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08)
2023(5974)
2022(4859)
2021(4869)
2020(4223)
2019(9988)
2018(10304)
2017(18683)
2016(10727)
2015(13146)
2014(13325)
2013(12807)
2012(10787)
2011(9434)
2010(9895)
2009(8802)
2008(9040)
2007(8383)
2006(7315)
2005(6638)
作者
(30115)
(24485)
(24446)
(23410)
(15811)
(11540)
(11312)
(9672)
(9244)
(9071)
(8514)
(8247)
(7952)
(7937)
(7563)
(7509)
(7476)
(7466)
(7190)
(7094)
(6202)
(6184)
(6131)
(5771)
(5591)
(5587)
(5563)
(5457)
(5142)
(4899)
学科
管理(38453)
(36720)
经济(36698)
(30857)
(28784)
企业(28784)
方法(20746)
数学(18071)
数学方法(17492)
理论(11567)
中国(11123)
(11039)
教学(9837)
业经(8788)
(8707)
(8411)
财务(8337)
财务管理(8316)
企业财务(7461)
(7202)
经营(7047)
教育(6956)
(6859)
(6746)
(6549)
学法(6481)
教学法(6481)
(6127)
银行(6114)
(6097)
机构
学院(143830)
大学(138536)
管理(57986)
理学(47944)
理学院(47430)
(47078)
管理学(46112)
管理学院(45825)
经济(45553)
研究(40450)
中国(33084)
(30826)
科学(26371)
(24004)
(23925)
技术(21848)
(21105)
业大(20597)
(20468)
中心(19955)
北京(19802)
(19744)
(19112)
师范(18906)
研究所(18453)
职业(18316)
财经(17800)
农业(16440)
(15972)
工程(15115)
基金
项目(89988)
科学(68796)
研究(67559)
基金(59887)
(51330)
国家(50878)
科学基金(44328)
(39092)
社会(37001)
教育(35814)
社会科(35007)
社会科学(34994)
(31882)
基金项目(30884)
自然(30335)
编号(30230)
自然科(29671)
自然科学(29665)
自然科学基金(29045)
资助(27124)
成果(24142)
课题(22443)
重点(20490)
(19038)
(18898)
(18521)
项目编号(18330)
(18320)
创新(17656)
大学(17344)
期刊
(55344)
经济(55344)
研究(39018)
中国(36766)
教育(29001)
管理(25960)
技术(22891)
(21831)
学报(19968)
科学(18594)
(18442)
大学(15766)
学学(14376)
农业(12607)
(11691)
金融(11691)
职业(10562)
业经(9735)
(9290)
统计(8912)
图书(8804)
财经(8541)
经济研究(8262)
(8073)
技术经济(7834)
财会(7575)
(7365)
决策(7351)
会计(7349)
技术教育(6932)
共检索到223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邹安全  罗杏玲  张蕾  
通过对现代物流人才的需求分析,总结了企业对物流人才能力的要求,建立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用能力框架。在分析"导师组"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导师组的构建,提出了基于过渡、实践、就业三大阶段的新型培养方式,为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翠萍  
在高职院校物流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以制造企业物流为基点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细方向"课程体系应对多样化物流人才需求,同时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翠萍  
在高职院校物流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以制造企业物流为基点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细方向"课程体系,应对多样化物流人才需求,同时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铁峰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培养出合格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积极推行实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职业能力群、教学循环、"双证书"课程体系、职业素质教育的设计,有效提高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庆伟  
物流管理人才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创出特色,打造自身品牌,成为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在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与岗位衔接的工学一体的课程体系,同时建立与"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历练"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选芒  赵居礼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适应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营造职业技术训练的教学环境,建设"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通过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洲雄  邵华  齐卫军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我国职业教育从数量和规模发展转向质量和内涵提高的现实需要。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多年来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创新研究和改革实践,总结形成了一种内涵更为丰富、结构更为合理、应用更加方便、效果更加突出的新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对此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归纳,同时对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思考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勇  芦娟  
本文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面向和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基于物流服务过程,通过"五力"驱动、完善一个模式、建设三个体系、达成"五化"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庞海枫  
针对物流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一体化目标和工程教育理念的培养模式,并结合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教学实例,为新时期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丹青  
以湖北开放大学为例,阐述了现有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及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素养的复合型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与思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斌成  
由于国内物流管理专业起步较晚,毕业生不能与物流企业无缝对接的现象较为突出。为有效解决该问题,甘肃财贸职业学院深入分析本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北京络捷斯特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制定了基于长风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卓君  周茂东  
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然后对物流管理专业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对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范围的局限性以及今后人才培养实践的方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敏  于丽静  王海峰  
以需求导向理论及协同教育理论为支撑,针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需错位"和校企合作融合度低等实际问题,重点在区域经济需求导向下的专业特色方向选择、校企一体化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技能标准化与标准技能化协同育人路径、校企一体化"多维协同"实施等方面探讨了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谈慧  
鉴于以校企行深度合作为基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对企业与高校间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双方共赢的重要性,首先阐述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依据,接着分析了校企行合作可以解决的人才培养中的相关问题,详细探讨了开展校企行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最后对三方合作的意义进行了总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建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职业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围绕胜任基层管理岗位和基于价值链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要求,实验区教学组织应强调知识和技能递进式培养,以顶岗实习强化学生实际工作技能,在素质与道德培养方面强调卓越性,同时创新实验区管理与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