月9日上证50ETF期权正式上市交易,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期权时代,也对期权的准确定价提出了迫切要求。波动率是期权定价模型的核心参数,准确估计和有效预测波动率对期权定价性能至关重要。利用50ETF的日内高频价格计算已实现波动率,使不可观测的波动率可以直接估计和建模。对已实现波动率构建带杠杆的异质自回归伽马(HARGL)模型,以及带异质杠杆的异质自回归伽马(HARGHL)模型。提出进一步区分日内价格上行、下行风险对已实现波动率预测的贡献,引入利用日内正、负高频收益率计算的已实现正、负半差,将上述模型分别改进为HARGL-S模型和HARGHL-S模型,以更好地刻画波动的日内杠杆效应。通过对参数估计从真实测量到风险中性测量的转换,实现蒙特卡洛模拟法的期权定价。采用50ETF期权上市起至2017年4月18日的42 406条期权合约收盘价数据,通过模拟在期权价格和隐含波动率上的均方根误差,比较4种模型的定价性能。研究结果表明,①50ETF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均表现出明显的波动率"微笑"特征;②中国股市波动的风险溢酬显著为正,有必要对波动率模型参数估计进行从真实测量到风险中性测度的转换;③已实现正、负半差和异质杠杆的引入都能够显著提高模型的期权定价能力,同时引入则模型定价能力总体最优;④引入已实现正、负半差对非深度实值超短期、短期看涨期权的定价性能改善最为明显,引入异质杠杆对非深度实值超短期、短期看跌期权的定价性能改善最为明显。研究结论拓展了对50ETF期权定价的方法,肯定了在已实现波动率异质自回归伽马模型中引入已实现正、负半差和异质杠杆的重要价值,对于投资者进行有效的期权定价和交易以及监管机构进行有效的决策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有英  马玉林  赵静  
本文采用二次移动平均方法平衡影响"已实现"波动率预测精度的测量误差和市场微观结构误差,利用沪深300指数高频数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已实现"波动率序列的分布是非正态分布且具有长记忆性,对数"已实现"波动率序列接近于正态分布;最后建立ARFIMA模型,并对波动率进行了预测研究。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杨科  陈浪南  
采用上证综指2000-2008年的高频数据,在考察了中国股市已实现波动率的特征(即具有长记忆性、结构突变、不对称性和周内效应的特征并且结构突变只能部分解释已实现波动率的长记忆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自适应的不对称性HAR-D-FIGARCH模型,并用于波动率的预测。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与其他HAR模型相比,该模型对样本内数据的拟合效果最好。最后,通过SPA检验实证评价和比较了该模型与其他5种已实现波动率预测模型的样本外预测精度。结果发现,在各种损失函数下,该模型是预测中国股市已实现波动率精度最高的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肖浩  王明辉  
Jin和Myers(2006)表明信息越透明的公司,股价特质性波动越大,而Dasgupta等人(2010)的结论则与之相反。文章基于Jin和Myers(2006)的框架,将"未被市场预期的公司特质信息"分成"公司主动披露"和"投资者搜集"两部分,它们都引起股价的特质性波动,从而证明了公司信息透明度与股价特质性波动存在U型关系,解决了文献中的矛盾。此外,文章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发现股价特质性波动与公司信息透明度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公司治理与股价特质性波动之间存在正的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