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52)
2023(20618)
2022(17559)
2021(16331)
2020(13706)
2019(30884)
2018(30849)
2017(58592)
2016(31956)
2015(35875)
2014(35582)
2013(35268)
2012(32556)
2011(29234)
2010(29551)
2009(27763)
2008(27341)
2007(24408)
2006(21993)
2005(20018)
作者
(92519)
(76741)
(76331)
(72359)
(49083)
(36693)
(34698)
(29734)
(29126)
(27739)
(26063)
(26026)
(24576)
(24504)
(23544)
(23346)
(22856)
(22625)
(22024)
(21963)
(19113)
(19044)
(18457)
(17607)
(17271)
(17269)
(17136)
(17020)
(15438)
(15247)
学科
(130541)
经济(130366)
(108185)
管理(104531)
(93409)
企业(93409)
方法(51454)
(40840)
数学(40683)
数学方法(40203)
(39665)
业经(37806)
中国(36889)
地方(31481)
(30092)
农业(28237)
(26581)
财务(26497)
财务管理(26453)
(25969)
企业财务(25077)
理论(23890)
技术(23543)
(23365)
(23243)
贸易(23222)
(22471)
(21669)
银行(21617)
环境(20945)
机构
学院(452269)
大学(450104)
(178353)
管理(178209)
经济(174179)
研究(152076)
理学(151357)
理学院(149650)
管理学(147289)
管理学院(146433)
中国(117532)
(97667)
科学(92979)
(87230)
(76684)
(75252)
(71014)
中心(69823)
研究所(68764)
财经(67352)
业大(66007)
北京(62027)
(60915)
(60890)
师范(60362)
农业(58338)
(57499)
(55443)
经济学(51997)
(49532)
基金
项目(296983)
科学(233705)
研究(221475)
基金(213198)
(184391)
国家(182708)
科学基金(157821)
社会(138509)
社会科(130975)
社会科学(130937)
(118173)
基金项目(113091)
自然(101508)
教育(100874)
自然科(99087)
自然科学(99063)
(97534)
自然科学基金(97290)
编号(92735)
资助(86533)
成果(75964)
重点(66110)
(65553)
(64244)
课题(63376)
(62771)
创新(58112)
项目编号(57098)
(56201)
国家社会(56140)
期刊
(212099)
经济(212099)
研究(136813)
中国(97001)
(70469)
(70462)
管理(69849)
学报(68577)
科学(63636)
教育(53629)
大学(52185)
学学(48509)
农业(48114)
(43733)
金融(43733)
技术(40840)
业经(37062)
财经(33108)
经济研究(31754)
图书(28484)
(28369)
问题(27305)
(26658)
技术经济(22484)
理论(21721)
现代(21610)
科技(21425)
(21020)
商业(20328)
资源(20264)
共检索到700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靖鲲鹏  张秀妮  宋之杰  
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起信息服务业和制造业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河北省数据为例,计算出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在融合发展过程中的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研究表明,目前信息服务业和制造业没有充分利用彼此的优势来扩大互动融合发展水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立华  张艳东  邢会  
研究在将高端服务业(S)、先进制造业(M)、生态环境(E)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下河北省SME系统匹配发展水平及作用类型,为河北省产业结构转型、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把SME系统看作共生系统,引入匹配理论,基于产业匹配内涵构建SME系统匹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Lotka-Volterra模型测度河北省SME系统匹配发展水平、分析3个子系统互动匹配关系。结果表明:2006—2019年河北省SME系统的综合效用函数性状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从拮抗匹配阶段向高度匹配阶段转变,动态匹配度由弱转强呈现出较好发展态势;两两系统之间互利共生,相互支撑、协同促进。提出河北省SM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要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找准促进系统整体匹配发展的核心要素,探索适合本省产业匹配模式,实现各子系统协同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凯  王岚  
加速推进"大智物移云"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对于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回顾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阐述了"大智物移云"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大智物移云"技术给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当前形势对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现实诉求,基于两者融合的视角提出了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以期给产业集群的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章浩  李国梁  
本文基于产业转移理论,对京津冀城市群制造业转移现象进行研究,探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区际间制造业转移是否促进河北省产业发展效率提升。研究结果显示,从空间维度来看,京津冀各地的制造业对外投资逐渐从城市群以内向城市群以外转移,尤其是2015—2019年制造业向城市群以外地区转移趋势显著,制造业并未就近转移;京津冀城市群以外地区逐渐成为京津冀制造业新增企业的主要投资来源地,政府行为会对企业的长期区位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制造业的类别差异会导致企业区位选择差异,保定、廊坊依托区位优势成为城市群内都市型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区域;北京、天津两地的制造业转移对河北省地级市制造业TFP的当期促进效果较为显著,而河北省内地级市之间的制造业转移对各地级市TFP的促进效果存在一定的滞后期;北京、天津的技术交易市场目前尚未对河北省制造业TFP的提升起到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后,河北省各地级市的制造业转移对制造业TFP的具体作用效果产生显著变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贾荣言  李荣平  卢艳丽  
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求通过结构调整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益,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河北省加快结构转型升级、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举措。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服务业发展趋势和发展潜力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服务业发展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贾荣言  李荣平  卢艳丽  
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求通过结构调整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益,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河北省加快结构转型升级、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举措。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服务业发展趋势和发展潜力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服务业发展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蒋秀兰   刘芳宜  
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构建河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系统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选取2011-2020年的统计数据,分析河北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内部发展效率以及互为投入产出的效率。经过实证分析得出:物流业和制造业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河北省制造业拉动物流业的作用更加明显;两业融合发展受宏观环境影响大。最后,提出以高质量发展为理念引领、以“融合”为目标促进两大产业协同发展;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依托,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氛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俞会新  许爱萍  路文杰  陈朝阳  
河北省是全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河北省装备制造业是河北省经济中的重点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但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面临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紧迫性。通过借鉴国内外以技术创新引领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典型经验,指出以技术创新推动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推动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包括重点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加大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经费投入,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密切产学研合作,建立区域间创新资源共享的新模式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素君  陈禹达  
采用河北省1994—2009年指标数据,对河北省城市化和服务业的综合评价值实证检验可知:河北省只存在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单项因果关系,服务业虽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正向作用,但效应非常弱。要化解"双重滞后",需要加大力度培育行业增长极、打造区域增长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规模体系、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涛  左健  韩楠  
本文以就业份额指标对京津冀近年来的制造业转移趋势进行分析并解释其原因。以此为基础,阐述在制造业转移背景下京津经济增长对河北省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机制,并利用京津冀各城市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北京制造业正在向周边城市扩散,天津制造业处于快速集聚状态,河北省制造业发展较为平缓。京津冀制造业转移使北京的经济增长促进河北省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天津的经济增长抑制河北省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东升  
发展创意农业是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本文以创意农业的概念与基本特征为基础,分析了河北省创意农业的发展形态、发展特点、发展水平与制约因素,提出了政府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创意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推动区域创意农业发展的关键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傅为忠  金敏  刘芳芳  
在工业4.0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加速了高技术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基于这样的背景,文章通过建立耦联评价模型对20062015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度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状态良好,融合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产业融合的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产业深加工度、产业生产效率、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茹莉  
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全球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河南要实现向工业强省迈进的目标,也必须走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从经济基础、资源、市场等方面来看,河南已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并且面临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机遇;需要通过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服务资源集聚、大力发展科技和信息服务业、优化服务业结构等措施的实施,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格局,提高产业整体合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琪  郭红满  
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发展形势,从而引出论题。接着对流通业和制造业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进而对两大产业间的竞争、协作、耦合关系的特点及关系的形成原因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对于制造业和流通业间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描述,并对两大产业在耦合发展上的四种表现形式,即规模、潜力、结构、效率的特征及意义进行了论述,最后针对如何促进流通业和制造业间的耦合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晖  周贞  
流通产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制造业的联系十分紧密。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发展存在着竞争、合作与耦合关系,制造业对流通产业的发展起支撑作用,流通产业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起拉动作用,通过分析流通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以及二者耦合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了流通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的表现形式及意义,并提出促进我国流通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