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30)
- 2023(3731)
- 2022(3167)
- 2021(3109)
- 2020(2417)
- 2019(5240)
- 2018(5160)
- 2017(9461)
- 2016(5138)
- 2015(5675)
- 2014(4910)
- 2013(4616)
- 2012(4213)
- 2011(3793)
- 2010(3992)
- 2009(3748)
- 2008(3689)
- 2007(3443)
- 2006(2963)
- 2005(2579)
- 学科
- 管理(17747)
- 业(17382)
- 企(15896)
- 企业(15896)
- 济(15495)
- 经济(15471)
- 技术(10346)
- 技术管理(8499)
- 中国(5729)
- 业经(4803)
- 财(4626)
- 方法(4614)
- 教育(4479)
- 银(4280)
- 银行(4270)
- 制(4224)
- 农(4206)
- 行(4124)
- 融(4114)
- 金融(4114)
- 理论(3539)
- 数学(3453)
- 数学方法(3355)
- 学(3343)
- 地方(3179)
- 农业(2884)
- 税(2857)
- 划(2775)
- 和(2725)
- 税收(2715)
- 机构
- 大学(64545)
- 学院(64474)
- 济(26708)
- 经济(26167)
- 管理(24453)
- 研究(22075)
- 理学(20778)
- 理学院(20534)
- 管理学(20181)
- 管理学院(20020)
- 中国(17365)
- 京(13372)
- 财(13216)
- 科学(12407)
- 所(10637)
- 江(10025)
- 财经(9949)
- 中心(9824)
- 研究所(9492)
- 范(9467)
- 师范(9423)
- 经(8992)
- 北京(8574)
- 经济学(8299)
- 州(8268)
- 院(8168)
- 农(7918)
- 师范大学(7559)
- 业大(7407)
- 经济学院(7355)
- 基金
- 项目(41271)
- 科学(33247)
- 研究(32902)
- 基金(29240)
- 家(24972)
- 国家(24731)
- 社会(21638)
- 科学基金(21528)
- 社会科(20456)
- 社会科学(20450)
- 省(16690)
- 基金项目(15051)
- 教育(14978)
- 划(13599)
- 编号(13044)
- 自然(12290)
- 创(12155)
- 自然科(12068)
- 自然科学(12066)
- 自然科学基金(11865)
- 创新(11566)
- 成果(11487)
- 资助(10742)
- 课题(9393)
- 发(9224)
- 重点(9200)
- 新(9155)
- 国家社会(9031)
- 部(8869)
- 制(8591)
共检索到103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龙永干
左联"时期,鲁迅的启蒙思想有了诸多新变。他不仅视民众为将来的依托与历史主体,对他们的种种不堪有着"同情之理解",还认为知识分子应摆脱精神虚蹈而成为懂得民众的切实的践行者。同时,他在"革命"时潮中专注以语言文字为主体的文化启蒙,并进而从语言——生存层面寻找"立人"的坚确路向。
关键词:
鲁迅 “左联” 文化启蒙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高力克
鲁迅借鉴尼采及欧陆"新神思宗"哲学批判"19世纪文明"之"众数"与"物质"的偏至、倡言"重个人"与"非物质"、呼唤以"英哲""改造国民性"的启蒙思想,以其尼采式的批判现代性的"反启蒙的启蒙"之"新启蒙",在晚清启蒙思潮中独树一帜。尼采政治上的反启蒙主义和哲学上的启蒙主义,构成了其"新启蒙"之"反启蒙的启蒙"的悖论。鲁迅的尼采式启蒙思想既具有现代性批判的前卫性,亦难免"反启蒙的启蒙"的思想困境:"天才"与"庸众"的对立。一方面,他崇尚尼采"超人"式的"贵族激进主义",主张"重个人"、"排众数";另一方面,他又希冀以"超人"式"大士天才"为社会之桢干,树特立独行之风,以改造国民的奴隶性。这样,他就难以摆脱"天才"与"庸众"二律背反的困境。鲁迅"重个人"、"排众数"的尼采式个人主义与其"改造国民性"的启蒙目标的矛盾,也是鲁迅的启蒙主义与尼采的后现代主义的分歧所在。严复、梁启超"陶铸国民"的"新民"是一种培育公民意识的政治启蒙,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新人"则是一种人性改造的精神启蒙。鲁迅所追寻的"新人"典范不是西方式的现代公民,而毋宁是一个后现代的"审美乌托邦"。论人格的等级,严梁的"新民"属于"中等的东西",而鲁迅的尼采式"新人"则属于"最高的东西",二者以陶铸国民的"低调的启蒙"与人性解放的"高调的启蒙",相映成趣。鲁迅晚年从尼采到马克思的思想转变,是其"超人"幻灭后反抗空虚的新求索。马克思以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伟大理想填补了鲁迅幻灭后孤独"个人"的空虚。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何更生 丁晴
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数量较多,对青少年影响很大。长期以来,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对鲁迅作品教学存在解读的概念化、模式化现象,导致中学生对阅读鲁迅作品兴趣不高。在美国,鲁迅作品也作为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他们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为此,本文对中美两国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差异作了比较,并对改进我国鲁迅作品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鲁迅作品 中国 美国 比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武德运
鲁迅著作的版本武德运(摘自《中华读书报》1997年2月19日)著作等身的鲁迅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他的著作,是留给中国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鲁迅写作的小说共33篇,分别收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集子里。从1923年《呐喊》出版开始,三个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兵权 陈国庆
梁启超受严复和法国、日本等国启蒙思想家启发,深刻意识到改造国民性的重要意义。他采用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积极致力于对国民的思想启蒙,并由此形成以新民说为主体的启蒙思想。他强调发扬民族主义精神,克服民族自卑感,将中国与西方优秀文化相结合,以达到新国民的目的。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不仅具有政治实践意义,而且显示出重要而长久的历史价值。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西艳
在少年鲁迅的眼里,《山海经》是其"最为心爱的宝书"。《山海经》使鲁迅开始了解中国神话传说,并为其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成年之后的鲁迅,不仅熟知《山海经》内容,对《山海经》深有研究,且在其文学创作中,能灵活地运用《山海经》的相关素材。鲁迅有关《山海经》作者、成书、性质、神话等的论述,也对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鲁迅 山海经 神话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许欢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阅读作为一种研究对象,正如卞之琳《断章》中的诗句,在读与被读.看与被看之间,就汇入了过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松
教育与启蒙当属哲学研究的范围。启蒙作为教育永恒的使命 ,其责任就是向愚昧挑战、为心智解蔽 ,既关乎体制 ,又针对人。作为本体的教育 ,乃是体现了哲学精神的教育 ,通过它 ,知识成为生活的基础并内化为人的精神
关键词:
教育 启蒙 心智 认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田春雨
一提到启蒙老师,大家都会想起小学或中学的老师。我在这里要说的却是在我步入社会后影响我一生的老师。说影响我一生,是因为他们让我对一项工作从知之到好之,从好之升华到乐之,并且一如既往地乐之着。一本杂志让我爱上了财政工作十几年前,我调入县财政局工作。初始,我对财政工作很茫然,感觉枯燥乏味,每天的工作就是手写拨款单、盖章、跑银行拿单据、整理单据、编制凭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何勤华
法治梦,换一种说法,就是法治理想。法治,由于强调了规范的意义,避免了个人的任性,尊重和采纳民众的诉求和意愿,保障了社会上每一个成员的权益,限制(制约)了社会公共权力的滥用,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是文明国家治理的一种最佳方式,也成为无数仁人志士和社会精英追求的梦想。格老秀斯、洛克、孟德斯鸠和卢梭等启蒙思想家,更是成了近代追求法治梦的第一批践行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桑宁霞
鲁迅的教育理念以大众教育和社会教育为基础,以实现个性、群体的自立、自信为逻辑起点,以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为途径,以开放、多元、灵活为手段,以民主、平等、尊重为实施前提。这对当代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鲁迅 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一琼 宋少平
《会稽郡故书杂集》是一部较完美的关于古会稽郡史地逸书的辑本,堪称古方志辑录的典范。本文就 鲁迅辑校《会稽郡故书杂集》的起因、经过、内容、版本、意义等方面做些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
鲁迅 《会稽郡故书杂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