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35)
2023(4581)
2022(3753)
2021(3414)
2020(2877)
2019(6323)
2018(6669)
2017(11122)
2016(6688)
2015(7801)
2014(8068)
2013(7055)
2012(6358)
2011(5788)
2010(5766)
2009(5335)
2008(5174)
2007(4871)
2006(4176)
2005(3801)
作者
(18473)
(15253)
(15089)
(14532)
(9534)
(7230)
(6973)
(5928)
(5926)
(5622)
(5204)
(5166)
(5041)
(4868)
(4699)
(4667)
(4622)
(4610)
(4577)
(4251)
(3987)
(3872)
(3737)
(3683)
(3586)
(3367)
(3362)
(3290)
(3186)
(3165)
学科
(18518)
经济(18489)
管理(17346)
(11302)
(9215)
企业(9215)
中国(7448)
教育(6583)
(6060)
地方(5844)
(5637)
方法(5616)
(5533)
理论(5524)
(5360)
教学(4906)
(4750)
数学(4656)
数学方法(4583)
(4288)
银行(4274)
工作(4232)
(4188)
金融(4181)
(4171)
业经(3963)
学校(3506)
体制(3388)
(3362)
农业(3329)
机构
大学(86303)
学院(84047)
研究(29512)
管理(27687)
(27144)
经济(26251)
理学(23019)
理学院(22724)
管理学(22056)
管理学院(21910)
中国(21888)
(18870)
科学(18804)
(15807)
(14906)
(14572)
(14517)
(14063)
师范(13880)
业大(13663)
研究所(13540)
中心(13461)
农业(12463)
技术(11985)
北京(11826)
(11694)
(11113)
财经(10530)
师范大学(10483)
教育(10140)
基金
项目(55766)
研究(43997)
科学(42470)
基金(36368)
(31432)
国家(31139)
科学基金(26043)
社会(25056)
(24390)
社会科(23544)
社会科学(23537)
教育(22491)
(20039)
编号(19548)
基金项目(18808)
成果(18168)
自然(15855)
课题(15506)
自然科(15471)
自然科学(15465)
自然科学基金(15148)
资助(14574)
(13125)
重点(12902)
(12338)
项目编号(12158)
(11866)
(11461)
(11449)
(11112)
期刊
(32730)
经济(32730)
研究(26820)
中国(26419)
教育(22522)
学报(15581)
(14390)
大学(12056)
(11939)
科学(11794)
管理(11124)
学学(10327)
农业(9735)
图书(8613)
技术(8408)
(7036)
金融(7036)
职业(6410)
书馆(6386)
图书馆(6386)
业经(5660)
(5228)
财经(5199)
经济研究(5050)
(4833)
论坛(4833)
(4824)
高等(4608)
(4545)
科技(4503)
共检索到139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惠蓉  陶思亮  王鑫  
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开展"跨界"和"跨部门"的协同与合作。实现"育德"和"育心"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协同培养的组织优势,为学生成长成才指明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这为高校深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和构建高度系统性、整合性、协同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丽娜  
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效的必然要求,是满足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然之举。针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参与主体多元带来的新困境、载体多元带来的新挑战、渠道循环不调带来的新矛盾,高职院校要通过增强全员共同育人意识、提高全员共同育人能力、明确全员共同育人要求,推动主体协同;通过强化传统载体之间功能互补、强化现实虚拟载体优势互补、强化教师运用各类载体能力,推动载体协同;通过发挥主渠道优势、发挥主阵地作用、激发微循环活力,推动渠道协同,最终形成主体、载体、渠道协同的有效路径,全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整体合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振远  
教育部倡导的多方协同育人模式已成为各地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协同育人模式通过为大学生提供接近实际的工作环境和科研项目,拓展和整合多方优势力量,利用协同思维进行整体设计和构建一个多维度的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教育管理要做到与时俱进,须基于多方共赢的目的和教育资源互补整合方式,与政府机构或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协同关系,在实际教育改革中发挥出协同育人的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坤  
在对分布式创新、协同创新、知识协同、信息共享空间等理论进行整合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平台基础、核心过程机制及运行目标的系统逻辑,总结梳理并构建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要素系统、过程系统及效能系统的构成展开理论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对分布式创新网络核心功能及目标机制的分析,构建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运行载体及其与知识协同过程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机制载体和技术载体的构成及功能展开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坤  
在对分布式创新、协同创新、知识协同、信息共享空间等理论进行整合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平台基础、核心过程机制及运行目标的系统逻辑,总结梳理并构建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要素系统、过程系统及效能系统的构成展开理论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对分布式创新网络核心功能及目标机制的分析,构建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运行载体及其与知识协同过程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机制载体和技术载体的构成及功能展开初步探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洪勇  曲秀艳  董琳  冯建民  胡可  
基于师范专业认证背景对高校英语专业育人工作展开分析,可以发现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开展英语教育和思政教育工作,有助于强化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满足新时期国家提出的教师队伍建设需求。针对目前英语专业存在的人才培养与专业认证要求不符、校企合作效果不佳等问题展开分析,文章提出对接专业认证、建设实践基地等策略推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机制的创新发展,能够为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睿  
课程思政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路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应强化专业课程思政,并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金融人才上不断优化。高职院校要结合金融专业特点和金融行业的实际需求,着力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协同育人体系,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协同,通过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家庭和企业等各方面的协同来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栗蔚菁  
主要从创业课程设计的思想定位、设计思路、课程主要内容、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我国高校创业的发展提供理论积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光文  李漫红  于三三  金志浩  罗杰  孙吴昉  肖于波  黄孝文  张锁江  
校所共建科教融合学院是科教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理论的组织协同、教学协同、资源协同和整体协同视角,提出深化创新科教合作机制:建立科教融合学院,激发校所共治动力,优化教育教学方式促进深度学习,提升师资创新能力,形成地方高校特色的科教融合协同育人道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强  梁忠环  
校企协同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模式,对促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和人才的培养具有促进的作用,是全面提升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这种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校企的独立合作,基于各自资源的需求对企业和学校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势和互补。校企协同是现阶段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辅助方式,为大学生获取了较多的就业途径和就业机会,促使学校和合作企业达到一种双赢的局面。本文主要针对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进行一定的分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晓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重要任务,但单一靠主渠道还远远不够,需要与校园文化活动及其他渠道、其他环节进行衔接配套,共同发挥作用。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政与校园文化的关系,从建立协同运行机制、构建协同育人平台、优化内容供给、加强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思政与校园文化协同育人的实践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孟杰  
科研育人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与重要途径。科研育人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提升教师学术能力,而且能反哺教学活动。新媒体专业科研育人也存在着认识性区隔、制度化约束等问题,应以科研理想教育铸魂,健全科研育人管理机制,以科学精神教育奠基,树立科研育人支撑体系,以高尚道德教育固本,建构科研育人保障体系。提升顶层设计,厚植传统优秀文化,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大学教科研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费广胜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三全育人”是从“人”“时”“空”对学生进行无缝隙立体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内在要求。“三全育人”需要建构体系化协同机制,以整合高校一切人财物教育资源,形成合力,产生协同效应。为此,有必要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构建育人主体协同机制、育人过程协调机制和育人环境协同机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玥乐  韩霞  
在高等教育阶段,师生冲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尤其是研究生导师和学生间矛盾激化不仅导致严重后果,还会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为探究影响导学关系的关键要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研究生导师为研究对象,基于开放式深度访谈,通过编码处理,识别导学关系影响因素,发现关键要素可分为招生选择、管理模式、能力培养、沟通交流、分歧矛盾解决五类。可以通过完善事前说明和双向匹配的招生制度、实现科学化和人性化的培养模式、兼顾专业化与个性化的培养机制、建立自由平等和尊重信任的培养体系、构建导学协同发展的制度环境等路径构建良性和谐的导学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雪艳  
人人成才,应当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人才培育和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构建高职协同育人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是人人成才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构建协同育人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一要建立组织协调机制;二要建立内容安排机制;三要建立实施调控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