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95)
2023(6449)
2022(5653)
2021(5464)
2020(4784)
2019(11252)
2018(11328)
2017(20343)
2016(12494)
2015(14419)
2014(15039)
2013(14356)
2012(13650)
2011(12504)
2010(12890)
2009(11764)
2008(11835)
2007(11063)
2006(9562)
2005(8721)
作者
(35751)
(30077)
(29946)
(28904)
(18839)
(14477)
(14037)
(11802)
(11422)
(10810)
(10040)
(10038)
(9853)
(9581)
(9532)
(9522)
(9454)
(9031)
(8720)
(8675)
(7753)
(7692)
(7400)
(7020)
(6784)
(6784)
(6771)
(6767)
(6195)
(6109)
学科
(43197)
经济(43162)
管理(27114)
(26143)
方法(22658)
数学(20406)
数学方法(20198)
(19833)
企业(19833)
教育(19467)
中国(16808)
(13069)
(12501)
(11845)
理论(10041)
(8711)
贸易(8709)
农业(8484)
(8451)
地方(8355)
(8005)
业经(7784)
(7002)
财务(6985)
财务管理(6959)
教学(6930)
(6779)
(6766)
银行(6758)
(6593)
机构
大学(179423)
学院(173359)
研究(64634)
(63620)
经济(61960)
管理(58109)
理学(49643)
理学院(48931)
管理学(47825)
管理学院(47470)
中国(42394)
科学(40350)
(40214)
(34353)
(32647)
师范(32429)
(32033)
教育(31979)
研究所(31416)
(29353)
中心(28589)
(28512)
业大(27587)
师范大学(26552)
北京(26429)
农业(25405)
财经(23275)
(23004)
技术(22471)
(22046)
基金
项目(109984)
科学(85504)
研究(84565)
基金(74759)
(65442)
国家(64776)
科学基金(52787)
社会(48994)
教育(46949)
社会科(46016)
社会科学(45999)
(44655)
(39807)
基金项目(39176)
编号(37406)
自然(33345)
成果(33218)
自然科(32503)
自然科学(32488)
自然科学基金(31904)
资助(31012)
课题(28989)
重点(26741)
(26082)
(24914)
(23619)
(22448)
教育部(22373)
(22323)
项目编号(21995)
期刊
(68648)
经济(68648)
研究(58955)
教育(50419)
中国(41609)
学报(29564)
(28147)
科学(25244)
(23622)
大学(22851)
学学(20003)
农业(18952)
技术(18424)
管理(17944)
(13635)
金融(13635)
职业(12340)
财经(11567)
(10777)
业经(10670)
经济研究(10509)
(9956)
问题(9356)
(8917)
论坛(8917)
(8714)
图书(8246)
技术教育(8132)
技术经济(8132)
职业技术(8132)
共检索到266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国勇  
从1999年开始日本国内开始了一场"学力下降"论争,实质上是一场围绕"宽松教育"教育改革的攻防战。主张"学力下降"者认为学生学科学力下降是实施20多年的"宽松教育"造成的,要阻止学力下降就必须停止"宽松教育"。但事实上,日本学生学科学力并没有明显的下降,下降的是学习的意愿。而要阻止这种学习意愿的下降,不仅不能停止"宽松教育",而应该更加深化发展"宽松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晓敏  
日本推行了三十多年的"宽松教育"于2016年被宣告终结,但并不意味着"宽松教育"的失败。我国对"宽松教育"的报道和分析存在诸多误区和盲点。日本存在着以儿童为本的、基于新自由主义取向的、实践中发生异变的三种"宽松教育"。"宽松教育"与学力下降的因果关系并不成立,减少课时和教学难度必然导致学力下降的观点也缺乏理论和实证的依据。"宽松教育"理念符合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在重考试和分数、把教育功利化的东亚文化中,给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以及丰富生活体验的宽松空间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宽松教育"从被期待到被终结的过程留给我们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丽燕  
日本自2002年以来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开始实施以"宽松教育"为主旋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既受到日本社会各界的广泛注目,也遭到了众多非议。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学力崩溃"、"学力危机"等焦点问题的升温,将"宽松教育"视为"学力低下"之诱因的呼声更是越来越高。为此日本文部科学省在2009年2月对现行的《学习指导要领》①再次进行修改,这意味着经历了艰难改革历程的"宽松教育"宣告结束。探讨日本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分析其是非曲直,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新教育课程改革可提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耿群  
2006年3月9日,日本银行宣布终止实行了5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朝最终升息跨出了第一步,原因是日本经济从2005年起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好转,如果再继续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引发通胀。日本央行这次顶住了政府压力做出改变货币政策的决定, 凸现其独立性进一步提高。在目前状况下日本货币政策的改变对日本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具有积极影响,对资金流动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将提高日本金融市场的吸引力。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彬  邓美薇  
在国际与国内因素影响下,安倍政权出台了史无前例的无限度、无限期的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旨在短期内提振日本经济。时隔一年多,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差强人意。在出口方面,日元大幅贬值却未带来"J曲线效应"。在消费方面,受提高消费税影响,物价增幅过快,没有达到稳定增长目标。在投资方面,企业没有显著增加设备投资,整体经济规模尚未出现明显变化。此外,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还潜藏着债务加剧和海外投资者投机行为加剧等风险,从而可能给新兴经济体带来金融动荡等诸多隐患。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放  刘雅君  
本文通过建立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研究了安倍政府时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日本民众生活、工业经济及对外贸易的时变动态影响,并与小泉政府时期的政策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在对日本国内民众生活的影响方面,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使日本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平稳增长,却起到了相反作用;在对日本国内产业活动指数的影响中,货币供应量增长对短期的日本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在对外贸易影响方面,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内改善了日本在国际贸易上的逆差困境,但从长期来看,日本进出口贸易额均呈下降趋势;从与小泉政府时期量化宽松政策进行对比来看,安倍政府时期政策在刺激物价以及改善贸易逆差方面具有一定成效。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放  刘雅君  
本文通过建立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研究了安倍政府时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日本民众生活、工业经济及对外贸易的时变动态影响,并与小泉政府时期的政策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在对日本国内民众生活的影响方面,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使日本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平稳增长,却起到了相反作用;在对日本国内产业活动指数的影响中,货币供应量增长对短期的日本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在对外贸易影响方面,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内改善了日本在国际贸易上的逆差困境,但从长期来看,日本进出口贸易额均呈下降趋势;从与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彦俊  胡振京  
"宽松教育"是一种通过给学生提供宽松氛围以培养其生存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宽松教育"的演进可以区分为"局部实施"、"全面实施"及"调整"三个阶段;为确保"宽松教育"目标的达成,日本政府围绕教育内容、教育时间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总体来看,"宽松教育"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宽松教育"是疗治现代教育痼疾的一次探索。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宽松教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宽松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某些失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致  
攻防模型是分析实力具有差距的博弈者进行博弈活动的竞争形式的理论。在博弈中,弱势者从理论上面临着攻击困境,但实际上却必须让强势者主动花费公关成本。在引入信息要素后,攻防博弈将出现完全信息优势和有限信息博弈的情况,博弈双方掌握秘密信息比例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期望效用。对于攻防博弈理论的相关分析对于其它的博弈情景和现实中的经济活动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罗朝猛  
日本基础教育已开展了十多年的"周五日制"实践,其实践必然有其自身的宗旨与背景。实施"周五日制"要求学校、家庭、地域社会做出应对。日本中小学实施"周五日制"的操作路径如何?实施之后,它所带来的利与弊各又在何处?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考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尚姝  
本轮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欧洲、英国等先进经济体纷纷采取非常规的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意图缓解金融体系流动性不足,促进经济复苏。本文在详细分析2001-2006年采取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日本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提供的充足流动性仅滞留于金融体系内部,对实体经济效果并不明显,并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我国要密切关注发达经济体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预防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全球通胀风险、汇率风险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董杨  
11月3日,美联储正式宣布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宣布在未来8个月内购买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这是继2009年3月美联储1.7万亿美元注入流动性后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手段,试图通过注入流动性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量化宽松"是央行采用的一种货币政策。当银行利率、贴现率或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零或接近零时,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信  任哲  
2014年下半年以来,欧元区通胀率不断走低,通胀预期持续恶化,欧央行前期推出的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和私人部门资产购买计划收效甚微。2015年1月,经过漫长的争议和等待,正当美联储逐步减少购债,开始考虑转向加息周期时,欧洲版的"量化宽松"正式出炉。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检验,从量化宽松政策后欧元区的经济金融表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兴华  罗彪  
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并结合中国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利率与货币供给量之间以及货币供给量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M_0、M_1、M_2三个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名义货币供给量与进入实体经济的实际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差额即有效货币供给缺口较大。这三者的共同作用形成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阻塞机制,由此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不畅,出现宽松货币政策下的通货膨胀率下降的"反常"现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清如  卢昊  
2022年初以来,美欧中央银行纷纷收紧货币政策,加快进入加息轨道,而日本中央银行坚守超宽松货币政策,维持负利率调控目标,导致日元汇率大幅波动,并对日本经济造成冲击。2023年2月,日本政府宣布日本中央银行最高人事变动方案,由经济学家、前日本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植田和男担任新一任中央银行行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