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5)
- 2023(14442)
- 2022(12563)
- 2021(12004)
- 2020(10053)
- 2019(23332)
- 2018(23367)
- 2017(44457)
- 2016(24762)
- 2015(28219)
- 2014(28580)
- 2013(27315)
- 2012(24660)
- 2011(22115)
- 2010(22270)
- 2009(20261)
- 2008(19102)
- 2007(16635)
- 2006(14279)
- 2005(12314)
- 学科
- 济(90511)
- 经济(90404)
- 管理(67908)
- 业(61284)
- 企(52071)
- 企业(52071)
- 方法(44388)
- 数学(38766)
- 数学方法(37994)
- 农(24034)
- 中国(23802)
- 财(21755)
- 学(21593)
- 业经(19942)
- 理论(19348)
- 地方(17965)
- 制(16835)
- 农业(15674)
- 技术(15261)
- 和(15256)
- 贸(15121)
- 贸易(15114)
- 易(14643)
- 教育(14479)
- 环境(13917)
- 务(13854)
- 财务(13764)
- 财务管理(13734)
- 银(13350)
- 银行(13300)
- 机构
- 学院(340018)
- 大学(334470)
- 管理(131760)
- 济(121597)
- 经济(118598)
- 理学(114386)
- 理学院(113112)
- 管理学(110555)
- 管理学院(109990)
- 研究(109641)
- 中国(79152)
- 科学(72370)
- 京(71850)
- 农(55899)
- 所(55738)
- 财(55339)
- 业大(52940)
- 研究所(51230)
- 江(49921)
- 中心(49436)
- 范(46848)
- 师范(46352)
- 北京(45033)
- 财经(44523)
- 农业(44005)
- 技术(43996)
- 州(40916)
- 院(40455)
- 经(40334)
- 师范大学(37031)
- 基金
- 项目(236035)
- 科学(183515)
- 研究(173193)
- 基金(165934)
- 家(145276)
- 国家(144043)
- 科学基金(122850)
- 社会(103364)
- 社会科(97674)
- 社会科学(97647)
- 省(96049)
- 基金项目(87544)
- 教育(83250)
- 自然(81857)
- 划(80626)
- 自然科(79965)
- 自然科学(79940)
- 自然科学基金(78404)
- 编号(73826)
- 资助(69953)
- 成果(59546)
- 重点(53402)
- 课题(52342)
- 部(50594)
- 发(49622)
- 创(48972)
- 创新(45499)
- 科研(45306)
- 项目编号(44877)
- 大学(43675)
- 期刊
- 济(131275)
- 经济(131275)
- 研究(94408)
- 中国(66516)
- 学报(55882)
- 教育(51633)
- 农(50232)
- 科学(49997)
- 管理(47758)
- 大学(41591)
- 财(41581)
- 学学(38910)
- 农业(35245)
- 技术(34821)
- 融(23764)
- 金融(23764)
- 业经(23285)
- 经济研究(21238)
- 财经(20219)
- 图书(18873)
- 业(18346)
- 职业(17244)
- 经(17190)
- 科技(17065)
- 统计(16393)
- 问题(16220)
- 版(16154)
- 技术经济(15827)
- 理论(15338)
- 策(14901)
共检索到484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亚萍 周大农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是当代国际高职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热点,也是当下我国高职课程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遵循科学性、人本性、开放性、反思性等原则。
关键词:
高职 工学结合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婷
课程评价是高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随着工学结合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研究重点,它决定着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和课改能否最终成功。分析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课程评价的内涵和重要环节,同时提出了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设想以资探讨。
关键词:
高职课程 工学结合 课程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玮 胡颖梅 周宇 阳川
纺织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对纺织类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纺织类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工学结合培养人才为准则,提出了高职课程体系建构的机制、实施方案以及课程改革的具体步骤,并给出了纺织类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方案。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小星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基础条件是加强课程管理的改革创新,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管理体系。课程管理体系是教学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课程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开发活动管理、课程实施活动管理和课程评价活动管理三部分。其课程管理体系是一个由"三大系统、四个层级、多重复合回路"构成的结构复杂的完整系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燕 王建华 葛秀萍
工学结合模式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符合职业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为例,探索了"工学结合"模式下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工学结合 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书福 应俊辉 富春伟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本文系统研究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师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导向、对象和功能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师工作特点和能力要求变化的分析,从评价模式的选择和指标体系的重构等方面,对教师评价的改革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教师评价 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朝晖 贺亚芹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多元开放性、技能经验实践性和教学评价及时性的基本特点,遵循教育开放性、教育要素多元性、考核方式非单调性、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原则。建立以教学主体、教学内容、个体学习过程、教学考核评价、制度保障为一级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向丽
从课程评价模式理论角度,我国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具有以下特征:采用的是量化为主的评价方法,非常关注课程方案的设计,特别注重教育目标在课程方案中的实现。这一评价模式目前还存在对"高教性"的目标强调不够、指标体系不适应素质类课程的评价等问题。改进建议是:吸收多种课程评价模式的优点,改革课程评价方法,建构多元化评审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良
本文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分别从树立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理念、建立教学组织体系、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柔性教学管理机制、教学监控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构建工学结合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教学管理体系 构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晓晖 韩芳 董大奎
开展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是未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发展方向。在教育评价实务中,评价模式的构建与选择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CIPP模式对高职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启示作用,阐述了CIPP模式的发展性、改进性和针对性特点;提出高职院校开展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并构建了基于CIPP模式的专业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立莹
高职学生应该是具备职业性、实践性的技能型人才。但当前高职学生"就业难",企业单位"选人难",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职学生缺乏社会人应有的职业发展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的基础就是职业性所要求必备的职业素质。高职院校培养的以就业为目的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突出的表现就应是具有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能够迅速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值此《职业教育法》修改之际,建议在法律规定中明确将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教育和养成途径做具体要求,并通过教师日常教学加之校园职业环境的塑造等方面实现这一目的,进而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职业性 职业发展能力 职业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小星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一种基本制度,它的实施与推广对高职教学管理改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构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并能更好地促进这种模式实施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课程管理体系、学籍管理体系、师资队伍管理体系、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等内容。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学管理体系 工学结合 应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奚立民
在充分进行行业产业调研和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课程内容载体,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和"三维学习站阵列"。深入探讨了在该课程体系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创建的"三级训学循环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
高职 课程体系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殿尉 刘佳杰
将CIPP评价模型引入我国高校实践教学评价研究,在厘清CIPP评价内涵的基础上,从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目的入手阐释CIPP模型与高校实践教学评价的适切性,进而建立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促进现代实践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实践教学评价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高校 实践教学评价 CIPP模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玉龙
课程评价是学校课程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针对课程目标、教育目的、教学设计效果、实现程度等要素,进行综合检测及依据结果作出改进的决策过程。作为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是课程教学改革能否继续深化的重要保证。深入剖析了高职院校课程评价体系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进一步阐述了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功能、构建策略及其原则,并提出了课程评价体系设计的思路及方法,为高职院校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