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20)
2023(12782)
2022(11253)
2021(10527)
2020(8855)
2019(20174)
2018(20318)
2017(38625)
2016(21339)
2015(24030)
2014(24103)
2013(23756)
2012(21768)
2011(19557)
2010(19479)
2009(17948)
2008(17709)
2007(15312)
2006(13441)
2005(12061)
作者
(63167)
(52465)
(52235)
(49560)
(33423)
(25268)
(23608)
(20638)
(19899)
(18798)
(17846)
(17668)
(16750)
(16545)
(16302)
(16029)
(15854)
(15625)
(15010)
(14938)
(13089)
(13007)
(12668)
(11824)
(11764)
(11746)
(11696)
(11580)
(10697)
(10342)
学科
(80920)
经济(80797)
管理(68528)
(62940)
(54177)
企业(54177)
方法(36840)
数学(31511)
数学方法(31164)
(23449)
(21188)
中国(20447)
(19224)
业经(19095)
(18433)
技术(18222)
地方(14837)
(14832)
财务(14758)
财务管理(14728)
理论(14148)
农业(14014)
企业财务(13948)
(13823)
贸易(13815)
环境(13467)
(13435)
(13248)
(13179)
(12982)
机构
大学(305939)
学院(303344)
管理(120225)
(116338)
经济(113657)
理学(104069)
理学院(102902)
研究(101531)
管理学(101186)
管理学院(100627)
中国(73985)
(65590)
科学(64391)
(55494)
(52166)
(51839)
业大(48266)
研究所(47075)
中心(45485)
(44286)
财经(43962)
北京(41297)
农业(41095)
(39885)
(38798)
师范(38403)
(36608)
(35815)
经济学(34322)
技术(33610)
基金
项目(210296)
科学(164684)
研究(152769)
基金(152298)
(133583)
国家(132512)
科学基金(113159)
社会(94552)
社会科(89555)
社会科学(89532)
(82649)
基金项目(81307)
自然(74662)
自然科(72855)
自然科学(72837)
自然科学基金(71549)
教育(69776)
(69753)
编号(61985)
资助(61951)
成果(50623)
重点(47137)
(46186)
(44630)
(43995)
课题(42902)
创新(41769)
(40962)
科研(40306)
教育部(39339)
期刊
(127936)
经济(127936)
研究(88799)
中国(59833)
学报(52270)
(48139)
科学(46789)
管理(45065)
(43226)
大学(38881)
学学(36727)
教育(34270)
农业(33344)
技术(27968)
(24610)
金融(24610)
财经(21724)
业经(20268)
经济研究(19378)
(18363)
(17183)
科技(16576)
问题(16408)
图书(15742)
理论(15577)
技术经济(15353)
(14644)
实践(14351)
(14351)
业大(13900)
共检索到442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应才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袁锋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倾斜项目“小麦吸浆虫成灾规律及控制策略与防治方法研究”,2005年12月25日通过了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该项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课题组在通过3年资料搜集、基础研究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又自筹资金38万元进行了5年的应用推广研究,取得如下重大突破和成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忠良  仇松英  马爱萍  许钢垣  武计平  逯腊虎  
在虫圃鉴定1254份材料的基础上,对10个不同抗性品种进行了抗性机制研究。研究表明,小麦抗麦红吸浆虫抗性品种植株高,穗部密度大,旗叶长而窄,内颖尖隐伏数多,内颖弧口宽,植株茎、叶和颖壳被蜡质程度重,有被毛,颖壳硬而厚。测定了不同抗性品种(系)的未害子粒和被害粒中某些生化物质,明确了小麦品种对吸浆虫的抗性是以诱导抗性为主的多因子综合抗性。总酚、单宁和可溶性糖是影响其生化抗虫性的关键因子,总酚尤为重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建军  李修炼  成卫宁  
 在人工虫圃中鉴定了小麦种质材料对麦红吸浆虫的抗虫性,并对各种类型的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麦种质材料对麦红吸浆虫具有明显的抗虫性差异。高抗、中抗、低抗和感虫类型的种质材料分别占参试种质材料的11.54%,23.08%,19.23%和46.15%。不同的种质材料具有不同的抗虫性,其单穗虫数、穗被害率、粒被害率、损失率和抗性指数有很大差异。建立了判别分析模型和回归模型,判对率可达95.45%以上。选出了9份高抗类型的种质材料可供生产和育种上应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怡萍  程爱红  于海利  成卫宁  仵均祥  
【目的】明确不同颜色、不同高度粘板对小麦吸浆虫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寻找小麦吸浆虫成虫发生动态监测的科学方法。【方法】2010-04-05,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选择发生小麦吸浆虫越冬后出土幼虫虫口基数不等的麦田4块,采用自制大小为30 cm×20 cm,颜色分别为黄色、红色和蓝色的3种粘板,研究粘板颜色、设置高度(下沿距地面高度分别为40,70和110 cm)对小麦吸浆虫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最后进行了自制粘板以及市售10 cm×10 cm自带黏胶黄色粘板(以下简称市售黄色粘板)和性诱剂诱芯对小麦吸浆虫成虫田间诱捕试验。【结果】不同颜色、不同高度粘板均能诱捕小麦吸浆虫成虫,但诱虫量差异很大,其中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华爽  雷朝亮  武予清  都振宝  苗进  段云  蒋月丽  
为研究麦红吸浆虫的耐寒性,采集河南南阳、河南辉县、陕西西安、河北保定和天津等5个不同地区的麦红吸浆虫圆茧,分别测定其过冷却点。结果表明:麦红吸浆虫圆茧的过冷却点均随着纬度升高而显著下降,河南辉县种群圆茧过冷却点平均值最高,为-18.46℃;天津种群圆茧过冷却点最低,为-25.34℃;河南南阳种群和陕西西安种群圆茧过冷却点变异较大;不同地区的麦红吸浆虫的过冷却能力与各采样点1-2月极端低温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道友  
7月29日,湖南省科技厅在长沙组织召开了由湖南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站、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稻米镉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成果鉴定会。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以及来自农业部、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湖南省环保厅等单位的专家出席鉴定会。农业部生态资源总站常务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古丽旦  刘洋  李方向  成卫宁  
【目的】小麦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是最重要的小麦害虫之一,滞育使其度过酷暑和严寒。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麦吸浆虫小热激蛋白(small heat shock protein,sHsp)基因Hsp21.9在滞育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ACE和RT-PCR技术从小麦吸浆虫滞育前幼虫中克隆Hsp21.9全长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核苷酸和编码蛋白特性进行分析;采用RT-qPCR技术分析Hsp21.9在滞育进程(滞育前、滞育、滞育后静息期和滞育后发育)不同阶段幼虫及夏滞育幼虫在短期(≤120 min)极端高温(35—50℃)和越冬幼虫在短期(≤120 min)极端低温(0—-15℃)胁迫下的表达模式;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诱导表达及纯化其编码蛋白,采用吸光值法测定重组蛋白抑制猪心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热聚沉的能力。【结果】克隆获得了cDNA全长为1 087 bp的小麦吸浆虫Hsp21.9,命名为SmHsp21.9(GenBank登录号:KT749988),其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82 bp,编码193个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12.4%),半胱氨酸含量最低(0.5%);预测的蛋白分子量为21.9 kD,等电点为5.67。SmHsp21.9氨基酸序列具有小热激蛋白家族典型的α-晶体结构域,该结构域由6个β-折叠组成,其在空间上形成β-三明治结构。蛋白序列相似性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mHsp21.9蛋白与长角亚目昆虫摇蚊(Chironomus riparius)Hsp27的相似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RT-qPCR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吸浆虫滞育不同时期幼虫SmHsp21.9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进入滞育后表达量显著降低,10月后逐渐升高,滞育后静息阶段的12月和翌年1月显著高于其他季节。与未处理的对照相比,35—45℃高温、-5—-10℃低温处理可显著诱导越夏、越冬幼虫SmHsp21.9的表达,以30—60 min处理诱导效果较明显;高于50℃或低于-15℃诱导效果不明显。获得的SmHsp21.9重组蛋白可显著抑制MDH在高温(43℃)下聚集,具有显著的分子伴侣活性。【结论】小麦吸浆虫SmHsp21.9的表达不仅受滞育发育影响,而且受环境温度的调控,其可能参与滞育的启动和终止,且与滞育期间的耐热和耐寒性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戴卓建  颜洁邦  毛光琼  谢智明  杨爱国  
【目的】按农畜血吸虫病不同山区疫区研究控制技术,为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将四川山区农畜血吸虫病疫区划分为以芦山县为代表的半封闭式疫区(Semi-closingepidemicdistrict)和以普格县为代表的封闭式疫区(Closingepidemicdistrict)两大类,并进行了流行病学及控制技术研究。【结果】此病牛是血吸虫病流行最主要的传染源,3~8岁的牛IPC较高,以牛粪为主的野粪是重要的传播因数,农畜之间以及与人之间的血吸虫病疫情呈显著正相关(r>r0.01,P<0.01)。在半封闭式疫区中,水牛作用大于黄牛,水牛RTI为67.8%,黄牛RTI为20.4%,牛以外的其它农畜在血吸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洪亮  仵均祥  王丙丽  
对不同滞育阶段麦红吸浆虫海藻糖酶和山梨醇脱氢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麦红吸浆虫落土滞育前,其幼虫的海藻糖酶活性最高,入土后其活性迅速下降,到9月中旬活性开始上升,随后呈下降趋势,之后又迅速升高至滞育年周期中的最高水平;不同滞育阶段麦红吸浆虫从脱离麦穗到当年11月以前,一直未检测到山梨醇脱氢酶活性,翌年2~4月,山梨醇脱氢酶的活性急剧增加,至04-20达到整个滞育期间的最高值(0.504 2OD/(mL.m in));相同滞育阶段,裸露幼虫海藻糖酶活性和山梨醇脱氢酶活性较结茧幼虫略高,并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不同滞育年限麦红吸浆虫海藻糖酶活性和山梨醇脱氢酶活性无明显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年四季  袁青  殷幼平  蔡俊  王中康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PCR体系以准确灵敏的鉴定小麦黑穗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TCK)【方法】根据筛选的TCK独有差异基因片段(1322bp)设计特异性引物对CQUTCK4/CQUTCK5和TaqMan探针CQUP1,建立SYBRGreenⅠ荧光染料法和TaqMan水解探针法定量PCR检测体系,并对体系进行优化。【结果】建立的两套定量PCR检测体系的检测下限相当,可达到0.1fg,对应的拷贝数为2.31×104个,检测灵敏度比常规PCR高2~3个数量级,均可成功鉴别出TCK与小麦网腥黑穗病菌(Tilletiacaries(DC)Tul,TCT),并可快速准确检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文英  柳斌辉  彭海城  李爱国  栗雨勤  
依据Griffing方法I配制种植不同类型的复合双列杂交组合,在人工模拟干旱棚和田间自然干旱条件下,分别设水、旱2种水分条件。在不同生育时期测定株高、株穗数、株粒重、穗粒数、黄叶片数、SOD、POD、MDA等农艺、生理生化性状,研究不同组合类型对杂交后代的遗传力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及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可采用抗旱指数(DRI)作为评价小麦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指标。旱地株粒重、旱地穗下节长、旱地黄叶片、籽粒饱满度、落黄、旱地成穗数、旱地株高等7个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与抗旱性关系密切且遗传力较强,可作为高产种质杂种后代的早期抗旱性鉴定指标。SOD活性和MDA含量由于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可以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玉凯  安萍莉  张国梁  江丽  孟丽君  
为探究冬小麦生育期内不同灾害发生规律,以河北省冬小麦主产区为研究区域,基于1990—2018年灾情数据分析各灾害时空特征,估算主要灾害减产比例。结果表明:1)冬小麦旱灾发生频繁,拔节期和抽穗期旱灾频率最高分别为0.7和0.6;研究期内风雹灾共计54次,主要发生在抽穗期(21次)、乳熟期(11次)和成熟期(19次);低温冻害共计27次,主要发生在分蘖期(10次)和拔节期(14次);干热风主要集中在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病虫害多出现在抽穗期。2)1990—2018年,冬小麦生育期内旱灾发生频率呈下降趋势,风雹灾次数与干热风日数呈现增长趋势,低温冻害次数与病虫害受灾程度持续下降。3)小麦生育期内旱灾频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中南部更易出现旱灾;风雹灾随冬小麦生育期由南向北推进;西部地区全生育期内低温冻害次数较多,南部地区拔节期低温冻害次数较多;干热风年均日数由北向南递增;南部地区病虫害年均发生率较高。4)旱灾减产贡献率最大,低温冻害贡献率较低,中南部冬小麦减产水平较高,石家庄市和廊坊市减产比例均在6%以上,其他地区在5%左右。因此,为降低冬小麦灾损率,各地应根据灾害发生规律在现有减灾措施基础上进一步重视风雹灾及干热风对冬小麦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义和  李惠丽  
大小年毛竹林改制技术的研究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林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的一部分内部,自1984年始,研究将大小年毛竹林改制为均年(即花年)竹林,以及使均年竹林稳产经营的控制技术措施。试验中改制技术包括立竹断鞭、大年强度疏笋、改变伐竹期、自然留养小年竹等,以寻求在毛竹林中诱发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民  于运华  
在小麦拔节期喷施壮丰安和抽穗期喷施增粒增重剂的初步研究表明:壮丰安具有缩短基部伸长节间、调节植株形态和促进幼穗生长的作用,但不影响幼穗的发育进程;壮丰实对籽粒发育的影响为灌浆初期速度较慢,中期以后速度较快;增粒增重剂除能增加单德结实粒数外,更能提高籽粒灌浆初期的灌浆速度,从而明显提高位重。壮丰安和增粒增重剂表现出一定的配合效应。因此,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特点和拟解决的问题,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相互作用和配合方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