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23)
2023(16371)
2022(12872)
2021(11645)
2020(9381)
2019(20537)
2018(20450)
2017(40102)
2016(21488)
2015(23659)
2014(23154)
2013(22434)
2012(20088)
2011(17928)
2010(18347)
2009(17452)
2008(17220)
2007(15785)
2006(14363)
2005(13094)
作者
(57239)
(47876)
(47729)
(45179)
(30414)
(22728)
(21639)
(18404)
(18085)
(17194)
(16205)
(15729)
(15345)
(15040)
(14793)
(14483)
(14131)
(13980)
(13861)
(13686)
(11849)
(11775)
(11556)
(11107)
(10888)
(10875)
(10743)
(10564)
(9504)
(9398)
学科
(93992)
(90148)
经济(90036)
(76285)
企业(76285)
管理(73436)
(47958)
业经(35486)
农业(32033)
方法(30846)
(28663)
中国(26806)
数学(22449)
数学方法(22207)
(21079)
(20383)
(19741)
财务(19704)
财务管理(19681)
技术(18669)
企业财务(18591)
地方(17753)
(17153)
贸易(17142)
(16714)
理论(15982)
(15883)
(15804)
(15236)
(15044)
机构
学院(302419)
大学(290732)
(132155)
经济(129639)
管理(122675)
理学(104732)
理学院(103818)
管理学(102504)
管理学院(101916)
研究(96291)
中国(78590)
(62470)
(59296)
(56789)
科学(52867)
(48481)
财经(48054)
(46120)
中心(45750)
(43533)
农业(42858)
业大(42836)
研究所(40931)
经济学(38956)
(37838)
(37207)
师范(36952)
北京(36403)
经济学院(35141)
财经大学(34751)
基金
项目(192572)
科学(155108)
研究(151307)
基金(140015)
(118320)
国家(117077)
科学基金(103467)
社会(99876)
社会科(94425)
社会科学(94405)
(77332)
基金项目(73058)
教育(67574)
编号(64198)
(61925)
自然(61831)
自然科(60448)
自然科学(60437)
自然科学基金(59395)
资助(54407)
成果(51844)
(44126)
(43238)
课题(42762)
(42650)
重点(42145)
国家社会(41372)
(40873)
(40268)
(39620)
期刊
(160606)
经济(160606)
研究(90079)
中国(62525)
(59583)
(50032)
管理(49108)
农业(39793)
科学(38258)
学报(36110)
(35068)
金融(35068)
业经(33158)
教育(31141)
大学(29702)
学学(28121)
技术(27634)
经济研究(24154)
财经(23584)
问题(21284)
(21136)
(20438)
技术经济(16673)
世界(16588)
现代(15985)
(15654)
农村(15622)
(15622)
商业(15324)
农业经济(15007)
共检索到467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袁宇阳  
农业数字化转型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大国小农”的视角出发,中国农业数字化转型建立在广大小农的农业数字化转型基础之上。基于结构化理论,小农在农业生产方面往往具有小农经济结构下的“惯例”,而农业数字化转型将重塑小农经济结构,改变小农的农业生产行动,可能带来小农传统“惯例”与现代数字农业之间的区隔以及结构性矛盾,使得小农经济向农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现实挑战。研究发现,“大国小农”视角下的农业数字化转型存在一定的高成本数字与低投入小农、同质性数字与异质性小农、大规模数字与小规模小农、变革性数字与保守性小农以及关联性数字与分散化小农等之间的内在矛盾。应该通过降低小农数字化转型投入成本,提供差异性数字化转型方案,创新小规模农业数字化转型方式,构建渐进性数字化转型模式,增进小农与各农业主体关联性等策略,将部分小农“惯例”融入数字化转型中,助力“大国小农”的农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金建东  徐旭初  
数字农业是我国数字中国战略、数字乡村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正确选择。基于我国数字农业发展现状,结合典型案例阐释数字农业特有的实践逻辑,分析直面国情农情带来的现实挑战,探讨我国数字农业的推进策略。研究发现,数字农业的实践逻辑包括技术逻辑和应用逻辑。技术逻辑源于数字农业的技术特性,表现为由信息感知、算法赋能和精准执行三个方面各自具有且相互衔接构成的内在机制和技术体系;应用逻辑指数字技术在农业的生产、物流、营销、金融等环节和领域的各个场景的融合机制。然而,在我国的国情农情下更好更快实现数字农业发展,必须直面土地分散经营、小农排斥、效应陷阱、应用开发滞后和数据烟囱等带来的现实挑战。因此,应从加快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小农参与数字农业能力、注重数字农业建设成本的控制、加快数字农业软件应用的开发推广、加强数字农业建设统筹规划等方面进行着力进而加快我国数字农业建设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鸣  赵雪  
立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要求与新任务,高水平保障粮食安全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面临的首要课题,决定着我国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是否牢固。本文基于粮食安全与农业强国的关系,阐释农业强国视域下保障粮食安全的内涵与意义,分析中国建设农业强国的粮食安全现实基础,探讨高水平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农业强国视域下保障粮食安全的推进策略。研究表明,农业强国视域下对保障粮食安全的要求是多层次的,需要从总量安全、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生态可持续、供给多元化等多方面高水平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建设农业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粮食生产能力、生产效率、经营体系、储备能力与物流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对标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建设任务,我国粮食安全仍然面临粮食总量缺口大、自然资源约束加剧、单产提高难度大、种粮效益持续下滑、进口不确定性增加、粮食浪费等问题与挑战。因此,新时期应从保障粮食安全优先级、持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增强粮食供应链韧性、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等方面高水平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洲  高强  
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农业更有效率、更为公平、更加安全、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人多地少的国情农情下,我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和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全球前列,但是农业发展面临小农经营格局、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受限和国际贸易体系复杂多变等不利因素。基于此,认为我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动力来源于新需求、新主体、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体制机制等五类要素。“五新要素”之间协同互动内生出推动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强大动力。因此,当前和中长期内,夯实农业基础生产能力、拓展并强化涉农产业链、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以县域城乡融合畅通城乡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积极融入农产品国际贸易体系,是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选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洲  高强  
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农业更有效率、更为公平、更加安全、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人多地少的国情农情下,我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和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全球前列,但是农业发展面临小农经营格局、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受限和国际贸易体系复杂多变等不利因素。基于此,认为我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动力来源于新需求、新主体、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体制机制等五类要素。“五新要素”之间协同互动内生出推动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强大动力。因此,当前和中长期内,夯实农业基础生产能力、拓展并强化涉农产业链、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以县域城乡融合畅通城乡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积极融入农产品国际贸易体系,是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宇阳  
在西方主导的现代化理论体系下,作为我国基本国情、农情的“大国小农”通常被视作一种结构性矛盾,普遍认为小农难以促进大国的现代化发展,“大国小农”呈现出“强国弱农”的关系内涵。步入数字社会,“大国小农”在农业、组织、生活、文化、治理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小农”行动逐渐跟上“大国”行动的节奏,“大国”与“小农”在现代化层面的区隔开始消解,逐渐从过去的结构性矛盾关系转化为数字时代的融合与互构关系。大国战略的数字化导向以及数字技术的社会性嵌入,促进了大国与小农的双向互构,形塑了适应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数字-小农”互构的动力机制。数字化是连通“大国”与“小农”的核心纽带,小农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逐渐成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主体之一,从而再造了“大国小农”的关系内涵。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肖姿懿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贸易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逐步迈入以数字贸易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发展时代,为中国生产型外贸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契机。中国生产型外贸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数字化基础薄弱、"数据孤岛"现象显著、第三方服务与核心数字技术供给有限、数字化人才紧缺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加快数字化改造、借助RPA打通"数据孤岛",培育第三方服务商、构建数字技术供给体系,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IPv6网络化改造,设置数字化发展基金、优化要素资源配置,联合知名互联网企业、拓展数字化营销渠道,完善专业人才职业化等级台阶设计、培育数字化人才等对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明宝  
一、生计农业的表达中国总体上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基本上形成了"人均一亩三分,户均不过十亩"的小农经营格局。当前小农经营农业早已脱离满足基本口粮需要的阶段,而能够进入市场获得家庭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货币收入。小农农业对农民家庭至关重要,其主要功能就是维持家庭生计和发展,即农业生产经营的收入能够满足家庭的日常生活、人情往来等各项开支,使得家庭能够维持、发展下去。对于中国大部分家庭来说,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并不是为了获得扩大再生产的经营性资本,也即农业生产不是货币伦理取向的,而仍然是家庭伦理取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金成   周思颖   孙婷婷  
数字化转型对保险中介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数字经济时代,随着大型保险中介机构及互联网保险中介快速发展、服务平台数量增多及功能完善、多方企业跨界进入保险中介市场,政策、渠道及成本等多种因素驱动着中国保险中介加快数字化转型,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因素长期存在、数字文化氛围尚未形成、数字化基础差、其他行业企业入场等挑战。在借鉴国际保险中介数字化转型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思路及对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郑秀花  
2014年5月14日10:00,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以高校图书馆发展改革为契机,邀请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管理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管理中心副主任朱强,在黑龙江省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了题为《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策略》的专题学术报告。报告主要探讨了未来十年技术的发展趋势,预测人与机器将一起工作,人的"技商"日益重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诚  刘旭  
数字化治理是顺应数字技术发展趋势而兴起的一种公共治理新模式,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高度契合性,为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是政府、村委会、农民等主体,以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的数字治理平台为牵引,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能力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过程,其作用机理集中表现为通过数字技术与基层共治机制的融合互补,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建立起主体联结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整体性协作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在实践中,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还面临着思维、技术、效能、主体、制度等困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需要打破传统治理思维、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数字治理运行机制、加速乡村数字人才培养以及完善乡村数字制度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阳阳   李浩  
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当前,中国已具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经济基础、组织基础和宝贵经验,但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仍需直面基本公共服务相对落后迟滞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展、人力资本储备相对薄弱弱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产业发展后劲相对不足迟滞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相对较大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信心等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现阶段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若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必须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促进乡村基本具备更为现代化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生产变革,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推动乡村非农产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阳阳   李浩  
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当前,中国已具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经济基础、组织基础和宝贵经验,但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仍需直面基本公共服务相对落后迟滞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展、人力资本储备相对薄弱弱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产业发展后劲相对不足迟滞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相对较大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信心等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现阶段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若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必须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促进乡村基本具备更为现代化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生产变革,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推动乡村非农产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荣汉  周策群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近年来,随着数字时代迎面而来,银行服务加速数字化,将品牌、服务等有形的竞争力融合进数字时代。银行也纷纷进行数字化转型,移动化、智能化和数据化带给客户更便捷的服务、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体验,也促使银行向开放银行演进,将金融服务嵌入场景。在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各银行依托自身固有优势,或单点突破以点带面发展,或整体推动各业务条线齐头并进,涌现出各类典型案例。同时,转型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挑战。为此,由《银行家》杂志社携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