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500)
2022(1218)
2021(1319)
2020(1193)
2019(2609)
2018(2556)
2017(4435)
2016(2583)
2015(2915)
2014(2876)
2013(2929)
2012(2839)
2011(2822)
2010(3004)
2009(3074)
2008(3134)
2007(3000)
2006(2869)
2005(2730)
2004(2492)
作者
(8662)
(7314)
(7022)
(7018)
(4795)
(3507)
(3190)
(2955)
(2715)
(2642)
(2596)
(2591)
(2518)
(2471)
(2389)
(2195)
(2188)
(2170)
(2092)
(2042)
(2041)
(1834)
(1815)
(1711)
(1684)
(1680)
(1646)
(1538)
(1497)
(1494)
学科
(10945)
经济(10935)
(8679)
管理(6037)
(4972)
(4654)
企业(4654)
理论(4518)
教育(3969)
中国(3429)
方法(3362)
经济学(2954)
(2672)
(2271)
(2225)
业经(2165)
研究(2145)
图书(2085)
书馆(2019)
图书馆(2019)
(1960)
数学(1898)
(1828)
金融(1827)
教学(1819)
数学方法(1809)
(1709)
银行(1699)
(1645)
(1641)
机构
大学(48977)
学院(44417)
研究(16901)
(15066)
经济(14698)
管理(12663)
中国(11613)
科学(11497)
(10747)
理学(9919)
理学院(9736)
(9407)
管理学(9389)
管理学院(9274)
(9109)
师范(9039)
(8551)
研究所(8485)
(7836)
师范大学(7400)
(7186)
北京(6961)
教育(6819)
财经(6643)
中心(6502)
(6313)
(5876)
(5866)
农业(5671)
业大(5541)
基金
项目(22634)
研究(17264)
科学(16925)
基金(15514)
(13413)
国家(13253)
科学基金(10521)
社会(10007)
社会科(9308)
社会科学(9305)
教育(8874)
(8653)
成果(8180)
(7489)
编号(7334)
基金项目(7229)
资助(6582)
自然(6220)
自然科(6038)
自然科学(6037)
自然科学基金(5930)
课题(5466)
重点(5451)
(5037)
项目编号(4812)
大学(4650)
(4578)
(4557)
(4453)
(4349)
期刊
(21121)
经济(21121)
研究(17615)
学报(11225)
教育(10373)
中国(9803)
大学(7920)
(7795)
科学(7726)
学学(6759)
(6561)
图书(6539)
财经(4974)
书馆(4954)
图书馆(4954)
管理(4800)
(4315)
农业(4173)
技术(3275)
(3224)
情报(2981)
(2974)
金融(2974)
经济研究(2852)
问题(2811)
(2659)
论坛(2659)
理论(2294)
社会(2275)
经济学(2231)
共检索到76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戴建业  龙珍华  
前人认为"目录之书莫难于叙录,而小序则尤难之难者","非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与此"。类序之难不仅要求其"学"必须精微,同时也要求其"心"务必公正。学界迄今极少专文分析类序的学理意义与学术特性。为了弥补这一学术遗憾,该文论析了目录学中类序的学术品格:"学心"与"公心"。围绕这一中心论旨,文章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的类序为例,从宏阔的视野、精审的眼光、渊博的学识及公允的态度四个层面展开论述,认为在中国古代各种传统的述学文体中,类序尤其必须兼具这四者之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俊三  
教育研究是一种成人的研究,一种事理的研究,一种行动的研究,其对伦理、事理和道理的追问,促进了教育学崇高学术品格的形成。教育研究具有深厚的学科底蕴,明确的理论导向,自觉的学术追求,它的理想境界主要体现在固本归元、兼容并包、出神入化的学术追求之中。教育研究要勇敢迎接新的挑战,抓住新的机遇,介入新的场域, 既建设学科,又化解学科,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学术生命。只有这样,教育研究才会发展,教育学才会得到新生和永恒。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白金  
北宋目录学继承了目录学传统理念:尊崇儒家学说,将目录作为弘扬儒学、构建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宣扬政府文教功绩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在传统目录学思想基础上,北宋学者对目录学的概念与范畴、"以义分类"的图书分类指导思想等目录学核心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开拓与创新,对后世影响深远。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彭斐章  
中国目录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传统学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从汉代刘向、刘歆整理图书,主持编纂《别录》、《七略》,开创目录校仇工作,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录学自产生以来,就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己任,成为人们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科学研究的指南,深受学术界的重视,成为一门显学。正如史学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所说的:“目录之学,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全波  
千余年来,类书在目录学中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先是被载入史部,后又被置于子部,甚至还有不少学者提议于四部之外为其另立一部;即使在子部中,类书先是被归入"杂家",后又被置于"事类"、"类书类"、"类事类"之中。类书在目录学中的演变根源于不同时代的类书发展状况,更体现了古人对类书的认知与评价。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郑金洲  
瞿葆奎是我国知名的教育学家,他的教育学探索对我国教育学的建设与发展影响颇深,他的学术品格深深影响着后辈学人。瞿葆奎对教育学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探寻教育学本源、把握教育学基本、聚焦教育学进化、开创元教育学、创建教育学学科分类、注重教育学方法论、阐述教育学信条等。学术研究的经历和丰富曲折的人生阅历铸就了瞿葆奎的学术品格,这些学术品格主要表现为: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严谨求实,严格要求;坚持"三个统一",即"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材料与观点相统一""叙述与评析相统一";倡导学术研讨、鼓励学术争鸣;主张史论结合,守正创新。瞿葆奎的教育学探索以及学术品格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给我们留下很多启示:要有教育情怀,执着教育研究;要注重学术积累,博采古今中外;要有"发生学意识",探寻本来本源;要关注教育实际,汲取实践养料;要有批判精神,善于独立思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继宏  
教师承担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较高的素质能力,还要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融真善美于一体的教学风格、严谨的治学精神、高超的教育智慧等职业品格。惟其如此,教师才能引领社会潮流,传播和创新优秀文化,担负起培养学生的重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辛继湘  
教学的审美品格表现出追求自由、超越功利、体现和谐、凸显个性、富于创造、充盈情感等特征,是教学的科学品格和伦理品格的升华。在教学中应通过呈现教学的生命之美,让教学过程灵动起来,建立审美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的审美品格得以彰显。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道宇  
评价品格是教师评价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求真、求善、求美三重向度的内涵:求真层面指向的是将教学评价之事“做好”以有效达成评价目的的科学化品格,主要包括直面成效的求实精神、评价自主的批判精神、包容他见的融通精神、质量至上的工匠精神;求善层面指向的是将教学评价之事“做对”以规范地展开评价活动的伦理化品格,主要包括以评促长的仁爱心、公平待生的公正心、守职担责的责任心和合作协调的共进心;求美层面指向的是将教学评价之事做好做对的意义化品格,主要包括愿景驱动的评价信念、生命内化的评价使命与个性彰显的评价风格。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戴建业  
郑樵论文献学既首重"类例",对文献学的贡献也当首推"类例"。"类例"理论的提出和成熟标志着我国古典文献学理论上的自觉,从叙录解题到以类明书是文献学发展的历史必然。郑樵的"类例"主张不仅具有理论的前瞻性,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实践意义。本文从"类例"的学术旨归、功能、原则以及在文献学中的地位等层面,论析郑樵"类例"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英  叶文青  文庭孝  
20世纪90年代以来,目录学发展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技术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和知识化(精确化、个性化、综合化、多样化)是新时期目录学发展过程中两大最明显的特征。目录的本质是知识地图,目录工作的使命是绘制和构建知识地图,目录学是研究知识地图绘制、构建和利用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科。用知识地图学来替代目录学,是传统目录学的新生。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孙振田  
徐有富教授的目录学新著《目录学与学术史》一书的出版将古典目录学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理论上,该书作者对历代目录所构成的通代学术史性质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中国历代目录实际上就是中国学术史的缩影"。方法上,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精心选择富有代表性的目录著作进行目录学研究与宏观的学术史建构;其二,紧紧抓住目录本身的要素特点,精心设计研究论题,进行目录学与学术史的研究工作。成效上,表现为学术史研究内容的丰富与扩大。该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田祖武  
《学术编辑学研究》的出版,是编辑学研究的新收获,也是西南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的同志们在学术探索和学报编辑学建设方面所作出的新贡献。作为一个老编辑,我怀着欣喜的心情慎重地向同志们推荐这本虽不完美但确有新意、能给人以启迪的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何华连  
文章全面论述了彭斐章先生融汇古今,博通中外的目录学理论体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探索重大课题,适应社会发展,把握目录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特色;作为学术带头人传道授业,开拓创新的卓越学术成就。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芷新  
四部分类法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最重要的分类体系,它的首创者是三国魏的郑默还是晋朝的荀勖,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文章从两位目录学家的工作出发,认为郑默没有开创四部分类法,也没有撰写《中经》一书,他的功绩主要是对国家藏书进行整理和排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