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43)
2023(2989)
2022(2436)
2021(2567)
2020(1778)
2019(4361)
2018(4449)
2017(6181)
2016(4563)
2015(5195)
2014(5535)
2013(4637)
2012(4344)
2011(4245)
2010(4503)
2009(3703)
2008(3640)
2007(3344)
2006(3027)
2005(3002)
作者
(9750)
(8025)
(7955)
(7809)
(5064)
(3839)
(3826)
(3377)
(3175)
(3104)
(2793)
(2677)
(2664)
(2591)
(2559)
(2520)
(2513)
(2433)
(2403)
(2290)
(2231)
(2041)
(1995)
(1953)
(1926)
(1878)
(1790)
(1764)
(1687)
(1661)
学科
教育(19019)
中国(9744)
理论(7035)
(6723)
经济(6713)
管理(5948)
教学(5804)
(5446)
(4344)
(3969)
企业(3969)
思想(3907)
政治(3663)
(3615)
发展(3452)
(3411)
思想政治(3389)
政治教育(3389)
治教(3389)
德育(3361)
(3330)
研究(3317)
改革(3176)
高等(3066)
教育改革(2789)
学法(2692)
教学法(2692)
技术(2664)
学校(2629)
(2332)
机构
大学(59622)
学院(53201)
教育(26045)
研究(22646)
(19494)
师范(19445)
师范大学(16390)
(14689)
管理(12764)
(12605)
科学(12377)
经济(12031)
(11028)
职业(10975)
理学(10832)
理学院(10567)
北京(10534)
管理学(10165)
中国(10113)
教育学(10113)
技术(10071)
管理学院(10038)
研究所(9999)
(9530)
中心(8546)
(8015)
职业技术(7487)
教育学院(7435)
(7160)
(6869)
基金
研究(29312)
项目(28815)
科学(23923)
教育(23040)
基金(16910)
成果(15834)
社会(15317)
编号(15098)
社会科(14068)
社会科学(14064)
课题(13854)
(13455)
国家(13169)
(12746)
(12533)
(12007)
科学基金(10491)
规划(10002)
项目编号(9185)
(9035)
研究成果(8780)
(8748)
(8558)
教育部(8245)
年度(8146)
重点(8058)
基金项目(8007)
(8001)
(7975)
阶段(7954)
期刊
教育(45159)
研究(28757)
中国(21453)
(15951)
经济(15951)
职业(10726)
技术(8714)
技术教育(6951)
职业技术(6951)
职业技术教育(6951)
学报(6585)
大学(6528)
管理(5714)
科学(5374)
高等(5145)
(5108)
(4803)
论坛(4803)
成人(4707)
成人教育(4707)
高等教育(4587)
(4368)
图书(4238)
学学(4135)
发展(3890)
(3890)
职教(3623)
比较(3618)
(3426)
书馆(3158)
共检索到94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丹  
墨子是中国古代提出实利教育思想的重要人物。出身与成长环境形成了他重视谋生技能、重视生产技术改进的特点并进一步孕育出其实利教育思想。其实利教育思想主要内容有:以"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天下器"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以生产劳动中总结出来的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并提出所有有利于生产力提高的内容,都应该教和学;认为人人都可以教,人人都应当学,创造了一套符合知识特点和学以致用原则的教学方法。墨子实利教育思想中的"赖力而生、志功合一""人人平等、各事所能""道技合一、学术并重"等思想,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仍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继平  
墨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子思想的内容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逻辑学三大部分,主张兼爱、非攻,主张尚贤、尚同,主张节用、节葬,主张非命、非乐。墨子思想在教育方面有丰富深刻的内容,在教育目标上,他主张培养"兼士",教育方法上他主张"扣则鸣,不扣则必鸣"。我国教育在全面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在古为今用的过程当中,应继承和弘扬墨子的思想和学说,要把有益的东西吸收到学校建设中来,吸收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吸收到教育教学中来,吸收到人才培养中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学通  
(一)墨子传略 墨子名翟,姓墨氏。秦火之后,墨学失传,历史上关于墨子的记载甚少。《史记》也语焉不详,仅说:“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二十四个字,附在《孟子荀卿列传》之末,还不能确定他的时代。据清代朴学家孙诒让考证,墨子生于鲁国,“当与子思并时,而生年尚在其后。当生于周定王之初年,而卒于安王之季,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幼林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子的教育思想系统完整,特色鲜明:他以培养"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兼士作为教育目的;他提出了全民教育、法治教育、以教行义、环境育人等先进的教育观念;他确定的教育内容包括政治道德、科学知识、军事知识和逻辑知识。墨子被学界称作在我国率先实行职业教育的第一人。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借鉴墨子的教育思想,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正本清源,理清教育目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宗旨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借鉴墨子综合能力教育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的先进观念;打造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编制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教材、教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秀喜  张政  
墨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成人教育思想,如提倡有能则举、为义说教、因材施教、量力而行等。现阶段成人教育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和总结墨子的成人教育思想,对于促进当代成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锦增  
学术界对先秦儒家、道家、墨家的消费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儒家的"奢俭论"、"欲望论",道家的"寡欲论"、"无欲论",墨家的"节用论"等消费思想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先秦儒、道、墨家消费思想、消费伦理的积极意义及负面作用进行评价。一些学者还对先秦儒、道、墨家各派之间在消费思想方面的差异做了深入分析。一些学者则从生态、审美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先秦儒、道、墨家的消费思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建聪  
"节用""尚力"是墨子的基本思想。墨子认为统治阶级衣食住行要节俭,应有合理的社会分工,人人各事其能,要惜时贵时,多产人口,余力相劳。墨子的"节用""尚力"思想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其出发点是平民阶级的功利主义思想。墨子的"节用""尚力"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邓加荣  
墨子经济思想概括为:讲究功利,讲究实际效用,以一个利字作为判断一切经济活动的价值标准,"凡费财、劳力而不加利者,不为也。"以利为目的,以义为手段,他提出,"义,利也。""利人乎既为,不利人既止。"他认为,社会的财富和价值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徐新  唐健雄  
作为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有其独特而深刻的消费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节用"的消费行为规范方面。墨子兼顾功利主义与节俭主义的经济伦理思想,对构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消费伦理,培养节俭之美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绘锋  
颜元是中国十七世纪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以独创的"实学"闻名天下,其"实文、实行、实体、实用"的思想,具有显著的职业教育特点。颜元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培养"百职"为教育目标,以"实学"为教育内容,以"习行"为教育方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文渊  
蒋南翔的教育思想述评刘文渊蒋南翔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对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清华大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又行之有效的办学经验,提出了许多有创见的教育思想与主张,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宝库。蒋南翔教育思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德强  
一、研究情况概述 (一) 基本情况述略 周恩来在参与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中作出了多方面的巨大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不仅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上,而且在思想上、理论上,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以及党的建设、统战工作等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建树。这些宝贵的思想、理论、主张已成为永垂中国革命史册的珍贵遗产。 周恩来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在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期间,在全面领导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峻  刘艳春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思想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起源,它坚持"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主张通过"工读结合"的方式对平民进行"实科教育"。这一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农耕经济的凋敝与社会贫困的加剧、"三民主义"思想不断深化以及西方"实用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中国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为我国职业教育的近代化与中国化奠定了基础;确定了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基本模式;为教育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关松林  
日本教育家森有礼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英才教育和大学体育上,其主要教育观点有:大学是国家的大学,应由国家来建立;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大学的办学方向、教学内容都应由国家来掌控;实用人才的培养不可忽视,它是培养教师、养成教师所急需的,应以国家的名义予以加强。日本的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森有礼功不可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