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99)
2023(18913)
2022(16245)
2021(15289)
2020(12550)
2019(28716)
2018(28495)
2017(53570)
2016(29239)
2015(33114)
2014(33188)
2013(32910)
2012(30971)
2011(27959)
2010(28337)
2009(26185)
2008(25464)
2007(22794)
2006(20534)
2005(18704)
作者
(86071)
(71798)
(71320)
(67684)
(46018)
(34497)
(32578)
(28057)
(27297)
(25985)
(24494)
(24443)
(23010)
(22881)
(22200)
(22078)
(21209)
(21122)
(20566)
(20532)
(18070)
(17760)
(17369)
(16626)
(16121)
(16009)
(15910)
(15854)
(14652)
(14199)
学科
(131291)
经济(131139)
管理(79486)
(77325)
(59815)
企业(59815)
方法(47839)
数学(40515)
数学方法(39940)
(39037)
中国(37391)
地方(34488)
(30768)
(29955)
业经(29627)
农业(27258)
(23307)
(21240)
贸易(21222)
(20381)
理论(20263)
(19847)
银行(19800)
(19761)
金融(19757)
(18993)
(18991)
环境(18969)
地方经济(18395)
(17876)
机构
大学(419710)
学院(417824)
(168832)
经济(164961)
管理(156848)
研究(149911)
理学(133256)
理学院(131548)
管理学(129193)
管理学院(128428)
中国(113017)
科学(93091)
(92728)
(78291)
(77171)
(70833)
研究所(69468)
中心(67506)
(64482)
业大(61113)
财经(60650)
(60352)
北京(59838)
师范(59797)
(54794)
农业(54689)
(53998)
(53600)
经济学(50837)
师范大学(48397)
基金
项目(273881)
科学(214045)
研究(202937)
基金(195669)
(170258)
国家(168711)
科学基金(143510)
社会(126864)
社会科(119794)
社会科学(119762)
(107031)
基金项目(103473)
教育(92691)
自然(91287)
(90205)
自然科(89101)
自然科学(89082)
自然科学基金(87450)
编号(83593)
资助(79719)
成果(70030)
(61898)
重点(61502)
(59434)
课题(58840)
(55920)
创新(52094)
国家社会(51710)
科研(51520)
教育部(50811)
期刊
(203876)
经济(203876)
研究(132826)
中国(90156)
学报(68360)
(67394)
科学(62513)
(59917)
管理(59734)
教育(53523)
大学(51422)
学学(47739)
农业(45966)
(40257)
金融(40257)
技术(37013)
业经(32741)
经济研究(31719)
财经(30323)
问题(26499)
(26139)
图书(25169)
(23098)
技术经济(20842)
(20277)
理论(19785)
(19576)
科技(19420)
现代(19115)
资源(18859)
共检索到654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良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的关键是解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这不仅仅表现在欠发达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和广州在内的我国发达地区这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在分析当前这三座城市收入差异的基础上,可以从经济学角度,解释城乡收入差异的形成原因。解决对策可以包括扩大内需并重视民生工程的建设、提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并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强区域合作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彩梅  郭慧敏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民贫困化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的,本文根据贫困经济学中对贫困类型的划分及造成贫困原因的阐释,探寻现阶段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农户个人三个方面给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凡斌   蒋定宏   徐彩瑶  
为探究农业绿色转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浙江省11个设区市2007—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全局参比的超效率SBM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生态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2007—2021年浙江省及各设区市农业生态效率呈上升态势,各设区市农业生态效率的差异缩小且中高效率区的数量趋多。2007—2021年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呈逐年缩小趋势,其中丽水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最大,温州市最小。2)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生态效率提升能够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两种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生态效率提升农村居民收入的效果优于城镇居民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4)农业生态效率分解出的规模效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显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因此需要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农民在绿色农业发展成果中的经济分配比例,推动形成农民绝对收入水平提高与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协同并进格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柏旭  
进入新发展阶段,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并运用多种计量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呈现先强化后抑制的变化趋势;数字经济会通过沟通成本降低的城乡融合效应、农业技术进步的乡村振兴效应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但会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替代效应扩大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同时,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均对数字经济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减效应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的门槛检验结果证明,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压力不同,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应紧紧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趋势,利用数字经济新优势,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带来的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效应;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培育统一、完善的数据要素市场,提升地区市场化水平,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要素支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当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制定针对性政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章波  唐健  黄贤金  姚丽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宅基地及其房屋的流转情况。研究方法:实地调查研究、区域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村宅基地流转方式主要有售卖、出租和征收等,近郊以出租为主,远郊以售卖为主,并形成了以自发流转为特征的农村宅基地隐形市场。研究结论:经济发达地区的宅基地流转市场日趋发达,宅基地管理应采取疏导方式而非强堵手段。通过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依法准许宅基地入市,建立合理健康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保护农民利益。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小曙  任慧子  黄晓燕  
以乡村贫困空间和乡村贫困群体为研究对象,从乡村贫困的时空格局演变、空间分布及群体差异三方面,研究由此显现出的四大乡村贫困地方特征,即乡村贫困的空间传承性、空间隐藏性、空间集聚性与群体差异性。并在深入分析乡村贫困地方特征的基础上,以行政村与乡村住户两种尺度,探讨乡村贫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于行政村来说,除家庭人力资源、经济资源影响之外,地形起伏度和非农建设用地比重与乡村贫困率呈显著相关;对于乡村住户而言,家庭居住地区、家庭职业阶层、社会公平评判是乡村住户陷入或脱离贫困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乡村贫困不仅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贫困,同样存在较为明显的阶层贫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景丽  闫英琪  
城乡居民收入结构是多项来源构成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是各项收入来源变动的综合反映。本文运用基尼系数法,以甘肃省为例,对2000-2012年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大小,以及收入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是较大的,而经营性收入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逐渐减小。所以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同时保持其在家庭经营收入方面的优势是缩小甘肃省城乡居民差距的重要途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程杰  武拉平  
文章在回顾北京市大兴区土地非农化进程的基础上,利用Paneldata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对城郊土地非农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得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经济发达地区城郊土地非农化的主要因素,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外商投资刺激了土地非农化进程,且对土地规模经营具有负面影响;建筑业和房地产行业是土地非农化直接的推动力量;第二产业劳动力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但未产生预期的土地规模经营效应;农业经营状况对发达地区城郊农民的非农化决策产生明显的影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洪莉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在经济科技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对于科技产业的贡献成为企业和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北京市海淀区作为我国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具有加快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培养足量和优秀产业人才、服务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在分析北京市海淀科技产业人才需求与区域职业教育人才培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经济科技发达地区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的建议措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钱珍  
以"支农、支小"为目的设立的村镇银行,由于社会认知度低和自身发展的诸多"先天不足",设立之初就面临着激烈的生存竞争和市场拓展的制约。但村镇银行总体上经营较为稳健,风险基本可控。北京地区特有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给村镇银行带来较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筹资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难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千庆兰  陈颖彪  
在制造业演进过程中,突出地表现出技术集约化和结构高度化的趋向。文章遵循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律,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剖析经济发达地区城区型现代制造业发展特点,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方面,评判其现代制造业竞争力现状,进而给出竞争力培育的主要路径,认为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打造头脑型制造业,从事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研发设计与营销,占据价值链的高端,通过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尤为关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登荣  
橄榄油被称为"液体黄金",油橄榄产业是甘肃省陇南市利用当地特殊的地理条件、水热资源新兴的一项产业。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就陇南市油橄榄产业组织的形成与绩效、产业关系、产业开发中资金要素的有机构成、产业成长中的脆弱性等进行案例研究,并就扶持产业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建兰  
本文以2008年苏州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养老现状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剖析了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老年空巢家庭的形成原因,同时详细分析了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研究发现,苏州农村地区的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农村老年空巢家庭产生的宏观因素,而自愿空巢和被迫空巢则是导致农村老年空巢家庭产生的两个微观因素。研究表明,苏州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状况总体较好,大部分空巢老人每月可以拿到固定的养老金或养老补贴,生活能够自理,生活充实没有孤独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空巢老人养老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德贤  刘卫东  张鹏良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国家贫困县乳源为切入点,阐述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做法,提出了发挥金融优势,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可行路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孙芙蓉  谢利民  
运用《香港课堂环境量表》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上海、温州、鳌江三地的小学、初中共18个学校789名学生开展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新课改现阶段,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课堂环境的现实状况是:(1)学生的满意度是中等偏上,教师的支持和投入高于学生的合作、课堂秩序、学生学习参与;(2)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在合作、教师参与和教师支持方面都是大城市好于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好于乡镇;在秩序和学生参与情况上,大城市好于乡镇,乡镇好于中等城市;(3)可以分成高值、中值、低值三种类型,三种类型在地区上的分布为大城市、中等城市、乡镇依次递减;(4)地区人均GDP是影响课堂环境的一个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