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6)
2023(9892)
2022(8197)
2021(7980)
2020(6843)
2019(15765)
2018(15761)
2017(30002)
2016(16335)
2015(18877)
2014(18625)
2013(17550)
2012(15652)
2011(13966)
2010(13892)
2009(12422)
2008(11724)
2007(10042)
2006(8518)
2005(7362)
作者
(42276)
(35165)
(34971)
(33539)
(22323)
(16818)
(16171)
(13880)
(13479)
(12455)
(12089)
(11786)
(11036)
(10984)
(10903)
(10643)
(10512)
(10385)
(10127)
(10100)
(8724)
(8466)
(8397)
(8161)
(7977)
(7866)
(7741)
(7667)
(7011)
(6798)
学科
(60513)
经济(60443)
管理(45816)
(42534)
(36128)
企业(36128)
方法(33080)
数学(29985)
数学方法(29345)
中国(16668)
(15707)
(15641)
业经(12795)
理论(12276)
(11439)
(10699)
教育(10496)
地方(10304)
农业(10298)
(10196)
(10151)
贸易(10140)
财务(10138)
财务管理(10114)
(9880)
技术(9862)
企业财务(9577)
(9326)
(9298)
银行(9289)
机构
大学(219249)
学院(213377)
管理(87157)
(83747)
经济(81878)
理学(75980)
理学院(75220)
管理学(73528)
管理学院(73115)
研究(64448)
中国(48541)
(44776)
(38523)
科学(37616)
中心(32044)
(31897)
财经(31228)
业大(30329)
(29653)
(29522)
师范(29260)
(29146)
(28584)
北京(27618)
研究所(26541)
经济学(25579)
(25090)
(24259)
财经大学(23612)
师范大学(23564)
基金
项目(149873)
科学(119831)
研究(111896)
基金(109493)
(93748)
国家(92968)
科学基金(82222)
社会(70916)
社会科(67307)
社会科学(67292)
(58835)
基金项目(57329)
教育(55487)
自然(53646)
自然科(52537)
自然科学(52526)
自然科学基金(51558)
(49710)
编号(46142)
资助(45458)
成果(37077)
(33925)
重点(33363)
(32203)
课题(31784)
大学(31075)
(30824)
教育部(30063)
创新(29835)
人文(29197)
期刊
(84967)
经济(84967)
研究(63258)
中国(42782)
教育(36007)
管理(32674)
(30744)
学报(29981)
科学(27719)
(26076)
大学(25655)
学学(22521)
技术(22204)
(18521)
金融(18521)
农业(17933)
财经(15216)
业经(14129)
经济研究(13297)
(13049)
图书(12999)
统计(11258)
问题(10882)
(10570)
技术经济(10470)
理论(9984)
(9926)
(9677)
科技(9677)
现代(9459)
共检索到310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文富   孙雨  
在“第三次教育改革”背景下,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初依托新创立的独立于大学外的学位授予机构,为无法或不适宜通过大学获取学位与继续升学的多类群体成功探索并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省厅大学校学位制度”和“学分累积型学士学位制度”,并以后者为发展重心。经过30年的实践与优化,相关制度对日本终身学习体系、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学位制度的整体发展均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这些方面既基于日本实际带有特殊性,亦基于此类制度本身而带有普遍性,而后者也为我国的相关探索提供了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必文  
为有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学位障碍,我国有必要为高等职业教育设置独立的职业学位。职业学位可暂设为副学士和学士两个层次,预留硕士和博士的发展空间,同时,为其制定严格的授予标准和程序,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发展水平。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为民  杨行昌  
对于学位授予中道德素质要不要考察、考察什么和怎么考察的三种观点进行了辨析,认为:学位授予与道德素质考察不是“完全无关”而是现实相关;不是“单一相关”而是多因素相关;不是“简单相关”而是复杂相关,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鲍嵘  潘闻舟  
学科专业分类与学位授予目录在推动高校回应知识生产和社会需求、规范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印度学科专业分类目录与学位授予目录在政府、市场、高校三重逻辑影响下,形成了双目录发展模式,两个目录在学科划分、框架、标准和调整机制上差异明显,发挥了各自不同的作用。印度学科专业目录和学位授予目录功能分化与协调的经验,为我国学科和学位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林玲  胡劲松  
学位是一项由"利益"、"资格"和"自由行为"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权利。学位授予的法律行为属性,确立了学位权利的合法性和现实性。学位权利的特殊要求,使得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学位授予中无不包括非学术标准。而非学术标准的内容,则要求学位申请人以及获得者的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及社会基本道德规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伏创宇  
学位授予的内部关系配置及其优化应当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修订重点关注的问题。学位授予的内部行为包括同行评阅、答辩决议与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名,其法律属性、法律意涵与法律关系尚存分歧。学位授予内部关系的配置基础包括学位授予的专业相关性要求、内部行为主体享有学术自治以及学位授予的功能适当性。学位授予权在内部由不同环节分享,内部行为在学位授予上具有各自的角色,发挥不同的功能,也能产生拒绝授予学位的法律效果。学位法的出台应当完善学位授予内部行为的监督方式、程序要求以及相互关系。学位授予内部行为引发的纠纷解决不仅不能排除司法救济,还有必要建构功能适当的学术仲裁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武荣  车彦军  
从高校和学生的一系列纠纷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位授予标准模糊、学位授权审核不规范、学位授予单位内部审核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学位授予决议程序违反行政法原则,缺乏对学位申请人的救济制度等诸多问题。文章从"刘燕文诉北京大学不予颁发博士学位"(1)一案入手,着重讨论高校学位审核授予程序中学位授予的投票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霁霞  张颖  
近年来,关于学位授予或撤销引发的学位授予单位与学生的行政诉讼案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案件的争议焦点是学位授予单位设定学位授予条件的合法性。设定学位授予条件既属于学术自治,又涉及学生的基本权利。近三年34起涉及学位授予的案件,在一定程度上与学位授予单位设定学位授予条件存在事项界定不清、不授予学位或撤销学位程序违法等问题。设定学位授予条件行为兼具法律授权性与学术自治的双重属性;设定学位授予条件应当同时符合实体标准与程序标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本厦  
博士是学位结构中的最高层次,代表着一个国家研究生教育的水平;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博士,则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能否独立自主的重要标志。自1983年5月我国首批授予了十八个博士学位以来,二十年间,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不仅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高级专门人才,还产生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回顾二十余年来博士生教育取得的成就,总结经验和教训,对于开展今后的博士生教育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为纪念我国授予博士学位工作开展二十周年,从本期起,本刊将分两期连续刊发本刊编辑部约请的研究生教育界资深人士和部分博士学位获得者撰写的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伟根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4次会议批准,浙江农林大学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18]19号)精神,浙江农林大学获批的这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即可开展招生、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艳飞  
当前我国学位授予纠纷客观存在着两种典型类型,即以"田永案"为代表的违规类学位授予纠纷和以"何小强案"为代表的学术类学位授予纠纷。通过近距离的精细考察可以发现,司法介入不同类型的学位授予纠纷遵循着不同的司法审查模式:全面审查模式与司法节制模式。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两种不同的学位授予纠纷的司法审查模式,以寻求大学自治与司法审查的平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新文  
统计分析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术型博士生的毕业、学位授予及论著发表数据,从知识产出的结果评价基础医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结果显示五年制和八年制直博生发表的论著水平更高、博士生质量更好。认为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应以直博生培养模式为主,放宽转硕时限,允许八年制直博生转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潘剑波  
在高等教育领域,我国实行学位制度和学业证书制度。除专科层次教育外,其他层次的高等教育均与相应的学位相对应。目前,我国存在着学位认识的误区,对相应层次学位与学历认识的误区。这些认识误区导致学位和学历的概念长期被误读,造成高等教育及高校教育追求的偏离,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形式忽视内容。因此,学位和学历上的误读亟待匡正。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玉梅  
通过对学位的本质、功能和我国学位法规的分析,认为高校不应将剥夺学生依法被授予学位资格的权利作为其处罚学生、强化学校管理的手段,并从完善我国学位制度方面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设想。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焱  张昶  
认为高等院校与学生之间频发的关于学位的诉争,最主要的原因是高等教育相关立法的缺位和高校对学位与学位授予权认识的滞后。由于高等院校法律地位具有二重性,高校与学生关系具有相对应的二重性。学位授予行为具有可诉性,高校在制定与学位授予相关的内部规则与实施相关的行为时必须恪守依法行政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