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2)
- 2023(13472)
- 2022(11269)
- 2021(10478)
- 2020(8621)
- 2019(19860)
- 2018(19226)
- 2017(35271)
- 2016(20755)
- 2015(23085)
- 2014(23258)
- 2013(22169)
- 2012(20812)
- 2011(18887)
- 2010(19231)
- 2009(17530)
- 2008(17522)
- 2007(16020)
- 2006(14057)
- 2005(12536)
- 学科
- 济(73492)
- 经济(73417)
- 管理(55359)
- 业(52430)
- 企(41013)
- 企业(41013)
- 方法(33951)
- 数学(30390)
- 数学方法(30025)
- 中国(25266)
- 农(23259)
- 财(21809)
- 教育(21047)
- 学(18371)
- 贸(16760)
- 贸易(16750)
- 易(16322)
- 业经(15861)
- 农业(15374)
- 地方(15144)
- 制(14022)
- 理论(13806)
- 务(13170)
- 财务(13143)
- 财务管理(13114)
- 技术(12499)
- 企业财务(12426)
- 策(11839)
- 银(11741)
- 银行(11690)
- 机构
- 大学(292180)
- 学院(288743)
- 济(112424)
- 经济(109893)
- 管理(104725)
- 研究(102922)
- 理学(90676)
- 理学院(89556)
- 管理学(87859)
- 管理学院(87309)
- 中国(71058)
- 科学(64503)
- 京(62019)
- 农(56387)
- 所(53361)
- 财(52368)
- 研究所(48762)
- 业大(46924)
- 中心(46401)
- 范(45691)
- 江(45254)
- 师范(45218)
- 农业(44999)
- 财经(41301)
- 北京(39332)
- 教育(37824)
- 经(37463)
- 师范大学(36644)
- 院(36617)
- 州(35273)
- 基金
- 项目(191987)
- 科学(150601)
- 研究(140659)
- 基金(135743)
- 家(120051)
- 国家(118925)
- 科学基金(99681)
- 社会(86475)
- 社会科(81821)
- 社会科学(81796)
- 省(77289)
- 教育(71305)
- 基金项目(71244)
- 划(67130)
- 自然(65059)
- 自然科(63552)
- 自然科学(63527)
- 自然科学基金(62422)
- 编号(58608)
- 资助(55228)
- 成果(49484)
- 重点(45041)
- 部(43450)
- 课题(43435)
- 发(42653)
- 创(40042)
- 创新(37218)
- 科研(37168)
- 教育部(37044)
- 大学(35944)
共检索到431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远芬 郭元锋
"大四现象"是指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大四学生大量逃课,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等学习任务与学习环节质量完成难以保证的现象。"大四现象"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等都是极为有害的。学校可以通过完善学分制,不限制本科学习年限;限制在校大学生签署工作协议;延长本科教学年限等措施避免此现象的产生。
关键词:
大四现象 高等教育质量 影响 对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文雯 史静寰 周子矜
大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特征。本研究基于清华大学已经进行了五年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的实证数据,借助大学生发展理论,重点对大四学生的学习发展特征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试图揭示受中国社会变迁及教育改革影响、有清华教育特色的"大四现象"。研究发现,清华大学的大四现象主要体现在:高年级课程教学挑战度明显不足,院校和教师对大四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的要求明显下降;但深入剖析后又发现这样一些特征:第一,大四学生对非课程性、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投入明显增加,自主探究性学习显著提高。第二,大四学生具有更大的学习自由度和自主权,也具有更强的内部动机;第三,大四学生更多采用反思性学习和...
关键词:
大四现象 大学生发展 学习性投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巨臣 王宇翔
大学第四年是本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课程设置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同时也对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起到关键作用。本科生成绩单是高校课程设置结果的集中反映,透过成绩单去分析和挖掘高校的课程设置与管理情况,既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新的视角。选取141所高校的176份本科生成绩单进行数据分析,以“课程数与学分数”为分析基点,聚焦于“整体课程”和“重点课程”两个层面,从不同院校、不同学年以及不同学科等多个维度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多数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在大学第四年,压缩减少课程门数;高度集中开设实践性课程;部分实践性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不符以及课程脱离学生和市场的需要等。上述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
大四学年 成绩单 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艳丽
高等教育的快速扩招,使得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高等教育的质量却没有及时提升,引发了大学生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成为一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文章认为,扩招速度过快、教育资源匮乏、教学管理水平不高和教学方式落后,是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要适当控制招生规模,丰富充实教育资源,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全面改革教学工作,有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保证高等教育朝着一个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教育质量 提高策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中国高等教育在走向大众化过程中正在遭遇质量难题。从根源上说,质量问题的出现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们预先对大众高等教育制度缺乏一个科学的规划;二是人们传统的高等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而且大众化的不期而至,使质量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一些。随着毕业生急增致使就业压力不断加剧,并迫使扩招延伸至研究生层次,从而质量问题也随之延伸,其危险是显而易见的。而解决这一难题的出路就是要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实行选修制基础上的学分制是一个切入点,实现大学举办与评估分开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点。
关键词:
转型 中国高等教育 质量危机 治理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卢晓中 刘志文
本文运用教育政策分析方法,从过程、价值、内容和制度四个方面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主要特点与未来走向,归纳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具有目标导向与精英决策、重点发展与效率优先、增加投入与重在建设、项目为主与分期实施等特点。针对当前高等教育系统发生的深刻变革,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政策 特点 走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林正范 贾群生
本文认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是培养有教养的高层次的社会公民。高等教育的内在质量由本质质量和过程质量两部分组成;高等教育的内在质量与外部目标并非完全一致,高等教育质量因背负了多重的社会原则而变得复杂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初步提出了一个操作性的高等教育质量概念
关键词:
高等教育,内在质量,外部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景云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坚持"以质量为根本"的教育发展路线不仅是社会对高校教育的殷切希望,同时也是各高校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抉择。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高等院校 高等教育质量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葛作然
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加速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进而促进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及着力点,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和方向。探讨国际视野下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国际视野 教育质量 提升策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烨
从"政府主导下的合规格性单向度质量观"向"多主体介入表达的合需要性复合质量观"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本演进路向。单向度的质量观与我国社会整体的精英主义制度化有密切关联。并且,标准单一的、精英主义的制度基础与市场结合产生的实践机制进一步诱导了质量的趋同和单一性。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席卷而来的市场力量以作用于基层教育组织上的"体制性的市场化逻辑"深刻影响着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质量的现状。同时,由"客体性"合规格质量观走向"客体—主体性"合需求性质量观的发展态势也很有可能预示着高等教育质量的制度基础正在发生着潜在而深刻的"复合效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昕
从标准的制定者、标准的目的、标准的执行手段与程序、标准的特性等几个方面分析中、日、美三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中我们发现:三个国家质量标准的执行手段与程序、标准的特性基本一致,似乎已达成国际共识;而标准的制定主体、标准的目的及侧重点则受各国的政治结构、教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美国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邓峰
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高校扩招后备受关注的两大突出问题。基于北京大学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的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模型,从个体层面、学校层面和地区层面综合考察毕业生起薪的影响因素之后发现,同个体的人力资本和家庭背景相比,学校类型和学生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是影响毕业生起薪的更加重要的因素。毕业生对各自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总体不高,且在不同类型的学校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层次的高校只要将教育质量当作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最终都可以办出具有特色的一流学校,从而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邱均平 艾杨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以1999-2011年高等教育质量领域3022篇研究论文作为数据来源,从论文增长与分布、研究热点以及作者分布与合作这三个方面展开计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关于高等教育质量领域的研究论文数量在未来仍将增长,且极有可能表现为某一特定时期内呈高于趋势线增长的总体线性增长;领域内研究热点明确且逐渐形成处于核心区域的24种期刊;作者重视比较研究且作者人数与合作度(率)呈逐年浮动增长,以上均表明该领域的研究正逐步走向成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柳佩瑶 高涵 熊格生 罗飞
教育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一直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都存在相关部门支持乏力、办学理念尚有偏差、人才过程性培养失范等诸多问题,且随着各大高校的继续教育改革,非学历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培训市场迎来了兴旺高潮。而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仍不够成熟,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成人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逐步开始凸显。本文从分析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出发,对成人高等教育保障体系的实践向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构建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具体策略与实施路径。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教育质量 保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
高等教育质量的知识解读
我国政策话语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及演变——基于1987—2016年《教育部工作要点》的文本分析
高等教育质量的院校类型及区域差异分析——兼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格局与质量格局
新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范式变趋与思考——基于1949-2019年政策文本的分析
对西方国家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政策分析——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视角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命题的国际视野——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现状分析与改进建议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的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和文本解读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