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24)
2023(6672)
2022(5838)
2021(5503)
2020(4504)
2019(10491)
2018(10419)
2017(19666)
2016(10248)
2015(11700)
2014(11380)
2013(11197)
2012(10270)
2011(9029)
2010(8655)
2009(7922)
2008(7402)
2007(6499)
2006(5719)
2005(4540)
作者
(27629)
(23176)
(23061)
(21870)
(14740)
(11243)
(10535)
(9166)
(8922)
(8316)
(8301)
(7684)
(7595)
(7095)
(6986)
(6921)
(6880)
(6808)
(6769)
(6718)
(5690)
(5587)
(5503)
(5423)
(5201)
(5185)
(5052)
(5001)
(4665)
(4611)
学科
(39039)
经济(38892)
管理(26426)
(25595)
(19574)
企业(19574)
(15680)
地方(15226)
方法(14355)
业经(11086)
农业(11008)
中国(10971)
数学(10402)
数学方法(10279)
(9315)
(8476)
理论(8268)
(8252)
环境(7205)
地方经济(7078)
(6927)
技术(5978)
(5798)
贸易(5793)
(5515)
(5206)
资源(4909)
(4853)
财务(4835)
财务管理(4829)
机构
学院(135601)
大学(134660)
管理(53663)
(50823)
经济(49541)
理学(46228)
理学院(45616)
研究(45386)
管理学(44846)
管理学院(44588)
中国(33456)
科学(28820)
(28653)
(25400)
(23165)
(22743)
中心(22568)
(21439)
业大(21115)
(20701)
师范(20495)
研究所(19602)
财经(18321)
(17576)
农业(17541)
(16943)
(16718)
师范大学(16636)
北京(16608)
(16439)
基金
项目(98985)
科学(78719)
研究(75115)
基金(70611)
(60654)
国家(60060)
科学基金(52580)
社会(48860)
社会科(45015)
社会科学(45000)
(42355)
基金项目(39135)
教育(33737)
自然(33689)
(33292)
自然科(32819)
自然科学(32814)
自然科学基金(32193)
编号(31309)
资助(26374)
成果(24697)
重点(22191)
(22091)
课题(21347)
(21158)
(20739)
创新(19242)
国家社会(18991)
(18817)
科研(18504)
期刊
(62520)
经济(62520)
研究(37914)
中国(29431)
(21138)
学报(20116)
科学(19532)
(18441)
管理(18389)
教育(16412)
大学(15856)
农业(14567)
学学(14490)
技术(12470)
业经(11364)
资源(10014)
(9919)
金融(9919)
财经(8377)
图书(8305)
经济研究(7995)
问题(7961)
(7318)
(7300)
(7155)
(7021)
科技(6776)
现代(6663)
技术经济(5860)
书馆(5835)
共检索到202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绍军  田鹏  
作为一种世界性难题,非自愿移民社会系统重建一直是移民社会学研究的重点,从"嵌入"视角而言,实践中移民社会系统重建表现为"脱嵌"到"嵌入"的动态过程,不同安置模式导致该过程呈现不同样态。文章以江西省W水利枢纽工程为个案,从移民家庭社会网络和移民村落社会网络两个角度切入,考察移民从"脱嵌"到"嵌入"的全过程,展现移民社会网络重构的实践逻辑及其困境。首先,移民家庭网络变迁的实践形态多样化,即生计网络的"断裂"与地缘网络的"断裂中延续";而移民村落治理网络变迁表现为属地化管理导致移民村落治理格局转型;其次,移民充分利用亲属网络并主动拓展职业网络最大程度实现"嵌入",但也面临一系列困境,包括地缘网络重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曲晨晓  吴克宁  吕巧灵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晓亮  章涵  
通过收集整理江西省近年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相关数据,利用灰色聚类模型,设计了5个定性指标、7个定量指标,对江西省辖11个地市进行了物流节点层次划分,确定南昌、九江、赣州为江西省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宜春、景德镇、鹰潭、吉安、上饶为江西省物流枢纽重点城市,萍乡、抚州、新余为江西省物流枢纽发展城市。通过三类物流城市的划分,为合理利用江西各地市物流资源,实现江西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提供指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永涛  
以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灌区为例,建立了土地资源属性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利用 Faxbase 语言设计了数据库管理应用系统,为灌区土地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由路  李云霞  李有田  赵天义  刘月才  
本文通过对温孟滩移民区64个不同质地土壤样品的分析指出:土壤中的速效钾、有机质、土壤pH 以及土壤有效水含量等性状与土壤中的物理性粘粒含量有密切的相关关系。随着土壤中物理性粘粒含量的增加,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 pH 则下降;土壤中的有效水含量在物理性粘粒含量60%左右时最高。土壤中的全氮、速效氮、全磷等含量与土壤中的物理性粘粒含量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但当土壤中物理性粘粒含量低于10%时,土壤中的各种养分性状都明显恶化;当土壤中物理性粘粒含量超过70%时,土壤的通气孔隙将低于10%。在温孟滩区所进行的工程改土中,应以土壤中物理性粘粒含量在10%~70%为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刚  纪伟涛  刘成林  熊舒  吴志强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的重要内容,针对公众围绕枢纽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质疑,通过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特征的分析,提出了鄱阳湖的生态保护目标与主要保护对象,论述了鄱阳湖近年来出现的水量不足、水质恶化、湿地退化、渔业资源萎缩等主要生态问题,介绍了目前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构想,分析了枢纽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枢纽工程的科学论证与科学规划,进行生态系统设计,实行阶梯式水位、适应性生态调度和动态化科学管理的建议。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宋德敬  姜辉  关长涛  陈庆生  
对吉林省珲春市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中配套的过鱼设施——鱼道进行了研究、论证与设计。同时对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及珲春河的主要洄游鱼类作了介绍;总结分析了国内外鱼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比分析了几种常用鱼道的优缺点,对垂直竖缝式鱼道进行了设计计算,确定了有关参数,并就鱼道各部分的设计进行了说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全平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口的南津关下游二点三公里处,是长江干流上建设的第一座大坝,因坝址穿过江中小岛葛洲坝而得名。为纪念毛泽东同志一九五八年三月三十日视察长江三峡,又名“三三○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由挡水坝、发电厂、船闸、泄水闸、冲沙闸等组成,具有通航、发电等综合功能。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葛洲坝水利枢纽将作为三峡水利枢纽的反调节水库,用以调节三峡大坝以下河道的水位。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全长二千五百九十五米,最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郑霞忠  刘洋  周海林  
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宏大,施工条件复杂,必须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投资控制,特别在设计阶段必须采用价值工程、限额设计、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投资控制。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基于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投资控制,取得了投资节约38亿元的效果,其投资控制的一些具体措施如“静态投资,动态管理”、“总量控制、合理调整”等可为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控制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晓  高雷  王珂  欧阳珊  吴小平  刘绍平  陈大庆  万迪文  段辛斌  
为了解峡江水利枢纽鱼道过鱼效果,采用张网法和截堵法,于2019年10月、2020年1月、2020年4月、2020年8月对峡江水利枢纽鱼道的过鱼效果开展季度调查。鱼道内共采集鱼类4605尾,计42种,隶属于4目、9科、34属,以中小型鱼类为主,体长范围为2.3~48.5 cm,优势种为宽鳍鱲(Zacco platypus)、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蛇鮈(Saurogobio dabryi)、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数量比分别占总数的17.24%、14.26%、6.86%、5.78%、4.89%。鱼道内洄游性鱼类有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似鳊(Pseudobrama simoni)、鳗鲡(Anguilla japonica)。鱼类的过鱼数量呈季节性变化,其中夏季过鱼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2.23%;冬季过鱼数量最少,占总数的11.69%,影响过鱼的主要因素为水温和水位。有42种鱼通过峡江水利枢纽鱼道的入口,与其他鱼道相比,峡江水利枢纽鱼道过鱼种类较多。研究结果可为鱼道优化与有效运行提供参考数据,对保护赣江渔业资源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曦  刘瑛  
江西省在修建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时,没有把占用土地统一征为国有,而是对水库淹没区及防护区土地进行"抬田"造地,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新造的3.75万亩耕地由施工方自行"抬田",没有缴纳开垦费,这些做法开创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占补平衡的先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玉琴  陈美球  谢贤鑫  张淑娴  赖昭豪  
根据社会嵌入理论,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乡村社会嵌入的各个因素对江西省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兼业水平和农业收入比重正向影响农户生态耕种行为,家庭总人口负向影响农户生态耕种行为;认知嵌入、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有助于提高农户生态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生态耕种行为的普及要从农户、不同群体和地方政府3个维度出发:农户自身要提高认知和技术水平;农户之间、农户和其他乡村主体之间要加强沟通与交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分享资源和信息,并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地方政府要提高自身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因地制宜地为不同群体提供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等相关激励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建红  陈绍金  于庆东  陈东景  刘华平  
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是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运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影子价格法、防护费用法等评估方法,以皂市水利枢纽工程为例,构建了5个生态补偿主体受益评估模型和8个生态补偿对象受损评估模型,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视角对皂市水利枢纽工程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皂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生态补偿标准为0.676 0×108元/a,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水电开发业主是主要的生态补偿主体,其承担的生态补偿额分别占总生态补偿额的68.05%和26.58%;移民和河流生态系统本身是主要的生态补偿对象,其获得的生态补偿额分别占总生态补偿额的75.74%和16.9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