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80)
2023(15306)
2022(13274)
2021(12933)
2020(10527)
2019(24364)
2018(24345)
2017(45194)
2016(25852)
2015(29370)
2014(29498)
2013(28039)
2012(25786)
2011(23298)
2010(23696)
2009(21256)
2008(20468)
2007(18029)
2006(16080)
2005(14271)
作者
(69217)
(57042)
(56764)
(54467)
(36652)
(27279)
(26062)
(22307)
(21808)
(20838)
(19488)
(19041)
(18206)
(18089)
(17814)
(17592)
(17316)
(17129)
(16368)
(16320)
(14438)
(14209)
(13739)
(13217)
(13011)
(12884)
(12799)
(12712)
(11483)
(11331)
学科
(85419)
经济(85322)
管理(69434)
(63433)
(53230)
企业(53230)
方法(37199)
数学(31492)
中国(31090)
数学方法(30973)
(28550)
教育(26934)
(25706)
理论(21520)
(20995)
业经(20002)
地方(19643)
(17295)
农业(16585)
(16199)
贸易(16191)
(15997)
(15714)
技术(15485)
(15068)
教学(14793)
(14017)
财务(13945)
财务管理(13920)
环境(13583)
机构
大学(347690)
学院(342778)
管理(129944)
(125646)
经济(122379)
研究(117309)
理学(111968)
理学院(110549)
管理学(108441)
管理学院(107777)
中国(81215)
(75455)
科学(71749)
(62792)
(58188)
(56831)
师范(56473)
(52888)
研究所(52692)
中心(51864)
(49973)
北京(48867)
业大(47754)
财经(47695)
师范大学(45650)
教育(45624)
(43254)
(42771)
(42530)
技术(41280)
基金
项目(227563)
科学(179001)
研究(177589)
基金(158862)
(135935)
国家(134576)
科学基金(115073)
社会(106616)
社会科(100545)
社会科学(100519)
(91117)
教育(89324)
基金项目(83235)
(77942)
编号(77010)
自然(72676)
自然科(70912)
自然科学(70897)
自然科学基金(69574)
成果(66530)
资助(65291)
课题(56317)
重点(51912)
(51345)
(49266)
(47651)
项目编号(47368)
(46696)
教育部(44868)
大学(44635)
期刊
(141906)
经济(141906)
研究(114784)
教育(79588)
中国(78629)
学报(50459)
管理(48132)
(47989)
科学(45948)
(45630)
大学(40052)
学学(34994)
技术(33888)
农业(32222)
(27431)
金融(27431)
业经(23992)
财经(22627)
经济研究(22405)
图书(21471)
职业(20172)
(19309)
问题(17542)
(16844)
论坛(16844)
(16622)
科技(15951)
理论(15776)
(15620)
现代(15066)
共检索到524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佩林  
为优化"大思政"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在对"大思政"和"工匠精神"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缺乏精益求精精神、缺乏爱岗敬业精神、缺乏创新精神等方面指出了目前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教育管理流程、加强教学引导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分析了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具体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鲍风雨  杨科举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大国工匠"培养,是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责任。结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可以从三个层次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一是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芬   袁奇林  
高职院校作为工匠型人才的培养摇篮,有必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充分调动多方资源,融入“工匠精神”,创新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德技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基于此,高职院校思政课应把握改革创新原则,持续推进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促进理论指导实践作用的发挥,让高职学生成长为新时代新征程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劲廷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多元,学生群体中也出现了迷茫、浮躁的心理,在学习、就业时,更多地关注收入高低,忽视了拼搏、奋进的使命。基于这一现状,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是培育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必然选择。文章通过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来明确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融合,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提供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婕瑜  潘海生  闫智勇  
面对世界工业格局的深度调整,提升中国制造品质成为当下发展共识。培育技能型人才具备现代工匠精神,助力制造强国建设,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历史重任。通过分析学界对工匠精神的研究现状,厘清工匠精神现代内涵,解构其发展层次;借助环境决定论和品德心理成分相互作用系统明晰工匠精神生成机理,确定工匠精神生成的理论支点,对探究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具备现代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凯宁  孙勇  
文章剖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探究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融合的意义,据此提出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创新思政课教学,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加强思政课教师培养工匠精神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创设思政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良好教学条件;营造工匠精神培养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敏敏  
培育高职生的工匠精神,对学生就业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基础。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生就业力养成契合度高,高职院校要把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利用现代学徒制平台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天  周珏  
已有文献对工匠精神内涵及培养途径的阐述多是将工匠精神视作一种价值观或精神特质,采用的一般是自上至下的宏观性培养办法。动机心理学则为理解工匠精神提供了新的视角。根据动机心理学中自我决定理论,工匠精神是自主动机的体现,是长期自主动机驱动的学习和练习培养出的专注、细致、创新、孜孜不倦的工作状态。据此,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的无动机和外部动机向自主性动机转化,这不仅需要引导学生认同工匠精神的价值,更需要给予其参与和选择的机会,提供非控制性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树立为内部目标并避免受到物质主义的侵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丽媛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是企业、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午萍  
“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专注、坚守、卓越和自豪感。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属于文科专业,在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过程中,一样需要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文章从学生对工匠精神认知、专业教师“工匠精神”的缺乏到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评价,探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改革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波  肖霞  
文章阐述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分析了产教融合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有利条件,进而提出了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具体策略:高职院校要发挥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主导作用;企业要承担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阵地功能;高职学生要把握自身工匠精神培养的主体地位;社会其他力量要给予全方位支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琴琴  陈寒  
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态度,是一种正面积极的精神。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注重职业道德的强化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将会大大提升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本文探讨了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的内在机理,并对当前高校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培养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提出强化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显辉  
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工匠之师培养大批富有"工匠精神"的工匠。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开展培养工匠之师的主阵地,迫切需要得到"工匠精神"的助力。文章通过对"工匠精神"和工匠之师内涵的分析,论述了培养工匠之师需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工匠精神"培育机制,建议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通过调整培养目标指标、推行"校企校合作"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加强"德艺双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和营造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等途径培养"工匠之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文婷  
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不仅需要人才具有良好专业技能,也需具有工匠精神。在引导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过程中,应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积极更新组织管理理念,构建工匠精神培养的平台,进而使学生可以工匠精神作用下获得更好就业创业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志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作为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夯实自身综合素质,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我国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其基本内涵包括敬业、专注、创新等内容。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提升个人职业道德素质而言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