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08)
- 2023(5744)
- 2022(4666)
- 2021(4374)
- 2020(3625)
- 2019(8210)
- 2018(8226)
- 2017(14715)
- 2016(8210)
- 2015(9402)
- 2014(9759)
- 2013(9229)
- 2012(8559)
- 2011(7979)
- 2010(8170)
- 2009(7481)
- 2008(7525)
- 2007(6937)
- 2006(6235)
- 2005(5749)
- 学科
- 济(29924)
- 经济(29874)
- 管理(24226)
- 业(19708)
- 企(17902)
- 企业(17902)
- 学(12138)
- 方法(12040)
- 理论(9335)
- 中国(9303)
- 数学(8758)
- 数学方法(8611)
- 财(7849)
- 制(7785)
- 农(7497)
- 业经(7483)
- 体(6840)
- 教育(6734)
- 和(6306)
- 银(5842)
- 银行(5825)
- 技术(5715)
- 融(5703)
- 金融(5696)
- 行(5658)
- 地方(5040)
- 策(4986)
- 划(4754)
- 农业(4734)
- 税(4387)
- 机构
- 大学(123578)
- 学院(119615)
- 研究(45238)
- 济(43431)
- 管理(42782)
- 经济(42214)
- 理学(36018)
- 理学院(35510)
- 管理学(34774)
- 管理学院(34517)
- 中国(32933)
- 科学(28950)
- 京(27515)
- 所(23837)
- 财(22364)
- 研究所(21818)
- 农(21097)
- 中心(20129)
- 江(20027)
- 范(19833)
- 师范(19608)
- 业大(17653)
- 北京(17338)
- 财经(17079)
- 院(16643)
- 农业(16619)
- 师范大学(16041)
- 州(15550)
- 经(15452)
- 技术(14543)
- 基金
- 项目(78440)
- 科学(61811)
- 研究(57665)
- 基金(55966)
- 家(49972)
- 国家(49532)
- 科学基金(41456)
- 社会(35243)
- 社会科(33260)
- 社会科学(33254)
- 省(30502)
- 基金项目(29184)
- 教育(27770)
- 划(26608)
- 自然(26606)
- 自然科(25993)
- 自然科学(25983)
- 自然科学基金(25512)
- 编号(24187)
- 资助(22302)
- 成果(21682)
- 重点(18366)
- 课题(17548)
- 部(17391)
- 发(16360)
- 创(16204)
- 项目编号(15320)
- 创新(15093)
- 科研(14935)
- 教育部(14684)
共检索到193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安彦忠彦(Yasuhiko Tadahiko)教授是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教育课程部会临时委员,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安彦忠彦教授多年来专攻课程论、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著有《学校课程的编制与评价》、《现代教学研究的批判与展望》、《新学力观与基础学力》、《初中课程的独特性与编制原理》等。2005年3月,承蒙他委托早稻田大学教育学部信保敦子教授捎来他的《课程编制论》、《以课程开发推进学校改革》等新著,使笔者得以分享他的学术成果。本文以访谈形式梳理了近年来围绕"学校知识"展开的课程社会学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本文围绕保健与体育的论题,梳理了日本学校体育的理念及其历史发展。日本的学校体育经历了"身体教育"、"基于运动的教育"、"运动教育"三个里程碑。今后的学校体育需要超越以往时代侧重于某个方向的局面,保持上述三种方向的和谐共存。
关键词:
日本学校体育 体育学 体育与保健体育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一桥大学中田康彦(Nakata Yasuhiko)教授从事"教师教育评价"多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教师教育制度的重建,各国的"教师评价"体现了哪些特征——这是他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日本教师教育学会编的《教师的生存状态》(2002年)搜集了他的探讨日本教师评价的问题的研究论文,本文就是围绕这篇论文展开的对话。
关键词:
教师评价 教师能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梶田正已(Kajita Masami)系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他专攻教育心理学和多元文化教育学,著有《多元文化中培育的日本儿童》、《教学的智慧》等。本次访谈着重明晰了教师的"教学体验"和"实践性知识"的特质、两者的关系及其转化的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邓志伟 吴敏
迈尔(Hilbert Meyer)教授是德国奥尔登堡大学的终身教授,曾经担任奥尔登堡大学一院院长,1994年创建"学校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000年主持"中小学校一研讨课程一高等学校"合作中的终身研究性学习项目,2001年主建"教学重建"研究生培养专业。他的研究涉及面广泛,从其博士学位论文"课程研究的演绎问题"到研究项目"课程开发与评价",再到其创建的"一般教学论"与"教学方法论",再到"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等专业方向,反映了迈尔教授的研究转向和学术志趣。他的专著《课程方法论导论》两次再版,《教学方法论》十次再版,《教学模式论》五次再版。由此可见,迈尔教授在德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从2001年度开始,日本学校教育界吹起了一股"和文化教育"(Wa Culture Education)之风。本文就是笔者围绕"和文化教育"的话题约请日本兵库教育大学中村哲(Nakamura Tetsu)教授(和文化教育研究交流协会理事长)作答的访谈录。他强调,日本的基础教育不仅要形成儿童的扎实学力,而且要形成生机勃勃的"人类的生存力"。因此,日本的学校教育应当重视"和文化"(日本文化),使之像中草药那样润物细无声,在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形成中起春风化雨的作用。中村哲教授专攻社会科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和文化教育,著有《让‘和文化之风’吹遍学校》、《和文化——感悟日本传统的 QA 事典》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京都大学栀田叡一(Kajita Eiichi)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学、教育学。曾任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大阪大学教授、京都大学教授、京都女子大学校长。现任兵库教育大学学长、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委员(教师教育部会会长)。栀田教授的代表作有《自我意识心理学》、《教育评价理论》(3卷本)、《创新大学教育》等。他的学术研究的经历、教育行政的经验,以及他的一系列著作,奠定了他作为日本教育学术界权威学者的地位。本文围绕日本中小学教育中实施的形成性评价问题,梳理了提田教授有关教育评价的主要见解。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自我评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兵库教育大学教授中村哲(Nakamura Tetsu),多年来从事社会科教育研究,致力于"教育实践学"的构筑。近年来,作为日本"和文化教育研究交流协会"理事长,同时也致力于推进日本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的研究。他期望借助"和文化教育"和"教育实践学",使日本教育真正承担起新的文化创造的使命。本文梳理了"教育实践学"的理念、结构、课题与方法,展望了"教育实践学"的愿景。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日本教育界构筑"教育实践学"的诉求。
关键词:
教育实践研究 教育实践学 教育实践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兵库教育大学学长梶田壑一(Kajita Eiichi)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学、教育学。其代表作有《自我意识心理学》、《教育评价理论》(3卷本)等。梶田壑一教授主张,视学习者的实际展开实践乃是教育活动的原则。因此,必须真切地把握并判断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在教育工作中所谓的"评价",指的就是这种活动。本文依据其自身的研究及其他同行的成果,就课堂教学中学习评价的目的与方法的问题作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
学习评价 形成性评价 宏观周期 微观周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兵库教育大学教授中村哲(Nakamura Tetsu)多年来从事社会科教育研究,致力于"教育实践学"的构筑。本文以教育实践论的核心课题——"师生关系"为中心,通过教育影响力和教师领导力的类型分析,以及儿童逆反现象的认识,阐述师生信赖关系得以创造的条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本文归纳了日本新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的要点及其实施的基本课题。日本新课程改革传承了培育"生存能力"的教育理念,力图通过中小学课时的增加、小学英语科的引进、各学科被削减的教学内容的恢复,倡导"习得"、"活用"、"探究"的学习活动,以及突出"国语能力"的跨学科培养,旨在形成每一个儿童的"扎实学力"。这是日本近30年来最大的一次课程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佐久间亚纪(Sakunla Aki)系日本东京学艺大学专任讲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近期发表过《美国教师养成制度的现状与问题——日美比较的视点》(2002年)等研究报告。本文是围绕国际视野中教师教育研究面临的课题所展开的讨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本文围绕儿童心目中的教师形象的论题,分析了如何联系儿童的"认知型教师形象",去准确地把握他们所抱有的"假定型教师形象"与"理想型教师形象"的必要性。真真切切地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教师认知的发展脉络,是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得以成功的秘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晓敏
自2008年开始,日本诞生了第一批教师研究生院(日文为"教职大学院"),这一新型的教师教育机构以培养教师的高水准专业实践力为宗旨,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原则来编制课程,开展教学。市川博教授主持创立的帝京大学教师研究生院经过日本文部科学省的严格审查于2008年获得认定。在市川博(Hiroshi Ichikawa)教授来我校访问之际,笔者约请市川教授就日本设立教师研究生院的背景以及教师研究生院的理念、课程和教学上的特点作答。市川教授早年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曾任教于东京教育大学、横滨国立大学等,从事社会科教育以及教学论和教师教育的研究。2003年从国立大学退休后,受聘于私立的帝京大学。他担...
关键词:
教师教育 高水准专业实践力 教师研究生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本访谈约请日本目白大学多田孝志(Takashi Tada)教授以"场景式教学"为中心,探讨全球化时代教学方式的变革趋势。本访谈录着重分析了"场景式教学"的时代背景、概念界定、基本特点、理论基础。以及实施过程中的若干课题。
关键词:
全球化时代 场景式教学 自组织化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