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7)
- 2023(10504)
- 2022(8497)
- 2021(7849)
- 2020(6733)
- 2019(15248)
- 2018(14858)
- 2017(28875)
- 2016(15401)
- 2015(17509)
- 2014(16951)
- 2013(17313)
- 2012(15971)
- 2011(14215)
- 2010(14170)
- 2009(13564)
- 2008(13839)
- 2007(12189)
- 2006(10594)
- 2005(9887)
- 学科
- 济(82242)
- 经济(82153)
- 业(82103)
- 企(76542)
- 企业(76542)
- 管理(64788)
- 方法(40781)
- 数学(33069)
- 数学方法(32982)
- 财(29747)
- 业经(27223)
- 农(24016)
- 务(23347)
- 财务(23343)
- 财务管理(23318)
- 企业财务(22292)
- 中国(20142)
- 农业(17569)
- 技术(16378)
- 制(16138)
- 贸(15928)
- 贸易(15918)
- 易(15574)
- 策(14890)
- 划(14466)
- 和(13340)
- 体(12952)
- 企业经济(12135)
- 经营(11855)
- 体制(11509)
- 机构
- 学院(231917)
- 大学(228248)
- 济(114543)
- 经济(113115)
- 管理(98246)
- 理学(85085)
- 理学院(84398)
- 管理学(83750)
- 管理学院(83321)
- 研究(72141)
- 中国(61805)
- 财(53541)
- 京(46614)
- 财经(43303)
- 经(39737)
- 经济学(36694)
- 科学(36501)
- 所(34479)
- 经济学院(33448)
- 农(33030)
- 江(32735)
- 中心(32496)
- 财经大学(32260)
- 研究所(30575)
- 商学(29977)
- 商学院(29722)
- 北京(29639)
- 业大(27911)
- 经济管理(27598)
- 农业(25770)
- 基金
- 项目(146196)
- 科学(119876)
- 基金(112830)
- 研究(110577)
- 家(95255)
- 国家(94448)
- 科学基金(84552)
- 社会(76932)
- 社会科(73370)
- 社会科学(73354)
- 基金项目(58909)
- 省(53533)
- 自然(51756)
- 自然科(50690)
- 自然科学(50680)
- 自然科学基金(49945)
- 教育(49502)
- 资助(46629)
- 划(44142)
- 编号(41818)
- 部(35277)
- 业(34618)
- 创(33798)
- 国家社会(33573)
- 成果(32786)
- 重点(31855)
- 教育部(31604)
- 发(31066)
- 人文(31008)
- 创新(30750)
- 期刊
- 济(123306)
- 经济(123306)
- 研究(70779)
- 财(46174)
- 管理(40992)
- 中国(39770)
- 农(30657)
- 科学(28639)
- 学报(25315)
- 融(24832)
- 金融(24832)
- 财经(23253)
- 农业(21438)
- 大学(21386)
- 经济研究(21058)
- 技术(20570)
- 学学(20520)
- 业经(20122)
- 经(20073)
- 问题(16460)
- 贸(15798)
- 技术经济(15152)
- 世界(15117)
- 业(14804)
- 教育(13857)
- 国际(13506)
- 财会(13242)
- 现代(11769)
- 会计(11733)
- 商业(11644)
共检索到344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琦 肖文翀
本文通过检验现金持有量对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影响来考察中国上市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结果显示,中、小规模的国有企业为了抵御外部融资约束、持有现金充当对冲工具,而大型地方国有企业所持有的现金充当扩大过度投资的壕沟工具。结果还表明,民营企业中存在过度投资问题,所持有的现金具有明显的壕沟效应、进一步助长过度投资行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琦 肖文翀 夏新平
本文以中国上市企业为分析样本,通过检验现金持有量对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影响,考察企业中的融资约束和代理冲突。结果显示,融资约束与过度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支出与内部现金流密切相关。民营企业、大规模地方国有企业中存在过度投资,所持有的现金具有明显的壕沟效应、进一步提高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而中、小规模国有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比较突出,为了抵御外部融资约束,持有现金充当对冲工具、降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任颋 肖有智
现金作为最具流动性的资产,是企业流动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财务决策之一。近年来,我国环境规制不断加强,企业受到环保处罚的可能性提升。环保处罚是环境规制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当受到环保处罚时,企业需要及时做出反应,以确保正常经营和运转。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根据生态环境部的公示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数据识别企业受到环保处罚的情况,结果表明当受到环保处罚时,企业的现金持有数量会显著增加。异质性分析发现,一般行业企业、国有企业、未进入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的和位于环境规制更严格地区的企业,在受到环保处罚后持有的现金数量会显著增加。潜在机制分析发现,上市公司持有现金数量的显著增加主要源于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大以及预防性动机引起的避险动机、声誉动机和资源动机,即公司为了规避由环保处罚带来的风险、获取相关资源和维持良好的声誉,进而增加了现金持有数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升师
本文基于权衡理论,探讨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现金持有间的关系,并再次剖析数字金融的“校正错配”功能。在此基础上,选取2012—2019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加速企业现金持有调整速度,并降低了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这与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协同发展紧密相关。高科技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对数字金融发展表现出更强的敏感性,再度证实了数字金融对于缓解传统金融“领域错配”“属性错配”与“区域错配”所具备的积极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缓释企业因融资约束及代理成本而增持现金的行为。研究结论对于引导数字金融发展方向,指导企业现金持有动态调整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勇 刘志远
供应链竞争环境下,供应商—客户关系是把"双刃剑",企业可以通过积极的理财政策加以应对。本文基于买方的视角,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了供应商关系对企业现金持有政策的影响及其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随着供应商关系紧密程度的增加,企业将持有较多的现金,且主要基于关系承诺动机,而非预防动机。相比市场地位较高企业和政府控股企业,供应商关系更能激发市场地位较低企业和非政府控股企业的关系承诺动机进而使其持有更多的现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剑花
文章立足中国制度背景,将我国企业捐赠所面临的客观环境概括为政府干预和市场驱动,并首次实证检验了不同类型企业捐赠的性质。研究发现,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国有企业的捐赠越少,而民营企业尤其是直接上市民营企业的捐赠则越多;此外,国有企业的捐赠行为受政府干预的作用在不断减弱。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捐赠更多地受政府干预,具有"摊派"性质,但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化;而民营企业尤其是直接上市民营企业的捐赠更多地受市场驱动,是其"自愿"行为。
关键词:
捐赠 政府干预 市场驱动 摊派 自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进辉 万迪昉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04~2006年的横截面数据为基础,考察了负债水平、负债期限结构及负债来源对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的现金持有量与负债水平呈现一种非线性的"U"型关系;公司的现金持有量与短期负债比例正相关,而与长期负债比例负相关,说明负债的期限结构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从负债来源看,公司的现金持有量与银行负债比例负相关,而与商业信用比例正相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勇
基于中国转型经济背景,采用交易强度与交易持续时间双重维度刻画中国上市公司客户关系。结果发现,客户关系主要通过弱化企业关系承诺动机、而非预防动机进而使其减持现金,尤其在非政府控股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基于现金持有经济后果的实证分析显示,客户关系的存在弱化了企业现金的价值贡献,表明上述行为的合理性,揭示了客户关系的社会资本特性。
关键词:
客户关系 现金持有 预防动机 承诺动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勇
基于中国转型经济背景,采用交易强度与交易持续时间双重维度刻画中国上市公司客户关系。结果发现,客户关系主要通过弱化企业关系承诺动机、而非预防动机进而使其减持现金,尤其在非政府控股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基于现金持有经济后果的实证分析显示,客户关系的存在弱化了企业现金的价值贡献,表明上述行为的合理性,揭示了客户关系的社会资本特性。
关键词:
客户关系 现金持有 预防动机 承诺动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游家兴 徐盼盼 陈淑敏
本文以高管变更为研究切入点,从公司治理效率的角度对政治关联的经济后果作了崭新的诠释。通过对1998~2008年我国388家被特别处理公司中842位高层管理人员变更情况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管的政治关联越密切,因业绩低劣而被迫离职的可能性越小。换言之,高管所拥有的政治资源成为其构筑职位壕沟的资本,弱化了公司治理对高管应有的监管和约束机制。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董事长和总经理同时离职的公司未来业绩表现要明显好于两职都不变更的公司;而在两职都留任的公司,如果高管与政府关系越紧密,公司未来业绩提升的幅度越小甚至可能继续恶化。上述结果再次说明了高管所拥有的政治关联对公司而言,非但不是一种可资利用的资源,...
关键词:
政治关联 高管变更 职位壕沟 公司治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文忠 雷光勇
文章以2007年~2011年中国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家声誉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以及该影响在不同社会信任程度下的差异问题。研究发现,企业家声誉及其水平与民企现金持有水平显著负相关,该负向影响在高社会信任地区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家声誉降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可能机制是,它依赖于企业家声誉具有的谈判、寻租与担保能力,有助于企业获取信贷支持,缓解企业资源约束。
关键词:
企业家声誉 社会信任 现金持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功富
笔者以上市公司季度投资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投资的冲击以及现金储备对这一冲击的缓冲作用。研究发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上市公司投资显著下降;持有较多现金的公司,其投资下降幅度更小;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投资分别比国有企业和大企业的投资下降幅度更大;现金储备的增加有助于减小融资约束企业投资的下降幅度。研究结果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继续实施扩大投资政策、有针对性地调整扩大投资政策的内容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现金储备 企业投资 融资约束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兴全 孙杰
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企业出现持有大量现金与现金等价物的现象,为什么企业持有大量的现金与现金等价物,以及企业持有现金的后果等问题,逐步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而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国外学者主要从权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司治理机制,以及投资者的法律保护程度等方面展开现金持有量的研究。由于我国的经济与制度环境同国外有很大差别,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内部人控制严重,资本市场还不完善,国外的实证结论直接移植到国内缺乏说服力。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也逐步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但我国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理论分析与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我国部分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特质...
关键词:
现金持有量 权衡理论 公司治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路晓蒙 侯晓华 尹志超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大型微观数据库,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国有企业改革前和改革后现金持有行为的差异。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改革为非国有企业后,其现金持有率显著上升。为了克服国有企业改革非自然选择的内生性问题,本文进一步使用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估计,结果保持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方面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后外部融资环境发生变化,非国有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上升造成了现金持有率的上升;另一方面是国有企业改革后,企业自身经营绩效的上升造成了现金持有率的上升。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进一步理解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学义 薛忠义
"系族企业"是内部资本市场主要载体之一,内部资本市场对系族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存在正反两方面的效应:多钱效应和代理效应。多钱效应使企业倾向降低现金持有水平,代理效应则刚好相反。本文利用中国"系族企业"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理论预期。更进一步,在分时段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多钱效应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有显著增强趋势,代理效应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呈减弱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的企业价值效应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治关联、代理冲突与现金持有水平——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治关联与公司现金持有:融资约束还是代理冲突——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外汇衍生品、汇率风险对冲与出口企业盈利能力——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公司治理影响公司现金持有量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公司特征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现金持有具有战略效应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进口扩张能否推动企业跨越数字鸿沟——来自中国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货币政策、关系资本与企业货币资金持有——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产融结合战略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基于企业持股非上市金融机构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