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62)
- 2023(4894)
- 2022(4066)
- 2021(3956)
- 2020(3232)
- 2019(7348)
- 2018(7235)
- 2017(13325)
- 2016(7569)
- 2015(8766)
- 2014(8936)
- 2013(8778)
- 2012(8710)
- 2011(7854)
- 2010(8032)
- 2009(7727)
- 2008(8133)
- 2007(7583)
- 2006(6935)
- 2005(6575)
- 学科
- 济(33745)
- 经济(33698)
- 管理(20792)
- 业(20552)
- 企(18094)
- 企业(18094)
- 方法(14706)
- 学(12965)
- 理论(10210)
- 数学(10201)
- 数学方法(9969)
- 中国(9417)
- 业经(8537)
- 农(8511)
- 教育(7356)
- 财(7137)
- 和(6549)
- 制(6450)
- 农业(5717)
- 策(5126)
- 经济学(5103)
- 贸(5097)
- 贸易(5090)
- 地方(4965)
- 易(4896)
- 银(4873)
- 银行(4856)
- 体(4800)
- 融(4713)
- 金融(4712)
- 机构
- 大学(123016)
- 学院(118658)
- 济(46384)
- 经济(45242)
- 研究(42636)
- 管理(41201)
- 理学(34538)
- 理学院(34069)
- 管理学(33244)
- 管理学院(33008)
- 中国(32275)
- 京(27484)
- 科学(26413)
- 财(22534)
- 所(22389)
- 农(20663)
- 研究所(20068)
- 江(19380)
- 中心(18766)
- 范(18648)
- 师范(18460)
- 北京(17484)
- 财经(17482)
- 业大(16789)
- 农业(16313)
- 经(15761)
- 州(15445)
- 经济学(15085)
- 师范大学(14919)
- 院(14469)
- 基金
- 项目(70364)
- 科学(54611)
- 研究(51790)
- 基金(50348)
- 家(44377)
- 国家(43920)
- 科学基金(36549)
- 社会(32920)
- 社会科(30902)
- 社会科学(30895)
- 省(26725)
- 基金项目(25131)
- 教育(24786)
- 划(22845)
- 自然(22665)
- 自然科(22152)
- 自然科学(22146)
- 自然科学基金(21780)
- 资助(21445)
- 编号(21262)
- 成果(19557)
- 重点(16180)
- 部(15823)
- 课题(14944)
- 发(14697)
- 创(14077)
- 教育部(13652)
- 国家社会(13621)
- 大学(13493)
- 性(13460)
共检索到194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祎莹
“学二代”因其优厚的家庭文化资本而有别于其他“二代”群体。作为具有高知家庭背景的“学二代”,在自身的成长脉络中却可能存在诸多“难言之隐”。通过对14位“九零后”“学二代”的成长脉络进行深入细致的叙事研究,发现在“学二代”自我寻觅之旅中有着对于家庭文化资本的继承、超越和反叛,看似顺遂的成长之路却充满冲突和拉扯。在顺应父辈期望的文化再生产与建构自我的文化生产的对峙中,他们正在探寻着一种与家庭文化资本保持距离的方式,寻找着文凭之外的出路,并展现出新知识分子对于教育的后现代性目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长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内理论界讨论的重点话题。本文运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去探究我国"三农"问题,认为"三农"问题的实质是社会总产品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两大生产部门即城镇部门和农村部门的不平等交换与不均衡发展过程中的长期矛盾积累;并基于农村——城镇两部门再生产的扩展模型去分析"三农"问题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再生产 平等交换 均衡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新涛
作为“知识共同体”的大学,从中世纪教师和学生的行会组织,到现代的顶尖高等教育机构,虽然都冠以“大学”之名,但其内涵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使大学性质、结构和功能既具有继承性,又具有反叛性。今天,我们在指责现代大学的弊端、重构现代大学制度时一味地以现代大学的起源——中世纪大学——为标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历史情结。因为,中世纪大学的性质和功能与现代性之间已经失去了契合。
关键词:
中世纪大学 现代大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姚晓红 郑吉伟
在西方现代绿色思潮中,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生态批判彰显出独特性。他们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反思,开启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生态批判的理论前提。重点围绕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根本目的、生产方式、技术利用方式等,他们多维度透视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与生态原则的内在冲突。在对资本再生产发展趋势进行研判的过程中,他们既肯定资本积累一定限度内暂缓生态危机的能力,同时又对生态资本主义予以否定。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既有合理因素,又有其不容忽视的内在缺憾,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一思想对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新春 韩剑 李炜文
代际传承是家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然而,二代继承人往往因为权威合法性不足面临着"少主难以服众"的尴尬局面。针对上述现象,本文从权威理论和比较期望理论出发分析二代继任的权威合法性不足的问题。这一研究从过去主要关注家族企业传承什么和如何传承的问题,转向对代际传承与组合创业的关系及其微观机理的研究。本文的基本假设是,二代继承者一个可能的选择不是简单地继承父业,而是"另创领地"进入其他行业或领域,这一组合创业是其面对自身权威合法性不足以及比较期望过高的不利环境时,构建个人权威和显示其能力合法性的战略选择。同时,制度环境作为改变比较期望的参考框架,也会影响二代进行组合创业的倾向。这一研究模型将家族传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罗进辉 彭晨宸
随着越来越多家族企业进入代际传承阶段,家族二代继承人,特别是不少女性二代继承人的经营表现情况,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和热议。基于此,本文以中国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性别差异视角分析并检验了家族二代继承人的经营表现。结果发现,相比女性二代继承人继任的家族企业,男性二代继承人继任的家族企业具有显著更高的经营绩效,表明男性二代继承人的经营表现要好于女性二代继承人。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工具变量两阶段回归模型等对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后,上述研究结论仍然稳健成立。本文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先天方面,由于男性相比女性具有更强的冒险倾向,使得男性二代继承人经营的家族企业具有更高的风险承担水平,即具有显著更高的研发投资水平和负债水平,从而更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表现;后天方面,由于中国“重男轻女”“传男不传女”等传统文化的影响,男性二代继承人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培养,即在企业历练的时间显著更长,更可能在本土而不是到海外积累经验和资源,从而有助于其更好地经营企业。此外,本文发现女性“贤妻良母”的社会角色是女性家族二代继承人相比男性继承人经营表现更差的另一个后天因素。本文的研究工作不仅丰富了相关文献,而且相关结论对于家族企业继承人的培养和传承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二代继承人 性别差异 企业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美玲
文章选取263家在2010—2021年发生代际传承的家族企业,分析二代继承方式、继承者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发现:家族企业二代继承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取决于继承方式,晋升方式的二代继承对企业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存在正影响,而以空降方式的二代继承对企业创新存在负影响。在二代继承者的学历、海外经历和专业技能背景中,仅海外经历对二代继承与企业创新关系存在积极的调节效应,即相对于没有海外经历的继承者,晋升方式继承下的创新正效应更强,空降方式继承下的创新负效应更弱。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二代传承 企业创新 背景特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苏宏志 陈永昌
城市并不是凝固的,而是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它应和过去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对未来抱着热切盼望。传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也可以阻碍它的进步,对传统的继承应有正确的态度。对传统街、巷以及院落赋予现代意义,可以使城市中的传统元素焕发新的活力,同时给现代城市带来新的生机。
关键词:
城市传统 街 巷 院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甘剑梅
任何教育都有自己的起点 ,从知识和道德出发 ,这是教育的传统起点观 ,它们在生命之外寻找教育的基础 ,使人的发展丧失生命的根基。教育应遵从生命优先的原则 ,从生命的原初活力出发 ,理解教育的逻辑基础。教育起于生命 ,但又不止于生命 ;始于生命的陶冶 ,但又不放弃知识和道德的追求 ,这是生命力量论对教育起点的哲学解释
关键词:
生命活力 教育起点 教育追求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敢
从经济社会学视角审视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其间涉及到社会分层的合理化、企业承继,以及产业组织化等议题。本文以民营企业"富二代"接班为例,借助于诺斯的"共享心智模型"理念,探求了民营企业财富与运营控制权的代际传承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联。本文结论的是,企业承继涉及到的不只是产业特征和经营特质等物质财富问题,更关联到心灵财富问题,即基于"国家(政府)-市场-社会"逻辑框架上"心智"的转型升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朝霞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身份性特征使得其继承与否无论在理论上、立法上还是实践上均未达成共识。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在立法上的落实,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与否的问题转变成了土地承包权继承、土地经营权继承还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的新分歧。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与否、如何继承,应当从法理基础、规范进路综合分析,平衡政策与法律之间的张力。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土地承包权在法律属性上的同一性,决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等同于土地承包权继承。在继承规则构造上,坚持集体成员为权利主体,兼顾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身份性,限定其继承主体为本集体成员。在继承方式上以法定继承为主,赋予尚未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户内集体成员以优先性,遗产分割区分"分户"与"未分户"的情形,并予以变更登记。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土地承包经营权 继承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段吉方
从文本阐释的角度切入中国阐释学的当代建设是中西阐释学理论所给予的理论启示。深化中国当代文本阐释诗学的理论与实践是建设中国阐释学的路径之一。中国当代的文本阐释诗学并非是要建立一种新的阐释学理论,而是要强调重点从文本阐释的角度出发,将中国阐释学的研究与发展根植在不同文化语境的文本阐释的基础之上,倡导中国阐释学的理论与实践自文本始,经过充分的文本阐释工作,最终走出文本,锤炼文本阐释的诗学、美学与哲学特质。公共阐释论及相关论述揭示了西方阐释学与中国阐释学在文本阐释诗学构建中的理论资源,提出了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的新思路,对推动和加强中国阐释学的当代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公共阐释论 文本阐释 对话 中国阐释学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洪岳
对于既有文化和文艺作品的理解和阐释是创新文化文艺的必由之路,甚至如存在论认为的那样,理解和阐释是人的在世方式。但在后现代之后,如何理解和阐释面临着新的问题,尤其是审美阐释何以可能?元现代理论作为吸收、融合并超越了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一种新的话语,化约为感性、理性和灵性的三维。这三者不是水火不容的,可以通过以理性为枢纽的新的"审美三元"来建构新的审美阐释学。
关键词:
元现代 公共阐释 理性 审美直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梅
“阐释学”(HERMENEUTICS)一词,源自对圣经经义的阐释。近十个世纪以来,圣经经义的诠释者们穷其毕生精力,对各种版本的圣经经义作了最为细致、最为系统的解释工作。而文学阐释学就是像圣经研究者考察研究圣经经义那样,对文学作品的阐释找出最好途径。从这一点出发总结文学阐释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杜欢政 聂雨晴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第二个结合”,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契合实际、内容完整、逻辑严谨的重要论述。从理论内涵上看,这一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凝练概括,又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精华的深层把握,即理想追求、思想主张和精神特质的契合。从历史赓续上看,这一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思想解放与理论突破的相伴而生。从实践向度上看,必须立足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从价值意蕴上看,这一论述对于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全球性发展难题及滋养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高度契合 中国式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