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29)
2023(4572)
2022(3851)
2021(3820)
2020(3429)
2019(7974)
2018(7633)
2017(14621)
2016(8133)
2015(9206)
2014(9307)
2013(9463)
2012(8625)
2011(7477)
2010(7727)
2009(7722)
2008(8420)
2007(7906)
2006(7035)
2005(6674)
作者
(23393)
(19160)
(18728)
(18228)
(12312)
(8979)
(8948)
(7518)
(7452)
(7094)
(6641)
(6637)
(6292)
(6081)
(6059)
(5998)
(5783)
(5662)
(5570)
(5476)
(4917)
(4755)
(4591)
(4539)
(4485)
(4358)
(4319)
(4246)
(3874)
(3685)
学科
管理(32051)
(30092)
(25343)
企业(25343)
(21233)
经济(21203)
(18213)
银行(18068)
(16785)
(16576)
(13359)
方法(12217)
(12192)
制度(12187)
(10958)
保险(10865)
(10728)
财务(10698)
业务(10674)
财务管理(10668)
(10568)
金融(10566)
企业财务(10165)
数学(10125)
数学方法(10042)
银行制(8840)
中国(8759)
理论(5755)
(5645)
(5592)
机构
大学(109110)
学院(105453)
管理(44810)
(40543)
中国(39983)
经济(39048)
理学(34611)
理学院(34259)
管理学(33769)
管理学院(33540)
研究(32371)
(28183)
(24551)
(24192)
银行(23531)
(21927)
财经(20169)
(19729)
中心(18640)
(18299)
(16730)
科学(16423)
(16218)
(16054)
北京(15906)
金融(15788)
(15480)
财经大学(15376)
人民(15304)
公司(13711)
基金
项目(58762)
科学(45414)
研究(43674)
基金(43023)
(36258)
国家(35932)
科学基金(31485)
社会(26357)
社会科(24921)
社会科学(24912)
基金项目(22086)
(21803)
教育(21234)
自然(21071)
自然科(20572)
自然科学(20566)
自然科学基金(20226)
资助(19424)
(18447)
编号(18010)
成果(15449)
(13576)
课题(12775)
重点(12747)
(12226)
教育部(12035)
大学(11954)
(11770)
科研(11760)
(11464)
期刊
(49244)
经济(49244)
研究(42030)
(36333)
金融(36333)
中国(29946)
(26132)
管理(19345)
(13889)
学报(13370)
科学(12863)
教育(12624)
大学(11120)
财经(10835)
学学(10320)
(8957)
技术(8922)
(8815)
会计(8771)
财会(8525)
理论(7225)
农业(6717)
实践(6663)
(6663)
经济研究(5915)
农村(5753)
(5753)
通讯(5721)
会通(5699)
(5613)
共检索到194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汪峰  王佳  王帆  
以2001~2016年177家商业银行为样本,采用面板回归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贷款损失准备和银行风险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存在盈余管理动机时,银行管理层会显著减少贷款损失准备的规模,而贷款损失准备的减少会导致银行风险增大。进一步检验发现,在银行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与银行风险扩张之间,贷款损失准备的下降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且在地方性银行和非"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的银行中更为明显。因此,商业银行应建立更为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提高银行治理水平。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友传  杨继光  
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事前计提的用于覆盖预期损失的一种拨备,能降低银行报告盈余的波动性,可被用于满足盈余管理之需要。当商业银行使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时,其报告盈余将与贷款损失准备正相关,然而对我国42家商业银行2004-2007年,以及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1993-2007年的实证研究发现,样本银行却并无此管理动机或管理需要,且城市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动机更弱,这可由我国银行业特定的所有权结构、控股结构及其衍生的管理激励来解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艳杰  
文章研究了稳增长政策、贷款损失准备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越大,越能够降低银行风险;稳增长政策出台后,银行计提了更多的贷款损失准备,进而降低了银行风险。此外,非国有银行、非上市银行、地方性银行、高流动性银行、资产规模小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越大越能够降低银行风险,稳增长政策出台后更能促进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与银行风险之间的负向关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段军山  邹新月  周伟卫  
本文利用面板VAR模型及2004~2009年9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研究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与银行贷款行为、盈余管理策略的动态调整。研究发现,从中国代表性上市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来看,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与净利润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和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这证实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商业银行其风险管控能力更强,从而阻碍不良贷款率的提高,但商业银行贷款损失计提对不良贷款率的提高不敏感,这可能与商业银行计提不规范和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不高有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正虹  
会计方法被银行用于进行盈余管理活动,进而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在以我国26家商业银行2005年—2012年数据为对象的研究中发现,银行利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在当前会计准则下得到抑制。这说明新准则的执行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该结论在进一步对无清偿能力风险较大银行和上市银行的考察中也获得验证。本文为考察当前会计准则在银行业的执行效果提供了证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超  魏静宜  曹利  
本文研究我国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因素及其盈余平滑行为。我们发现当期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与下一期不良贷款的变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同时,贷款损失准备被用来作为盈余平滑的工具,城市商业银行和非上市银行的平滑盈余现象更为明显。对于非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发行债券或发行总量越多,使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平滑的程度越大,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商业银行使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平滑的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有为  王勇  王继娜  
以来自中国资本市场20082014年16家上市和150家非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对经济迅速下滑和商业银行基于贷款损失准备的风险应对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经济平稳期,在经济迅速下滑的收缩期,商业银行会计提更多的贷款损失准备;且在经济迅速下滑期,相对于非上市商业银行,上市商业银行会计提更少的贷款损失准备。因此,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行为的指导,减轻我国商业银行行为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应区别对待上市和非上市商业银行,运用差别性的政策,尤其是重点做好对非上市商业银行的指导工作。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有为  王勇  王继娜  
以来自中国资本市场2008~2014年16家上市和150家非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对经济迅速下滑和商业银行基于贷款损失准备的风险应对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经济平稳期,在经济迅速下滑的收缩期,商业银行会计提更多的贷款损失准备;且在经济迅速下滑期,相对于非上市商业银行,上市商业银行会计提更少的贷款损失准备。因此,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行为的指导,减轻我国商业银行行为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应区别对待上市和非上市商业银行,运用差别性的政策,尤其是重点做好对非上市商业银行的指导工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秀丽  
贷款损失准备既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计量又影响其信用风险覆盖,贷款损失准备处理的合理性更是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运营的稳健性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通过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目标的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现实情况的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比例、部分监管指标的执行结果在银行间均存在较大差异。笔者认为,应当通过一般风险准备项目来协调监管标准和会计标准间的差异;通过监管标准和会计标准的完善来更好地实现财务报告目标和监管目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金若  高洁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应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本充足率管制具有重要影响。根据西方相关实证文献,银行管理当局主要基于信号传递、盈余平滑和资本充足率管理等目的对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予以操控。由于三种功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相关文献对这三个动机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结论也是多样化的。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使得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重要性逐渐增强,我国学术界应该注重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动机和经济后果等研究。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田存志  刘可  
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具有较大的自由,商业银行可以对其实施管理,以达到盈余管理、信号发送、资本管理的目的。本文利用我国22家商业银行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上市前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盈余管理动机、信号发送动机和资本管理动机以及这些动机的变化。我们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中存在较为明显的以膨胀利润为目的的盈余管理和负向的信号发送;而上市后银行膨胀利润的盈余管理大大减弱,直至不显著,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负向信号发送作用没有改变;我们没有发现商业银行包括上市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中存在资本管理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可  
本文运用中国22家商业银行2004~2011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上市与银行治理。研究发现,银行在上市后其"膨胀利润"的盈余管理大大减弱,上市有利于改进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这一结论为支持银行外部治理环境的强化提供了证据。为了改进银行的公司治理,监管部门应推进银行审慎监管法规体系的建设,强化对银行合规监管、风险监管和资本监管,建立监管的动态跟踪、评价和改进机制,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的制定和实施,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范围、频率、内容、方式进行规范和引导。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有为  史建平  
笔者以中国21家外资、16家中资上市和150家中资非上市商业银行,共187家、合计766个银行2005—2014年的数据为基础,对贷款损失准备和盈余平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内银行总体上存在盈余平滑行为,即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和税及贷款损失准备前盈余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同中国境内外资商业银行相比,中资商业银行会提取更多的贷款损失准备,且贷款损失准备和税及贷款损失准备前盈余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更多地来自于中资非上市商业银行。最后提出建议,第一,监管部门继续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监管,完善贷款损失准备相关信息的披露工作;第二,监管部门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宇嘉  陆军  
在信贷市场完全信息的假设下,以贷款风险溢价为基础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能够完全覆盖贷款预期损失。而在经济或行业处于繁荣或上升时期,银行扩张贷款总量、增加长期贷款、放松贷款标准的行为,实际上低估了贷款预期损失。应用马尔科夫链预测理论构建的预测贷款准备金模型,克服了预期现金流折现法、动态准备金法和压力测试准备金法存在的实施难度大、监管制约等缺陷,能够保持银行经营的稳定以及客观地反映盈利状况,可以作为改革贷款准备金政策的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姗姗  戴德明  张东旭  
笔者利用贷款损失准备重述数据,检验了商业银行通过操纵贷款损失准备所进行的盈余管理对其未来信贷行为的影响。以2005—2014年132家中国商业银行的453个观测值为研究样本,本文发现由于会计差错而进行贷款损失准备重述的商业银行未来一期的过度放贷倾向显著高于未发生重述的银行,而在会计准则变更导致重述的银行中则不存在这一现象。而且,只有重述调增银行具有高于未重述银行的过度放贷倾向,而重述调减银行与未重述银行的贷款增幅并无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重述调增银行的过度贷款增量形成了更高的贷款集中率和不良贷款率。这表明出于向上盈余管理动机而少提贷款损失准备是导致商业银行过度放贷从而信贷业绩下降的重要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