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74)
2023(10691)
2022(8614)
2021(8284)
2020(6811)
2019(15784)
2018(15747)
2017(30804)
2016(15824)
2015(17387)
2014(16989)
2013(16806)
2012(15090)
2011(13600)
2010(13944)
2009(12924)
2008(12431)
2007(11044)
2006(9784)
2005(8649)
作者
(43081)
(36654)
(35977)
(34353)
(22784)
(17363)
(16213)
(14088)
(13741)
(12947)
(12434)
(12301)
(11446)
(11356)
(10906)
(10902)
(10806)
(10603)
(10350)
(10333)
(8970)
(8824)
(8779)
(8476)
(8144)
(8106)
(8037)
(7792)
(7504)
(7126)
学科
(67189)
经济(67132)
(51622)
(49586)
管理(37230)
农业(33132)
(27355)
企业(27355)
方法(26209)
数学(23577)
数学方法(23021)
业经(20417)
中国(18440)
地方(13743)
(13724)
(12917)
农业经济(12449)
(12041)
贸易(12034)
(11772)
(11672)
(11473)
技术(10734)
(10318)
工作(10314)
理论(9818)
(9645)
银行(9632)
发展(9583)
(9579)
机构
学院(217340)
大学(212121)
(90098)
经济(88199)
管理(87257)
理学(75855)
理学院(75178)
管理学(73608)
管理学院(73226)
研究(71339)
中国(56300)
(54350)
(44122)
科学(43594)
农业(40995)
业大(38652)
(38168)
(34979)
中心(34798)
(32950)
研究所(31590)
财经(29763)
(27677)
师范(27460)
北京(27303)
(27186)
(26428)
经济学(26097)
农业大学(25673)
经济管理(25425)
基金
项目(150130)
科学(118355)
研究(113659)
基金(107574)
(93553)
国家(92697)
科学基金(79744)
社会(72725)
社会科(68565)
社会科学(68545)
(60382)
基金项目(56614)
教育(49923)
自然(49199)
(49022)
编号(48249)
自然科(48128)
自然科学(48117)
自然科学基金(47237)
资助(43013)
成果(38476)
(33811)
重点(32961)
(32596)
(32054)
(31750)
课题(31672)
国家社会(30363)
创新(29821)
(28828)
期刊
(103813)
经济(103813)
(59884)
研究(59485)
中国(48457)
农业(40709)
学报(33674)
科学(32103)
管理(28250)
大学(27378)
(27049)
学学(25745)
业经(24630)
教育(22460)
(21239)
金融(21239)
技术(19974)
(18916)
经济研究(14765)
图书(14736)
农业经济(14688)
问题(14510)
农村(14351)
(14351)
财经(13541)
(12923)
科技(12165)
(11681)
世界(11511)
统计(11125)
共检索到326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费广胜  
发达的科技服务体系是以科技服务供求均衡为基础。治理理论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重建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农村自组织水平不断提高,为农村科技服务模式构建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畅通农村科技服务需求表达和输送渠道、多元服务主体的协同服务,构成"复合供给"模式的主要内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业苗  
以政府或以市场为主体的单中心体制都存在失灵问题,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与治理机制应该多元化。但多元并非对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治理的多个主体进行简单分工,应该根据其公共属性和政治属性的要求,一方面要型塑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地位的"一主多元"的供给模式,另一方面,还要构建一个与其供给模式相适应的综合治理机制,包括竞争机制、参与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和分工机制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金楼  夏太寿  
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把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建设成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功能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机制市场化、管理规范化,手段现代化,人员智力化的现代科技服务网系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漫宇  
为了克服农村零售市场开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恶性循环,必须让农民消费实现4A's(可获得性、可购性、可接受性、可察觉性)。结合农民消费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助组织的零售业态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农民消费的4A's,从而持续性地渗透农村市场。文章分析了这种业态模式在价格、沟通组合、商品种类、选址、服务、店铺陈列等零售组合方面的特点,并结合联合利华在印度开拓农村市场的案例验证了该业态模式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汤国辉  刘晓光  
本文以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体系为案例,通过对该体系历史渊源、设计理念、基本要素、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现存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析,为完善"政产学研金用"六个主体协同合作机制,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玉清  田素妍  雷颖  邹静  
农村科技推广是大学服务社会职能的具体体现。我国大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现实需求,通过开展农村科技服务,积极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阐述了大学多年来对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的探索以及结合农业发展现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要求和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创建的较为典型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模式。指出推动大学农村科技模式持续、有效发展,必须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为大学农村科技服务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以及推动大学服务资源有机整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印生  盛国辉  刘子玉  
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以往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与运行机制 ,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 ,结合吉林省省情 ,通过整合各服务主体 ,试图探索一个适合市场导向的吉林省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和能够保证该模式运行通畅的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汪锦军  
在农村公共服务中,传统的单一供给模式面临着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它集中表现在政府主导的供给模式的官僚化困境、自主供给模式的资源困境和委托供给模式的监督困境。而且,这些传统的供给模式在公共服务供给中过于碎片化,无法为农村公共服务提供整体协调的机制安排。为此,需要寻求改革的突破口,从而构建一种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本文通过对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统筹改革设计的分析,探讨政府如何通过统筹协同的改革政策,为农村的公共服务提供构建一个多方合作和参与的治理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沙沙  孙一平  
在中国经济社会改革的大形势下,农村社会改革发展离不开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农村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已经不再适应农村发展,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是农村服务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新农村建设。本文从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与社会需求的不均衡发展现实出发,分析了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并给出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模式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光芸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严重不足,越来越多的学者建议鼓励农民合作以提供公共服务。然而在农民合作中,理性算计的农民过于算计个人的经济利益,无法克服公共事务中的搭便车等行为。乡村社会资本把微观层次的乡村居民的个体行为与宏观层次的集体选择结合在一起,以合作互利为前提,使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能够达成统一。因而既是农民合作的基础,也是乡村治理强有力的社会资源。这势必要求我们培育乡村社会资本,为农民合作以及乡村治理提供良好的内源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倩  
社会治理兼顾主体的多元性、互动性,强调过程的发展性、延续性,倡导利益的调和性。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长期由政府垄断提供,造成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均衡、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这显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公共文化需求。基于此,将从社会治理角度切入,分别从供给主体、决策机制、资金投入、监督管理等方面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克其  陈巍  徐敏轮  钱春桃  
以南京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江苏科技服务超市开展农村科技服务实践为基础,对实践中形成的"一核多翼"基地服务模式、"常熟模式"等进行分析,探索多元科技服务主体协同合作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得出以下结论:科技超市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合作有助于农村科技服务主体职能相互扩展;公益性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具有可行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基地的作用应引起重视。并对加强农村科技服务提出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晏鹰  宋妍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直接影响公共物品的总量和配置状态。单一化的垂直供给模式不能有效缓解当前公共物品供给总量不足问题。而多中心的供给模式将有效缓解农村公共物品数量短缺问题,而且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主体对公共物品的特殊需求。因此,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上有必要引入多元供给主体,形成水平协调的供给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段会平  谢莉娇  徐善衍  
农村公共科技服务是努力实现农村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和"两型"农村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科技服务现状,本文在对我国中、东、西部的6个省的近30个农村进行了问卷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在农村公共科技服务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和提高我国农村公共科技服务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敏仪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是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使农家书屋能长效、健康地发展,本文提出建立"流动的农家书屋"的服务模式构想,并对其四个发展阶段做了详细深入的探讨和论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