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1)
- 2023(8425)
- 2022(7289)
- 2021(6877)
- 2020(5959)
- 2019(14061)
- 2018(14287)
- 2017(27147)
- 2016(15118)
- 2015(17089)
- 2014(17607)
- 2013(17345)
- 2012(16252)
- 2011(14744)
- 2010(15130)
- 2009(14391)
- 2008(14831)
- 2007(13222)
- 2006(11475)
- 2005(10588)
- 学科
- 济(63903)
- 经济(63822)
- 管理(41201)
- 业(40586)
- 企(34058)
- 企业(34058)
- 方法(31348)
- 数学(27067)
- 数学方法(26773)
- 财(18640)
- 农(16641)
- 中国(16235)
- 制(16007)
- 学(15442)
- 业经(13227)
- 理论(11903)
- 银(11850)
- 银行(11827)
- 行(11274)
- 贸(11153)
- 贸易(11148)
- 融(11093)
- 金融(11091)
- 地方(11088)
- 务(10930)
- 财务(10912)
- 财务管理(10880)
- 体(10826)
- 易(10789)
- 农业(10621)
- 机构
- 大学(225543)
- 学院(221985)
- 济(92317)
- 经济(90278)
- 管理(82317)
- 研究(77953)
- 理学(70689)
- 理学院(69827)
- 管理学(68560)
- 管理学院(68111)
- 中国(59344)
- 科学(48031)
- 京(47803)
- 财(45751)
- 所(40864)
- 农(40549)
- 研究所(37041)
- 中心(35741)
- 财经(35619)
- 江(34386)
- 业大(33701)
- 经(32313)
- 农业(31966)
- 北京(30336)
- 范(30120)
- 师范(29816)
- 经济学(29371)
- 院(27278)
- 州(26986)
- 财经大学(26515)
- 基金
- 项目(142268)
- 科学(111090)
- 基金(103027)
- 研究(102713)
- 家(90600)
- 国家(89845)
- 科学基金(75591)
- 社会(64353)
- 社会科(60851)
- 社会科学(60827)
- 省(54973)
- 基金项目(54139)
- 自然(49032)
- 教育(48716)
- 自然科(47875)
- 自然科学(47854)
- 自然科学基金(47039)
- 划(46950)
- 资助(42674)
- 编号(41669)
- 成果(35470)
- 重点(32786)
- 部(32569)
- 发(30090)
- 创(29204)
- 课题(29122)
- 性(28150)
- 教育部(27814)
- 科研(27647)
- 创新(27319)
共检索到334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君
"局部改革的陷阱"是转型经济学的重要理论范式。在早期的研究中,既得利益集团往往被视为局部改革的结果,容易成为改革的反对力量;但后期的研究证明,局部性改革存在两种相反的可能性,即获得继续改革的动力或者形成改革的阻力。在拓展的研究中,从市场经济制度层次性的角度来看,既得利益集团的形成并不是某种特定改革方式的结果,而是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无论是全面推进的改革,还是局部先行的改革,改革都必须建立在全民福利增进的基础上,并保持阶段性利益调整和体现社会公平的本质,否则,改革的陷阱就难以有效避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根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理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高度首次提出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运用全面深化改革理论透视和分析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当前出现的新问题,可以发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生态文明改革等不协调,是制约中国未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理论为指导,全面有序地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做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协调发展,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够攻克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与风险,成功跨越"中等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醒民
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经济,面前有许多理论陷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思想再解放。当前,深化国企改革要深入思考国家为什么要直接拥有国有企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经济是否起主导作用、国企改革可否选择“民营化”路径等理论问题。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国有经济 民营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郝德永
教育改革是促进教育恰切与合理状态实现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什么样的改革都能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不当的改革不仅不利于原有问题的解决,而且还会引发种种新的问题。在现当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由改革引发新问题现象十分普遍与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改革的性质、立场、方法的偏失。定位不准确、立场不鲜明、方法不得当是教育改革失败的症结所在。规范、明确、理顺教育改革的定位、立场与方法,不仅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而且也是教育改革走出的误区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教育 改革 误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院社会进步研究所、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课题组近日发布2011年度"社会进步系列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目前最需警惕的是"转型陷阱"。(《中国青年报》1月9日)改革和转型过程会造就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这个集团会阻止进一步变革,要求把过渡时期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论证表明:(1)"中等收入陷阱"与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框架是相容的,因此,它是一个可以借助来分析特定阶段经济发展现象的有用概念;(2)大量国家的经验也证实,的确存在着在统计上的显著性,验证了在中等收入的特定阶段上,高速增长的经济体表现出减速甚至增长停滞的趋势;(3)从人口转变、资源禀赋变化以及增长方式等一系列经济发展阶段特征看,中国正面临着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严峻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国际经验和教训,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扩大人力资本积累和深入体制和政府职能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增长减速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津含
“中等收入陷阱”指一个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后,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发达国家,还是经济发展徘徊不前、落入长期停滞状态。文章在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内涵、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揭示“中等收入陷阱”存在的情景和条件,并进行实证分析,为中国及有关经济体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进高收入国家行列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巨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是成功迈入高收入的发达国家,还是收入徘徊不前的中等收入国家,其经济发展的实践对我们跨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都有许多重要的启示。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发展路径,将为我们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顺利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钱运春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西欧曾经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时间跨度大约是一战之前到二战结束。在"量"上表现为人均GDP处于3000~6000美元区间内,从"质"上表现为经济增长迟滞、技术进步缓慢、两级分化加剧、社会问题丛生等不利局面。西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工业化生产方式变迁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缺乏相应的社会保护机制化解。二战之后,经过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及社会民主化的社会政治改革,通过重构社会保护机制和建设福利国家,西欧重新获得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摆脱了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道葵
分析读者的层次性(宜昌师范专科学校)张道葵图书馆工作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分析读者的层次性,是搞好阅读服务的基础。走进图书馆来的都是读者,但却区分为不同的层次。“读者是各种类型的[2]”,有着不同的阅读需求,产生不同的阅读效果:“同一时代不同文化层次、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二平
2011年9月起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大的调整,但年终奖所得税缴纳办法仍执行国税发[2005]9号文件《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新个税政策税率变化后年终奖发放中新"个税陷阱"在哪里,如何避免陷入?文章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
年终奖 个人所得税 个税陷阱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鹏
目前,我国经济整体呈现下行态势,GDP增速放缓,工业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足致使我国经济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境界。文章在充分分析当前经济困境后,利用数理统计和定性的分析方法,深入剖析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失败教训和日本、韩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经验,结合拉美和日韩的发展途径提出应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市场主体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论。认为企业利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落后产能企业采取兼并、重组、淘汰等措施;转变政府职能,采取精简机构、节俭开支,利用税收调节贫富差距、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等一系列措施,这样进行供给侧供给性改革有利于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词:
供给侧 中等收入陷阱 供给学派 社会固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小苍
借鉴相关国家经济发展经验,该文认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由社会经济政治等多因素综合,而在经济方面则主要体现在三层结构价值链上;同时在"高收入陷阱"概念基础上提出了"高收入困境国家"这个概念,当前中国除了需要着力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外,在决策政策制定时还应强调长期效应,尽量避免陷入日本等身处的高收入困境。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高等收入困境 三层结构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