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2)
- 2023(8570)
- 2022(7163)
- 2021(6518)
- 2020(5214)
- 2019(12255)
- 2018(12067)
- 2017(22675)
- 2016(11895)
- 2015(13255)
- 2014(12951)
- 2013(13009)
- 2012(12561)
- 2011(11492)
- 2010(11665)
- 2009(10551)
- 2008(10266)
- 2007(9136)
- 2006(8539)
- 2005(8027)
- 学科
- 济(56487)
- 经济(56435)
- 管理(27273)
- 业(27271)
- 地方(22506)
- 中国(19141)
- 企(18848)
- 企业(18848)
- 农(17982)
- 方法(13970)
- 业经(13534)
- 农业(12593)
- 地方经济(11674)
- 数学(11589)
- 数学方法(11409)
- 发(10374)
- 学(10141)
- 融(9845)
- 金融(9842)
- 制(9409)
- 银(9349)
- 银行(9338)
- 贸(9264)
- 贸易(9250)
- 行(9160)
- 财(9046)
- 环境(9045)
- 易(8765)
- 技术(7961)
- 和(7700)
- 机构
- 学院(162140)
- 大学(159907)
- 济(65425)
- 经济(63840)
- 研究(63477)
- 管理(57407)
- 中国(49546)
- 理学(47337)
- 理学院(46630)
- 管理学(45753)
- 管理学院(45414)
- 科学(38513)
- 京(37545)
- 所(32347)
- 财(30288)
- 中心(29377)
- 农(29032)
- 研究所(28870)
- 江(27747)
- 范(25903)
- 师范(25692)
- 北京(24689)
- 州(24474)
- 院(23386)
- 业大(23034)
- 财经(22334)
- 农业(22147)
- 省(21532)
- 师范大学(20749)
- 经(20000)
- 基金
- 项目(103236)
- 科学(80655)
- 研究(79066)
- 基金(71272)
- 家(61589)
- 国家(60967)
- 科学基金(51715)
- 社会(48854)
- 社会科(46069)
- 社会科学(46055)
- 省(42270)
- 基金项目(37882)
- 划(35279)
- 教育(35191)
- 编号(33309)
- 自然(31718)
- 自然科(30928)
- 自然科学(30921)
- 自然科学基金(30307)
- 发(29100)
- 资助(28308)
- 成果(27618)
- 课题(24679)
- 发展(23715)
- 重点(23554)
- 展(23308)
- 部(21452)
- 创(21346)
- 年(20283)
- 创新(19902)
共检索到277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管卫忠
选择部分城市试点"三规合一",探索可供各个规划共同遵循的战略目标、管控方向和标准规范是国土资源部近期的一个重要部署。为此,常州市新北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多规合一"的工作方法。"多规"差异阻碍空间优化2013年,常州市新北区第三产业占比39%,工业发展还主要以机械制造与加工、化工等传统产业为主,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有待加强。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对用地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洪武扬 李飞雪 李满春 张芳芳 张荷霞
从空间定位角度审视规划的实施效果是对传统评估方法的重要补充。本文基于GIS空间分析,以评估期内土地利用空间形态变化为导向,从规划执行力、规划控制力、规划引导性3个方面选取空间偏离度、耕地连片度、城镇重心偏移指数、土地利用布局分异指数以及建设用地布局离散度作为规划实施定位评估指标,对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评估期内新北区较好地落实了土地用途管制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与规划空间布局的符合程度较高,用地的发展趋势基本符合规划的调控方向,规划实施效果总体良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利军 王华东
本文对我国最早的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常州市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进行了辨识,并针对限制因子提出了常州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限制因子 常州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金志云 顾凌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实施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治本之选,从公共管理的意义上更是体现了平民权利的优先。城市"公交优先"发展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制度问题,其中交织中政府与市场机制、政府与社会、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本文从描述常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出发,分析了城市公共交通产品的公益性和经济性目标,阐述了城市公共交通民营化运作的发展。指出只有通过公共交通的民营化改革,才能解决常州城市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中的问题,建立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 公交优先 民营化 常州市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付志荣
中小城镇既是联结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又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载体。根据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常州中小城镇农村社区教育要创新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推进社区教育内外部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开发利用,建立灵活高效的教育体系,推动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优化社区教育产品供给,助推社区教育与地方文化的深度契合与特色彰显,从而推动农村社区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中小城镇 农村 社区教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倪天华 马道明 孙平 左玉辉
各类资源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也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依据之一。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要重视资源的数量问题,更需要着眼全局,综合分析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现状、目标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制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对策。基于生态城市的深刻内涵,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视野亟待拓展,不仅要关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同时还必须重视对城市人文禀赋与历史文脉的传承和保护,实现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四代文明”可持续发展。以常州市为例,基于生态城市建设,对其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作了概念性规划。
关键词:
生态城市 资源可持续利用 常州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莉
[目的]分析江苏省常州市及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经济生态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等4个方面共确定13个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为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关建议。[方法]依据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及理论分析与频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获取与筛选,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综合确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大限度提高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并得出影响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结果]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由"良好"向"较好"转化,最终优化为"优秀",优化趋势遥遥领先,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优化趋势差异性明显,总体来看金坛区、溧阳市发展水平较好,钟楼区与武进区发展水平不理想,天宁区、金坛区及新北区新型城镇化优化趋势紧跟中心城市常州市。[结论]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发展前景较好,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工业废水达标率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春 刘飞翔
在经济新常态下,分析了2010-2014年常州市物流总体规模与主要物流需求指标情况,并与江苏省进行对比,深入剖析常州市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在梳理总结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空间布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突破口,构建城市物流发展新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
新常态 城市物流 发展模式 常州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芮晔 张树夫
旅游资源非优地区在我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那么这些地区如何合理开发和规划旅游资源 ,如何发展旅游经济使之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是旅游资源非优地区亟待思考并寻找出路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常州市为例 ,论述了旅游非优地区旅游发展的基本对策 ,或许对我国其它类似地区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旅游资源非优区 旅游发展 常州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飞龙
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旅游形象是提升城市地位,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文章首先对城市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概念进行了描述;再从城市形象的地缘、人文和政策三大识别系统出发,对广州的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分析,肯定了"花都、商都、岭南文化名城"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合理性;最后总结了广州市在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旅游形象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
关键词:
城市旅游形象 城市形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国联
建议发展多种模式的村镇银行,特别是要面向民间资本开放村镇银行市场准入,造就一批真正的"草根银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力 宗跃光 胡道生
人类对生态城市理念的追求标志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本文从生态城市的复合生态网络体系出发,根据Roseland生态城市建设的十大原理,把生态城市(城乡)规划内容分为三个子系统的内容:生态基础规划、生态产业规划和生态社会规划。本文依照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及生态城市符合生态网络体系原理,将常州新北区生态城乡规划分为生态基础规划(包括山川湖河、植被、景观以及道路网等各种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生态农业规划、生态工业规划、生态社区规划等等,并提出常州新北生态城乡规划的多功能网络复合体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涛 陆玉梅 查志刚 米惠蓉
产业集群是地理上相对集中的、业务上横向相关或纵向相关的、交易机制上遵循市场法则的多个企业的集聚体。这些集聚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基于分工基础上的竞争性配套与合作,从而形成一条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产业链。本研究站在区域经济层面上,主要通过调查来研究常州地区发展“一镇一品,一区一业”的三大基本策略,即宏观策略、中观策略和微观策略。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宏观策略 中观策略 微观策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坚强 任光凌 梅艳 朱育晓 董源
在全球环境生态危机不断威胁人类生存的今天 ,人们在重新审视历史时发现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的认识含有丰富的辩证哲理。与西方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林业管理理念不同 ,中国古代的林业经营管理思想 ,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生之道”。随着现代化建设与社会的进步 ,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粮食、能源等诸多问题 ,愈来愈倚赖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维系人类生存的途径 ,对古代这一宝贵思想进行回顾与分析 ,可为当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借鉴。
关键词:
天人合一 林业可持续发展 生生之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