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823)
2022(685)
2021(712)
2020(652)
2019(1384)
2018(1383)
2017(2636)
2016(1502)
2015(1695)
2014(1664)
2013(1721)
2012(1756)
2011(1732)
2010(2270)
2009(2646)
2008(1549)
2007(1241)
2006(1130)
2005(915)
2004(810)
作者
(4521)
(3876)
(3748)
(3632)
(2430)
(1913)
(1766)
(1435)
(1413)
(1413)
(1360)
(1307)
(1266)
(1263)
(1217)
(1197)
(1116)
(1106)
(1069)
(1023)
(999)
(887)
(883)
(878)
(865)
(831)
(828)
(768)
(753)
(751)
学科
(6135)
经济(6129)
(3231)
管理(3231)
(2788)
企业(2788)
(2524)
金融(2524)
(1977)
方法(1898)
(1885)
关系(1671)
数学(1627)
数学方法(1608)
(1487)
银行(1484)
(1483)
财务(1482)
财务管理(1479)
企业财务(1410)
(1410)
中国(1394)
(1353)
(1283)
贸易(1283)
(1262)
教育(1154)
世界(1125)
理论(1028)
(1017)
机构
大学(23681)
学院(22530)
研究(9785)
(9432)
经济(9243)
中国(7136)
管理(6269)
科学(5626)
(5399)
理学(5163)
理学院(5093)
管理学(4975)
(4947)
管理学院(4942)
研究所(4859)
(4412)
(3915)
中心(3801)
(3609)
师范(3556)
财经(3520)
(3394)
北京(3331)
经济学(3306)
(3241)
农业(3188)
(3110)
师范大学(2981)
业大(2977)
科学院(2952)
基金
项目(12907)
科学(9464)
研究(9148)
基金(9026)
(8038)
国家(7977)
科学基金(6130)
社会(5749)
社会科(5282)
社会科学(5279)
教育(4503)
基金项目(4478)
(4286)
(4061)
资助(3937)
自然(3871)
自然科(3792)
自然科学(3790)
自然科学基金(3710)
成果(3664)
编号(3474)
(3194)
重点(3103)
教育部(2759)
(2740)
大学(2725)
课题(2700)
中国(2687)
(2548)
科研(2533)
期刊
(11866)
经济(11866)
研究(7792)
学报(4718)
中国(4104)
(3834)
大学(3673)
(3665)
科学(3559)
学学(3422)
教育(3347)
(3020)
金融(3020)
管理(2879)
农业(2813)
国际(2261)
世界(2165)
财经(1945)
经济研究(1934)
(1817)
(1731)
(1729)
(1676)
论坛(1676)
(1462)
(1423)
业大(1349)
问题(1338)
世界经济(1312)
技术(1278)
共检索到37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马晓霖  
叙利亚危机是"阿拉伯之春"引发的一场极其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是集内战和反恐于一体、大国干涉和地区力量介入相交织的冲突,也是在美国中东战略收缩背景下发生的重大事件,因而成为观察美国中东战略和外交调整的重要视角。在"奥巴马主义"的指导下,美国坚持采用"以压促谈"的方式参与叙利亚危机进程,避免因军事卷入而重蹈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覆辙,并注重发挥多边作用,试图通过力量制衡和利益置换来实现稳定叙利亚局势的目的,进而服务于美国的中东核心利益及中东政策。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新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倾向,可能使"奥巴马主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吴昊昙  
近年来,难民主要收容国已经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难民安置地也逐渐从难民营转向收容国城市社区。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治理能力不足、政治生态脆弱,难民安置不仅是收容国面临的新问题,也给国际难民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基于作者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对黎巴嫩境内难民援助相关方和瑞士日内瓦难民援助人道主义组织总部总计54次的访谈内容以及相关文献分析,本文认为人道主义组织是黎巴嫩难民治理的主力,地方政府是难民治理的前线,中央政府仅发挥着确定基调的作用。这一治理体系在国际社会和难民所在社区之间架起桥梁,为难民的生存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了黎巴嫩社会的稳定,但同时在内部协调、项目规划和难民参与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黎巴嫩难民治理的现状对发展中国家城市社区收容和安置难民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孔刚  
本文分析了围绕着叙利亚危机的国际政治中的土耳其因素。文章回顾了冷战结束后土耳其外交路线的显著调整,以及由此展现的土耳其新的外交战略和抱负,分析了土耳其针对叙利亚危机采取的政策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限制,探讨了土耳其政策背后所隐藏的主要政治、战略与安全动机,并对土耳其与叙利亚危机的总体联系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立  雷曜  
本文在分析美国养老保险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美国两党执政理念对美国养老保险政策的影响,从而对奥巴马政府的养老保险政策进行了前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叙利亚人道主义危机已导致数百万人逃离家园并流散到周边国家。特别是在过去的几个月内,由于国内食品生产急剧下降等导致粮食价格不断上涨,歉收、交通安全的恶化和粮食生产能力的破坏导致大量家庭没有能力购买食物而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针对叙利亚人道主义危机状况,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9月27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代表中国政府指出,中国高度关注叙利亚人道主义状况,已经并将继续向叙利亚人民包括境外难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近期将向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提供200万美元现汇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用于援助叙利亚境内流离失所者。中国的该项紧急援助承诺及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姚全  
叙利亚自2011年内战爆发以来已超过7年时间,至今仍然难以看到和平的希望。美俄两国相继军事介入叙利亚危机,并深陷博弈的困局。本文在适度修正懦夫博弈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分析美俄在叙利亚危机中的四种博弈结果:既避免出现真正的美俄共进,又无法实现彻底的美俄共退,而陷入俄进美退、美进俄退相互交替的博弈僵局。美俄在叙利亚危机中不同的博弈结果将对中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坚持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前提条件下,中国最优的战略选择是中国作为第三方调解人促成"美俄共退方案",次之是"俄进美退方案",再次是"美进俄退方案",最次是"美俄共进方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范国睿  何珊云  
在经济危机的特殊背景下,奥巴马政府推出力度更大的教育改革计划,即所谓"巧借救市推教改"。奥巴马的教育新政主要是想通过向各州拨付"教育救济款",推行教育部长邓肯在芝加哥领导学校重建时期的改革思路,促使各州在兼顾教育机会均等的同时,大力提高美国学校的教育质量,缔造所谓学生成绩世界一流的美国教育。奥巴马政府的教育新政符合美国近十年来政治传统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同时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是推行缺乏法律的强制性,它并未像布什政府时期那样成为一项单独的教育法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锦  曾省存  
2008年11月5日.美国民主党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顺应民意.以"变革"(change)的形象当选为美国第56届(44任)总统,历史性地成为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变革"成了广大坚定支持者对新总统的期待,也是新总统先前对选民承诺的兑现。具体如何变革尚不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变的只是执政方式和政策策略,不变的是利益集团和国家利益。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乔鹤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政策,体现在高等教育资助计划、"0至5岁教育计划"、《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教师问题、择校与特许学校问题、数学与科学教育、校长队伍建设等方面,这些举措将有力地推动美国的教育改革。从这些举措中我们可以看出,奥巴马教育新政具有注重教育公平、强调责任、注重教育质量等鲜明特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颖  李伯玲  
美国第44任总统上任前,来自教育工作者的八封书信引起了美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八封书信从多层次、多角度对美国教师教育面临的危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奥巴马总统上任不久,新政府就根据八封书信的相关建议对教师招募、新教师培训、教师保留、教师评价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与实施策略。由此可见这八封书信在奥巴马教育改革计划中所起到的积极影响作用。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喻珍  
叙利亚难民危机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黎巴嫩政府对其境内的叙利亚难民治理发挥了最重要的主体作用。黎巴嫩政府的叙利亚难民治理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无限制准入政策阶段、有条件准入和居留政策阶段,以及难民政策再调整阶段。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治理受到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叙利亚难民危机对黎巴嫩经济与社会的影响,黎巴嫩国内政党对叙利亚难民的态度和黎巴嫩国内分散化的国内难民应对机制。黎巴嫩地方政府和政党是难民治理问题重要的次国家参与者。联合国难民署作为主要的非国家治理主体和黎巴嫩政府就叙利亚难民治理问题开展了广泛的协调合作。当前,各治理参与者仍在争议叙利亚难民危机的国际责任分担问题,并在叙利亚难民遣返问题上讨价还价,阻碍了难民危机的有效治理。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赵娜  马帅  
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是现代叙利亚演变进程中的重要政治力量。自20世纪40年代成立以来,该党经历了合并、分裂、重组、内斗和换代等一系列演变过程。60年代,党内老一代领导人的影响力下降,以"军事委员会"为首的少壮派通过军事政变的方式获取了地方主义者支持并重建思想体系。少壮派领导人哈菲兹·阿萨德夺取党的最高领导权后,随着其个人权威的上升,复兴党作为执政党的作用和地位相应地下降。在叙利亚内战中,复兴党演变过程中的遗留问题进一步被放大,如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未能与时俱进,军人管党、党内精英阶层分化以及社会阶层固化等。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任重道远,复兴党亟需加强政党建设,重新握紧国家治理大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周琪  
初步成型的"奥巴马主义"不仅是对美国外交政策的重新审查,而且是对应如何思考美国外交政策的重新审查。有人把"奥巴马主义"定义为"进取性的多边主义、地域政治平等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和自我批评,所有这些都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尽管"奥巴马主义"遭到了美国国内的新保守主义者的激烈抨击,但事实上奥巴马政府并没有背离"美国例外论"传统,放弃对美国世界领导地位的追求。在外交上迄今尚未取得重大成果的情况下,面对国内外的阻力,"奥巴马主义"的原则在实施中已经明显被打了折扣。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许琳  
21世纪初亚洲地位的迅速提升正在引起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东移。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的目标,是要在"美国的太平洋世纪"里,"保持和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能力,改善安全,扩大繁荣,促进美国的价值观"。为此,美国将以"前沿部署外交"为开端,按照"六条关键性的行动路线"向前推进:增强美国的双边安全同盟;深化美国与新兴大国的关系;发展与区域性多边机构的接触;扩大贸易和投资;打造基础广泛的军事存在;增进民主和人权。这表明,"现实的理想主义"构成了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的战略理念。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唐彦林  
对东亚政策的调整是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调整的主要方面。调整的内容包括,巩固与东亚盟国的关系,重视发展与东盟及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而调整与中国政策的关系,无疑是美国东亚政策的核心。奥巴马政府对东亚政策的调整给中国外交政策带来了挑战,但如果处理得当,机遇明显大于挑战:美国东亚政策的调整可以促进中国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实践和规则的制定;为中美合作创造拓展更多的领域、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是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也有利于中美关系的未来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