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65)
- 2023(8563)
- 2022(7330)
- 2021(6721)
- 2020(5544)
- 2019(12219)
- 2018(12620)
- 2017(23195)
- 2016(12755)
- 2015(13742)
- 2014(13275)
- 2013(12599)
- 2012(11172)
- 2011(10131)
- 2010(10358)
- 2009(10091)
- 2008(9721)
- 2007(8469)
- 2006(7689)
- 2005(7222)
- 学科
- 济(42318)
- 经济(42239)
- 管理(38852)
- 业(32548)
- 企(29175)
- 企业(29175)
- 制(16763)
- 财(15391)
- 方法(15182)
- 中国(12704)
- 数学(12662)
- 数学方法(12507)
- 农(12020)
- 业经(11915)
- 体(11704)
- 体制(10133)
- 银(10107)
- 银行(10098)
- 行(9688)
- 融(9479)
- 金融(9476)
- 务(8857)
- 财务(8836)
- 财务管理(8813)
- 理论(8675)
- 贸(8353)
- 贸易(8346)
- 企业财务(8307)
- 易(8159)
- 学(7646)
- 机构
- 学院(166414)
- 大学(165432)
- 济(68892)
- 经济(67389)
- 管理(59800)
- 研究(56656)
- 理学(50279)
- 理学院(49759)
- 管理学(48920)
- 管理学院(48600)
- 中国(46179)
- 财(37896)
- 京(34140)
- 科学(30896)
- 财经(28411)
- 所(27593)
- 中心(26352)
- 江(26315)
- 经(25665)
- 研究所(24350)
- 农(22815)
- 经济学(22100)
- 范(21884)
- 师范(21668)
- 北京(21284)
- 财经大学(21072)
- 州(20720)
- 业大(20605)
- 院(20599)
- 经济学院(19695)
- 基金
- 项目(105802)
- 科学(83994)
- 研究(81893)
- 基金(76637)
- 家(65486)
- 国家(64929)
- 科学基金(56217)
- 社会(53017)
- 社会科(50246)
- 社会科学(50237)
- 省(41365)
- 基金项目(39533)
- 教育(39034)
- 划(34338)
- 编号(34024)
- 自然(34019)
- 自然科(33207)
- 自然科学(33198)
- 自然科学基金(32591)
- 资助(30849)
- 成果(29013)
- 制(26194)
- 课题(24303)
- 重点(24259)
- 部(23936)
- 创(22759)
- 发(22415)
- 性(22252)
- 国家社会(22112)
- 教育部(21382)
共检索到265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明
自2006年底至今,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并存的现象引人关注。本文从购买力平价、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定量宽松与输入性通胀等角度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现象进行了解释。在"外升内贬"与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应如何选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呢?本文在剖析各种机制优缺点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个评估框架,对各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从当前的汇率机制逐渐过渡至BBC制度,将是中国政府的最优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正晓 吴孔磊
在人民币外升内贬的背景下,文章通过研究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试图寻找人民币汇率升值的理论依据,以及长期积累的非货币性因素对汇率升值产生的客观压力。作者认为,中国政府必须综合考虑货币政策目标和汇率制度安排问题,前瞻性的汇率制度安排必须服从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远期目标和整体利益。如果中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安排方面出现决策错误,那么中国30年来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就可能落入他人之手。
关键词:
人民币 人民币升值 中国经济安全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温建东 詹旭 汪贤星
2007年,国内物价上涨较快而人民币对美元保持升值态势,这种人民币对外购买力上升和对内购买力下降的现象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该文首先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分析了货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其次指出人民币对内贬值的重要原因是流动性过剩;并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主要原因是美元走软。
关键词:
人民币 对内贬值 对外升值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杜文
1994年,国内通货膨胀率从年初的13%升至年末的20%左右,人民币汇率却没有因此大幅贬值,反而保持了基本稳定且有升值,从年初的8.70元/美元升至年末的8.45元/美元左右,出现了“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内外币值逆向变动的现象。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传兴 何丽亚
近年来,人民币对外升值速度不断加快,国内通胀压力不断增加,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日益显现。从2005年起,贸易顺差、直接投资净流入以及外汇储备的持续大幅度增加导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加快。如表1所示,2000—2004年期间,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可是,从2005年起,人民币对外升值开始加快,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明
笔者认为,到2010年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可能升值到6.5~6.6的区间。至于更长维度的人民币汇率走向,则取决于未来的经济基本面与外部压力的演变,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否会出现新的变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行
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视角,分析货币国际化与汇率形成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人民币与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的比较,揭示人民币国际化尚处在起步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直接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为何采取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改革方案,继而提出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余永定 肖立晟
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加速之势,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媒体和公众所关注的焦点。这一轮人民币汇率走贬的依据是"收盘价+篮子货币"这一人民币汇率新形成机制:美元指数带动篮子货币上涨,人民币需要对美元贬值来稳定篮子货币。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新变化,我们需要仔细思考,新的汇率机制是不是一个有效而且可持续的机制,未来人民币汇率能否走出贬值通道,真正实现双向浮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明 杨杨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进展自1993年末1994年初中国外汇市场并轨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1994年初的8.70上下逐渐上升至1997年夏季的8.28左右(升值了大约5%)。自1997年夏季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了维持国内以及区域金融市场稳定,人民币在8.278.28的水平上"盯住"美元,这种制度一直维持到2005年7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念鲁
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可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机制,在今后一两年内,从参照一篮子货币逐步向盯住一篮子货币过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余永定 肖立晟
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加速之势,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媒体和公众所关注的焦点。这一轮人民币汇率走贬的依据是"收盘价+篮子货币"这一人民币汇率新形成机制:美元指数带动篮子货币上涨,人民币需要对美元贬值来稳定篮子货币。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新变化,我们需要仔细思考,新的汇率机制是不是一个有效而且可持续的机制,未来人民币汇率能否走出贬值通道,真正实现双向浮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松 王克勤 杨槐
在我国已经开始的更加灵活,更加市场化的新的汇率形成机制的实践探索过程中,选择更为有效的汇率政策,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显得刻不容缓。
关键词:
盯住一篮子货币理论 人民币汇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晓鹏
从单一盯住美元到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本文通过对国际、国内背景分析,认为此次人民币汇率改革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减少贸易摩擦;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降低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干扰等。面对今后更具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取向,文章建议相关部门应主动应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和国际热钱炒作的压力;央行可通过“一篮子”货币的界定实现汇率调控的灵活性;人民币汇率更趋灵活性将加大央行对外汇市场管理的难度;大力发展远期外汇市场,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关键词:
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升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力 周革非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经济利益需求中的转嫁经济问题,形成西方发达国家施压人民币升值的背景。然而,中国出口竞争力强劲的原因并不因美元贬值所致,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剧增的原因也不在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本身,中国更不是全球通货紧缩的始作俑者。相反,稳定的人民币有利于自由贸易、吸收外资、进而优化国际分工,同时缓解全球通缩。面对现实存在的国际金融霸权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应谨慎抉择,在沉着应对中加紧自身改革。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刘阳
受中美经济周期的错位以及美联储为了应对通胀而采取的激进紧缩政策影响,多个期限的中美国债利差出现倒挂。文章通过梳理利差波动对汇率影响的机理,回顾中美利差波动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历史经验,发现利差对汇率的影响存在总体不显著,但影响逐步增强的特点。随着下半年影响中美利差的两大条件产生变化,人民币汇率有望获得支撑。
关键词:
中美利差 人民币 汇率走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