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67)
2023(12256)
2022(10776)
2021(10556)
2020(8621)
2019(20231)
2018(20350)
2017(36902)
2016(21145)
2015(24124)
2014(24318)
2013(23011)
2012(20984)
2011(19144)
2010(19145)
2009(16883)
2008(16370)
2007(14438)
2006(12763)
2005(10957)
作者
(56371)
(46430)
(46114)
(44206)
(29729)
(22212)
(21235)
(18349)
(17865)
(16723)
(16043)
(15442)
(14576)
(14559)
(14300)
(14226)
(13962)
(13848)
(13311)
(13291)
(11582)
(11462)
(10969)
(10651)
(10602)
(10354)
(10326)
(10202)
(9229)
(9205)
学科
(70628)
经济(70453)
管理(56649)
(50891)
(44231)
企业(44231)
方法(34687)
数学(28300)
数学方法(27916)
教育(25432)
中国(25363)
理论(19656)
(19341)
(18843)
(18502)
业经(17403)
(14266)
地方(13771)
技术(12738)
农业(12562)
教学(12220)
(12166)
财务(12105)
财务管理(12089)
(11702)
(11522)
贸易(11515)
企业财务(11493)
(11155)
环境(11118)
机构
大学(291465)
学院(281921)
管理(110151)
(98841)
理学(96330)
经济(96265)
理学院(95126)
管理学(93278)
研究(92999)
管理学院(92731)
(63615)
中国(61137)
科学(57857)
(49586)
师范(49303)
(45607)
(45183)
教育(42182)
研究所(41376)
(41339)
北京(41103)
中心(40852)
师范大学(40500)
业大(40330)
(39138)
财经(37178)
(33787)
(33715)
(33520)
技术(33038)
基金
项目(194076)
科学(154232)
研究(151208)
基金(137298)
(117191)
国家(115995)
科学基金(100116)
社会(92619)
社会科(86592)
社会科学(86565)
教育(77600)
(76746)
基金项目(73145)
(66610)
编号(65390)
自然(63695)
自然科(62192)
自然科学(62180)
自然科学基金(61050)
成果(56141)
资助(55493)
课题(47250)
(44582)
重点(44043)
(40941)
项目编号(40762)
(40574)
教育部(39266)
(39100)
大学(38861)
期刊
(106292)
经济(106292)
研究(92774)
教育(72067)
中国(62108)
学报(42860)
科学(39089)
管理(38710)
(34941)
大学(34676)
(34088)
学学(29758)
技术(27644)
农业(24996)
图书(19179)
财经(17855)
业经(17672)
(17212)
金融(17212)
职业(16581)
经济研究(16056)
(15141)
科技(13518)
理论(13404)
问题(13278)
(13113)
(13017)
论坛(13017)
书馆(12942)
图书馆(12942)
共检索到413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大众高等教育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念与社会行为研究”是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与人类发展系承担的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特别委托的课题,已于2005年12月通过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的专家鉴定,得到与会专家较好的评价。研究立足于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两大现实情境——社会转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从社会行为、价值观念和高等教育的德育建设三个层面探讨了大学生的社会行为、自我认同及其核心价值观等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涛  
00后大学青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言行举止应有书生之态,价值与行为坦坦荡荡,自信从容,而不是唯唯诺诺,萎靡不振。00后大学生的价值与行为依赖自信的人生观念,自信即知识自信、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笔者在进行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2020GB117)研究时,认真思考了当代00后大学生如何树立价值观自信,并参考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研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研究》由赵爱玲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立足价值观自信教育研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自信现状,从价值观自信教育的基础理论、现实基础、实施路径、现实挑战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编者注重理论基础与实证考察,全书结构层次分明,内容严谨专业,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的科学读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廉永杰  陈怀平  张华伟  
我国的社会历史变迁导致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建国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历程经历了6个阶段。这些阶段的变迁历程具有稳定性与变动性交织、物质性与功利性一体、开放性与"拿来"性共在、自主性与自我性并存和多元性与主流性统一5个方面的特征,也呈现出价值观变化的基本规律。同时,大学生主体在信仰与理想、具体内容、联系与发展等方面表现出时代发展的趋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树文  邵欣霞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经济转型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同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也产生了较大变化,掌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念变化的特点、影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成功就业,已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教育不仅有利于个人成长发展,同时也是为国家培养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合格的接班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殿卿  
8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我们中国发生了巨变.这种变革,不仅带来经济建设的成就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而且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家庭观念、伦理观念、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念等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人是社会变革的主体,也是随着社会变革而被变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双好  
本文通过调查,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从客观上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此加以正确认识评价,加强对各种价值观的比较、辩别和引导,拓宽教育渠道,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宏志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高等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加快了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迈进的步伐,这对于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增强综合国力、迎接世界挑战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续元  孙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新汉  
经济活动领域的社会经济价值观念是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最普遍和基础的成份。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处于其中的核心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经济价值观念中的主体意识以个体为基础但导向集体,从而逐渐从抽象的群体意识向现实的主体意识转移;社会经济价值观念中利益意识的关于物质利益载体的变化,使得人们迸发了对利益追求的极大热情。要充分重视社会经济价值观念,尤其是其中的核心价值意识的导向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耿耀敬  
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的特点,提出了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松龄  
交换的制度原因是所有权的稀少性与排他性 ;交换的制度安排是价格、等价交换原则与价值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交换的基本制度安排是为财产建立排他性的所有权。公有制财产不可能人人有份。要把传统的人人有份的丰裕性公有制财产所有权转变为排他性的稀少性公有制财产所有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秦永州  
权威崇拜、安分守己的臣民意识 ,循环、经验、静态的经世观念 ,封闭、内向的文化心  态 ,富贵利禄的价值目标 ,平均共有的社会理想 ,背离传统的畸形发泄 ,是农民传统意识和  价值选择的核心内容。剖析这些内容 ,是实现传统农民意识超越、重构现代农民价值观的  前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东喜  乔长水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具有双向性,传播内容比较个性化,接受方式具有可移动性,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强、影响力大,但新媒体传播的内容良莠不齐,给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大了学生思想工作的难度。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政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新媒体工作水平,通过加强主渠道建设提高学生的判断力选择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凯  
在大众高等教育时代 ,必须对大学教育的内在逻辑进行重新审视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讨论大学教育在未来的发展。大学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的中心 ,应该承诺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重视人的自我完善、生命价值以及终极关怀 ,直面人类处境的有限性与其理想追求的无限性之间的张力 ,最终引导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