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3)
- 2023(15867)
- 2022(13275)
- 2021(12261)
- 2020(10049)
- 2019(22750)
- 2018(22370)
- 2017(42897)
- 2016(23275)
- 2015(25799)
- 2014(25728)
- 2013(25269)
- 2012(23630)
- 2011(21486)
- 2010(22198)
- 2009(20938)
- 2008(21188)
- 2007(19462)
- 2006(17748)
- 2005(16680)
- 学科
- 济(102017)
- 经济(101861)
- 业(96109)
- 管理(86571)
- 企(84457)
- 企业(84457)
- 农(35300)
- 方法(35229)
- 财(34174)
- 业经(33736)
- 中国(29191)
- 制(26295)
- 数学(26097)
- 数学方法(25774)
- 农业(25142)
- 地方(23840)
- 务(23093)
- 财务(23051)
- 财务管理(23015)
- 企业财务(21841)
- 策(20491)
- 技术(20278)
- 体(18782)
- 银(18517)
- 银行(18486)
- 和(18102)
- 划(18096)
- 理论(17910)
- 行(17887)
- 贸(17750)
- 机构
- 学院(341506)
- 大学(335342)
- 济(145111)
- 经济(142098)
- 管理(134068)
- 研究(116196)
- 理学(113373)
- 理学院(112168)
- 管理学(110616)
- 管理学院(109970)
- 中国(92728)
- 财(73647)
- 京(71348)
- 科学(66493)
- 所(58534)
- 农(56648)
- 江(55901)
- 财经(55881)
- 中心(52934)
- 研究所(51944)
- 经(50466)
- 业大(45963)
- 北京(45254)
- 州(43742)
- 农业(43715)
- 范(43507)
- 经济学(43241)
- 师范(43109)
- 院(41865)
- 财经大学(40818)
- 基金
- 项目(212728)
- 科学(170679)
- 研究(161299)
- 基金(155239)
- 家(133015)
- 国家(131722)
- 科学基金(115020)
- 社会(104450)
- 社会科(98959)
- 社会科学(98936)
- 省(84347)
- 基金项目(81273)
- 教育(73394)
- 自然(72213)
- 自然科(70579)
- 自然科学(70560)
- 划(69533)
- 自然科学基金(69354)
- 编号(65777)
- 资助(62697)
- 成果(54681)
- 发(49935)
- 重点(47713)
- 部(47448)
- 创(47114)
- 课题(46140)
- 制(45178)
- 创新(43300)
- 业(42881)
- 国家社会(42843)
- 期刊
- 济(178751)
- 经济(178751)
- 研究(107558)
- 中国(76134)
- 财(60365)
- 管理(57196)
- 农(55099)
- 科学(46393)
- 学报(45382)
- 融(39284)
- 金融(39284)
- 教育(38063)
- 农业(37043)
- 大学(36176)
- 学学(34173)
- 业经(31595)
- 技术(31092)
- 财经(28633)
- 经济研究(26975)
- 经(24721)
- 问题(22705)
- 业(20586)
- 技术经济(18379)
- 贸(18058)
- 现代(17315)
- 世界(16946)
- 商业(16355)
- 国际(16080)
- 经济管理(15703)
- 财会(15514)
共检索到543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柄全 李想 谷人旭
对口帮扶政策是中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该政策产生的污染企业迁移效应,值得警惕和深入分析。文章利用“企查查”、Oriana、Zephyr等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库,挖掘多种类型的污染企业迁移方式,并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主要发现:(1)对口帮扶政策会显著引发污染企业迁移。对口帮扶城市之间发生污染企业迁移的平均频次比其他城市之间多出149.51%。(2)污染企业主要通过设立控股子公司、兼并收购、设立分公司等方式实现迁移。(3)相比于上级政府指令型帮扶关系,主动合作型帮扶关系对污染企业迁移的影响更大。(4)驱动机制分析发现,迁移企业的规模越大,越易于受到对口帮扶政策的影响。此外,区域间在要素成本、产业升级政策上的差异性能够与对口帮扶政策产生交互作用,进而推动污染企业迁移。文章提出建立产业帮扶、环境监测、生态补偿于一体的对口帮扶政策体系,特别是要深入到不同类型的迁移方式之中强化对污染企业迁移的监管力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定星 张晶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企业渐渐由中心区迁往外围区域,目前鲜有研究从这一视角观察企业迁移行为。从环境规制的角度对现存企业的迁移行为进行了探讨。实证分析发现在省级层面,废水污染费征收率提升显著减少企业在城市之间迁移的数量,废气污染费征收率提高增加企业在城市之间迁移的数量。在企业层面,环境规制增强显著提升企业在县区之间迁移的概率。利用国家贫困县名录,进一步发现废气污染费率增加显著提升企业往县和贫困县迁移的概率。进一步分析发现加入W TO、2003年污染费征收改革后污染费上升时企业显著提高向贫困县迁移的概率。最后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水平以规避环境规制成本从而降低了迁移的概率。
关键词:
污染费 减排目标 企业迁移 贫困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彦军 吴迪
企业迁移从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经济行为,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一种战略手段。但是乡土情结、冒险精神、特殊区位偏好等情感因素在企业迁移中也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本文通过企业的访谈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情感因素在企业迁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情感因素对企业迁移行为具有积极作用,但作用力小于政策与战略因素;冒险精神、特殊区位偏好和员工追随企业迁移的可能性是企业迁移行为发生的促进因素;乡土情结和个人成就感则是企业迁移行为的发生的阻碍性因素。
关键词:
企业迁移 情感因素 区位选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莉萍 王英卓 刘宁 张淑霞
基于微观企业成本视角,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2年间524205家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对企业迁移行为的影响,以及企业研发创新与迁移成本对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与企业迁移行为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迁移行为呈正相关关系;企业研发创新和迁移成本均负向调节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迁移行为的关系,且调节作用在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类型企业中存在异质性。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钟芳 史达
数字经济作为新型产业驱动力,已成为促进文旅业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但数字经济与文旅企业迁移的关系在学术上仍未得到系统性实证。本文通过逐项收集2011—2019年中国293个地级市层面文旅企业迁移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对文旅企业迁移行为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地区数字经济水平越高,文旅企业向该地迁移的可能性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和融资环境是数字经济影响文旅企业迁移的重要途径;交通通达性和旅游资源丰富程度正向调节了数字经济和文旅企业迁移行为的关系;经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其影响效果保持稳健。上述结论不仅为理解和分析中国文旅企业迁移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合理利用数字经济促进文旅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文旅企业 迁移行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长全
首先从产品市场、知识创新等级、既有区位因素和研发要素投入四个维度来认识影响企业研发迁移的推力、拉力因素,进而在宏观层面研究近年中国企业研发迁移表现出的特征,结果表明:向东部集中的趋势不断加强;经费投入的集聚程度显著高于人员投入;主导省市在人员方面的优势低于资金优势。
关键词:
企业迁移 研发 集聚水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贞发 陈芳敏 陈卓恒
2018年起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赋予了地方政府制定本地环保税率的自主裁量权,省际的梯度税率格局可能引起企业策略性迁移行为,从而产生政策非意图的结果。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地区间环保税率差异与污染企业跨区迁移的关系,证实了环境治理成本的不同是污染企业区际迁移的关键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上市公司异地投资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环保税率省际差异对污染企业跨区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税率地区差异致使污染企业倾向于选择“避高就低”的迁移策略,在相对税率较低的地区设立更多异地子公司。这一现象在重污染行业及资本密集度较高的企业更为明显,且跨区迁移呈现寻求更优市场环境和就近迁移的方向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税率差异下的跨区迁移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利润,但削弱了企业短期内绿色创新的积极性,同时造成污染转移。本文研究揭示了环保税改革可能引发的政策非意图结果,为全面评估和把握当前环保税改革的实际政策效果提供了现实证据,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环保税率差异对企业策略性行为的影响,而且也为中国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及有的放矢地协调地区间环境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环保税率 省际差异 企业迁移 异地投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伊攀 何圆
作为受环境规制约束最大的企业,重污染企业有动机通过调整空间分布来规避环境规制的影响。本文基于重污染企业子公司的数据,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空间迁移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属地环境规制加强使得重污染企业异地子公司数量显著增加、分布更分散、母子公司距离更远,证实了重污染企业的跨省污染转移行为。此现象在国有和民营重污染企业都存在,且后者迁移尺度更大。重污染企业异地设立子公司能够减少环境规制对利润的负向影响。对比重点控制和环保约谈两项协同治理政策,本文发现静态差异化环境规制会诱发重污染企业迁移,建议强化政策协同动态机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鲁德银
文章按照系统自组织理论,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和分组对比方法,以村镇企业迁移为考察切入点,对我国企业家行为、企业迁移与产业集群之间的联系展开研究。调查研究表明:企业迁移收敛于向区位条件优越、社会化服务和市场体系健全、私有产权保护良好、企业家受人尊重、自然及社会人文环境和谐、地方政府服务好的城镇集聚;企业家控制权与企业迁移呈正相关关系;企业家对产业集群的收益预期和对迁移成本的预期的高低是企业迁移的主要动因。乡镇产业集群政策体系和城镇化政策的要点是:以乡村企业家理性决策和理性迁移为政策立足点,通过公共财政政策的系统配置,以增加公共产品和政府服务、健全市场体系、保护私有产权、尊重企业家人格精神、促进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伟鸿
文章指出,区域迁移作为民营企业扩张的一条重要途径,已为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所接受和实施。企业迁移是企业决策者综合考虑企业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之后做出的战略选择。根据企业迁移的需要,存在着生存型、机会型和政策追逐型迁移等类型,通过采取成本领先型、差异型、群聚型以及多元化等各种企业迁移策略,可以谋求企业新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企业迁移 影响因素 迁移策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曾永明
文章基于空间OD模型和"六普"人口省际迁移流数据,研究中国人口省际迁移流的地缘效应、驱动机制与男女差异。文章得出的主要结论:(1)中国人口迁移流内含显著的空间依赖,其中迁出、迁入地独立的空间自相关效应促进人口迁移,而迁出地-迁入地交互的空间自相关效应阻碍人口迁移。(2)总体上,中国人口省际迁移流受迁出地推力作用弱于迁入地的拉力作用,表明人口迁移更多是出于对迁入地的"美好预期",而非对迁出地的"过度抱怨"。(3)人口迁移流的驱动机制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迁移流受驱动因子的影响强于男性,女性的失业风险、就业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玫
企业迁移是企业区位调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改变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消费者偏好、环境规则、技术进步的可行途径(Pellenbarg et al.,2002),是企业的价值链活动在空间上的变化(白玫,2003)。目前学术界对企业迁移的界定还没有取得一致看法,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完全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杰 唐根年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依据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核心—外围分析方法和条件logit模型,将浙江省90个区县分为核心区、次核心区、次边缘区和边缘区,研究1998—2013年制造业企业在省内迁移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理,结果表明: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迁移企业数量的增加,迁移活动涉及区县数量增多,促进全省企业迁移网络密度增加。但是三大核心城市仍为企业迁移活动的高发区域,其他外围城市仍为低发区域,依托核心城市形成的三大迁移板块格局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迁移活动仍具有较强的区域性。②来自四类区域的企业区位再选择偏好存在时空上的差异性。目前,次边缘区已取代核心区,成为核心区与次核心区企业再区位的首选区域。③企业迁移受多重因素的驱动和制约,浙江省制造业企业迁移与一般企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体现出企业迁移区位再选择的特殊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颖 周沂 贺灿飞
基于文献研究和32家浙江省上虞市污染企业及相关部门的访谈研究,通过构建污染企业迁移意愿模型,探讨环境规制下污染企业迁移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污染企业迁移并不只受单一因素影响,而是外部因素以及企业自身属性的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实证表明,环境规制、政府博弈、产业联系是影响影响污染企业迁移意愿的三大外部因素,企业规模则是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环境规制造成的成本减少,企业与政府的博弈能力增强,企业的本地联系减弱。在环境规制、政府博弈、产业联系的综合影响下,污染企业迁移意愿与企业规模呈"倒U型"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筱娟 徐维祥 黄明均 刘程军 唐根年
企业迁移对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功能优化及区域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市544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杭州市内企业县际迁移、同一区(县、市)内部企业跨乡镇街道迁移特征,进一步剖析企业迁移的动力机制,并结合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企业迁移绩效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杭州市西湖区、江干区等近郊区是制造业企业主要的净迁出地,主要迁往余杭区和萧山区等远郊区。②余杭区、萧山区及江干区等区域内部企业迁移活动频繁,中心城区内企业迁移相对不活跃。县区内企业迁移具有有序性,呈现出扩散与再集聚并存的特征。③迁移企业具有规模衰减性,迁移企业数随企业规模等级的增加而递减,半数以上迁移企业的总资产位于107.0~2 262.7万元之间。④制造业企业迁出和迁入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开发区和高速公路建设对企业总体兼具虹吸效应和挤出效应。⑤对于总体样本及同县区内跨乡镇街道迁移样本而言,迁移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但跨区(县、市)迁移企业的绩效与对照企业无显著差异,在采用不同绩效指标、差异化的匹配方法计算后结论依然稳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