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80)
2023(13022)
2022(11451)
2021(11045)
2020(8951)
2019(20812)
2018(20925)
2017(39231)
2016(21861)
2015(24543)
2014(24612)
2013(23458)
2012(20963)
2011(18842)
2010(18767)
2009(17027)
2008(15914)
2007(13372)
2006(11771)
2005(10239)
作者
(58313)
(48086)
(47777)
(45679)
(30537)
(22924)
(21822)
(18802)
(18303)
(17193)
(16504)
(16015)
(15069)
(15011)
(14779)
(14700)
(14590)
(14224)
(13684)
(13645)
(11915)
(11888)
(11479)
(10929)
(10831)
(10806)
(10783)
(10609)
(9656)
(9479)
学科
(75375)
经济(75279)
管理(58047)
(52303)
(44732)
企业(44732)
方法(33246)
数学(28217)
数学方法(27825)
中国(21880)
(21442)
(19511)
业经(18794)
(16678)
(16614)
理论(16528)
地方(16047)
教育(14255)
农业(14077)
(13315)
贸易(13307)
(13142)
技术(13089)
(12888)
(12035)
(12032)
环境(12001)
银行(11990)
教学(11927)
(11593)
机构
学院(289554)
大学(283049)
管理(111608)
(104886)
经济(102296)
理学(96498)
理学院(95375)
研究(94220)
管理学(93599)
管理学院(93081)
中国(67655)
(60613)
科学(59301)
(49587)
(46610)
(42523)
研究所(42465)
(42375)
中心(42043)
(41958)
师范(41621)
业大(41420)
财经(39063)
北京(38529)
技术(37240)
(35446)
(35131)
(34545)
师范大学(33381)
农业(32833)
基金
项目(198096)
科学(154943)
研究(152651)
基金(138515)
(119322)
国家(118215)
科学基金(101463)
社会(91321)
社会科(86170)
社会科学(86148)
(80365)
基金项目(73722)
教育(73594)
(67218)
编号(66734)
自然(64844)
自然科(63266)
自然科学(63252)
自然科学基金(62065)
资助(56085)
成果(54588)
课题(47118)
重点(44824)
(42919)
(42768)
(41825)
项目编号(40636)
(39552)
创新(38676)
大学(37473)
期刊
(117964)
经济(117964)
研究(86899)
中国(58797)
教育(51254)
学报(42671)
管理(40633)
科学(39369)
(39053)
(36771)
大学(32522)
学学(29904)
技术(29275)
农业(27385)
(22553)
金融(22553)
业经(20977)
经济研究(18703)
财经(17914)
职业(17133)
图书(16941)
(15254)
问题(14650)
理论(14180)
科技(13758)
(13532)
(13456)
论坛(13456)
实践(13203)
(13203)
共检索到421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明之   陈沫  
“大语文”理念是一种超越传统语文教学范畴的教育理念,注重主体性与成长性、综合性与开放性、人文性与审美性、实践性与体验性、传承性与创新性。对照“大语文”理念,高职语文课程改革面临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更高要求,存在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方法死板、实践环节缺乏、评价不够完善等问题。“大语文”理念视域下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路径为:贴近当下生活,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内容综合性;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优化实践平台,提升应用能力;强化教师培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赖瑞云  
“体验”,是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理念之一。本文阐述了“体验”理念在语文课程改革中的独特意义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得到的应有重视 ,以及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初中 )中的体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晓楠  杨冬  范晰  孙小越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全新的春天。然而,从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将重点放在专业课程建设上,缺少对语言、文字的重视程度。大学语文是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公共课,它对于提高大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授课情况来看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就必须对目前不合理的教学现状进行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姝琼  
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承担着传统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弘扬的历史重任,对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传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标的改革需求,在以人为本的新形势教育理念之下,大学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重新定位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和优化教学方法,全面改革大学语文教材,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由何立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玉秋  邱福明  
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总是伴随着一定代价的付出。公平问题、知识弱化、理性精神和传统做法的丢弃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突出问题。课程理论的杂糅化综合逻辑、课程内容的含糊以及课程实践者个人的主观失误都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树立语文课程代价意识、把代价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和加强语文课程实践的反馈与调整等措施也是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晓楠  杨冬  孙小越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一半。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从高职院校的教育和设置的研究机构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将重点放在专业课程建设上,缺少对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视程度。当前,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授课情况来看,其教学观念、目标定位、授课内容、授课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就必须对目前不合理的教学现状进行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秋  
作为公共基础课的高职语文课程在高等职业学校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因其不实用和不适应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而一度引起学生的不满。而对于高职语文课程的改革也进行了许多次,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没有把握住高等职业学校的职业导向性特点。高职语文教学应建立能力本位的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活动设计、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慧姝  
职业核心素养是职业院校学生面向未来工作世界与职业生活的重要准备,也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焦点。高职语文转向职业核心素养培育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基于学习者的学生观、职业核心素养本位的知识观和学生发展的课程观,构建指向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高职语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的基本框架。围绕职业主题设置课程实施方案,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结构,以信息技术拓展课程资源,不断加强理论研究,从而实现以高职语文课程改革促进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发展目标。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彩祥  
通过揭示语文课程改革中三个主要的课程感知群体——教科书编写者、培训者和教师对语文课程理念的理解特征,描述课程理念在传播过程中经历的改变的异同,采用量化和质化方法,搜集结构性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编写者对课程理念持批判性认同,培训者和教师则体现为表面上的赞同。"三维目标融合"理念,培训者和教师对三个维度的看法各有偏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念,编写者、培训者和教师都认为"自主"是基础。认为"综合性学习"概念较笼统。课程理念的表述方式、感知者的个人因素(身份、年龄等)、地区差异、考试或评价方式等都对课程感知产生影响。为搞好语文课程改革,应厘清课程理念所使用的概念之间的界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松毅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是近年来不断被教育界探讨的重要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紧扣职业特点和要求,才能够将其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晓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语文课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民族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职业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文章以地域文化和职业教育为切入点,分析高职语文课程的改革方向与实践路径,从而探索一条更加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学生需求的语文课程改革之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冬梅  张泠  于继国  
作为母语教育课程,高职语文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调研发现,高职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存在师生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高,传统文化内容及编排方式有待优化,传统文化教学重教师讲授、轻学生体验和感悟等问题。职业教育“三教”改革背景下,必须以提高语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为根本,保证传承的人力可倚;以优化语文教材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为基础,保证传承的有本可依;以改革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方法为途径,保证传承的行之有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燕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语文教学受到了较大冲击。如何正确定位高职语文教育,如何成功转型高职语文课程,是每一个高职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寻找探索高职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并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秀媚  
文章以英国、澳大利亚以及印度的职业教育国家资格框架为案例,以其发展过程和具体内容分析为依托,建构了用以分析我国中高职语文课程衔接的框架。目前我国中高职语文课程衔接存在教学目标不清晰、不全面,利益相关者参与严重不足,定位不准、分工不明等问题,要建立中高职语文教学目标指标体系,多路径鼓励、引导利益相关者参与衔接过程,明确中高职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分工,强化职业院校语文课程标准的顶层设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倪文锦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考试改革是大家关心的一个热门话题。考试虽然不等于评价,但是考试作为评价的方式之一,它同样需要体现评价思想的变革。本文在简要论述语文课程评价为什么改革,改革什么,以及怎么改革的基础上,重点从四个方面谈了新的评价思想对语文考试改革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