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1)
2023(11246)
2022(9153)
2021(8489)
2020(7189)
2019(16076)
2018(15880)
2017(30344)
2016(16286)
2015(18254)
2014(18145)
2013(18159)
2012(16665)
2011(15009)
2010(15139)
2009(14727)
2008(14903)
2007(13482)
2006(11947)
2005(11368)
作者
(44859)
(37447)
(37427)
(35518)
(24048)
(17556)
(16924)
(14457)
(14201)
(13393)
(13012)
(12568)
(12295)
(11970)
(11769)
(11233)
(11211)
(10807)
(10675)
(10491)
(9412)
(9051)
(8928)
(8582)
(8427)
(8422)
(8280)
(8237)
(7377)
(7376)
学科
(78707)
(75072)
经济(74935)
(72322)
企业(72322)
管理(67518)
方法(30904)
(28173)
业经(26963)
(25076)
数学(23104)
数学方法(22982)
中国(21065)
(20842)
(20191)
财务(20172)
财务管理(20149)
企业财务(19098)
农业(17681)
技术(16435)
(15651)
(14990)
贸易(14980)
(14795)
(14794)
(14695)
(14056)
体制(13756)
(12702)
银行(12693)
机构
学院(241975)
大学(240038)
(114260)
经济(112460)
管理(97640)
理学(83190)
理学院(82414)
管理学(81708)
管理学院(81228)
研究(80760)
中国(67782)
(56277)
(50318)
财经(43811)
科学(42138)
(39926)
(39373)
(36343)
(36154)
经济学(35976)
中心(35974)
研究所(34817)
经济学院(32345)
财经大学(32341)
北京(32253)
业大(29532)
商学(28760)
(28702)
商学院(28498)
农业(28091)
基金
项目(150175)
科学(121972)
研究(115232)
基金(113651)
(96577)
国家(95725)
科学基金(84327)
社会(78449)
社会科(74486)
社会科学(74471)
基金项目(59204)
(55401)
教育(51390)
自然(51078)
自然科(49930)
自然科学(49917)
自然科学基金(49162)
(46006)
资助(45951)
编号(44591)
成果(36790)
(35871)
(35325)
(34548)
(34437)
国家社会(33819)
重点(33184)
(32217)
教育部(31773)
创新(31433)
期刊
(132770)
经济(132770)
研究(78309)
中国(49558)
(47693)
管理(42568)
(35681)
科学(31090)
学报(28168)
(26448)
金融(26448)
农业(24485)
大学(23530)
财经(23185)
学学(22258)
业经(21535)
经济研究(21371)
技术(21104)
(20059)
教育(19874)
问题(17308)
(15845)
世界(15633)
(15622)
技术经济(14327)
国际(14195)
现代(12732)
财会(12538)
会计(11844)
经济管理(11099)
共检索到378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科  
"山寨手机"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主体——中小企业的普遍生存状态。对"山寨手机"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来源以及面临的发展困境。本文从产业组织形式的角度客观全面地分析了"山寨手机"产业生产方式的特点,模块化生产方式有效地整合了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后提出"山寨手机"的模块化生产方式在政府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将导致同质化的低水平竞争,因此迫切需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政府的规范。最后得出"山寨手机"产业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韦华  
本文通过对VCD产业和山寨手机产业的案例比较分析,发现VCD产业的发展经历了破坏性创新的完整演化过程,而山寨手机产业的破坏性创新仍处于机会识别阶段,需要经历破坏性创新产品性能的持续改进和市场选择。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山寨手机产业的发展路径和政府产业政策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孟祺  
加快转型升级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我国工业已进入到必须以转型升级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本文回顾了德国产业升级的路径,总结了德国推动产业升级的成功经验,并针对我国所面临的产业升级模式选择和自主创新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对未来我国推动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厚双  盛新宇  
作为典型制造强国,德国经验对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有显著参考意义。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指标工具,对德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问题进行探究。研究结果显示,德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较低,分工地位不高,产业处在价值链下游加工制造环节;相对参与度较高的行业,价值链分工地位同样偏低,并愈发靠近加工制造环节。但价值链分工的结果却不同,德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后,单位增加值创造能力强,制造业总体及大多数行业保持高竞争力,产业综合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德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征与德国专注于制造分工、德国老牌工业强国基础支撑的高端制造模式、大批量定制模式以及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中国应当借鉴德国经验,发挥好已有比较优势,积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重点推动优势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价值增值,实现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与加工制造环节的高端化,促进本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余珮  
有别于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全球工厂理论指出,跨国公司可以融合全球价值链及跨国经营组织模式,采用内部化与外部化相结合的"辐轴式"结构,从而灵活应对全球宏观经济的波动,在短时间内重新配置资源,同时保持较低的战略调整成本。通过深入分析全球工厂理论体系的来源、特点以及发展动态,有助于中国制造业面对"空心化"威胁、全球经济增长低迷、以及在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和创新驱动的新常态背景下,制定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从而通过"一带一路"在全球范围内提升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荣宏庆  
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起了核心作用,它对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时点把握与政策选择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西方美、日、德、英四个发达国家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各有自己的模式,但也存在共同的特点,从中比较分析探索出一般规律,获得启示和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阳晓伟  闭明雄  
目前我国制造业还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以及国际知名品牌占有率低,加上人口红利消失等因素,使得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完善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是打破制造业发展困局的必经之路。而德国凭借高效率的教育体系、科研体系,以及借助工业4.0强化政产学研之间的分工协作,建立了强大的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文章的研究表明我国应该加大研发投入,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积极参与工业4.0,完善高校教育体系和促进政产学研分工协作,以提升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转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剑勇  杨丙见  
本文通过引述Krugman的中心 -外围区域模型 ,详细分析了美国早期制造业中心从位于东北部、大西洋中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条件、过程。本文发现 ,美国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发展是与该地区人口数量特别是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内部运输系统效率提高、暂时维持与制造业发达地区运输成本分不开的。联系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差距总体上是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之中 ,缩小地区差距的前提条件是实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而这一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是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和地区内部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崔静  
二战后德国制造业迅猛发展,成为其国内经济的支柱产业。2013年时,德国更是率先提出了"工业4.0",即全面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一体,被称为人类史上第四次工业革命,全球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呼之欲出。同为制造大国的中国在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旨在向高端制造业转型,把中国打造成现代化的工业强国。借鉴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的发展经验,对促进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驰  赵珏航  
文章基于技术外溢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率的视角,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动态南北模型,为"山寨"制造的存在性及合理性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得到了以下颇具现实意义的结论:"山寨"企业和传统品牌企业意识到单边技术外溢效果存在的情况下,都有诱因采取不同研发和竞争策略实现最大化利润;"山寨"制造客观上了提高整个行业技术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依杭  何晓明  
近年来,中国物流产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但物流业和制造业的联动效率较低,物流业的发展不足以有效支撑制造业的发展和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本研究针对中国的现状,比较分析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方面的差距,讨论了发达国家促进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的普遍经验,并对提升中国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水平提出了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小华  
中国制造2025为高职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配套规划之一,《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不仅为高职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具体行动提供了坐标系,也描绘了路线图。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整体框架下,高职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可从四个方面展开,即通过对接需求的专业布局推进高职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通过确立人文引领的核心素养实现高职制造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通过完善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推动高职制造业人才培养过程创新,以及通过制度自觉的生态治理促进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项弘毅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发达国家重塑本国制造业的战略步伐加快。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风靡一时,至今热度不减;美国的"先进制造业"战略、英国的"高价值制造业"战略以及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也吸引了不少眼球。这一轮制造业重塑运动被寄与厚望,也许未来会证明它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端。目前,各国的制造业战略各有侧重,但制造业与IT的融合却被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宾建成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再工业化"的呼声不断高涨,欧盟及其成员国纷纷制订重振制造业的具体方案,涉及战略规划、资金补贴、政策倾斜等措施,"再工业化"从经济主张变成政策行动。欧盟提出"再工业化"的背景,是金融危机对其经济地位造成严重冲击,而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导致欧盟社会经济模式优越感逐渐丧失。为扭转不利局面,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晓蓓  金辉  
制造业是现代经济的原动力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制造业总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但在整体竞争力、人均增加值以及高端产品和核心技术等方面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在世界制造业发展和升级过程中,德国、美国和日本代表着不同的升级演化模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比较优势。我国应借鉴制造强国的发展经验,通过完善金融、科研创新、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支政策,发挥企业、政府和市场的协同作用,确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主导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