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52)
2023(14147)
2022(11524)
2021(10759)
2020(9006)
2019(20686)
2018(20812)
2017(37879)
2016(21433)
2015(24580)
2014(24839)
2013(23474)
2012(20982)
2011(18919)
2010(19369)
2009(17394)
2008(17295)
2007(15621)
2006(13776)
2005(12630)
作者
(60452)
(49905)
(49661)
(47569)
(31671)
(24125)
(22884)
(19516)
(19301)
(18142)
(17110)
(16912)
(16422)
(15933)
(15447)
(15378)
(15219)
(14775)
(14682)
(14421)
(12925)
(12412)
(12299)
(11713)
(11411)
(11279)
(11258)
(11222)
(10390)
(10059)
学科
(77730)
经济(77638)
管理(55235)
(49068)
(40079)
企业(40079)
方法(30698)
数学(26188)
数学方法(25425)
中国(24504)
(23341)
(20742)
理论(19330)
业经(18483)
(18286)
地方(16990)
教学(16257)
(15925)
农业(15416)
教育(15118)
(12776)
(12078)
银行(12042)
(11866)
(11639)
贸易(11623)
技术(11504)
(11465)
(11290)
财务(11206)
机构
学院(288470)
大学(287180)
管理(102676)
(101210)
经济(98408)
研究(96898)
理学(86519)
理学院(85424)
管理学(83102)
管理学院(82570)
中国(72656)
(63507)
科学(62595)
(49572)
(49364)
(49225)
(48096)
中心(45198)
(44776)
研究所(44760)
师范(44266)
业大(43566)
北京(40258)
技术(38730)
农业(38460)
(38443)
财经(37797)
(35877)
师范大学(35106)
(33964)
基金
项目(187744)
科学(144672)
研究(141231)
基金(128056)
(111745)
国家(110769)
科学基金(93895)
社会(82885)
(78253)
社会科(78073)
社会科学(78048)
教育(69732)
基金项目(66256)
(64900)
编号(61521)
自然(60364)
自然科(58959)
自然科学(58941)
自然科学基金(57790)
资助(53362)
成果(51916)
课题(45136)
重点(43359)
(40651)
(39328)
(38502)
(37515)
项目编号(36814)
创新(35842)
大学(35503)
期刊
(119573)
经济(119573)
研究(86832)
中国(71980)
教育(57264)
学报(48065)
(45512)
科学(41168)
(40910)
管理(39860)
大学(36455)
学学(32888)
技术(32640)
农业(30657)
(23664)
金融(23664)
业经(20696)
图书(20091)
经济研究(18307)
财经(18101)
职业(18060)
(17289)
(15745)
(15307)
问题(15159)
统计(14592)
书馆(14421)
图书馆(14421)
(14086)
论坛(14086)
共检索到452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施卫  崔伟  臧志军  冯松  
将CIPP评价模型引入到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中,构建学、训、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背景评价包括社会影响和声誉;输入评价包括教学队伍建设和教学手段的投入;过程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学生听课、教师备课等;输出评价包括毕业生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践证明,CIPP评价模型运用到人才培养管理中,不仅可以提高办学能力和质量,同时有利于扩大学校办学的影响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海涛  
本文结合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展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重点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师实践技能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便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多元参与的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剑颖  
依托专业优势及市场需求,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试点,开展校企"一体化"合作育人改革。通过创新育人机制、开展教学改革、建设课程体系、组建教学团队、打造实训环境和构建考评体系等路径,推动"一体化"育人的实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任庆  黎修良  李治国  
湖南汽车职教集团遵循能力递进原则,厘清中职培养"汽车护士"、高职培养"汽车医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职业成长规律,系统构建"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开发系统的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含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标准、专业技能抽查标准),解决了中高职教育定位不准、内容重复的问题。通过中高职衔接,高职对中职师资开展集中培训、"师徒结对传帮带"、院校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师资互融互派、实训场地共用、课程资源共享、校企合作互通,解决了中职专业建设能力不强、教学资源不足、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与就业品质不高等问题;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高职衔接探索与实践方面取得了系统性成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郝巧梅  刘玲  任艳茹  
通过对鄂尔多斯市汽车行业、企业发展前景及汽车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调研分析,以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对人才培养方案、办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进行了改革,以适应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仕斌  邓育年  潘伟荣  
本文结合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重点阐述了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具体介绍了汽车专业“一体化”教学的特点、“一体化”教学模块课程的开发方法和课程结构、“一体化”教学课程组织实施方法和评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高路  
现代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强调教学环境的工学一体,为此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综合考虑模拟实际生产环境、关注教学功能的实现、同步建设管理条例与硬件设施、兼顾设备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和区分学校与企业的教育功能等5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了16个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一体化技能教室,为工学结合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爱民  张晓雷  赵良红  覃岭  
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试点"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工作中,中高职共同制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中高职的定位,强调中职是基础,高职是中职的延伸和拓展、深化,强化中高职教育内在的逻辑关系。其中,对于专业技术课程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进行衔接,按照中职培养"汽车护士"、高职培养"汽车医生"的目标要求,重构"汽车维护"、"汽车维修"和"汽车检测与诊断"层次递进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学生管理方面,高职院校提前介入,分配各年级段的培育任务,做到中高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无缝对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温涛  
随着全球IT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行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和企业对IT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在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体系滞后于技术发展、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实践教学不足、评价体系错位等问题,导致高校工程教育泛科学化、人才培养严重脱离产业需求。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经过深入学习和探索,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改革创新之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薄志霞  吕江毅  
汽车制造业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构建"1-4-1"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学期整合公共基础课,以活动为载体,为专业学习服务;第二、三、四、五学期以学习领域专业课程为主,使学生形成专业能力;第六期学期为企业顶岗实习,侧重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席东梅  
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重要特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职业院校在实践中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汽修领域职业教育,在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新机制方面积累了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佳萍  
通过对我国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和餐饮业发展对烹饪人才需求现状的分析,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视角下,对成人中职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岗前企业实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究该模式构建的实施步骤、流程框架和基本特点,并就完善中职学校"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江  李慧  
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在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园艺技术专业重点建设过程中,开展"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旨在推进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等教学保障设施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伟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校企共同全程与全面参与。本文认为师资队伍的"双师"要求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是"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制度、文化和机制建设则是校企长效运行机制建设的保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成玉莲  依志国  
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如何开展试点,已成为目前职业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笔者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具有现代学徒制特色的"3+2"循环工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家分享,希望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职业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