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22)
- 2023(18140)
- 2022(15407)
- 2021(14848)
- 2020(12058)
- 2019(27678)
- 2018(27788)
- 2017(50988)
- 2016(28483)
- 2015(32128)
- 2014(31812)
- 2013(30253)
- 2012(27860)
- 2011(25071)
- 2010(25778)
- 2009(23160)
- 2008(22434)
- 2007(20016)
- 2006(17780)
- 2005(15795)
- 学科
- 济(98038)
- 经济(97931)
- 管理(82647)
- 业(75823)
- 企(65006)
- 企业(65006)
- 方法(41704)
- 数学(34817)
- 数学方法(34221)
- 中国(33769)
- 财(31558)
- 农(28338)
- 教育(25806)
- 业经(23976)
- 学(23463)
- 理论(22905)
- 技术(22561)
- 地方(22129)
- 制(20415)
- 农业(18481)
- 贸(18088)
- 贸易(18071)
- 策(17609)
- 易(17535)
- 和(17258)
- 银(16354)
- 银行(16306)
- 务(16049)
- 财务(15973)
- 财务管理(15942)
- 机构
- 大学(385158)
- 学院(381170)
- 管理(146772)
- 济(142978)
- 经济(139375)
- 研究(129141)
- 理学(126002)
- 理学院(124469)
- 管理学(122139)
- 管理学院(121401)
- 中国(93319)
- 京(83270)
- 科学(78593)
- 财(71125)
- 所(63653)
- 范(60315)
- 师范(59915)
- 江(59189)
- 中心(57968)
- 研究所(57528)
- 农(54210)
- 财经(53813)
- 北京(53731)
- 业大(52458)
- 经(48759)
- 师范大学(48213)
- 州(47744)
- 院(47454)
- 教育(44848)
- 技术(44535)
- 基金
- 项目(252797)
- 科学(199773)
- 研究(195264)
- 基金(178319)
- 家(153049)
- 国家(151574)
- 科学基金(130567)
- 社会(119305)
- 社会科(112722)
- 社会科学(112695)
- 省(100760)
- 教育(95823)
- 基金项目(93313)
- 划(85369)
- 编号(82993)
- 自然(82528)
- 自然科(80604)
- 自然科学(80587)
- 自然科学基金(79120)
- 资助(72458)
- 成果(71039)
- 课题(60215)
- 重点(57262)
- 部(56098)
- 创(55101)
- 发(54637)
- 项目编号(51473)
- 创新(50665)
- 年(49614)
- 教育部(48974)
- 期刊
- 济(162071)
- 经济(162071)
- 研究(124130)
- 中国(86943)
- 教育(77571)
- 管理(56940)
- 财(55265)
- 学报(54659)
- 科学(51020)
- 农(49010)
- 大学(43084)
- 学学(38242)
- 技术(38153)
- 农业(34347)
- 融(32682)
- 金融(32682)
- 业经(26951)
- 财经(25645)
- 经济研究(25634)
- 图书(25077)
- 经(21974)
- 职业(20215)
- 问题(19646)
- 科技(19080)
- 坛(18925)
- 论坛(18925)
- 业(18520)
- 技术经济(17966)
- 理论(17562)
- 书馆(17321)
共检索到585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涛
<正>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迫切需要千千万万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助推器的实践思政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得以凸显。实践思政有异于思政课程,不同于课程思政,它是从哲学本体论视角出发的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要求通过实践的教育形式与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学校内外的各类活动之中,以思政理论、专业教学与实践教育的整合激发思政教育,达到大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今天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践行实践思政教育,通过知与行的紧密融合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思政教育的互联互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韦金红
<正>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育人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更加严峻。多元化的文化思潮、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使学生能够轻松接触到各类思想文化,学生的思想价值理念、道德文化意识很容易受到良莠不齐的文化思潮的影响,无孔不入的信息源使高校难以实现对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稳定把控。但与此同时,网络大数据技术的进步也在推动网络教育的发展,许多传统学科课程在运用网络教学模式后育人成效有明显提升。思政教育应当主动适应并积极开拓网络教育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思政教育体系,将网络时代信息多元化对思政教育的冲击转化为创新发展动力,助力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转
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以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社会,随之而来的是来自社会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高校思政教育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大学思政教育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笔者在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7JDSZK044)研究过程中仔细地阅读《思政教育与高教发展》一书并展开深入探讨。该书共收录三十多篇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论文,对高校教育发展中思政教育、课程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一些普遍性的课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同济教育管理硕士论坛"的一栏涉及不同教育阶段和领域,其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大篇幅地介绍同济大学思政课程的教学案例。《思政教育与高教发展》一书理论基础扎实,理论适用于实践,涵盖范围广。该书既可作为高等教育中的教师与科研人员的读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蔺小清
随着高校对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很多业内学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深入研究工作,其中由何川著,哈尔滨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高校思政教育多元化发展研究》一书就是以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该书共分五大章节,分别从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原则、方法、理念以及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开展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代化转型和立体化模式发展应用方面的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俊芝 高彦梅 马璇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做好学校基础管理的有效保障。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群体,是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道德素质和道德实践能力。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支撑下,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乔磊花 李敬
从历史视域上来说,思政教育的发展往往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产生新理念。传统思政教育主要体现在个人德行教化和建功立业理念之中,因此在教育上主要围绕儒学教义来展开,直至现在,传统思政教育观念中的德育教化仍然是思政教育的重点。在新时代特性之下,高校思政教育呈现出许多与传统思政教育不同的新生态教育表现,这种新生态表现同时也是推动高校思政教育迎合新时代主流思想的有效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淼 张志刚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给传统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以其互动性、开放性、虚拟性的特点创新了信息获取和传递的途径,拓宽了学生的思政学习视野,丰富了思政知识体系。然而,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学还存在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抓住新媒体思政教育发展的有利契机值得深思。笔者结合河北省文旅厅2022年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HB22-YB075)研究成果,对该书做出深度分析探讨,可供借鉴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玲
新媒体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社会生产生活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其鲜明的互动性交流、即时性传播、全球性覆盖、虚拟性情境迅速吸引了大学生群体,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这对传统的单向灌输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教育的发展空间更广阔,教育的话内容更趋近于现实生活,教育的方式手段更多元丰富,教育的主客体之间的界线日益模糊。如何正确认识新媒体对思政教育的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秦海雷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这一背景下,由黄丽娟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研究》一书深入研究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全书共包括六个章节:首先对高校思政课程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并从新时代“立德树人”理论、“以学生为本”教育模式、抗疫精神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四个方面探究了高校思政课程的理论创新;其次,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体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和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最后,从思政教育体系、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思政教育的专业建设和实践创新四个方面阐释了成人思政教育模式的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邹阿龙
<正>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创新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方法,将思政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焦点。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普遍存在着偏理论教育、轻知识实践与体验的情况,导致许多大学生认为思政课程枯燥乏味,对之缺乏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一书提出了多种实践式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围绕该书内容进行研读,从中获取相关启示,提出一些思政教育的新观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魏丹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学的一部分,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政治教育工程。把红色旅游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课堂、思想中,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对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既有利于落实教育任务,又有利于拓展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培养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接班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丽
在教育改革和实施过程中,加强学生道德素质建设已成为当代教育的潮流,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有利于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建设。在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背景下,结合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
实践教学 理论基础 道德风尚 思政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原
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已经连续多年呈下滑趋势,加强基础教育中的体育建设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时代、新背景、新要求下,相关工作者需要解决校园视域下尤其是高等教育环境中的体育教育发展问题,并推动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从而为后续体育工作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浦永
书名:《课程思政:一场深刻的改革》作者:宗爱东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81-7616-4出版时间:2022年4月定价:78元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推动国家教育事业深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全面提升大中小幼各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更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交织共生的特殊时空场域中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五位一体”良性互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朝艳
书名:技术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创新实践作者:程静,鲁丹,陈金传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4月ISBN:9787552034974定价:48元从古至今图书都是国家非常珍贵的财富资源,掌管图书的人也责任重大。春秋时期的老子担任周朝王室藏书馆管理员即守藏史;秦朝时期的御史大夫负责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汉代御史中丞负责管理中央馆、图书馆;唐、宋时除了公家、民间书院,还有翰林院负责修书撰史;明朝皇史宬的藏书管理人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时代生命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评《生命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新常态下高校思政教育立足民生保障发展的思考——评《新时代高校思政十讲》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设计与应用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基于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论述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地域历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与路径——评《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创新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评《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