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2)
2023(10108)
2022(8537)
2021(8154)
2020(6778)
2019(15572)
2018(15410)
2017(30284)
2016(15868)
2015(17604)
2014(17229)
2013(16958)
2012(15154)
2011(13420)
2010(13078)
2009(11941)
2008(11166)
2007(9650)
2006(8230)
2005(6660)
作者
(41673)
(35916)
(35077)
(33356)
(21957)
(17013)
(15774)
(14059)
(13453)
(12094)
(11889)
(11816)
(10729)
(10718)
(10675)
(10488)
(10453)
(10291)
(10164)
(9857)
(8595)
(8566)
(8453)
(8338)
(8128)
(7991)
(7582)
(7433)
(7072)
(7039)
学科
(71744)
经济(71681)
(54576)
(47440)
管理(42136)
方法(33600)
(33212)
企业(33212)
农业(31686)
数学(30632)
数学方法(30290)
业经(20078)
中国(16078)
(15405)
地方(13854)
(12656)
贸易(12649)
(12414)
(12364)
农业经济(11243)
(11239)
技术(10676)
(10412)
(10047)
环境(9602)
(9320)
(9181)
农村(9172)
发展(9139)
(9131)
机构
学院(218698)
大学(213066)
(96201)
经济(94649)
管理(92052)
理学(81791)
理学院(81067)
管理学(79729)
管理学院(79338)
研究(65787)
(53150)
中国(51547)
(41276)
农业(40552)
科学(39105)
(38795)
业大(38785)
中心(33221)
财经(32173)
(30828)
(30611)
(29743)
经济学(28909)
研究所(28219)
经济管理(28065)
经济学院(26330)
(26232)
师范(26005)
农业大学(25375)
北京(24077)
基金
项目(158387)
科学(127251)
基金(118045)
研究(117459)
(101863)
国家(100939)
科学基金(88801)
社会(78230)
社会科(73968)
社会科学(73951)
基金项目(63508)
(62574)
自然(56543)
自然科(55308)
自然科学(55297)
自然科学基金(54322)
教育(52700)
(50833)
编号(48019)
资助(46513)
(36016)
成果(35668)
(34664)
重点(34556)
(33829)
国家社会(33056)
(31920)
创新(31505)
人文(31451)
教育部(31125)
期刊
(101213)
经济(101213)
(57415)
研究(55119)
农业(39456)
中国(37510)
学报(31416)
科学(30997)
管理(29300)
(28348)
大学(26012)
学学(25147)
业经(24492)
(19872)
金融(19872)
技术(19862)
(18515)
教育(15719)
问题(15224)
财经(15050)
农业经济(13953)
农村(13864)
(13864)
经济研究(13776)
(12922)
(12166)
世界(11997)
技术经济(11389)
经济问题(11219)
资源(10826)
共检索到301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敬忠  张明皓  
在乡村振兴讨论中,"小农户"和"小农"概念的混用频繁出现。"小农户"和"小农"是否可以同义置换?追溯"小农"和"小农户"的概念源流可以发现,"小农"是生产关系"质的规定性"(主体构成和所有制关系)和生产力水平"量的规定性"(土地规模和生存标准)的辩证统一,而"小农户"是"小农"的"量的规定性"的独立反映,是可进行独立核算的合成单元。二者尽管在概念范围上相互缠绕,但却有各自的表达边界。"小农"和"小农户"在概念性质、内容属性和适用理论方面均呈现差异性。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构设出乡村振兴不同的"想象",小农户视角的乡村振兴是关于乡村生产力的产业振兴,而小农视角的乡村振兴则是乡村生产关系的全面振兴,"小农户"和"小农"都构成乡村振兴重要的主体基础。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设计中应保持区分的敏感,充分认识"小农户"和"小农"存在的差别,在包容二者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乡村的真正振兴。
[期刊] 求索  [作者] 蒋永穆  刘虔  
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积极充分发挥小农户的作用有利于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要求。充分发挥小农户的积极作用,必须科学认识小农户发展面临的生产弱势、市场弱势、资本弱势和政策弱势,优化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的技术形态、组织形态、人力形态、制度形态、服务形态、产业形态等"六大形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新华  曾红  周娟  
既有研究都认为小农户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将被规模经营主体替代。但是世界各国的农业发展经验表明,小农户不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完全可以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其途径便是服务规模化。不过,我国小农户"小而散"的固有属性使农业社会化服务难以实现规模化,从而直接制约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衔接。唯有通过组织化才能助推小农户在服务规模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以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担纲者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是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鑫  
本文利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对小农户和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率与经营规模的关系开展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小农户粮食生产中存在土地生产率与经营规模之间的反向关系,但这种反向关系对于家庭农场并不显著;小农户粮食生产中基本不存在劳动生产率与播种面积之间的正向关系,但这种正向关系对家庭农场却比较显著;绝大部分小农户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和成本利润率上升的阶段,难以达到或接近规模报酬和成本利润率不变的阶段,相比之下,已有相对较多的家庭农场达到或接近规模报酬和成本利润率不变的阶段。总的来说,家庭农场在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率上较小农户都拥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无论是保障和扩大粮食供给、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发展家庭农场都是较优选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志龙  姜安印  陈卫强  
小农户是乡村治理和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行为主体和利益主体。乡村人口的大量外流加剧了乡村振兴主体的缺位。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及生活富裕角度展开系统性分析,尝试阐释小农户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效用均等化为解决小农户外流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分析视角,不同类型小农户融入乡村振兴的机理不同,为保证留守小农户与流动小农户获得同等效用,可从创造就业空间、拓展增收空间、营造公共服务空间三个维度探索有利于小农户振兴乡村的路径安排,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志龙  姜安印  陈卫强  
小农户是乡村治理和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行为主体和利益主体。乡村人口的大量外流加剧了乡村振兴主体的缺位。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及生活富裕角度展开系统性分析,尝试阐释小农户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效用均等化为解决小农户外流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分析视角,不同类型小农户融入乡村振兴的机理不同,为保证留守小农户与流动小农户获得同等效用,可从创造就业空间、拓展增收空间、营造公共服务空间三个维度探索有利于小农户振兴乡村的路径安排,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重庆  张慧鹏  
小农长期被污名化,然而中国的现实国情农情决定了小农仍将长期存在。现代小农户已经不是传统自给自足的兼业小农,而是专业化的商品生产者。在高度社会化的农业产业分工体系中,各类资本主体占据优势地位,控制着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小农户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实际上从属和依附于资本,有关农业产业政策也排挤小农户的生存空间。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重新认识小农户的功能,提高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使之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晗   苏岚岚   孙同全  
着力提升农户韧性、增强农户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加快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测度农户韧性,采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实证探究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对农户韧性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能够提升农户韧性,尤其是改善了小农户的缓冲能力与学习能力;以采用电商与社会化服务表征的市场化衔接对农户韧性的提升作用大于以嵌入农业龙头企业或参与合作社表征的组织化衔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缓解融资约束、改善市场交易与促进治理参与是衔接现代农业提升小农户韧性的重要路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衔接现代农业对位于不同粮食功能区小农户韧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对只种植粮食作物和兼种粮食与经济作物小农户的韧性有提升作用,且对于文化建设投入多、宜居水平高的村庄以及信息化条件好的家庭,衔接现代农业提升小农户韧性的效应更大。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探索构建农户韧性培育体系、完善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健全农村要素市场及交易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甘颖  
小农户与现代市场的有效对接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所在,而小农户与电商市场的对接既有助于打破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壁垒,又有助于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对陕西省眉县Z村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当地电商发展呈现出参与人数多、经营手段网络化、商品品质有保障等特点,电商的发展增加了小农户的经济收入,激发了乡村的社会活力,加剧了乡村的经济分化,打破了乡村内部原有的社会生活秩序。地方政府、村集体、乡村精英等多元主体的支持是实现小农户与电商市场有效对接的重要保障,地方政府在中间发挥统合作用。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村集体的监督、乡村精英的社会化服务等三重机制共同作用,可有效突破小农户对接电商市场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为小农户与电商市场的对接奠定基础并提供保障,以最大化的资源整合促使小农户与电商市场的有效对接。由此,考虑到当前电商市场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小农户与电商市场有效对接,需要不断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电商职业教育,引导各市场主体参与电商相关基础服务建设,加强相关监管部门对农产品的规范化管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炎忠  罗小锋  余威震  
基于湖北省790份稻农样本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探讨了食品安全观念与市场信任对农户绿色农产品自给生产与市场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的食品安全重要性认知不断提升,但对农产品市场信任度不足,其食品安全观念提升与市场信任度缺失存在的现实矛盾是导致农户被迫进行绿色农产品自给生产的重要原因;研究进一步发现,身体健康程度较高以及有老人与小孩的家庭,更倾向于进行绿色农产品自给生产,且市场信任缺失导致的农户绿色农产品自给生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土地市场的退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妮笛  舒澍成  肖腊梅  
【目的】中国绝大多数的农业经营主体都是小农户,探究小农户参与现代农林业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中国农林业现代化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方法】从有限理性理论视角切入,整合区间二型模糊集(IT2FS)与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DEMATEL)两种方法,辅以问卷调查,围绕小农户、物质条件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提出小农户参与现代农林业生产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的IT2FS-DEMATEL分析框架,定量计算15个影响因素的原因度与中心度,并归纳总结原因因素、结果因素和核心因素。【结果】1)互联网普及率(C_6)、土地规模(C_8)和地方财政支农力度(C_(13))共3个指标不仅是系统中的核心因素,对小农户参与现代农林业生产行为至关重要,而且是原因组中关键影响因素,极易对系统中其他因素产生影响;2)农林业机械化水平(C_9)、农林业生产托管服务(C_(11))和农产品产销服务(C_(12))共3个指标为结果组中关键影响因素,在系统中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结论】从长远看,原因因素组关键影响因素应优先给予重视,从短期看,结果因素组关键影响因素应给予重点激励改进,并建议动员多方共同努力,通过培育高素质农民、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创新农林业生产技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灾害预警体系和加大政策支农力度等措施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林业发展有效衔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庆文  
加入 WTO后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逐渐引起重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根据中加小农户项目调查的启示 ,认为在目前的小农户生产方式下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不是单靠实行标准化就可以解决的 ,而应该出台更多的政策与制度以及对现有制度和标准的贯彻落实 ,以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出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必良  
编者按: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命题。本期约请罗必良教授主持的专栏选用了三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理论维度讨论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内在机理及其实现路径。《小农经营、功能转换与策略选择》一文认为,由二元结构理论所界定的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代表了两种不同生产率与收入水平的农业。因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崇峰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机衔接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大连市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形式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但仍然存在着对小农生产的合理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建议通过政策支持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分工体系,强化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关系,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小农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小农户的实力及培育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的“三农”人才体系等方面发力,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机衔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曹国鑫  王文珂  张宏彦  刘娟  张福锁  张卫峰  
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主体,也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主要贡献力量,因此提高小农户的生产效率对提高我国的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河北省曲周县小农户向规模化经营转变的几种典型模式(种粮大户、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高产创建以及一种新型的农民组织模式—大方操作)为对象,比较2012年夏玉米不同组织模式下农业生产因素,包括土壤,施肥,水分,劳动力及现金成本的差异,分析其农业生产效率,探讨不同农户组织方式生产效率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不同形式的农户组织在满足农户技术需求和服务需求方面开展的工作存在明显的差异。与分散经营模式相比,向规模化经营转变的农户产量提高了2.9%-15.7%、关键技术平均到位率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