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2)
- 2023(8538)
- 2022(7773)
- 2021(7443)
- 2020(6219)
- 2019(14597)
- 2018(14692)
- 2017(28662)
- 2016(15560)
- 2015(17574)
- 2014(17559)
- 2013(17402)
- 2012(15733)
- 2011(14080)
- 2010(13776)
- 2009(12375)
- 2008(11854)
- 2007(9998)
- 2006(8628)
- 2005(7240)
- 学科
- 济(59589)
- 经济(59523)
- 管理(44229)
- 业(41675)
- 企(35332)
- 企业(35332)
- 方法(30014)
- 数学(25996)
- 数学方法(25698)
- 农(15318)
- 中国(14490)
- 财(14175)
- 学(13584)
- 业经(13223)
- 地方(12509)
- 理论(10710)
- 和(10331)
- 农业(10296)
- 贸(10137)
- 贸易(10133)
- 易(9811)
- 技术(9746)
- 环境(9635)
- 制(9392)
- 务(9343)
- 财务(9286)
- 财务管理(9270)
- 教育(9084)
- 企业财务(8782)
- 划(8543)
- 机构
- 大学(216655)
- 学院(214420)
- 管理(90386)
- 济(80633)
- 理学(79601)
- 经济(78758)
- 理学院(78707)
- 管理学(77237)
- 管理学院(76867)
- 研究(68456)
- 中国(48513)
- 京(46224)
- 科学(44412)
- 财(35316)
- 所(33644)
- 业大(33086)
- 农(32255)
- 研究所(31000)
- 中心(30691)
- 范(29387)
- 北京(29241)
- 财经(29189)
- 师范(29153)
- 江(29039)
- 经(26604)
- 农业(25261)
- 院(25191)
- 州(24434)
- 师范大学(23790)
- 经济学(22830)
- 基金
- 项目(154511)
- 科学(121087)
- 研究(113865)
- 基金(111579)
- 家(96548)
- 国家(95705)
- 科学基金(82626)
- 社会(69600)
- 社会科(65814)
- 社会科学(65795)
- 基金项目(60484)
- 省(60360)
- 自然(54952)
- 自然科(53630)
- 自然科学(53619)
- 自然科学基金(52625)
- 教育(52054)
- 划(50919)
- 编号(47417)
- 资助(45973)
- 成果(38064)
- 重点(33823)
- 部(33714)
- 发(32248)
- 创(32044)
- 课题(31844)
- 创新(29740)
- 科研(29625)
- 项目编号(29615)
- 教育部(28943)
共检索到296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晓娟 叶平枝
儿童本位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立场。遵循东方哲学思脉,本研究解密老子思想中“自然无为”的教育价值意蕴,破解“功利化”的教育目的、“碎片化”的教育内容、“完成式”的教育方式、“片面性”的教育评价和“成人化”的教育生态等偏离儿童本位的失范行为。研究从“儿童为何”和“成人何为”,即本体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建立老子儿童教育思想体系,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儿童教育哲学话语。复归“圣人皆婴孩”的儿童本体论,儿童教育的方法论在于顺道而为即为德,坚持以儿童“内在”为中心的教育立场,建立“知雄守雌”的师生互动和亲子关系、以“无形之学”促进儿童生命无限生长,营造“宁静以致远”的文化生态和修炼“行不言之教”的境界。
关键词:
儿童本位 老子思想 复归婴儿 自然无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涂平
本文利用1985年国家统计局收集的第一阶段深入的生育力调查资料,应用风险模型,分析上海、陕西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和人口学因素对婴儿、儿童死亡率的影响,寻找影响婴儿、儿童死亡率的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梦晗 杨凡
文章根据卫生部监测点数据及世界其他国家有关数据对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提出质疑,认为普查数据所显示的我国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水平偏低且下降速度过快。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结合多国数据,分别考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与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国际经验。为给出相对准确的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估计值,研究中利用寇尔德曼模型生命表及布拉斯罗吉特转换对我国实际的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分别在18‰~19‰和22‰~23‰的范围内。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良明,刘玉琳,冯士雍,刘佳健,米杰,刘全保,曹兰华
为落实“世界儿童首脑会议”和“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卫生部组织全国性的儿童死亡调查。本次凋查的根本目的是获得准确、可靠、代表全国的1991年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长期监测、动态观察我国儿童死亡的变化趋势。 1 儿童死亡调查和监测方法 如何获得反映中国90年代婴儿、5岁以下儿童生存水平的实际值,是做好本项工作的关键,吸取以往全国儿童死亡调查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认真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1.1 提高样本代表性 抽取样本具有良好的全国代表性,是本次儿童死亡调查和监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方案设计中我们采用二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1.11 为提高精度,我们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地理位置(沿海、内地、边远),兼顾经济发展程度及婴儿死亡率高低分为三类地区,其中四川省分为东西两部分,四川西部列为边远地区。海南省地理位置为沿海,但经济发展程度和婴儿死亡率列在内地较为适宜。 A1 (沿海):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 (9)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翁世贵,王绍贤,马秀兰
婴儿死亡水平是受经济、文化教育、环境、医疗卫生等综合影响的结果。在经济、文化水平低,医疗卫生水平差的不发达地区和国家,婴儿死亡率较高,婴儿死亡原因主要为外源性死因的疾患(以传染性疾病为主);相反在经济文化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的地区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云
出生婴儿性别比一直是学者和社会所关注的问题。通常认定的人类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05,在103—107之间浮动。一般认为,出生性别比超出这个范围表明某种或某些特殊的生物或社会因素可能影响了这一比例,被视为不正常的性别比;同时,非正常的性别比又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中国,关于出生性别比失调(高于或低于通常认定的正常值)的研究主要开始于80年代实行严格控制人口发展的政策之后,并且发现8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性别比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多数学者侧重从地理区域、父母教育程度、孩次、胎次、原存活子女性别、统计资料质量的角度来分析80年代以来非正常出生性别比的现象,并作出了一些具有一定说服力的解释。但是,出生性别比失调并非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类似的问题。国外学者为这种现象和其原因所困感,曾花费很大精力研究这个问题。这类研究数量繁多,某些研究视角具有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尔生,顾江,党辉,严英
本文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上海市1990年婴儿死亡的构成和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死亡婴儿中男性多于女性,新生儿及早期新生儿死亡占较高比例,主要死因为肺炎、窒息等。与婴儿死亡相关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与婴儿本身的情况有关,如体重过低,多胎妊娠等;另一类为父母的社会因素,如文化水平、职业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岚 崔红艳
统计显示,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并呈持续上升态势。为正确判断近年来人口统计中出生婴儿性别比的实际状况,分析导致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原因,辨别选择性人工流产导致的"真性偏高"和女婴漏报导致的"虚假偏高"的影响,本文对近年来人口统计反映的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状况,与教育统计反映的小学在校生性别比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是客观事实,并呈持续上升态势;在人口统计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部分中,女婴漏报因素约占23.97%,人为的性别选择因素约占76.03%,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后的选择性人工流产是导致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调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性别比 统计漏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铁军
一个婴儿走路不慎摔倒,我们是应该去扶他,还是去踩死他?——一位网络学院院长针对当前社会对网络学院的一些不公正评价和指责,如此质问。 形象危机 2003年3月31日,《广州日报》捅出湖南大学远教集体作弊案,从此,对网络教育的质疑声浪在这一年度早早达到了沸点。以此为标志,整个2003年,中国网络教育的整体形象,都在经历着寒苦难捱的漫漫严冬。《南方周末》载文《网络教育学生的困惑:我们是在上大学吗》,《京华时报》披露8所远程教育中心被停招,《东南快报》、《沈阳晚报》、《厦门日报》等一大批有影响的媒体纷纷刊出相关报道。2003年,媒体在大江南
[期刊] 改革
[作者]
翁华建
从婴儿学步谈到政府干预翁华建家庭,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社会还是在东方传统不发达社会,均为社会运行之基本单元。家庭内部家长对小孩的教育方式与宏观政府对于微观企业和市场的干预关系有相当程度的类同。比较美国与中国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对于弄清楚传统不发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吕鹏俊,冯忠惠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妇女生育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国内着重研究影响生育模式转变的因素,至于研究生育模式对婴儿死亡的影响则较少。Bongaarts等学者认为四种妊娠状况对婴儿的生存有高度危险性,即18岁以前的妊娠,初次妊娠,高胎次妊娠 (七胎以上)及间隔不到两年的妊娠 [1,2] 。国外某些研究也证实了 Bonggarts的结论 [3,4] 。本文拟对西北地区生育模式与婴儿死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从而为优生优育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明艳
文章利用中国人口统计、卫生部门统计及WHO、UNDP等组织的系统数据,运用生命表等工具,分析了中国婴儿死亡率的变动趋势、区域差异、死因结构对人口预期寿命提高的贡献等。主要结论:(1)1980年后婴儿死亡率下降的减速不能完全用下降的极限来解释,同时,高收入国家婴儿死亡率的下降速度快于低、中收入国家也是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规律;(2)城乡人口婴儿死亡率之间差距较大且多年来缩小的趋势不明显。我国乡村地区的婴儿外源性死亡比例比城镇高得多,且降低的慢得多。(3)无论城乡,女婴的外源性死因比例下降的程度均比男婴大,说明改善女婴生存环境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4)乡村婴儿死亡率的下降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水平,对预期寿命提高所作的贡献不够高。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变动趋势 区域差异 预期寿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董情,赵亚双,张雪峰,刘文萍,杨立学,刘丽杰,王丽霞,崔继红
哈尔滨市道外区自1953年建立人口、出生、死亡登记制度迄今40余年,积累了一批较完整、可靠的原始资料。本文取1953~1954年、1963~1964年、1973~1974年、1983~1984年和1993~1994年5个阶段分年份的资料,对哈尔滨市道外区婴儿死亡变动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对降低婴儿死亡率及其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涌平
一、问题和争论 关于为什么我国婴儿性别比较高的争论,主要始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之后。1990年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数据抽样汇总结果表明,1989年由出生孩子统计的性别比为111.3,由母亲报告的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13.8。无论是111.3还是113.8都高出期望的正常值106。也就是说,每出生100个女婴就要出生111或114个男婴,其中5或8个男婴应归结于受非正常影响的出生。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宫璐璐
备受社会公众关注的婴儿安全岛在现实的压力下举步维艰,但是作为保护弃婴生命的福利设施,出于对弱者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从国家对未成年人有监护义务的角度看,婴儿安全岛不应该被轻易放弃。政策和立法更应该为其存在提供相应的保障,对其运行提供操作性指导,同时呼吁社会以及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共同完善救助机制。应当给予婴儿安全岛这一新生事物适当的空间和时间供其成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