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2)
- 2023(785)
- 2022(629)
- 2021(596)
- 2020(528)
- 2019(1136)
- 2018(1049)
- 2017(2058)
- 2016(1173)
- 2015(1456)
- 2014(1536)
- 2013(1430)
- 2012(1414)
- 2011(1076)
- 2010(1036)
- 2009(1003)
- 2008(1091)
- 2007(996)
- 2006(748)
- 2005(733)
- 学科
- 文化(3680)
- 济(3443)
- 经济(3440)
- 企(3351)
- 企业(3351)
- 理论(2444)
- 业(2223)
- 方法(2186)
- 管理(2137)
- 教育(2122)
- 业经(2077)
- 和(1986)
- 产业(1898)
- 市场(1826)
- 文化产业(1767)
- 文化市场(1767)
- 经济理论(1714)
- 企业经济(1624)
- 中国(1588)
- 政治(1393)
- 思想(1370)
- 思想政治(1348)
- 政治教育(1348)
- 治教(1348)
- 德育(1326)
- 研究(1220)
- 地方(1045)
- 专题(885)
- 专题研究(884)
- 学(810)
- 机构
- 学院(16014)
- 大学(15722)
- 管理(5321)
- 研究(4522)
- 理学(4477)
- 理学院(4385)
- 管理学(4264)
- 管理学院(4215)
- 济(3930)
- 经济(3761)
- 范(3648)
- 师范(3627)
- 京(3430)
- 中国(2988)
- 师范大学(2853)
- 科学(2760)
- 江(2682)
- 州(2274)
- 教育(2202)
- 北京(2176)
- 所(2070)
- 财(2060)
- 中心(2046)
- 职业(1999)
- 技术(1973)
- 研究所(1844)
- 财经(1617)
- 业大(1565)
- 南(1507)
- 院(1479)
共检索到25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沈松勤
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宋人在“祖宗家法”规范下,通过内省营造了继先秦以来的又一座“文化高峰”。这座高峰的顶端就是以经世为终极目的的理学。理学是宋代文化的核心,也是宋代社会的大脑,具有“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的意蕴和韵味,体现出不同于汉、唐的精神境界,作用于宋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使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透过宋代文化理解其中的意与韵,探讨宋人的精神塑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宋韵 致广大 尽精微 极高明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肖瑞峰
作为宋韵文化的典型代表,苏轼从多个维度丰富了宋韵文化的底色,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巅峰级的人物和神话般的存在。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在苏轼身上映现得尤为集中与明晰。如果对宋韵文化进行取样分析的话,那么最好的样本非苏轼莫属。苏轼一生三度任职浙江,以他在浙江的政治与文化活动为中心视点加以考察,足以得出他堪称宋韵文化之样本的研究结论。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越
杭州方言主要分布在杭州老城区,是宋室南迁的直接产物。其接触形成的历史、方言岛形式的分布、传承至今的宋韵官话语言标记,均承载着千年宋韵文化;其官话与吴语并存不悖、珠联璧合、选择性借用等语言创新,都是宋韵文化最好的诠释。杭州方言不仅是宋韵文化的主要载体,而且其本身也是宋韵文化的一个历史坐标。
关键词:
杭州方言 宋韵文化 主要载体 历史坐标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何忠礼
长期以来,宋高宗被认为是一个令人不齿的反面人物,对他创建的南宋评价也很低。但就是这样一个朝代,面对尖锐复杂的民族斗争,享国却达一个半世纪之久。特别是它的宋韵文化,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在今天仍然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传承。由此可见,以往人们对宋高宗的认识怀有一定的成见,对南宋历史地位的认识存在着偏颇。只要我们不怀个人爱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评价宋高宗,对南宋的所谓"权相政治""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进行具体分析,对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进行全面研究,就会认识到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只有在宋朝特别是南宋才能孕育出如此光辉灿烂的宋韵文化。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杜志强
周奉真《中国历代韵文名句类编》一书立足于检索、引用名句的写作需求,编纂态度谨慎,体例严谨,编排合理,文本可靠。该书选文秉持温柔敦厚的文学观念,体现出弘扬传统文化的用世之心。在类书处境十分微妙的今天,该书准确把握住了读者引用名句的需求,使全书具有鲜明的针对性、适用性和高质量,赢得了出版社和读者的信任,也印证了类书在当今社会的适用性和生命力。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流溪
随着中国的复兴,绚丽多姿的中国文化也在复兴。我们应主动用外国语和世界语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以文化的自信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对话。中国传统韵文的存量几近世界各国同类作品的总和,应大力挖掘利用。笔者在几十年从事中外文诗歌创作与翻译的体验中,提炼出针对汉语韵文作品的仿诗式译法,以期尽量有效传达其中的语言和文化特色,让世界真切感知中国传统韵文的格调。该法无意于只顺应目标语的韵式,更不取随意押韵或韵脚若有若无的失律处置,而明确主张严格用韵坚持复制各类诗词的一切韵式;又以可量化的方法把各种长短诗句按音节比例(如1∶2、1∶1.5、1∶1,一篇只选定一种)转译为相应的长短诗行。但同时译文诗行的节律也必须尽量严格遵用目标语的各种正规诗步(音节数转换和诗步及其类型之协调备有细致的应对措施)。这是一套追求汉外合璧理想境界的创新译法。笔者以《千字文》《三字经》、经典诗词曲、毛泽东诗词等译文为例,与读者分享并交流仿诗式译法探索之体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程民生
宋代商品经济和文化大发展,商人增多。职业要求商人必须具备至少初步的文化水平,官方亦明确要求为朝廷服役的商人或者担任采买者必须识字。宋代识字的小商人或商铺的从业人员比较普遍,大中商人的文化水平多高于小商贩。从事远洋海外贸易的商人不但识字,更精通外语,并服务于朝廷外交。商人重视子孙的文化教育,其女眷至少要学会算账。宋代书商多属儒商,他们发出并传播民间声音,打破了官方一元化的言论,文化水平和贡献超过多数士大夫。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宋代商人也创造了新的商业文化和社会文化。
关键词:
宋代 商人 文化水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鹏飞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非凡的通融性,它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雕塑艺术表现为"灵动之美"且以平面方式表现时空,它是一种物化了的生命实体且记载着文明的印痕。城市雕塑既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明标志和文化产物,同时也是一个地方的生命缩影。可见,城市雕塑的营建应注重人性化理念,并倡导中国古代环境艺术中所崇尚的"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审美境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