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09)
- 2023(10136)
- 2022(8231)
- 2021(7825)
- 2020(5862)
- 2019(13478)
- 2018(13199)
- 2017(23197)
- 2016(13608)
- 2015(15122)
- 2014(15143)
- 2013(14505)
- 2012(13935)
- 2011(13109)
- 2010(13515)
- 2009(12261)
- 2008(11919)
- 2007(11098)
- 2006(10385)
- 2005(9647)
- 学科
- 济(57512)
- 经济(57456)
- 农(49645)
- 业(38210)
- 农业(33459)
- 中国(24595)
- 管理(22740)
- 地方(20803)
- 教育(20244)
- 业经(18780)
- 发(16154)
- 企(14757)
- 企业(14757)
- 发展(13557)
- 展(13429)
- 农业经济(12649)
- 方法(11961)
- 学(11264)
- 制(11105)
- 数学(10194)
- 数学方法(10064)
- 技术(9785)
- 银(9755)
- 银行(9746)
- 贸(9696)
- 地方经济(9691)
- 贸易(9684)
- 融(9677)
- 金融(9677)
- 行(9621)
- 机构
- 学院(187752)
- 大学(183560)
- 济(74174)
- 研究(73905)
- 经济(72361)
- 管理(63016)
- 理学(53156)
- 中国(52479)
- 理学院(52364)
- 管理学(51405)
- 管理学院(51035)
- 农(50876)
- 科学(42991)
- 京(41379)
- 农业(38139)
- 所(37444)
- 范(37251)
- 师范(37046)
- 中心(33602)
- 研究所(33572)
- 教育(32602)
- 江(32226)
- 业大(32161)
- 财(30815)
- 师范大学(29667)
- 北京(27060)
- 州(25733)
- 院(25340)
- 省(24102)
- 农业大学(23216)
- 基金
- 项目(116178)
- 研究(97575)
- 科学(92344)
- 基金(77883)
- 家(66271)
- 国家(65325)
- 社会(60190)
- 社会科(56256)
- 社会科学(56247)
- 科学基金(54556)
- 省(49926)
- 教育(49288)
- 编号(44756)
- 划(41650)
- 基金项目(40542)
- 成果(38476)
- 课题(33746)
- 发(33610)
- 农(30084)
- 自然(29630)
- 资助(29518)
- 自然科(28844)
- 自然科学(28841)
- 年(28341)
- 自然科学基金(28293)
- 发展(28106)
- 展(27577)
- 重点(27131)
- 部(26732)
- 性(25925)
- 期刊
- 济(100154)
- 经济(100154)
- 研究(67366)
- 农(58448)
- 中国(57099)
- 教育(53748)
- 农业(39785)
- 学报(26695)
- 科学(26458)
- 业经(24165)
- 大学(22644)
- 融(22061)
- 金融(22061)
- 学学(19978)
- 财(19917)
- 管理(19462)
- 技术(19298)
- 业(18019)
- 农业经济(15207)
- 农村(14716)
- 村(14716)
- 问题(14032)
- 职业(13072)
- 经济研究(12790)
- 世界(11392)
- 版(11181)
- 经济问题(10776)
- 财经(10506)
- 发(10165)
- 坛(9885)
共检索到315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潘璐 叶敬忠
中国近30年来唯经济论的发展主义意识形态和以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为表征的发展模式引发了农村人口流动深化、城乡教育政策剧烈调整、农村社会衰落等多重变迁后果,也使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生态更加恶劣。在家庭层面,劳动力流动的代际更替对留守儿童成长影响深远;在学校层面,农村教育的衰败与城市化取向使留守儿童的成长空间进一步恶化;在社区层面,城乡快速变迁中的乡村价值失范加剧留守儿童的成长风险。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大龄留守儿童与后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留守女童和困境留守儿童面临更为突出的成长困境。本文结合四川、河南等地社区实地调查中的案例发现,由点及面地论述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伴随发展变迁所面临的教育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丽娟 郝振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农村流动人口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是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主要社会矛盾的一个体现。由于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家庭教育功能的变迁以及社会教育中的偏差,使得这一群体的儿童面临着严重的教育困境,甚至失教。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留守儿童家庭、农村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入手,但改变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无疑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育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连 韦利余 周芳苓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由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也随之凸显,引起社会各界重点关注。本文通过贵州省的典型调查,系统考察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与特征、存在问题与困境,并深度思考促进留守儿童走出困境的对策与思路。基于社会学理论和空间生产的价值导向,提出积极构建起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三位一体"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切实改善该群体在学校、家庭、社会等领域的发展环境与条件。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生存 困境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是其整个教育工作中的焦点之一。在儿童的整个教育系统中,家庭教育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纽带功效,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纽带影响力却出现持续减弱的倾向,以致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构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纽带,提升父母榜样示范作用,建立稳定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是破解其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纽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递增,其子女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而留守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解决的办法须多方协作,但学校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但是,当前农村学校在教育目的、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校园环境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所以理性反思留守儿童学校教育中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探寻出一条创新的路径,将有助于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景欣 申继亮
近些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中国一类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甚至得出了一些比较有争议的研究结论。从本质上看,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环境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基于对环境与个体关系的宏理论和相关微理论的分析,文章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生态模型,从远环境和近环境以及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等与儿童发展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探讨。最后,基于该模型,提出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尧
包容性发展是与我国农村困境儿童福利供给制度的发展趋势相契合的一种全新发展理念,对解决现阶段农村困境儿童福利供给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包容性发展视角出发,我国农村困境儿童福利供给制度在供给对象、供给内容、供给主体等方面存在着非均衡性发展的问题。包容性发展理念下完善农村困境儿童福利供给应注重城乡困境儿童福利均等化供给,实现农村困境儿童福利供给制度由补缺型向普惠型的过渡,建立综合性农村社区困境儿童福利供给机构,强化农村困境儿童福利供给需求管理,建立农村困境儿童福利供给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模式。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农村困境儿童 福利供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尧
包容性发展是与我国农村困境儿童福利供给制度的发展趋势相契合的一种全新发展理念,对解决现阶段农村困境儿童福利供给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包容性发展视角出发,我国农村困境儿童福利供给制度在供给对象、供给内容、供给主体等方面存在着非均衡性发展的问题。包容性发展理念下完善农村困境儿童福利供给应注重城乡困境儿童福利均等化供给,实现农村困境儿童福利供给制度由补缺型向普惠型的过渡,建立综合性农村社区困境儿童福利供给机构,强化农村困境儿童福利供给需求管理,建立农村困境儿童福利供给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模式。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农村困境儿童 福利供给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军 郑晓冬 方向明
作为我国特有的发展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和公众关注。但是,已有关于留守与农村儿童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者的短期关系,考察"留守经历"对农村儿童长期发展的影响研究相对鲜见。事实上,留守不仅对儿童期的短期影响产生作用,同时也将对其成年后的长期发展发挥长远影响,而后者与个体的生活与就业质量、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回顾了留守经历与农村儿童发展的基本逻辑,然后系统梳理了留守经历对学业成就、精神健康、就业质量、主观幸福感等长期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指出了现有研究在结果变量、时间维度、群体差异上可能存在的不足。本研究认为,未来相关研究还需纳入城市留守儿童、扩展童年期经历,以及聚焦子女随迁政策转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研究将为留守儿童长期发展问题的化解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人力资本积累提供文献参考。
关键词:
儿童 农村 留守经历 农民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粹
关注留守妇女组织化这一新的发展路径,分析其结社的制度环境及推进路径。结合对全国4个省份709份问卷的调研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组织化程度较低,留守妇女个人的结社行为仍受制于父权观念、政府依赖心理及留守身份认同感缺失等非正式制度和社团双重管理改革时滞、现有妇女组织示范效应较差及民间传统组织挤占发展空间等正式制度层面的双重制约;推进农村留守妇女结社需要依靠正式制度的强力推进和非正式制度的渐进变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建忠
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和生存方式的变化使不少家庭陷入困境,随之出现了留守儿童成长和发展问题。采取多样化的合作形式、提高家长和教师的素质、积极传承民族文化是促进民族地区家校合作,减轻"留守"困境对留守儿童影响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 留守儿童 家校合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萧子扬
随着第一批农村留守儿童逐渐成年,进城务工成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子女极有可能再次面临留守农村的问题,成为"留守二代"。所谓"留守二代"是指正在或曾经重复经历过父辈留守状态的农村儿童,也被称为"留二代"、"第二代留守儿童"等,他们相较于以往的农村留守儿童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结合实地调研认为,"留守二代"现象将是未来我国留守儿童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道德品行 学业表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道德品行 学业表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翠红
广州图书馆少年儿童借阅部面积约350平方米,各类少儿书刊约13万册,专门为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阅读提供服务。改造前的少儿部装修简陋、陈旧,书架藏书又高又密,室内外环境缺乏童趣和生气,给人不舒适的感觉,也影响了孩子们的阅读。少儿部的改造采用色彩的变化、对缺陷空间的修正、家具与装饰品的合理搭配等手法,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读书环境,创造了一个孩子们的阅读天堂。
关键词:
少儿图书馆 阅读环境 装修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