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6)
- 2023(11973)
- 2022(10744)
- 2021(10202)
- 2020(8707)
- 2019(20416)
- 2018(20312)
- 2017(40535)
- 2016(21837)
- 2015(24642)
- 2014(24597)
- 2013(24620)
- 2012(22634)
- 2011(20445)
- 2010(20434)
- 2009(18957)
- 2008(18699)
- 2007(16306)
- 2006(14454)
- 2005(12884)
- 学科
- 济(88929)
- 经济(88814)
- 管理(67731)
- 业(66582)
- 企(55435)
- 企业(55435)
- 方法(45347)
- 数学(39987)
- 数学方法(39672)
- 财(27109)
- 中国(23927)
- 农(23547)
- 业经(19003)
- 务(18439)
- 制(18422)
- 财务(18381)
- 财务管理(18346)
- 企业财务(17560)
- 贸(16973)
- 贸易(16962)
- 学(16625)
- 易(16474)
- 地方(16354)
- 农业(15780)
- 银(15076)
- 银行(15035)
- 行(14240)
- 融(13873)
- 金融(13872)
- 和(13864)
- 机构
- 大学(317582)
- 学院(313574)
- 管理(130205)
- 济(128888)
- 经济(126200)
- 理学(113525)
- 理学院(112315)
- 管理学(110717)
- 管理学院(110141)
- 研究(98826)
- 中国(75714)
- 京(67063)
- 财(62355)
- 科学(58377)
- 财经(50549)
- 所(48269)
- 经(46060)
- 中心(44849)
- 农(44606)
- 业大(44092)
- 江(43503)
- 研究所(43490)
- 北京(42894)
- 范(39827)
- 师范(39521)
- 经济学(38820)
- 财经大学(37952)
- 州(35889)
- 院(35809)
- 商学(35364)
- 基金
- 项目(210334)
- 科学(166285)
- 研究(156248)
- 基金(154621)
- 家(132723)
- 国家(131625)
- 科学基金(114298)
- 社会(98998)
- 社会科(93856)
- 社会科学(93834)
- 基金项目(82905)
- 省(79907)
- 自然(74126)
- 自然科(72378)
- 自然科学(72360)
- 教育(71850)
- 自然科学基金(71114)
- 划(67689)
- 资助(64433)
- 编号(64420)
- 成果(52436)
- 部(48165)
- 重点(45852)
- 创(43545)
- 发(43496)
- 课题(42793)
- 教育部(41906)
- 人文(41167)
- 创新(40493)
- 项目编号(40354)
- 期刊
- 济(136477)
- 经济(136477)
- 研究(94668)
- 中国(52369)
- 管理(47475)
- 财(46846)
- 学报(45000)
- 科学(41716)
- 农(39619)
- 大学(34861)
- 学学(32651)
- 教育(32216)
- 融(29741)
- 金融(29741)
- 农业(27697)
- 技术(25410)
- 财经(24852)
- 业经(22400)
- 经济研究(22115)
- 经(20954)
- 问题(18389)
- 理论(17139)
- 图书(15841)
- 实践(15629)
- 践(15629)
- 技术经济(15339)
- 贸(14848)
- 商业(14746)
- 现代(14351)
- 业(14199)
共检索到451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清泉 夏芸 张迪
研究我国大亏公司的"大清洗"盈余操作行为,可以从更深层次上揭示我国企业盈余操作的动机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与利益损害,由此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保护投资者利益。对大亏公司"大清洗"行为动机、实现手段和对投资者利益影响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新准则规定的"不允许资产减值准备冲回"提供合理的实证和解释依据。
关键词:
大亏公司 大清洗 盈余操作 投资者保护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建新
本文在新《资产减值准则》的研究框架下,结合公司治理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特征、盈余管理动机与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以2001年至2004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1)董事会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管理层薪酬外部竞争优势弱化、未设置独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越倾向于长期资产减值转回进行盈余管理;(2)具有扭亏动机、配股动机的公司越倾向进行长期资产减值转回,具有大清洗动机和利润平滑动机的公司越倾向长期资产减值不转回;(3)未来收益能力和经济环境不影响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文章还对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上市公司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及上市公司管理层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长期资产减值转回 盈余管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向凯
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别以现金持有比率,行业调整的现金持有比率和行业调整的超额现金持有比率来度量现金持有水平,首次研究了盈余质量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其市场价值的影响。经验证据显示,公司现金持有水平随其盈余质量的提高而下降;进一步检验发现,盈余质量差的公司持有的现金资产发生了价值折价。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盈余质量的提高强化了外部监督和降低了代理成本,由此限制了公司内部人聚集现金来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的经验证据支持公司现金持有的代理成本假说和证实会计信息发挥了治理效应而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继初
本文以2008年度非金融A股公司为对象,探讨了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联性。通过研究发现内部审计人员的组成状况、内部审计经费能够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盈余管理;监事会会议次数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公司规模越大,内部审计难度越大,发生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大;内部审计和公司特征的其他方面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不显著。总体来看,内部审计质量在识别与抑制盈余管理方面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夏喆 魏毅
本文以行为金融学及过度自信理论为背景,利用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对我国主板市场金融板块股2010~2012年的经验证据进行汇总,借鉴并改进Jones模型对我国金融类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进行测度,为管理者非理性角度研究金融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新思路。结果与相关研究一致,金融类企业高管存在过度自信,针对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对盈余管理操控程度不大。相关部门应制定有效政策方案,发挥盈余管理的作用,提升金融类企业业绩。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盈余管理 金融类企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文静 王君彩
基于非特定经济业务的大样本数据,区分不同动机和方向的应计盈余管理,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行为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后续应计反转的时间、速度及反转目的不同,不同动机和方向的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了不同影响。为实现扭亏、达到上市条件或股权再融资门槛而实施的正向应计盈余管理,显著降低了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为平滑收益而实施的负向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没有产生显著影响。笔者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拓展应计盈余管理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应计盈余管理 动机 方向 未来业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戴亦一 潘越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因金字塔控股结构所造成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以及最终控制者性质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程度及其方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金字塔股权结构引发的两权分离加剧了上市公司盈余操纵行为,并且这种现象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在棘轮效应和预算软约束作用下,两权分离程度及其最终控制者性质对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方向也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洪辉 杨洋
本文以我国2003~2012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政治关联、所有权与盈余质量关系。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高管持股比例的提高会促进企业盈余质量的提高;政治关联会削弱高管持股对企业盈余质量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对解决我国企业目前盈余质量偏低问题和经理人片面追逐于建立政治关联问题提供一些思路,以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
政治关联 所有权 盈余质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路军伟 张珂 于小偶
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往往针对净利润实施盈余管理,分类转移是在不改变净利润的情况下通过核心费用的分类转移、虚增核心盈余的一种盈余管理方式。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会实施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吗?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A股市场的IPO公司为样本,发现:(1)上市公司在IPO前三年存在显著的分类转移,即通过把核心费用分类转移至营业外支出以虚增核心盈余;在IPO后三年,不存在这一行为;(2)在IPO前三年,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将营业成本而非期间费用转移至营业外支出的方式虚增核心盈余,制造业企业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分类转移行为应是权衡多种动机的结果,四大审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一行为。
关键词:
IPO 分类转移 盈余管理 盈余持续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青原 时梦雪
本文以我国2004-2015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投资组合角度检验监督型基金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监督型基金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正相关,在考虑监督型基金持股内生性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为非国有公司、宏观经济发展平缓时,监督型基金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正向作用更明显。上述结果表明,在中国经济体制下,基金机构投资者可以作为市场上的监督力量,提高公司盈余质量,帮助解决公司治理问题。
关键词:
监督型基金 盈余质量 产权性质 经济环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祖光 万迪昉
本文以2000~200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国有和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盈余质量的关系,以揭示债务融资水平所传递的盈余质量信号。结果发现:(1)对于国有企业,盈余质量与总负债水平呈倒"U"形关系,与流动负债水平负相关,而盈余质量与长期负债水平呈"U"形关系;(2)对于民营企业,盈余质量与总负债、流动负债水平均负相关,与长期负债水平呈倒"U"形关系。国有企业适中的总债务水平和较高的长期负债水平预示着较高的盈余质量。民营企业较低的流动负债和适度的长期负债可以作为高盈余质量的信号。长期负债水平在债权人的风险判断过程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产权性质 债务融资 盈余质量 上市公司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蒋德权 徐巍
文章研究了费用粘性对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费用粘性在不同情形下对盈余信息质量影响的差异。文章发现,费用粘性越大,公司会计盈余持续性越低,盈余反应系数也越小。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当公司管理层预期较为乐观以及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费用粘性对盈余反应系数的负向影响更大。最后,文章也发现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会抑制费用粘性的作用,国际四大审计公司的费用粘性与盈余信息质量的负向关联相对较弱。文章的结论对拓展费用粘性经济后果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
费用粘性 经济后果 盈余信息质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涛 陆正飞 单宏伟
本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发现无论是亏损公司还是盈利公司的盈余管理相当倚重于非经常性损益。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动机各异:亏损公司主要是为了实现扭亏和避免亏损等,高盈利公司则是为了平滑利润和避免利润下降。实证结果还表明,非经常性损益确实对上市公司扭亏乃至后续年度是否继续亏损起到了重要作用,且其作用远大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将非经常性损益作为会计核算的一项独立内容纳入利润表,并进行具体、透明的表外披露;同时,也建议在监管政策实施中全面考虑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季侃
本文将研究样本分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和较低的两个样本,从盈余持续性的角度研究了这两个样本中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信息含量问题。研究发现,在将会计盈余分解为应计利润和现金流量后,两个样本下分析师盈余预测都能反映出盈余构成的持续性差异,但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样本中分析师对盈余构成持续性的预测偏差更小。在将应计利润进一步分解为操控性和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后,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样本中则不能正确反映出这种差异,且分析师对盈余构成持续性的预测偏差更大。此文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信息含量,这也为研究分析师基本面分析能力提供了一个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盈余管理行为与证券市场指数关系的研究——来自深交所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基于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公司系统风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机构投资者、政府治理与会计盈余的持续性——来自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盈余管理行为影响公司资本投资吗——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配股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分析——来自2001年—2005年沪深两市的经验证据
IFRS强制采用与盈余操纵——来自2006年亏损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盈余质量与资本成本——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CFO变更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沪市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
避税动因盈余管理及其反转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