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5)
- 2023(13683)
- 2022(11770)
- 2021(11374)
- 2020(9202)
- 2019(20976)
- 2018(20988)
- 2017(39517)
- 2016(21777)
- 2015(24611)
- 2014(24206)
- 2013(23407)
- 2012(21063)
- 2011(18805)
- 2010(18775)
- 2009(17102)
- 2008(16150)
- 2007(14035)
- 2006(12051)
- 2005(10283)
- 学科
- 济(76591)
- 经济(76505)
- 管理(61797)
- 业(53229)
- 企(44605)
- 企业(44605)
- 方法(34563)
- 数学(29444)
- 数学方法(29070)
- 财(24898)
- 中国(22661)
- 农(22264)
- 业经(18284)
- 学(17691)
- 地方(17672)
- 理论(15403)
- 农业(14689)
- 和(14563)
- 制(14446)
- 教育(13833)
- 贸(13644)
- 贸易(13634)
- 环境(13401)
- 易(13206)
- 技术(12085)
- 财政(11728)
- 务(11715)
- 财务(11647)
- 财务管理(11621)
- 划(11224)
- 机构
- 大学(292609)
- 学院(291477)
- 管理(114842)
- 济(106620)
- 经济(103985)
- 理学(99806)
- 理学院(98684)
- 管理学(96828)
- 管理学院(96315)
- 研究(94254)
- 中国(68205)
- 京(61959)
- 科学(61036)
- 财(52704)
- 所(46679)
- 农(43697)
- 业大(43451)
- 研究所(42646)
- 中心(42425)
- 江(42056)
- 范(41859)
- 师范(41531)
- 财经(40226)
- 北京(39106)
- 经(36492)
- 州(34997)
- 院(34906)
- 农业(34161)
- 师范大学(33044)
- 技术(31991)
- 基金
- 项目(204418)
- 科学(159356)
- 研究(154001)
- 基金(144519)
- 家(124725)
- 国家(123623)
- 科学基金(106125)
- 社会(93723)
- 社会科(88537)
- 社会科学(88514)
- 省(81771)
- 基金项目(77133)
- 教育(71819)
- 自然(68348)
- 划(68100)
- 自然科(66611)
- 自然科学(66595)
- 编号(65777)
- 自然科学基金(65349)
- 资助(58455)
- 成果(53956)
- 重点(45521)
- 课题(45227)
- 部(43862)
- 发(43739)
- 创(42739)
- 项目编号(40851)
- 创新(39619)
- 科研(38717)
- 大学(38553)
- 期刊
- 济(117514)
- 经济(117514)
- 研究(85512)
- 中国(57844)
- 学报(46100)
- 教育(42616)
- 科学(41180)
- 管理(40807)
- 财(40361)
- 农(39670)
- 大学(34576)
- 学学(31455)
- 农业(28404)
- 技术(24861)
- 图书(20991)
- 业经(20867)
- 融(20060)
- 金融(20060)
- 经济研究(18936)
- 财经(18440)
- 经(15650)
- 问题(14742)
- 科技(14569)
- 业(14369)
- 书馆(14287)
- 图书馆(14287)
- 资源(14143)
- 理论(14070)
- 版(13169)
- 实践(13140)
共检索到421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冯荣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形成合力。作为方法论的"大思政"教育观,强调突破传统资源局限,指向资源的有效整合。基于"大思政"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资源整合主要着眼于营造"三全"育人氛围,通过整合管理、教学、服务等模块,构建引领机制、监督机制、孵化机制和关怀机制,以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材。
关键词:
大思政 思政资源 整合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雷结斌 郭优
高校是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微时代"环境为高校思政课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它适应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方向,有利于拓展和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政治思想观念良性发展。同时,"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载体和教学方式又面临着新挑战,要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性,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主体作用,运用好微媒介和课堂两个载体,协调好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两个环节。
关键词:
“微时代” 高校思政课 有效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颜英利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重视高校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整合,不但有助于教师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使之在教学实践中适应新时代的课程发展要求,满足学生诉求,借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在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鉴于此,文章对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资源整合策略及支撑条件的构建展开研究,以期为时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
高校 教学资源 大数据 教学评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婉婷
新文科和课程思政是高校培养未来复合型人才的新思维和新方式。文章以《供应链管理》课程为例,围绕新文科和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要求,首先,探讨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其次,提出供应链管理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并以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的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分析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最后系统提出新文科背景下供应链管理思政课程建设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新文科 供应链管理 课程思政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潜 张德钗 林子筱
坚持问题导向是高校“大思政课”资源建设的重要逻辑起点与方法遵循。坚持问题导向推进高校“大思政课”资源建设蕴含三重内在逻辑,从理论渊源看,坚持问题导向是推进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科学方法;从历史经验看,坚持问题导向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思政课建设的优良传统;从实践指向看,“大思政课”资源建设本身就是对坚持问题导向的现实回答。问题导向视域下“大思政课”资源建设存在育人场域资源整合协调不足、育人主体资源的综合素质与整体协调有待提升和育人教材资源有待更新的现实问题。因此,问题导向视域下,推动高校“大思政课”资源建设,要立足“大”视野,延展“大思政课”的育人场域;根植“思政”核心,强化育人主体资源的育人本领;回归“课堂”主阵地,推动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不断开辟高校思政课教学新境界。
关键词:
问题导向 大思政课 资源建设 实践路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潜 张德钗 林子筱
坚持问题导向是高校“大思政课”资源建设的重要逻辑起点与方法遵循。坚持问题导向推进高校“大思政课”资源建设蕴含三重内在逻辑,从理论渊源看,坚持问题导向是推进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科学方法;从历史经验看,坚持问题导向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思政课建设的优良传统;从实践指向看,“大思政课”资源建设本身就是对坚持问题导向的现实回答。问题导向视域下“大思政课”资源建设存在育人场域资源整合协调不足、育人主体资源的综合素质与整体协调有待提升和育人教材资源有待更新的现实问题。因此,问题导向视域下,推动高校“大思政课”资源建设,要立足“大”视野,延展“大思政课”的育人场域;根植“思政”核心,强化育人主体资源的育人本领;回归“课堂”主阵地,推动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不断开辟高校思政课教学新境界。
关键词:
问题导向 大思政课 资源建设 实践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旭伟
<正>“大思政”是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扩大化,包括课程载体扩大化、教育队伍扩大化、育人过程扩大化三个方面。其中,课程载体扩大化是指将高校通识课、专业课、双创课、实践课等各种课程作为“思政拓展媒介”,赋予其思政教育职能与价值。教育队伍扩大化是指除了思政理论课程师资外,将专业教师、高校政工、党员干部、学生父母及网络领袖等纳入到教育主体的范畴,以此汇集全员化育人合力。育人过程扩大化是指打破思政理论课体系约束及学校教育藩篱,将思政教育引入到社会场域场域,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实践场景、实践方式加速思政元素价值的内化。基于此,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必须脱离“课时主义”的桎梏,按照知行合一的原则、学以致用的要求展开新一轮探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韩雪婷 张海丰 吴云飞 裴魏魏 庞芳
科教兴国背景下培养高校课程素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去探索。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履行教师的根本职责——立德树人。在教学环节中从教学大纲、教学实施过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评价的构建、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出发进行课程思政的切入,在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提高的同时将课程思政渗透到教学中,引导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文博
教学资源的整合是高校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教学资源数据库是高校教学资源的核心构成因素,数据库的完善与管理直接关系到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顺利开展。师资队伍本身属于教学资源的构成因素,同时也是教学资源运用的主力军,构建科学的师资考评体系有助于双倍提升师资队伍资源的价值。课程资源体系是高校教学资源的基础环节,课程资源的创新要坚持走信息化道路,力争建设整体统一的网络课程资源。研究证明,广泛而深入的校际合作为高校教学资源的跨越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林
课程育人作为大思政教育格局中的重要一环,如何打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相互隔离的“孤岛意识”,实现同向同行协同效应,是中医院校值得深思与研讨的问题。文章在梳理了“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实践演进的基础上,就“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内涵与逻辑辩证关系进行了讨论,同时对较为典型的中医院校开展课程改革的经验作了深入分析,提炼其开展课程思政育人的成功模式,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医院校开展课程育人的现实困境提出相应的建构路径。
关键词:
“大思政” 中医院校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安小米 白文琳 钟文睿 孙舒扬
在应对数字转型所带来挑战的背景下,针对目前我国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研究缺少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和多方面的顶层设计思想的研究现状,从理论框架建构、协同创新机制框架建构、信息基础架构实施、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方案制定4个方面提出研究框架构想,用于解决数字转型背景下我国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面临的适应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长效性问题,旨在支持我国国家信息化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整体提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景青
大学生的“双创”教育是指在创新创业方面培育具有创新思路和创业认知未来有规划的人才,而“大思政”的概念是对于全体大学生,全方面、全历程地展开关于政治思想教育,这一概念对于“双创”教育的方针给予了新灵感和新思绪。文章探究“大思政”概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创设,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整个过程要探索“双创”教育的新模式,为社会寻找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大思政 大学生 “双创”教育模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乐燕
在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中,音乐馆藏资源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多数普通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短板。对此,高校图书馆要基于资源整合视角,立足实践,采取有效路径加强音乐馆藏资源建设。文章概述资源整合理论,分析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价值和高校图书馆音乐馆藏资源的整合方式,探究资源整合视角下高校图书馆音乐馆藏资源建设路径,以期为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资源整合 高校图书馆 资源建设 音乐馆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耀远 陈红喜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整个阶段,对学生成长成才,推动高质量就业创业意义重大。习总书记强调:各类课程应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新工科背景下,就业创业指导适合进行课程思政探索。文章概括了新工科背景下就业指导的发展现状,剖析了就业指导的思政教育内涵,明确了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并提出嵌入思政元素的具体建议,探析就业指导如何与新工科建设、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扩展思政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关键词:
新工科 就业指导 课程思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巩红 姜春雨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类思想文化影响并变革了人类的思想观念和生存方法,高校亦不例外。政治多极化、思想多元化,为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会,研究生导师是高校研究生的首要培养人,导学关系是研究生生涯中的核心关系,导师的教学方式、指导方法和导师言行举止,在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起着非常关键的影响,所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育载体,又要立足于导学关系,构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导学思政体系。文章通过梳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导学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推动导学思政建设,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导学思政 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