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94)
- 2023(4385)
- 2022(3614)
- 2021(3518)
- 2020(2996)
- 2019(6609)
- 2018(6904)
- 2017(12162)
- 2016(6913)
- 2015(7930)
- 2014(8214)
- 2013(7924)
- 2012(7469)
- 2011(7346)
- 2010(7389)
- 2009(6998)
- 2008(6859)
- 2007(6516)
- 2006(6153)
- 2005(5766)
- 学科
- 济(22262)
- 经济(22224)
- 管理(20043)
- 业(14425)
- 学(13752)
- 企(13269)
- 企业(13269)
- 图书(10519)
- 书馆(9985)
- 图书馆(9985)
- 中国(8437)
- 理论(8232)
- 工作(7312)
- 制(6956)
- 教育(6688)
- 方法(6455)
- 体(6292)
- 和(6232)
- 财(5587)
- 农(5578)
- 业经(5459)
- 技术(4974)
- 银(4638)
- 银行(4620)
- 融(4618)
- 金融(4610)
- 行(4548)
- 策(4313)
- 地方(4263)
- 经济学(4220)
- 机构
- 大学(109702)
- 学院(101930)
- 研究(36157)
- 管理(35305)
- 济(33573)
- 经济(32491)
- 理学(28126)
- 理学院(27720)
- 管理学(27145)
- 管理学院(26904)
- 中国(26316)
- 京(24293)
- 科学(23601)
- 图书(21953)
- 书馆(21333)
- 图书馆(21329)
- 所(19293)
- 范(18782)
- 师范(18582)
- 江(18476)
- 财(17880)
- 研究所(17444)
- 农(17233)
- 中心(16016)
- 州(15546)
- 北京(15352)
- 师范大学(14638)
- 业大(14385)
- 农业(13532)
- 财经(13521)
- 基金
- 项目(60699)
- 研究(47719)
- 科学(45738)
- 基金(41132)
- 家(35869)
- 国家(35537)
- 科学基金(28919)
- 社会(27814)
- 社会科(26084)
- 社会科学(26078)
- 省(23705)
- 成果(22853)
- 编号(22793)
- 教育(21943)
- 基金项目(21080)
- 划(20105)
- 自然(16875)
- 自然科(16458)
- 自然科学(16450)
- 自然科学基金(16150)
- 资助(15914)
- 项目编号(15682)
- 课题(14475)
- 一(14432)
- 重点(13305)
- 研究成果(12817)
- 部(12657)
- 年(12487)
- 发(12348)
- 创(12185)
共检索到178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付雅慧
文章对熊伟先生的图书馆学观点提出了质疑。指出图书馆学的范式转换无法通过个体行动完成,而必须得到共同体的认同才能完成;熊伟先生的"客观知识本体论"没有超出前人研究成果的高度,缺乏新意;熊伟先生提出的图书馆学核心论域,是主观建构的产物,违背了学科核心论域不能人为赋予的逻辑原则。
关键词:
熊伟 客观知识本体论 核心论域 质疑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熊伟
探寻、设定、构建、发展和评价"人类永久记忆客观知识精华社会机制"这一"核心论域"是新时期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应建立图书馆运动的独特价值目标体系,确立"知识本体观"思维,积极培育人文精神,重点发展社会机制,探索建立专属智慧科学。"永久建立客观知识关联"是图书馆的基本运动规律。应秉持"计算主义"路线,开发微计算技术,通过建立语义和语用层面的客观知识关联,努力把图书馆建设成为"人类永久记忆客观知识精华"的"创造性的关联与协同者"。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袁昱明
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向度有合理性,但如果绝对化则造成图书馆学思想的剧烈震荡、深层危机和内在塌陷。汲取后现代和中西哲学的建设性向度,则有利于桥接历史和图书馆学思想断层。我国图书馆学对解构性向度选择性过度解读的根源是客观主义的执着、形而上学的缠绵、伪辩证法的障目。应当提炼中西哲学建设性向度的基本要素,结合图书馆相关理论与实际,提出基于关系型范畴、主体间性和价值论的复合阅读本体论,实现核心理论的重大转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傅荣贤
图书馆兼具本体性和工具性。在图书馆的本体性日益为工具性所遮蔽的今天,强调和重视图书馆的本体性内涵,能够为图书馆学研究敞开一个全新领域,思考诸如"图书馆是如何必然地反作用于它所依归的文化的"、"图书馆反作用于文化的可能路径是什么"等问题。研究内容的变化必将导致研究方法的相应性转型,理性逻辑将不再是图书馆学研究中唯一性的独白话语,共时性的结构规律也将被基于现实主体(馆员和用户)之文献表达和文化理解的鲜活的历时领域所取代。
关键词:
图书馆 本体论 工具论 文献信息 文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亮 钟晋华
在讨论图书馆学本体论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对21世纪初形成的客观知识论、知识集合论、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论和图书馆广义本体论等代表性图书馆学本体论思想进行了评述。重点分析了熊伟所提出的"当代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客观知识本体论转向"问题,并对其提出的"建立面向与通往智慧的普通图书馆学科体系"的发展前景做了客观分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熊伟
从"广义本体论"视角出发,提出了一个关于图书馆"是何独特存在"、"为何独特存在"和"如何独特存在"的整体性解释框架,论证了为何"社会知识记忆"是解释图书馆存在及运动的统一视角,认为图书馆的独特本质是"人类永久记忆客观知识精华的社会机制"。该社会机制有着由特定的主体、中介、客体和背景构成的基本结构。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蒋永福
客观知识是图书馆的逻辑起点。人是客观知识的动物。图书馆是管理客观知识的社会机构 ,是人类追求知识生活方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知识、图书馆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参考文献 16。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蒋永福
客观知识是图书馆学的本体论对象 ,客观知识的主观化是图书馆学的认识论对象 ,客观知识的组织是图书馆学的方法论对象。客观知识应成为图书馆学的逻辑起点。服务于人类的客观知识主观化是图书馆学的最高准则。现行的图书馆知识组织方法必须要改进。参考文献 2 7。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郑美玉
针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要求,研究利用本体论技术实现高校图书馆个性化的书目信息推送服务。对书目信息本体论、用户信息本体论和用户兴趣模型的构建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基于本体论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书目信息推送系统模型,该模型不但可以为每本书找到它们潜在的读者,还可以为读者节省时间,使读者不用到图书馆就可以获取所需书目信息,为高校图书馆实现个性化书目信息推送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本体论 个性化服务 书目推送 高校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汤利光 李教明 雷欢
传统图书馆学研究在注重理论化、科学性的同时,出现了"人学的空场",即不断出现的一些新理论或新观念没有充分关注现实的图书馆人及其知识再生产劳动。这一现象的出现将不利于图书馆学的健康发展。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图书馆哲学体系建构是概念化的图书馆本体论走出迷惘的合适途径。
关键词:
概念化 图书馆本体论 迷惘与出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溢
本文在概述现有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区分方法和方法论、批判层次性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区分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借鉴相关学科方法论、借鉴知识资源论和黄宗忠等人的观点构建了一个新的三维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包括研究内容维、研究过程维和论证方法维,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考虑三维的因素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知识资源论 图书馆学 方法论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任全娥
本文着重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学与知识管理在历史和现代意义上的渊源关系与概念契合 ,认为知识管理是图书馆学发展的转机和不变的宗旨 ,强调了图书馆学的知识管理不等同于现代企业的知识管理 ,并对其在整个社会知识管理体系中的作用进行了定位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图书馆学 图书馆 知识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稌年 顾烨青
刘国钧先生早期的学术思想时段为1919—1926年。以新发现的十余部(篇)刘国钧先生早期发表的哲学论著和若干篇图书馆学论文为依据,梳理、分析了刘国钧早期的"自动"、"社会化"、"平民化"及儿童图书馆、图书馆"要素说"等思想的来源,认为刘国钧早期图书馆学思想受约翰.杜威影响很大。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郑永田
我国当代知名图书馆学者刘迅先生在图书馆学理论、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学未来、国外图书馆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积极进行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尤其是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研究,努力吸收国外先进的图书馆学思想和图书馆实践经验,为我国当代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马恒通
关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我国图书馆学界40年来(1949—1989)进行过热烈争鸣,共发表论文70篇,有20种专著涉及到。这些论著中约有60种不同观点,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1种。即:“要素说”、“矛盾说”、“规律说”、“关系说”、“知识说”、“层次说”、“结构——功能说”、“系统说”、“活动说”、“交流说”、“现象本质统一说”。这些学说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但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欠缺。主要是:“要素说”忽视了对图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