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0)
2023(11089)
2022(9783)
2021(9309)
2020(8051)
2019(18713)
2018(19064)
2017(36739)
2016(20768)
2015(24207)
2014(24945)
2013(24348)
2012(23028)
2011(21031)
2010(21686)
2009(20598)
2008(20969)
2007(19411)
2006(17343)
2005(16227)
作者
(61003)
(51021)
(50661)
(49011)
(32434)
(24358)
(23521)
(19866)
(19085)
(18668)
(17305)
(17142)
(16437)
(16242)
(15959)
(15794)
(15714)
(15007)
(14980)
(14769)
(13115)
(12647)
(12452)
(11762)
(11560)
(11489)
(11482)
(11443)
(10410)
(10176)
学科
(80861)
经济(80738)
管理(63716)
(58133)
(47498)
企业(47498)
方法(36065)
数学(31434)
数学方法(31032)
(26381)
中国(25270)
(24167)
(23339)
业经(17784)
(16962)
贸易(16954)
(16521)
(16363)
(16256)
银行(16224)
(15815)
财务(15767)
财务管理(15710)
(15431)
农业(15101)
(14895)
企业财务(14803)
地方(14492)
理论(14224)
(14029)
机构
大学(308813)
学院(304452)
(123872)
经济(120870)
管理(111760)
研究(101701)
理学(93888)
理学院(92794)
管理学(91084)
管理学院(90513)
中国(79913)
(66185)
(64751)
科学(60119)
(52805)
(49753)
(49387)
财经(49387)
中心(47307)
研究所(46653)
(44239)
北京(42950)
业大(42407)
(41261)
师范(40891)
(39639)
农业(38521)
经济学(38172)
(36114)
财经大学(36073)
基金
项目(182767)
科学(141764)
研究(138528)
基金(128977)
(110305)
国家(109300)
科学基金(92256)
社会(85016)
社会科(80264)
社会科学(80238)
(72449)
基金项目(67748)
教育(66453)
(60782)
编号(59162)
自然(57644)
自然科(56188)
自然科学(56170)
自然科学基金(55134)
资助(53962)
成果(51592)
课题(42110)
(41597)
重点(41426)
(38837)
(37552)
(37383)
大学(36760)
(36604)
教育部(35807)
期刊
(147106)
经济(147106)
研究(99812)
中国(67049)
(53309)
(45640)
学报(45335)
教育(43623)
管理(42111)
科学(40183)
大学(35484)
(32690)
金融(32690)
学学(31833)
农业(29718)
技术(27149)
财经(25548)
业经(24201)
经济研究(22622)
(21983)
问题(20383)
(17494)
图书(16717)
理论(15867)
技术经济(15136)
(15053)
(14420)
国际(14312)
商业(14301)
实践(14198)
共检索到483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曲绍卫  
我国政府与公立大学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而赋予大学治理者权力的边界却是一种“契约不完全”代理,正是政府决定的高等教育体制、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等多种委托关系的不完全性,党政权力边界交叉显著且责权利的不对称性,从而滋生了“寻租”、机会主义和“败德”行为。监督机构的设置属于“自我监督”行为,难免要增加社会成本又难见成效,切实从制度框架变革委托代理关系乃势在必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天华  
大学是一组个人契约关系的联结。我国公立大学一般不与其教师和职员签署正式合约,而维系于默认契约。因公立大学产权的不可界定性,以及默认契约中"雇主"和"雇员"的模糊性,使这种契约关系始终表现为雇主虚置的"稀里糊涂的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是以口头承诺和内部分工为基础的非正式契约关系,该契约关系使公立大学缔约方守信程度较差,毁约的责任风险较低。本文阐述了中国公立大学的制度·契约关系和履约状态,试图阐明现实生活中,公立大学这样庞大的组织系统,依靠非正式契约关系维持其运转,必然使其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大学制度应该以正式合约为基础,方能体现大学的管理效率,降低学校的运转成本。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金家新  张力  
公立高校作为法人的法源赋权来源于《高等教育法》等行政法规,而在实践中它却被定位为事业单位法人。高校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契约不完全性,使具有行政色彩的高校作为民事主体在法人制度上具有跨"民法"与"行政法"的双界性,并因科层化的非专业性管理使得其"行政化"饱受诟病。公立高校法人制度改革必须经由契约化行政的诱致性变迁来完成,在实践中赋予公立高校以公务法人身份,以相对独立的法律人格应对科层制的弊端;确保其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契约完备与确定性,厘清公立高校法人内外部关系,建立健全服务性行政,以实现内部管理模式创新,确保公立高校在法人化治理过程中的办学自主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海  
本文对我国信用的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表明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信用关系的扭曲和普遍的道德风险行为 ,主要来自信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信用契约的不完全 ,而其根源是不合理的信用制度安排和不健全的法治体系。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改善我国目前信用关系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汉祥  
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在本质上,财务治理是对公司财权进行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具体地说,这一套制度安排必须通过与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各当事方缔结财务契约来实现。本文提出,构成财务治理基础的财务契约是一种不完全契约,这种契约的不完全性将会产生激励不足和约束失控两个主要影响。因此,我们的财务治理机制应该针对财务契约的不完全性来进行设计,力争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完全财务契约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财务治理的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沈向光  赵春荣  郑利群  
自詹森和麦克林提出代理成本理论以来,理论界对代理成本理论的研究,全部集中在股东与经理之间的股权代理成本和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债权代理成本。而关于经理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成本问题,几乎是空白。本文通过对经理作为“合同收益者”与“剩余收益者”双重属性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经理和债权人之间代理成本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成  
高校过度"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使得政府与高校出现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政府与高校以及高校内部"契约不完全"的委托代理制度催生了高校的"行政化"问题。高校"去行政化"必须发挥制度诱致性变迁的作用,以"契约"和"市场"精神改造政府与高校及高校内部的委托代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现代大学制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勇  
一、简介 一般均衡理论由于(1)没有考虑行为主体之间直接的策略互动,(2)不考虑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是否对称,没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3)不考虑组织的内部结构,(4)假定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相锋  冉洁  
政府将特许经营制度引入到城市公用事业,预将竞争和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提供更优质和更高效率的公共产品。但在现实管理过程中,缺乏部门有效协作势必增加协调成本,抵消特许经营制度的红利。基于特许经营制度执行主体改革问题,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对多情景下机构优化调整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当政府考虑进行机构改革时,应该充分评估和考虑部门间协作收益与部门利益损失。(2)在政府实行部门的合并精简时,采用第三方领导或空降方式将更加有效控制部门利益膨胀,提升社会整体福利。(3)采用部门兼并或组建临时的联合监管小组时,部门或临时小组的领导权或所有权应该由资产专用性较强的部门领导担任,由该部门进行牵头和协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畅  李寒娜  
本文以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基础,考察了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制度环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运用2003~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契约制度环境的改善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且这种作用会随着行业契约密集度的提高而增强。进一步研究表明,民营企业的绩效水平对地区契约制度环境更为敏感;国有企业因其历史和政治背景等原因,受契约制度环境变化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控制了企业和地区因素的影响及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米运生  郑秀娟  何柳妮  
市场的有效治理依赖于契约,尽管新古典经济学内含契约完全性假设,但现实中的契约大部分是不完全的。不完全契约的实施主要依赖于自我履约机制,而非传统范式所言的第三方强制,研究契约的自我实施机制对于深化契约治理的理论认识、优化经济主体的契约设计和提升市场治理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在介绍不完全契约与自我履约机制本质规定性的基础上,本文从资产专用性、激励、惩罚、声誉和社会资本等方面,对不完全契约自我实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文献梳理,在简述现有研究局限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扩展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宏力  
不完全契约理论是现代契约理论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由交易成本理论、激励理论和产权理论组成。西方不完全契约理论本世纪初以来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哈特"参照点"理论为代表的方法论的进展、企业契约理论研究进展、研究领域的拓展等几个方面。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发展前景在于放松假设、引入工具、拓展领域和完善实证数据库等方面。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喆  贾明  万迪昉  
公私合作(PPP)被认为是通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作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模式。本文对现有PPP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强调了PPP的契约本质,指出合作方性质不同、产品公共化程度较高以及合作期较长是PPP区别于传统的企业间合作模式的三大特点。文章从契约视角出发,指出影响PPP效率的关键是控制权的最优配置,并提出了"从不完全契约及关系契约两个方面研究PPP合作模式中控制权最优配置问题"这一研究PPP合作效率的新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文新  史本山  
文章在不完全契约理论指导下,分析了项目公司和产品购买方的套牢机制,并对项目公司投资决策和事后谈判行为决策进行了探讨。讨论了产品购买方降低项目产品价格时的套牢问题,分析事前权益比例对双方决策行为的影响,给出了再谈判时双方的临界条件和最优决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