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51)
2023(3301)
2022(2758)
2021(2691)
2020(2162)
2019(5088)
2018(4946)
2017(8446)
2016(4470)
2015(4839)
2014(4493)
2013(4250)
2012(4068)
2011(3644)
2010(4020)
2009(3661)
2008(3529)
2007(3241)
2006(3069)
2005(3113)
作者
(11641)
(9532)
(9480)
(9239)
(6219)
(4588)
(4412)
(3654)
(3643)
(3603)
(3299)
(3285)
(3196)
(3156)
(3154)
(3136)
(2959)
(2896)
(2852)
(2789)
(2627)
(2365)
(2346)
(2331)
(2309)
(2240)
(2188)
(2175)
(1965)
(1940)
学科
(14364)
经济(14330)
管理(10044)
(9843)
(6636)
(6482)
企业(6482)
中国(5471)
地方(5060)
农业(4892)
(4287)
教育(4215)
教学(4092)
理论(4030)
(3822)
业经(3432)
(3302)
银行(3291)
关系(3176)
(3173)
(3171)
收入(3165)
(2843)
金融(2843)
学法(2836)
教学法(2836)
对外(2739)
(2570)
分配(2561)
经济关系(2531)
机构
学院(52648)
大学(52605)
研究(19801)
(18382)
经济(17742)
管理(16905)
中国(16774)
理学(13152)
理学院(12903)
管理学(12615)
管理学院(12483)
(11726)
(11420)
科学(11075)
(10936)
中心(10506)
(9488)
师范(9386)
(9320)
(9050)
(8411)
(8322)
研究所(8068)
北京(7988)
技术(7751)
(7640)
师范大学(7456)
财经(7392)
教育(7353)
职业(7351)
基金
项目(31044)
研究(26436)
科学(23389)
基金(19998)
(17061)
国家(16832)
社会(15120)
社会科(14189)
社会科学(14188)
科学基金(13960)
教育(13494)
(12807)
编号(11926)
成果(11154)
(10491)
基金项目(9758)
课题(9409)
(8477)
资助(7817)
重点(7417)
自然(7377)
自然科(7184)
自然科学(7182)
(7059)
自然科学基金(7040)
(7013)
项目编号(6962)
规划(6645)
(6593)
(6567)
期刊
(26158)
经济(26158)
研究(19994)
中国(18333)
教育(15366)
(8989)
(8421)
(8237)
金融(8237)
管理(8113)
学报(7384)
技术(6931)
图书(6518)
科学(6475)
大学(6053)
书馆(5367)
图书馆(5367)
职业(5281)
农业(5256)
学学(5020)
业经(4133)
(3826)
论坛(3826)
技术教育(3659)
职业技术(3659)
职业技术教育(3659)
经济研究(3557)
财经(3492)
问题(3262)
(3069)
共检索到101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邓萍  
近年来,南平市积极探索"大馆带小屋"挂钩帮扶的做法:定期更换图书,提高"农家书屋"利用率;开展多种活动,增强"农家书屋"吸引力;建设数字平台,拓展"农家书屋"覆盖面;盘活资源,增添"农家书屋"新动力;培养人才队伍,推动"农家书屋"专业化。鉴于此,我国的"农村书屋"建设应注重以城带乡,完善共建机制;注重对接需求,完善更新机制;注重创新方式,完善延伸机制;注重强化保障,完善投入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瑶  李松  綦群高  
土地与人口发展、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密不可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也逐渐凸显。为了化解日益尖锐的城乡土地供需矛盾,促进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国办发〔2008〕103号文件首次提出了"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定居规模相挂钩的试点工作"。自此,很多学者对人地挂钩政策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世全  李汉敏  
2004年以来,国家在土地管理方面相继提出并试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人地挂钩政策(以下简称两个挂钩),这是土地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是破解"两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两者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区分清楚两者关系,对实施两个挂钩政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葛伦礼  
当前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而要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探讨完善工资总额随同企业经济效益浮动的办法,深刻分析其利弊,从而找出一条工效挂钩的现实出路。本文试图分别以“有效的实践”、“严重的挑战”、“现实的出路”为标题来探讨工效挂钩的利弊和出路。有效的实践一九八五年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宣布:“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中,实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文龙  
作为一种折衷性的土地制度变革,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在不触动耕地红线、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流动与增值,达成了农民、企业与国家的共赢。然而由于旧意识形态的阻挠,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横遭诘难,推进缓慢。只有尽快突破意识形态束缚,进一步扩大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使用范围和利用方式,才能进一步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比较优势,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史小晨  
实践2009年以来,濮阳市开发区按照"先易后难、先建后拆"的原则,组织实施增减挂钩项目18个,涉及4个乡(办)27个村庄,建新区建设农村新型社区3个,改造旧城村8个,引入化工公司、生物能源公司项目4个;拆旧区拆除农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姚树荣  
为破解乡村振兴中的资金与用地难题,四川泸县谭坝村与邛崃仁和社区探索开展了全国首例跨市流转指标的"村村挂钩",但由于操作不规范而流产。从制度层面分析,"村村挂钩"蕴含着积极的创新价值。它是对城乡挂钩制度的超越与扬弃,有利于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的用地矛盾,能够更好地适应乡村投资的特点与需求,对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有关部门应及时做好顶层设计与指导,规范有序开展"村村挂钩"试点,并注意处理好尊重产权与规划管控、地方保护与市场开放、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的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仁建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经历厂企业化取费试点后,1994年国务院又批转了国家建设部等五个单位《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改建为企业问题的批复》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改建为企业,不是简单地更换个名称,要着重经营机制转换,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但工程勘察设汁单位的事业性的功能仍然不具有社会生产职能和国家管理职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为上从建筑、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单位,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樊刘冕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基于我国特定发展阶段和特殊国情提出的一项独创性政策。增减挂钩试点实施近10年来,在保护耕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试点实践的深入,该政策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如何进一步优化这项制度以扩大政策效应?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指标联动:将增减挂钩指标与新增用地指标有机结合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魏大威  姜晓曦  邵燕  
针对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帮扶工作的现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围绕基层图书馆及用户需求,联合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以数字文化建设为抓手,从经费、网络、数字资源、网络平台、人才培训、服务推广等方面开展数字文化帮扶工作,助推贫困地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工效挂钩政策实施已经整整20年,至今仍在沿用。它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发挥了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盘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很少有一项政策能如此长久而深远地发挥作用。那么,今天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认识这项政策,对它的历史地位、作用、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变革趋势应该如何去把握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建山  潘成义  徐晓刚  宋守美  刘金荣  耿庆彪  
论南北挂钩《南北挂钩》课题组该课题为江苏省社科立项资助课题,成员:陈建山、潘成义、徐晓刚、宋守美、刘金荣、耿庆彪二)南北挂钩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是由一系列便于实践的运作机制所组成,这些运作机制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运行整体,成为一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林丽  刘锐  
学界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存在误解。土地指标的价格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与近郊土地的增值收益有关。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与国家偏紧的建设用地指标供给策略有关,它是彻底的政府再分配,不是市场行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央地目标的博弈,地方指标的分配方式,官民利益的互动等有关,不仅仅是政策设计有漏洞、产权改革不彻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性质和实践逻辑决定了其很难实现"保统筹、保发展、保红线"的目标。要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须直面农民的公共品诉求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振波  方创琳  王婧  
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目前存在着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农村建设用地低效利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双增"严重占用耕地等问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动下的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有望成为破解该问题的综合路径。但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错位现象,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了中国城乡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总结了政策的提出与实施历程之后,运用文献分析与规划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政策执行错位的症结与根源:①"挂钩"政策缺少科学理论支撑导致实践存在盲目性;②土地财政阻碍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损伤农民利益;③保障体系不完善使政府行为公平性、"挂钩"质量与农村权益保障难以落实;④综合评估滞后使"挂钩"实施面临重大风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如坚  靳相木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在各地逐步展开后,对推进当地的城镇化进程,重新布局人口与建设用地格局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上海、重庆、四川、广西等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研究,就增减挂钩过程中房屋拆迁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地方相关政策的梳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