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019)
2022(1658)
2021(1695)
2020(1506)
2019(3273)
2018(3330)
2017(6091)
2016(3622)
2015(3978)
2014(3927)
2013(4051)
2012(3881)
2011(3603)
2010(3732)
2009(3842)
2008(3727)
2007(3606)
2006(3316)
2005(3238)
2004(2981)
作者
(11410)
(9778)
(9119)
(9092)
(6195)
(4738)
(4168)
(3847)
(3591)
(3487)
(3454)
(3322)
(3177)
(3158)
(3060)
(2939)
(2767)
(2742)
(2730)
(2641)
(2618)
(2389)
(2330)
(2264)
(2222)
(2161)
(2155)
(2057)
(2004)
(1935)
学科
(15895)
经济(15876)
(8460)
管理(7694)
(6615)
(5786)
企业(5786)
方法(5552)
中国(4812)
理论(4536)
教育(4062)
数学(4050)
数学方法(3993)
(3425)
(3360)
经济学(3144)
(3121)
业经(3012)
(2866)
银行(2854)
(2789)
(2770)
(2763)
(2681)
(2658)
劳动(2650)
(2642)
金融(2640)
(2305)
贸易(2303)
机构
大学(59504)
学院(55769)
(21109)
研究(20686)
经济(20656)
管理(16249)
中国(15334)
科学(13472)
理学(12781)
(12685)
理学院(12564)
管理学(12240)
管理学院(12120)
(11649)
(11424)
研究所(10242)
(10194)
师范(10123)
(9570)
(9494)
财经(8970)
中心(8755)
北京(8337)
师范大学(8246)
(8035)
(8028)
(7985)
(7752)
农业(7677)
经济学(7666)
基金
项目(30121)
研究(22083)
科学(21975)
基金(20647)
(18163)
国家(17985)
科学基金(14219)
社会(13503)
社会科(12618)
社会科学(12612)
(11682)
教育(10795)
基金项目(10112)
(9493)
成果(9387)
编号(9028)
资助(8966)
自然(8474)
自然科(8256)
自然科学(8254)
自然科学基金(8097)
重点(6862)
(6624)
课题(6509)
(5877)
大学(5876)
项目编号(5798)
教育部(5726)
(5668)
国家社会(5531)
期刊
(27608)
经济(27608)
研究(20696)
中国(13707)
学报(13520)
(10206)
教育(10066)
科学(9449)
大学(9400)
(8924)
学学(8453)
管理(6375)
财经(6276)
图书(5968)
农业(5894)
(5517)
金融(5517)
(5474)
书馆(4645)
图书馆(4645)
技术(4170)
问题(4080)
(4026)
经济研究(4004)
理论(3293)
(3215)
业经(3078)
实践(2947)
(2947)
(2918)
共检索到96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曹海月  
钱孟钿是清代乾嘉之际的女性作家。在文学创作上,她是一位"大家"之女,却又鲜为人知。文章以钱孟钿诗歌为主要研究对象,又以胡晓明据上海图书馆整理的《浣青诗草》八卷、《浣青续草》一卷及附余诗为主要研究文本。通过全面阐述钱孟钿诗宗唐贤的旨趣,进而把握其诗歌的主体风貌。以期为阅读《浣青诗草》八卷及续草诗集提供一个可靠的参照,为更好地研究钱孟钿及其作品打下基础。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蔡建东  
学科理论知识性质的判断是学科研究方法问题讨论的逻辑起点。本文从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入手,结合实践哲学关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揭示出教育技术学要真正确立起"桥梁学科"的地位,必须着力发展"教育的技术知识"。对这种技术知识的理解,需要从科学、技术、工程三元划分的视角把握其直接面向实践的现实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菊玲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体现了教师成长两种不同的研究视域和范式。教师专业发展的危机表面上表现为师生生命意义和教育意义的丧失,其深层根源则是对生活世界的脱离以及近代科学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成为教师专业发展自明性的前提。现象学对近代科学的反思和修葺对我们反思和克服教师专业发展危机具有非常重要的参照价值。教师专业在本质上是教师在与儿童相处时所显现出来的教育智慧。教育智慧具有意向性和实践性。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在与儿童相处中形成教育智慧的过程。教师只有回到生活世界,去追寻其与儿童相处的生活意义和教育意义,才有可能形成教育智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洪华  
工匠之师的提出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工匠精神传播的客观要求,符合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是"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继承与发展。工匠之师是传统"工匠"与"师"角色的继承与发展,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师角色,重塑了新时代教师形象。工匠之师代表了一种角色期待,是产教融合的统一体,内蕴了一种理想人格。传承工匠精神、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不仅是工匠之师的时代使命,而且贯穿于自身发展及人才培养的始终。工匠之师的培育过程也即理想人格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秦伟  
长期以来,受西方音乐教学模式影响,我国音乐教育"工具性""单一性"的教条主义倾向十分明显,忽视了诗性乐教,构成了我国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由李劲松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诗性乐教:情、思、境旨趣下中国音乐教育研究》一书,对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如何走出困境、回归真正培育人的诗性乐教提供了宝贵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教育公平问题是时代问题,不同时代的教育公平具有不同的旨趣。新世纪以来,由于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教育公平的问题随之凸显。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教育发展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以及制度性不公,教育公平问题依然突出。从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并参照国际教育发展新趋势,新教育公平应在教育平等的基础上,以"高质量的教育"与"实质性的公平"为两翼,终极目标是让每一个人都享有适合自己的优质教育。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桂生  
"师",原为效法之义。由此引申为以可资效法或可资鉴戒之人为"师"。这种"师"的观念在传统的师资文化中,一直传承至今。在教与学组织萌生以后,逐渐形成以授业为职能之师,即弟子的"业师"。随着时代变迁、授业职能的演变,师资文化日益复杂。其中存在今古师资文化的异同与中西师资文化的异同,师资文化本该成为研究的对象,然而实际情况未必如此,个中缘由也就值得研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舒志定  
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教育问题的语境、主旨与实质,是深化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从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视角,把"现实中的个人"确定为教育对象,提出"现实中的个人"是"对象性存在"和人的发展的三阶段理论,阐释教育目的的内涵以及实现教育正义的道路。以此立场理解教育,使教育成为"现实中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凸显教育理解的历史维度,实现教育思想方式的革命。因而,加强马克思人的教育思想的研究,有利于展示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为当前学校教育改革提供思想资源。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永兵  
新历史主义之"新",在于它是一种将历史文本化,用文化阐释的方式解读历史的理论,它关注的重心不再是由实在事件构成的"历史",而是由话语符号构成的文本和贯穿于文本之中的"文化",因而对其更为准确的描述应是"历史文化主义"。相对于原来带有实证主义色彩的历史主义而言,它将一种对于文学而言的外在性历史视角,转化为文化场域内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的互文关系。这种研究方法一方面通过将历史文本化,历史首先被视为一种文本的建构而非客观的存在,动摇了历史叙述中那种根深蒂固的语言透明性,使外在性的历史以"文本—文化"的方式转化成了内在性的历史;另一方面通过在文学文本和历史文本之间建立起互文关系,将形式方法扩展到了文化领域,将原有的文学文本之间的互文转化成了一种文学与历史之间的"跨文体互文",新历史主义在一定意义上打破了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研究方法的纯内在性。这种泛文本化的思想方法为文化研究开辟了道路,形成了一种文化诗学、历史诗学。但这种文本化的方式依然存在着两方面的困境:其一是使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二元对立的否定性结构更为显著;其二是使"历史"被抽空了丰富性的内核,成了空洞的概念。新历史主义的这种困境也是文学理论尝试以二元对立的共时性结构来批判实证主义、经验主义,重建一种文本自律性的理论体系这一尝试的最终困境。新历史主义使文学理论走到了"文学之外",却没能使文学研究以一种新的方式真正地走到"文化之外"、"文本之外",新历史主义者依然没能走出杰姆逊意义上的"语言的牢笼",将一切泛文本化实际上否定了文学有任何超越文本之外的现实价值。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殷满堂  
杜诗既有沉郁顿挫的一面,又有诙谐风趣的一面,而历代杜诗研究者探讨其沉郁顿挫者多,研究其诙谐幽默者少;即使有人讨论杜诗中的诙谐,也仅停留于谐趣层面。以中国古典诗学中的谐隐这一概念观照杜诗,可见出杜诗谐隐风格的三大特点:于歌笑中见哭泣,于戏谑中见讽谕,于风趣中见真性。歌笑、戏谑、风趣者为谐,哭泣、讽谕、真性者为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吕峥  杜欢政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发展方向,其理论旨趣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和立场与当代的生态思想加以结合,从而获得更为有效地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途径。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看来,生态危机的本质其实是资本主义危机,必须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带来的消费主义、工具理性,才能解决生态环境中的种种问题与危机。而且,就文明未来的发展而言,需要超越那种由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文明,才能真正建构起面向人类未来,承载人类共同命运,乃至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
[期刊] 求索  [作者] 徐艳兰  
重建内圣外王之道既是宋代学术旨趣,亦是吕祖谦开创的婺学的学统旨归。婺学在源流上曾受湖湘学的影响,二者不仅在师承脉络上有连续性,而且在义理主张上多有共识。吕祖谦既强调用内圣之学来变化气质,又注重用外王之学来改造社会。婺学乃贯通道、治、文的内圣外王之学,包含义理、辞章、考据、经济四个面向。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是婺学的总纲,斯文重建的辞章之学是婺学的关键,求实考信的考据之学是婺学的基石,经世致用的经济之学是婺学的归宿。四者共同构筑起婺学学统,使儒学回归成己成物、合乎内外的中庸之道。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包礼祥  
在国人的淑世、强国思想和近代小说观念的影响下,近代中国出现了以创作旨趣和题材命名的社会小说,并借助报刊形成一定的声势。早期社会小说家出于救世强国的热心,按照他们的救世思想,进行社会小说创作,表达了他们科学救国、改良风俗和恢复道德以淑世的思想。这些思想虽然没能实现,但我们不能无视其存在,这是近代进步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近代文学具有近代性的重要表现。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葛洪义  
法律的实践属性指向法律活动中人的行为选择的正当性,促使人们在善恶、是非之间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是法律正当性的集中体现。围绕法律的各种认知活动,形成有助于人们做出正确选择的具有普遍性的客观知识,限制了选择中的任性与恣意,但认知并不能代替选择,知识是客观的,选择是主观的;知识可以限定选择的范围,但主体的选择并不完全依赖知识。从实践的角度看,法律活动的主体只能是具有丰富生命力的现实的人,而不是法律。在普遍性与特殊性、法律与事实之间,人是沟通的主体,将法律的实现等同于围绕法律而展开的实践活动,会导致人的主体性的缺失,使法律活动成为机械的物理运动。普遍性来自于特殊性、必然性来自于偶然性,法律活动的正当性,来自于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基于内心自觉而形成的有关正当行为的普遍性观念。法律不能背离常识,法律人应该能够并善于坚守人的底线。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荣蔚  
唐《诗人主客图》品第诗人,区别流派。主教化,倡美刺;尊清雅,重五律;贵新奇,求回味,从中反映出当时诗坛独特的审美风尚及诗歌创作情况。作为唐末诗歌批评中幸存至今的唯一的一部诗句图著作,其丰富的文献内涵,足以说明了它的重要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