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
2023(53)
2022(46)
2021(40)
2020(35)
2019(78)
2018(89)
2017(148)
2016(93)
2015(85)
2014(85)
2013(116)
2012(89)
2011(73)
2010(92)
2009(112)
2008(67)
2007(87)
2006(49)
2005(54)
作者
(326)
(263)
(248)
(244)
(119)
(112)
(104)
(101)
(95)
(94)
(89)
(83)
(80)
(80)
(78)
(76)
(75)
(71)
(69)
(67)
(65)
(64)
(63)
(58)
(57)
(56)
(55)
(54)
(53)
(53)
学科
(258)
经济(258)
(159)
管理(158)
(127)
企业(127)
中国(85)
(72)
世界(70)
业经(69)
(69)
(67)
(64)
金融(64)
(62)
方法(62)
(56)
计划(54)
农业(52)
(50)
(50)
银行(50)
理论(49)
(44)
问题(44)
数学(43)
经营(43)
数学方法(42)
世界经济(41)
决策(41)
机构
大学(1282)
学院(1258)
研究(569)
(521)
(472)
经济(464)
中国(451)
农业(413)
科学(399)
管理(378)
业大(354)
(342)
理学(341)
理学院(336)
(327)
管理学(326)
管理学院(325)
研究所(315)
农业大学(290)
中心(221)
科学院(216)
(195)
北京(186)
(186)
(185)
师范(181)
(162)
(158)
技术(153)
(153)
基金
项目(840)
(605)
科学(601)
国家(598)
基金(592)
研究(508)
科学基金(432)
自然(313)
(312)
社会(312)
基金项目(305)
自然科(303)
自然科学(303)
自然科学基金(298)
社会科(292)
社会科学(291)
(279)
资助(236)
科技(208)
教育(207)
编号(200)
(198)
计划(197)
(190)
成果(190)
(186)
(182)
(175)
重点(170)
专项(162)
期刊
(550)
经济(550)
(527)
学报(383)
农业(363)
中国(341)
研究(326)
大学(273)
科学(270)
学学(258)
(254)
管理(166)
世界(142)
业大(141)
(135)
农业大学(123)
(123)
金融(123)
(120)
中国农业(108)
教育(100)
技术(89)
业经(76)
社会(75)
问题(74)
图书(72)
国际(71)
财经(71)
农业科学(67)
现代(66)
共检索到1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慧  
"兴勃衰忽"的故事一再在一些名噪一时的民营企业上演,多是在于公司在高速发展之际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规范的组织治理结构、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只有良性的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才是培育和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摇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国强  
西方国家储蓄机构自19世纪初建立以来,至今已有近二百年历史。其间经历了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目前,西方储蓄机构正从本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鼎盛时期转而进人困难时期,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本文拟对西方国家储蓄机构由盛而衰的过程及其原因作一肤浅的探讨,以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借鉴。一、西方储蓄机构的发展西方储蓄机构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初——二次大战)。这是西方储蓄机构初创及缓慢发展阶段。其中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曾有过较大的发展。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洪燕云  
近年来,名牌热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兴起,在这沸腾的热流中,冷静思考并回顾曾经发生过的一些有关名牌的现象,对我国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很有益处。 80年代以前,上海轻工、家电、纺织商品几乎覆盖全国。当时消费者梦寐以求的三大件,上海的就有“永久”、“凤凰”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红灯”牌收音机和“华生”牌电扇等。新三大件兴起时,上海又出了“金星”、“凯歌”、“飞跃”牌电视机,“双鹿”牌电冰箱等,加上其他一大批轻工、纺织名牌,那真是人人都以拥有上海名牌为荣。如今当我们漫步全国各地市场时,这些名牌有的已无了踪影,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光铮  
从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英国在亚太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到德、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后来居上,及至如今亚太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奋起直追,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和跨国化经营方式日益成为一个趋势。发展中的中国,随改革开放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和集团公司已跨出国门投资办企业。如何在海外的直接投资中取得成功,我们从巩固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投资经营的兴衰中能够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回顾历史,自十九世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及世界经济体系的出现,直到本世纪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一赴以一个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高远致  
日本,既是我们曾经切齿仇恨的对手,也是我们艳羡模仿的榜样,也是我们引以为戒的对象,更是我们永不搬家的邻居。从黑船事件、甲午战争,到主动挑起日俄战争,日中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军国日本;从明治维新、军人夺权,到战后经历了美占时代、从美外交的政治日本;从国家主导、军工为主,到倾斜生产计划、道奇计划和"已经不是战后"的经济日本;从小津安二郎、日本电影四骑士,到岩井俊二、是枝裕和以及宫崎骏、押井守的银幕日本。关于我们东边这个菊与刀、禅与色、礼与猬、序与乱彼此矛盾错乱,却又并行不悖的国度,我们不是讲得太少,而是说得太多。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姜国钧  
教育曲线与经济曲线有显著的正相关。在同一教育发展周期内,经济和人口的波动更多地影响到教育规模,而不至于严重破坏教育结构,当经济恢复活力教育规模又开始扩展。教育的衰落总是发生在堪称盛世的大王朝后期。在教育结构重建期,经济和人口的波动给教育带来的破坏极大,以致教育长期难以振兴。教育的兴盛并非一定要等到经济繁荣之后,东汉初与唐初教育的兴盛最可示例。中国古代教育有利于小农经济生产关系的巩固和维持,并通过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庞志  邢华彬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同时也是21世纪后衰退较快的国家。促使美国经济迅速崛起并走向强盛的原因主要包括,制度创新,获得了最充分的经济要素,贸易保护政策,优越的地理环境及地缘政治条件。关于美国经济实力衰落的原因,由于研究者分析的视角和侧重点不同,存在不同的观点。笔者在总结相关学者思想的基础上,又从经济过度金融化,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失衡,失业率居高不下,收入分配不平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探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尾咕  
清代武夷茶达到极盛,至清末渐失竞争力,民国时期陷入低谷,新中国改革开放后,武夷茶再度中兴。武夷茶在近代崛起除了自身品质提升外,还归因于俄、英等国对茶叶大量需求及武夷茶外销之路的打通。清末以后武夷茶衰落则是茶区战乱困扰、苛税重压和印度、斯里兰卡等新兴产茶国的竞争所致。新中国改革开放后武夷茶再度中兴归功于品牌策略和茶文化项目的推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伍贻康  杨逢珉  
国家的强盛同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历史上一系列不同类型国家的发展史,为研究经济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但是无论如何,一国的经济发展之路应该是从本国实际出发进行制定。借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走自己的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锡伍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推动历史前进动力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我们改革开放的目的之一也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但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是人。按照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人类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的发展,说明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更强大。改革开放后信息灵通,思想活跃。这一情况的变化。只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积极性的调动,主动创造性的发挥,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仍要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保证。对国家是这样,对一个企业也是这样。我们公司有这么一个宾馆,1988年在改革的大潮中,同有经验的某集团合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仁安  
城镇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们的形成发展既受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又受到地区自然条件的直接影响。包括上海地区在内的江南市镇的兴起,大约始于宋元时期。但上海地区城镇的“勃兴”和发展,则是在明清时期。研究明清时期上海地区城镇的兴衰存废,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明清上海地区社会经济历史的变化及其规律,而且能够探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中耀  
在中国汉文典籍中,"桄榔"一词的指代对象包括棕榈科的桄榔(Arenga)、鱼尾葵(Caryota和糖棕(Borassus)等众多属的多种植物。该类植物在中国南方的早期农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当地各族先民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进行栽培和利用。随着"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建立,历代朝廷在颁布和执行主粮税收政策的过程中,因没有将该类作物及相关民族文化纳入国家的管理体系,从而致使该类作物的利用范围经历了由盛转衰的递变。当代,桄榔类植物已基本失去了其作为粮食作物利用的价值,某些物种(如鱼尾葵属的董棕)的活态传承更是到了命悬一线之境地。立足于此,综合政策实施、主粮消费和环境变迁等要素,对桄榔类物种展开全面讨论,回顾其盛衰的历史过程,总结经验与教训,发掘当代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当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泽军  
2008年3月22日,民进党在台"总统"选举中败北,重新沦为在野党。选后的民进党将向何处去,其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对岛内政局、两岸关系深具影响,也令外界格外关注。本文试从影响民进党盛衰起落的一些重大、关键性因素,从民进党失去政权后的现状等层面,历史地、现实地对民进党未来发展前景作一初浅分析与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黎兵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戴建业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经由对《汉志》所载典籍的叙录,追溯了六经的经典化历程和权力—知识话语的形成,探寻了各学术流派兴盛与衰微的动因,并进而考索了各科知识产生与消亡的社会语境。典籍在古代是最重要的知识载体,《汉书艺文志通释》对典籍的叙录考辨,自然也就成了别具一格的知识考古,本文阐释了校雠学这种知识考古的形式与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