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
2023(1284)
2022(1204)
2021(1248)
2020(1130)
2019(2523)
2018(2490)
2017(5149)
2016(2870)
2015(3304)
2014(3437)
2013(3471)
2012(3231)
2011(3043)
2010(3292)
2009(2876)
2008(2791)
2007(2314)
2006(2139)
2005(1879)
作者
(8249)
(7070)
(6896)
(6601)
(4351)
(3341)
(3213)
(2876)
(2562)
(2549)
(2369)
(2357)
(2275)
(2244)
(2187)
(2081)
(2050)
(2030)
(1979)
(1956)
(1781)
(1751)
(1742)
(1624)
(1537)
(1502)
(1480)
(1477)
(1457)
(1424)
学科
(13682)
经济(13671)
管理(9170)
(9049)
(8112)
企业(8112)
方法(7204)
数学(6322)
数学方法(6291)
(3431)
(3176)
贸易(3176)
中国(3151)
(3067)
(2905)
关系(2796)
(2634)
(2545)
(2290)
金融(2290)
地方(2284)
业经(2199)
(2120)
(2111)
银行(2111)
财务(2100)
(2098)
财务管理(2097)
企业财务(2021)
(2013)
机构
大学(44261)
学院(42340)
(17976)
经济(17651)
管理(16270)
研究(15060)
理学(14368)
理学院(14155)
管理学(13871)
管理学院(13797)
中国(11080)
(9028)
科学(8705)
(8166)
(7979)
研究所(7238)
财经(6693)
(6614)
中心(6292)
(6164)
(6079)
(6037)
师范(6003)
业大(5855)
北京(5712)
经济学(5404)
(5272)
农业(5211)
财经大学(5124)
师范大学(4984)
基金
项目(27140)
科学(21749)
基金(20640)
研究(19182)
(17954)
国家(17805)
科学基金(15187)
社会(12824)
社会科(12137)
社会科学(12131)
基金项目(10880)
自然(10060)
自然科(9873)
自然科学(9870)
自然科学基金(9729)
(9601)
教育(9345)
资助(8697)
(8632)
编号(7217)
(6724)
成果(6199)
重点(5996)
教育部(5966)
人文(5531)
(5500)
(5406)
大学(5281)
科研(5215)
国家社会(5152)
期刊
(19541)
经济(19541)
研究(12748)
中国(8203)
学报(6911)
科学(6606)
管理(6436)
(6334)
(5785)
大学(5196)
学学(4848)
教育(4653)
农业(3889)
(3747)
金融(3747)
财经(3449)
国际(3232)
经济研究(3171)
(3083)
(2979)
世界(2951)
技术(2791)
问题(2755)
业经(2656)
(2421)
商业(2223)
(2189)
论坛(2189)
(1949)
统计(1931)
共检索到64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詹德斌  
2010年3月发生韩国"天安舰"事件,以及同年11月发生延坪岛炮击事件后,中国相继采取了一系列外交行动维护朝鲜半岛的稳定。但在应对后"天安舰"事件过程中,中韩两国发生了严重的外交矛盾。韩国认为,"天安舰"事件是中韩关系发展的分水岭,并展开了重新评价对华政策的讨论。李明博政府部分接受了讨论的结果,并进行了局部调整,但却未能从根本上转变对中国的认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晓玲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进行了新经济自由主义的改革,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加剧。在2012年的总统选举中,韩国出现了新的社会共识:进行经济民主改革、追求"幸福发展"。经济自由主义时代的韩国重视企业的全球竞争力、重视出口额,希望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社会问题。今天的韩国强化财阀管制、扶持中小企业,希望扩大就业、拉动国内消费、缩小两极分化。今后,韩国社会对中韩经济合作的评价会发生改变,对国际经济合作也会更加谨慎。即便进行改革,韩国的社会矛盾短期内难以改善,其民族主义情绪还会不断升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星星  殷棋洙  
本文以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Asan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在韩国总统朴槿惠执政后对韩国国民进行的中国认识舆论调查为基础,重点考察当前韩国民众对中国以及中韩关系的认知以及变化。研究发现,当前韩国民众在对于中国的认识上具有好感、信赖与威胁感并存的双重特点,韩国民众对于中韩关系发展呈乐观态势的同时,认为两国关系中的"合作"大于"竞争"。另外,中韩两国在朝鲜半岛统一问题上的合作以及FTA等领域的经济合作始终是韩国民众最为关切的议题。研究当前韩国民众对华认识的现状及特征对于深入了解韩国民众对华认识的转变、并由此进一步探讨未来中韩关系的走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慧智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采取"美国优先"政策,固执坚持孤立主义理念,为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不仅对盟友痛下狠手,而且把中国定义为"修正主义国家"和"竞争对手",全方位扩大中美矛盾与摩擦,中美竞争格局凸显。中美是朝鲜半岛局势变化最大的外部影响因素,对半岛发展方向与命运起到重要作用。韩国作为美国的盟友和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中美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使韩国明显感受到了压力。一方面,韩国难以摆脱对美国的安全依赖,另一方面也难以放弃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合作,不愿意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前沿阵地"。文在寅政府执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及其良好成果增强了韩国作为中等强国发挥其外交自主性与灵活性,掌握自己国家命运的信心。在中美竞争格局下,韩国只有对东亚地缘政治、地缘经济格局的变化做出准确判断,对中美竞争结果做出合理预期,结合自身实力发展,才可能摆脱选择困境,做出正确的外交决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弛  
朴槿惠执政的四年是中韩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随着双边交往从"蜜月"陷入低潮,两国关系正处在建交25年以来的重大转折点上。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朴槿惠时代中韩关系的发展历程认为,当前理论界就如何处理中韩关系存在着"经中安美""平衡中美"和"亲美疏中"三派观点的激烈争论,而这一争论的发展轨迹与朴槿惠时代中韩关系的跌宕起伏息息相关。同时,理论之争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中韩关系面临着经济交流难以开启安保合作,"中国红利"的副作用显现,中韩、美韩关系零和性凸显,中韩、中朝关系呈现"双向受阻"等四大亟待解决的难题。反思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林晓光  
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宣布正式建交。9月27日,韩国总统卢泰愚访华。中韩两国政治外交关系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双边贸易不断增加,韩国对华投资也迅速增长,出现了第3次对华投资高潮。一、韩国对华投资的发展中韩两国虽地理位置相近,但战后以来双边关系一直处于不正常状态,经济往来上除了少量民间贸易、转口贸易外,几乎是空白,韩国的对华直接投资就更是几近于无了。70年代以后,韩国经济飞速发展,跻身于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兴工业国之列,对海外商品和资金市场的需求也随之扩大,因而对中国这一近在咫尺的广大市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尽管两国关系尚未正常化,但一些眼光较远的韩国财团已...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魏志江  姜秀敏  
韩国总统卢武铉在继承金大中“阳光政策”的基础上,为了促进朝鲜半岛的和平,谋求南北双方和东北亚的共同繁荣,实行了“和平繁荣政策”。卢武铉的“和平繁荣政策”的实施,为中韩政治、经济关系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门洪华  刘笑阳  
建交近25年来,中韩关系有着跨越式发展,其复杂性也不容忽视,蕴藏着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韩合作的预期。以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与管控为视角,解析中韩关系的不确定性因素和确定性因素,尤其针对美国地缘布局、韩国安全战略、朝鲜核武动向、中韩民间认知差异等因变量,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理性认识中韩关系的发展趋势,强调合作仍是大势所趋,要不断深化相互间的理解与包容,坚守作为共同利益的半岛无核化,有效利用中韩经贸的外溢效应,推动完善双边合作机制的有效性,通过人文交流促进在中韩两个社会形成价值观相互包容、相互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门洪华  刘笑阳  
建交近25年来,中韩关系有着跨越式发展,其复杂性也不容忽视,蕴藏着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韩合作的预期。以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与管控为视角,解析中韩关系的不确定性因素和确定性因素,尤其针对美国地缘布局、韩国安全战略、朝鲜核武动向、中韩民间认知差异等因变量,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理性认识中韩关系的发展趋势,强调合作仍是大势所趋,要不断深化相互间的理解与包容,坚守作为共同利益的半岛无核化,有效利用中韩经贸的外溢效应,推动完善双边合作机制的有效性,通过人文交流促进在中韩两个社会形成价值观相互包容、相互借鉴的氛围,夯实民间互信的基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敦球  
韩国的“北方外交”政策源于韩国政府成立后的历届政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真正意义上的、各届政府明确提出并共同执行的北方外交政策是不存在的,只是韩国对社会主义国家一贯政策的一种统称。韩国政府“北方外交”的基本内容广北方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揭示了中韩关系的改善和外交关系的确立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中韩两国经贸关系早于政治关系,以经济促进政治是中韩关系发展的一大特点。中韩建交对建立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继东南亚金融动荡之后,韩国的金融体系也迅即出现严重危机。真露、起亚、海天及纽科等一系列大型企业集团相继倒闭或陷入经营危机。美元对韩元的汇率不断上升,股市也暴跌不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金融、流通及制造业等各个领域最为严峻的局面。面对这一形势,韩国政府决定将分两次接受国际金融机构570亿美元的借贷。这一援助性贷款已经超过墨西哥货币危机时国际金融机构等对墨西哥的约500亿美元的实际援助额。至1997年年底止,韩国欠各大国际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建国  徐苹苹  
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依据中韩两国产品贸易数据,考量萨德事件对中韩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萨德事件引发的中国消费者抵制运动使得韩国向中国的出口损失幅度达到近30%,受影响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替代性较高的日常生活消费品领域,韩国对华电子产品贸易并未受到萨德事件冲突的影响,侧面说明了中国官方表现出相对理性与克制的态度,韩国向中国出口的后果更多地来自民间自发性消费抵制;冲突带来的进口替代效应使得第三方出口国如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从萨德事件中受益,这些国家扩大了对华出口,但是这种进口替代效应具有短期性,随着时间的推延逐渐消失。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金玲  
韩国现行历史教科书中涉及的中韩历史纷争,主要体现在高句丽、渤海国、满洲和辽东地区的历史归属问题上。韩国现行历史教科书主张这些地区的历史属于古代韩国历史的一部分,其依据是所谓的"占领说""后人继承说"和"文化继承说"。这些学说不但本身自相矛盾,且不被多数国家所认可。韩国现行历史教科书在描述中韩历史纷争相关内容时,带有明显的民族主义情绪。其错误的做法,只会增加两国人民之间的误会,破坏两国之间的友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凌  
韩国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农业问题是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中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中韩FTA农业条款的相关规定,分析了中韩FTA生效后对韩国"三农"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韩国在不违背FTA精神的条件下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推进农业差别化发展;改进农业生产结构,扩大特色农产品的出口;积极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比重等应对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韩镇涉  
韩国是在亚洲发展中国家继新加坡后第二个申请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家。本文就韩国申请加入经合组织的背景、目的和得失进行分析。 一、经合组织改革调整与韩国 1995年3月29日,韩国驻法国大使向总部设在巴黎的经合组织秘书长帕耶递交了韩国外交部长孔鲁明要求加入经合组织的申请书。这是韩国政府提出要求加入该组织的正式申请。早在1994年经合组织曾向韩国表示,一旦韩国提出申请加入该组织它将予以充分的考虑。因此,孔鲁明的申请书是韩国和经合组织围绕韩国加入该组织的程序谈判的开始。人们预计,从1995年下半年起举行具体谈判到1996年底,大体要用1年半左右的时间完成韩国加入该组织的全部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