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
2023(231)
2022(192)
2021(192)
2020(158)
2019(343)
2018(391)
2017(649)
2016(347)
2015(391)
2014(349)
2013(422)
2012(348)
2011(256)
2010(260)
2009(199)
2008(208)
2007(162)
2006(140)
2005(153)
作者
(817)
(559)
(555)
(532)
(388)
(298)
(286)
(230)
(225)
(223)
(214)
(200)
(194)
(193)
(178)
(163)
(154)
(152)
(152)
(151)
(150)
(148)
(141)
(138)
(137)
(137)
(134)
(122)
(120)
(117)
学科
图书(699)
(600)
(595)
阅读(595)
工作(588)
(561)
(560)
辅导(560)
阅读辅导(555)
管理(485)
(444)
读者(416)
书馆(394)
图书馆(394)
(392)
(391)
宣传(391)
中国(385)
(384)
企业(384)
(345)
经济(343)
理论(336)
教育(315)
(255)
(223)
传播(209)
(182)
教学(172)
研究(160)
机构
大学(3832)
学院(3066)
图书(1856)
书馆(1807)
图书馆(1807)
管理(1311)
理学(1055)
理学院(1031)
研究(1012)
管理学(991)
管理学院(979)
(957)
(952)
师范(950)
师范大学(808)
大学图书馆(783)
(767)
经济(725)
中国(704)
信息(671)
(604)
科学(591)
北京(561)
教育(527)
(506)
(501)
(455)
中心(436)
(434)
信息管理(406)
基金
项目(2008)
研究(1785)
科学(1531)
基金(1383)
成果(1310)
编号(1222)
(1125)
社会(1106)
国家(1104)
社会科(1029)
社会科学(1028)
项目编号(1013)
科学基金(972)
(959)
研究成果(923)
之一(828)
基金项目(729)
教育(728)
(635)
(589)
(575)
阅读(572)
(571)
(518)
国家社会(493)
图书(465)
大学(455)
书馆(451)
图书馆(451)
课题(446)
期刊
图书(2850)
书馆(2364)
图书馆(2364)
研究(1029)
中国(1024)
教育(967)
(803)
经济(803)
情报(785)
(630)
(630)
杂志(630)
学报(577)
(566)
论坛(566)
(512)
大学(463)
工作(431)
建设(372)
情报工作(370)
会计(369)
图书馆学(313)
管理(290)
科学(289)
理论(287)
实践(279)
(279)
学学(221)
(207)
金融(207)
共检索到7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平原  
又到了照毕业像的时候,校园里到处绽放着笑脸与鲜花,空气中荡漾着歌声、笑声、祝福声,博士袍、硕士袍随风起舞,无论生人熟人,全都把善意写在脸上。大学校园里,没有比这更美好的时刻了。如此盛大的节日,基本上属于应届毕业生;平日里威风八面的导师们,如今只是充当配角或照相时的道具。按理说,教授也是从学生走过来的,如此风光,人人有份,可偏偏我就没有这样温馨的记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现平  
将考博与读博体会归结为四个字:史、论、点、新。史,是学科的历史;论,是学科的理论;点,是学科的热点;新,是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思考。起于史,基于论,达于点,成于新,这是考博与读博一以贯之的逻辑。史、论、点三者皆归于新,服从于新,服务于新,它是博士生选拔考试的真正灵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别敦荣  
“读博”是很多人心心念念的求学目标。教育部等部委在相关政策文件中对博士生招生条件提出了原则要求,它们是博士生招生的基本依据,具有约束性,高校各招生环节必须遵循。考生和导师不同,对于读博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多数考生对于读博的认知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意识、目的外在化和自我原谅倾向。导师的要求不仅与学科和专业有较强的关联性,而且与导师个人的学术专长和主要学术性向关系密切。在博士生招生中,必须审慎处理博士生招生资格条件问题,有效化解因读博资格所引发的公平与水平、规范与自由、规模与质量、权利与情怀以及个人与集体等五对矛盾冲突,以达到维护博士生招生政策精神严肃性、保证博士生招生工作正常秩序、形成优良的博士生招生文化和选拔优秀博士生的目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柴进武  
我的读书生活柴进武10年前,我调入图书馆工作,自此开始了我新的读书生活。我早年学数学力学,长期从事本专业方面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多年来基本上只读专业方面的业务书籍和有关的科技杂志。其他学科的书刊很少问津。到图书馆工作后,工作内容变了,使我必须面对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阙本旭  苏俊枝  
本文就汕头大学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以及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及效果进行一次综合问卷调查分析,通过调查结果对当前大学生的读书倾向提出几点思考。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卢敦基  
"读书读书,读什么书"这句话,后半句可以读成两种声调。读成降调,写下来就是个感叹号,表示对读书以及读书人的轻蔑:"怎么读了半天(或者多少年)也没用!"更彻底的是:"读傻了,已经无可救药了!"对这种语调,没读书的人以及书没读傻的人都能完全听懂。是啊,用人惯常的功利视角看,一个人读了书,得到一些现实的成功,那也就罢了。但如果读了很多年,读了很多书,混得也不怎么样,那不就是莫大的浪费和多事么?不瞒您说,我本人也还真这么想。一辈子的师友中我最敬佩几个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曾凡英  
历来研究者都把《读书敏求记》看成是一部典型的目录学著作给予高度评价。本文经过对该书流传过程、前人研究与评价的梳理后认为,《读书敏求记》并非是一部作者欲流传的正式的目录学著作,而是一部深刻体现作者求书经历、藏书感受以及人生情趣的藏书精品书目稿本。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雁  
从阅读文化学的视角,叙述莫言从偷读闲书以娱心神起步,不断在中外书林里撷英咀华,终于转型成为一个随心所阅、学以致用的善读者的经历,重点考察其在童年所接受的中国文学作品,以及胶河流域民间传说和乡土文化对其人文底蕴和文学创意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进而说明"书籍之善,益人神智"的阅读文化学道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覃俊  
陈庆港先生的《十四家》一书是朋友借给我的,"书非借而不可读也",结果这一读就是半年有余。该书全称为《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2000—2010)》,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发行的版本没有前言,没有后记,甚至封面上也只是简单地印着书名。但看似平实无奇的外表下,却生动记录着中国西部那些惊心动魄的贫穷。成书原因可以追溯到1998年,陈庆港先生在南京展览一组反映陕北村庄生活困苦、办学艰难的照片,事后他给民政部写信,希望得到一份当年中国贫困县的资料。他很快就收到了资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张兴刚  袁毅  
【目的/意义】通过对"十点读书"新浪微博用户互动行为的研究,探求其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图书馆微博阅读推广的启示和策略。【方法/过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在对"十点读书"新浪微博的用户行为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参与了两条以上博文评论的用户形成的社会网络的网络结构和属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图书馆微博阅读推广的三点建议:多措并举,提高图书馆官方微博的粉丝数;循序渐进,引导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励引导,共建扁平化的微博阅读推广团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振宁  
本文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1995年6月4日在华中理工大学名誉教授受聘仪式上的讲话。他主要以自己亲身的治学经历和体会,讲述了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研究方法(他分别取名为演绎法和归纳法)的差异;并认为这两种方法对自己的研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只要得到其中最好的精神都是很好的方法。他殷切期望大学生们努力学习和工作,能对事业和中华民族前途的发展有大的贡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乘华  
我所经历的MIT博士教育王乘创建于1865年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理工科比重较大的私立综合大学,年年进入美国最佳大学排名榜的前几名,教授中拥有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毕业生往往是各大公司争相聘用的对象。我在美国留学的6年里,有3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解灵芝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卫兴华  马东生  
强调读书要力求真解,特别是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会涉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大业,需要领会和掌握其真谛。误解错解其原意,会给实践带来损害。论文以"过渡时期"问题、国有经济的性质问题和邓小平提出的三条判断标准问题为例,对误解、错解其原意的观点进行理论是非的澄清与评析。既不赞同今人"读书不求甚解",也不赞同"不读书好求甚解"。论文以随意错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原意为例,说明应破除附加于马克思的一切不实之词和错误观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江庆柏  
明末清初藏书家钱曾的《读书敏求记》是一部重要的解题目录,其中的每一部图书都撰写有提要。其提要著录图书版本,标明图书的次第完缺,叙述图书的源流演化,并有对图书或作者的评论。《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充分利用、吸收了《读书敏求记》的成果,也对《读书敏求记》也有不少批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