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72)
2023(9780)
2022(7882)
2021(7316)
2020(5686)
2019(12882)
2018(13033)
2017(21852)
2016(12546)
2015(14093)
2014(14368)
2013(13190)
2012(12340)
2011(11126)
2010(11628)
2009(10469)
2008(10199)
2007(9741)
2006(8676)
2005(7670)
作者
(34623)
(28799)
(28417)
(27179)
(18079)
(13630)
(12939)
(11096)
(10996)
(10676)
(9801)
(9626)
(9413)
(9122)
(8965)
(8864)
(8667)
(8449)
(8443)
(8282)
(7605)
(7178)
(6949)
(6930)
(6766)
(6543)
(6536)
(6324)
(6036)
(5870)
学科
管理(38540)
(34808)
经济(34750)
(34219)
(30136)
企业(30136)
技术(16221)
中国(15724)
教育(14121)
理论(13448)
(13191)
教学(12892)
技术管理(11540)
(11396)
业经(11395)
(10166)
地方(10065)
(9642)
方法(9252)
(8950)
银行(8931)
(8659)
(8569)
农业(8469)
(7992)
金融(7985)
学法(7802)
教学法(7802)
(7226)
(7081)
机构
学院(163292)
大学(161384)
管理(57144)
研究(56067)
(54101)
经济(52349)
理学(47056)
理学院(46440)
管理学(45429)
管理学院(45105)
中国(41533)
(35674)
科学(33956)
(30807)
(28766)
(28398)
师范(28097)
(27489)
中心(26977)
(26087)
技术(25638)
研究所(24486)
(24160)
教育(23147)
北京(22924)
业大(22094)
师范大学(22019)
职业(21877)
(20986)
(20757)
基金
项目(103896)
研究(85506)
科学(80930)
基金(67443)
(58014)
国家(57315)
社会(49484)
科学基金(48841)
社会科(46337)
社会科学(46330)
(45815)
教育(44646)
编号(38090)
(37921)
基金项目(34772)
成果(33748)
课题(30327)
自然(28870)
自然科(28217)
自然科学(28208)
自然科学基金(27706)
(27678)
(25852)
资助(25633)
创新(24697)
重点(24438)
项目编号(23116)
(22903)
规划(22481)
(21961)
期刊
(70928)
经济(70928)
研究(54873)
中国(53514)
教育(49444)
管理(26243)
(25079)
学报(24914)
(23622)
科学(21664)
技术(21182)
大学(19599)
学学(17087)
农业(16549)
(16450)
金融(16450)
职业(15634)
图书(13582)
业经(12540)
(11513)
论坛(11513)
科技(10585)
书馆(10451)
图书馆(10451)
财经(10449)
技术教育(9982)
职业技术(9982)
职业技术教育(9982)
经济研究(9751)
(9220)
共检索到278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邵龙宝  
“学习共同体”是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其文化精神气息和氛围的内涵是:独立的个性意识、公平竞争观念和文化开放视野;科学的、理性的、主体性的、创造性的、智性主体精神与德性主体精神的有机统一,科学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学习共同体通过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学会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有利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的被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时长江  刘彦朝  
课堂"学习共同体"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设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学习共同体"的活动由五个环节组成:基于真实性任务的教学;学生发展建立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互相依赖的基础上;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争论与协商达成共同的理解;教师与学生或合作或独立地与共同体成员分享观点;学生课外与专家、教师或学生交流沟通。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满意度,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少兰  
本文围绕高职德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目标,阐述了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教学改革的思路、实施方案等方面的内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丹  
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回顾和反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改进现状的对策,即紧密围绕"立德树人"主题,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实行课上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褚凤  
教学评价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需要在客观分析目前高校"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的认识观念不足、制度粗疏零乱和操作单一的基础上,突破定点的思考,树立"跨界"思维,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融合、整合,实行注重在系统评价、统一管理、模块评价、因材施教和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面加强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申艳婷  
文章提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其中,课堂实践教学是主体,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是补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益权  
当前,因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网络文化等的强势冲击,大学生重智育轻德育、重理工轻社科、重实用轻基础、重工具学科轻人文学科等在素质追求上的病态甄择现象不断彰显,人文讲座等一系列举措已经难以从根本上真正扭转这种状况。这也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育实效实质性低迷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只有教师深入研究,寻找该课教育教学的关键点,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效果,充分发挥它在高校育人目标体系中的应有作用,实现对学生成才的导向、保证和动力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奇琦  陈光耀  
通过对广州市黄埔区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实践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对社区教育思路的变革,社区学习共同体价值、培育的方法及推广的前景等进行反思,提出了社区学习共同体应"反哺社会",在融入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程,对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是一个崭新的挑战,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创新性教学。创新性教学要求教师要做到以教材为本,创新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本,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以规范化为本,完善教学环节;以和谐为本,营造具有知识魅力、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的课堂教学氛围;以科学评价为本,改进考试方法。通过创新性教学,才能保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齐永芹  陈旭东  
培养"职业精神"是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该守好的"一段渠",必须种好的"责任田"。"职业精神"的培养与"基础"课教学内容具有很多的契合点和很大的融合度。以"职业精神"为统领的"基础"课教学需要和课下的社团活动、辅导员工作、顶岗实习等高职生的自我教育、个别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构建"职业精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系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德与法》)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改革后,在过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基础上,精心整合而成的一门课程。“道德”与“法律”二者最显著的共同点就在于它们都是一种“规范”。“道德”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具有自觉性的规范,而法律则是一种由外而内的、具有强制性的规范。因此,将两者整合在同一个课程体系之中,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项国雄  何小忠  周其国  
为了适应教师教育开放化、一体化、专业化发展需要,有效解决师范院校教师培养封闭、培养主体单一、教育实践资源不足、"教书匠"式技能模仿,以及实践教学各环节重点不突出等问题,探索大学、地方政府、中学共同培养教师模式和机制,江西师范大学在总结2004年"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的基础上,自2009年开始探索构建"实习、研究、服务"三位一体的校外实践基地,为有效实施师范生"三层五段七化"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提供平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天立  
文章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多媒体视频教学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以适用性为原则调整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以及加强实践等手段来提高多媒体视频教学效果的改革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林智  
主体间性理论倡导一种全新的主客之间的关系,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主体间性理论下反思传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主客关系,以此来探索主体间性理论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式的实现路径,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引  魏晓玲  
文章指出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实效性需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社会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加强该课程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目标与原则;最后,阐述了实施该课程实效性的四种路径: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学分的计算方式,提升校领导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知,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尽量多发展校外思政实践教学基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